首页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全文在线阅读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4 育儿观察:请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 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恰恰是因为你的重视

关灯直达底部
“悖论干预”是一种极高明的干预手段。

有一个跟我学家庭治疗的学生,遇到一个小麻烦。她的女儿上了一年小学,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好,竟然开始接连两天尿床。尿了也不吭声,还是姥姥摸到床湿了(姥姥跟她睡一张床)才发现。问她为什么尿床,她也不说。

用不着多么高深的家庭治疗理论,也知道这个现象多半不是生理上的失禁,而是跟心理因素有关。她在课上讲这件事,其他同学都在猜测,一定是期末考试失利之后,父母的态度让孩子紧张。“你们给她的压力太大了!”

“也没给过她什么压力啊……”学生说。

“她没考好,你们怎么说的?”

“就说,没关系,尽力就好,爸爸妈妈不怪你。”

你看你看,学生们抓到了线索——“爸爸妈妈不怪你”,这句话什么意思嘛!说是不责备,这明明就是责备了。孩子是能感觉到大人的期望的。大家开始议论要怎么跟孩子谈,才能让孩子放松一点儿,就不会再尿床了。

我没有去想这个,我问这个学生:“孩子尿床之后,有床单铺盖换吗?”

学生愁眉苦脸地说:“连着洗了两床了,再尿一晚上,就没得换了!”

我说:“要是不够,就再去买一两床吧。”

大家以为我在开玩笑,都在笑。那个学生也说:“其实够了,北京这太阳,晒一天也就晒干了。”我说:“还是备一床吧,免得你心里慌。”

这个学生很聪明,立刻领会了我的意思。过了几天给我发消息报喜,说孩子再也没尿过床了。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她当天晚上睡觉之前嘱咐女儿:“咱们家有三床铺盖,可以轮流换,你今天晚上尿床也没关系。”

她事先跟姥姥沟通过,姥姥跟着帮腔:“就是,洗个床单的事儿。”

女儿眨眨眼睛,有些不知所措。妈妈像平常一样,亲亲她的额头就去睡了。过了一会儿,她听见厕所有响动,原来是女儿自己去厕所小便了。

孩子恢复了睡前如厕的习惯,问题消失了。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问题,或许只是一次偶然。也有其他很多解决办法,比如父母直接训斥孩子,“都多大孩子了还尿床!你羞不羞”;或者明确地下达指令,要求孩子睡觉之前必须去一趟厕所;或者像在课堂上很多同学们考虑的,跟孩子谈一谈她在考试成绩上的压力……这些办法都可能有效,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尿床”这件事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太把它当成“问题”了。

大部分时候,当我们把问题当成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有助于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也有某些时候,情况刚好相反。我们越把问题看成问题,问题反而越严重,甚至越无解。这话有点儿像绕口令,我举几个例子吧:

有的孩子不爱写作业,写几个字就开始走神,东摸摸西摸摸,父母只好每晚守在旁边,心急如焚:“你快点儿啊!你知不知道现在都几点了!”

有的孩子吃饭慢慢吞吞,怎么催也没用,父母不得已只能拿过勺子喂,这下倒是快了,但父母放下勺子又开始发愁:“多大了,还要喂饭……”

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遇到过这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你批评他、骂他、说服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嘴上唯唯诺诺,但就是不改。

有一个朋友抱怨他的孩子不睡觉。每天晚上孩子在床上翻来滚去,对他来说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战。有时让他很崩溃,“睡觉有那么难吗”。其实失眠的人或许有经验,越是想着“今天千万不能失眠啊”,越是睡不着。

还有一个朋友在孩子便秘的问题上较劲,已经快一年了。她一直致力于养成孩子每天定时拉粑粑的好习惯。青菜、火龙果、香蕉还有酸奶都吃了,但孩子往往在马桶上只象征性地“嗯嗯”两声:“没有便便。”妈妈的内心是崩溃的。

在这些情况下,能说大人对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吗?

恰恰相反,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所有能发动的人也都发动了,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用心非常良苦了。然而重视的结果,有时却会让问题长期保留下来,甚至变成大人和孩子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斗智斗勇的一场拉锯战。

在女儿尿床这件事上,那个学生有一个反应,非常有意思。她说床单快不够换了,事实上,当我建议她再去买一两床的时候,她承认是够的。

说明什么?她的第一反应是夸大事情的严重性。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引起重视。先不要说问题本来就严重,哪怕问题还在承受范围内,也要让它看起来严重一点儿。

强调,强调,再强调。重视起来!

