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自己也是难民,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李白的诗里看不到“爷娘妻子”,看不到“牵衣顿足”,可是杜甫的诗最动人的部分就是写“爷娘妻子”跟“牵衣顿足”。这些是中国文化中隐藏在深层,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中国人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其实就是很平凡、很卑微的生活,如果连这个要求都得不到满足,就会有巨大的控诉产生。杜甫的诗,反映了这些中国文化中最深的东西,最重要的作品“三吏”、“三别”,都被称为诗史,就是诗歌成为了历史。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杜甫对人的关心。
下面想跟大家分享一首诗,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常常选这首诗,是因为这样才可以表达我对杜甫的一个忏悔。这是我读大学时最烦的一首杜甫的诗。这首诗叙述的情节很简单,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回到老家四川成都,盖了几间破茅草房,上面有茅草。八月时江边的风很大,茅草被吹走了,吹走以后到处飘,旁边的小孩们就跑来抢这个茅草,杜甫当时年纪很大了,就在那边骂他们,追着打他们,要他们把茅草还给他。
那时候我觉得为了几根茅草这样吵,杜甫实在是很滑稽的一个样子,口干舌燥,一路去追这些小孩子,小孩子又跑得特别快,他也追不回那个茅草,就站在那里,痛恨“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后面一转,好像很八股地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杜甫有一种天真,他的人道主义最后天真地直接在诗里写出来了。
我很喜欢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年轻的时候拍过《七武士》、《罗生门》,对人性剖析很深。他到晚年的时候大家都很讨厌他,觉得曾经的大师怎么变得这么简单,在电影《梦》里面讲环保、反战,让人觉得简直有点幼稚。其实一个人到了七八十岁,大概就觉得该讲的话干脆就直接讲,不想再绕弯了。今天看来,杜甫的这首诗,贯穿其中的还是他一向坚持的那种精神,就是讲民间最卑微的生活。我不会想象自己去跟几个小孩子抢茅草,因为我没有在那个处境当中。可是杜甫真的有这样的经历,他体会到了生存的卑微与生命的苍凉。李白不会写这样的诗,李白的世界是长风几万里吹过去,他怎么会去讲那几根茅草?他们两个人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杜甫让我感动的地方刚好在这里。他看到了像蚂蚁一样的生存,不高贵地、肮脏地、污秽地、邋遢地活着的生命状态,他觉得那么多人这样活着,怎么可以不去看这样的生活?既然有老百姓这样子过日子,他就去描述这样的日子。
这首诗里他用了很接近民歌的叙事方式,“八月秋高风怒号”,八月的风吹起来,里面没有用难字。“卷我屋上三重茅”,把他屋子上一层一层的茅草全部吹走了,“茅飞渡江洒江郊”,茅草就飞起来,有的飘到江水当中,有的停在江边。“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有的是挂在树上,有的飘到了池塘当中。写诗的朋友很少会想到有一天要去写茅草,写屋子上的茅草被吹走,被吹到哪里,这样的题材简直太不诗意了。我们没有办法想象这样的题材可以写到这么动人。杜甫很耐心地告诉我们,茅草怎么被吹走,挂在哪里。如果不是一个真的有所关怀的人,不可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南村跑来的一群顽童,欺负他年纪大没有力气。这里又有他的主观,你会觉得杜甫一定是一个小孩子很讨厌的人。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每一次去偷芭乐,一个缠小脚的老太太就拿一个棍子跑出来打我们,我们一看到她撒腿就跑。童年的时候有很多这种记忆。杜甫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写儿童,他觉得这些小孩子很坏,直接写这些小孩子很坏,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地写下来。“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我就在你们面前,风把我屋顶的茅草吹下来,你们竟然就敢抢我的茅草。你可以感觉到杜甫真的很生气,简直不能忍受了,觉得小孩子这么坏,竟然当着面就要抢他的东西,抱起一堆茅草就躲到竹林当中去。这句诗勾画出了非常生动的画面,只是这个画面与李白的画面实在太不一样,李白是又跟月亮喝酒,又跟影