但引起重视的副产品之一,是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有多大的影响力。在尿床的这个例子里,如果妈妈一再强调“千万不能再尿床了,否则,都找不到床单给你换了”,孩子可能就会看到:继续尿床,是妈妈受不了的。

我并不是说,孩子看到这一点,就会明知而故犯,刺激妈妈抓狂。假如那么简单倒也好办了。为了简化思考,倒是可以从互动的角度描述这件事:通过大人对“问题”的强化,孩子简单的行为被赋予了很大权利。

如果打一个比方的话,孩子正在拍着手唱儿歌,忽然之间大人们围了上来,倒抽一口凉气,龇牙咧嘴地告诉孩子,他刚刚唱的儿歌其实是大人的紧箍咒,会让大人非常非常头疼。他做什么都可以,但请不要再唱下去了。

你猜孩子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一种可能是,他吓得立刻住嘴,并且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这么做了,这说明他真的跟大人心连着心,为大人的烦恼而紧张(有时候,这种紧张倒是让他们更加控制不住自己,但这个先不讨论);另一种可能,就是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看起来非常老实,非常配合地闭上了嘴……挂着一丝狡黠的笑。

后面这种情况的后续不难想象。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盯着他,生怕他再搞出同样的事来。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期待下,某一天,他又开始犯事了,然后再犯,越犯越多。百试百灵,甚至可以说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所有人都被他吸引过来,使出浑身解数,传达给他“小祖宗,你饶了我吧”的信息:

“你可千万别再尿床了!床单不够换了!”

“求你写作业写快点儿,爸爸还想早点儿休息……”

“你怎么就睡不着呢?你不睡,爸妈就算困死了也不能睡。”

“快!你今天不便便,妈妈就不上班。”

——他怎么可能不上瘾呢,你说?

尽管惹怒大人的后果很严重,孩子可能会吃苦头、挨骂,甚至被打屁股,有一些孩子因此会放弃——但至少孩子看到了:哇,这就是大人的软肋!只要戳这里,他们就无一例外叫苦连天。这种感觉该怎么描述呢?原来以为我只是随便捡了根木棍,要不是他们提醒,我还真不知道那就是尚方宝剑。

但是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我不是建议你虎视眈眈地盯着那一根木棍,想象着怎么样从孩子手里抽掉。我说过,有很多办法可以抽掉它:温柔的,有技巧的,强制的。但它们的副作用都是一样:从侧面证明了那根木棍的价值。

“我手里还有好几根哦!”你听见他心里的欢呼。

在你试图抽掉那根木棍的同时,就把它变成了持续的夺宝游戏。

现在来聊聊怎么办的问题。其实办法在一开头已经给出了。如果我们遵从《孙子兵法》的教导——“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那么最简单的策略就是让孩子相信:他手里的东西不是尚方宝剑,只是根普通的木棍而已。

这是最干净利落的一下子。在家庭治疗中,有一个手段叫作“悖论干预”,是一种极高明的干预手段,说穿了其实不值钱。每个人天生就会,不是吗?你想让孩子放下一个东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你不去管他,他自己就会丢下这个东西。人们没办法永远带着个东西,大人尚且嫌烦,更何况是孩子。孩子丢三落四的,除非那个东西真的很宝贵,是他的宝贝。

你有没有把问题变成孩子的宝贝?

“这个东西,是我用来对抗父母的撒手锏!”

有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撒手锏,因为他们享受对抗父母的游戏。那给他们一根不一样的健康无害的木棍,来玩这个夺宝游戏,不是更好吗?

举一个孩子便秘的例子好了。那个跟孩子较劲的妈妈是我的朋友。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孩子一再表示“没有便便”以后,我的朋友终于放弃了抵抗。这件事让爸爸很满意,因为他终于可以长时间占据马桶了。每次妈妈催他:“你就不能快点儿吗!”爸爸就在厕所里说:“催什么!反正孩子又不用……”

你猜到结果了吗?过了几天,他们的孩子在爸爸如厕时,使劲拍厕所的门,学着妈妈的口气,说:“爸爸,你就不能快点儿吗!我憋不住了!”

这些方法,说来都是人之常情。

本来是天然就懂的道理,今天我却把它作为一个技巧介绍出来,是因为今天恰好缺少这种最本能的思考。大多数的育儿文章不讲这些道理,也许是嫌它真的太平凡。为了赚点击量的文章,都在大声疾呼:孩子手里有许多“尚方宝剑”!有许多东西要紧紧盯住,要严防死守!千万别让他做!做了,就大事不妙!这些呼声震耳欲聋,结果,倒让这个最平凡的道理有了传播价值。

有人或许会问:“用了这个方法,孩子的毛病还是改不掉,又该怎么办?”

这还是偷偷地在拿眼睛瞄孩子手里的木棍。记住,要诀就是不去盯着木棍。为此,你必须首先改变自己。你要问问自己:“我是真的不在乎,还是只能假装不在乎?”你还要问:“如果我真的很在乎,最让我放心不下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只是担心家里的床单不够换,那你真的不如多买两床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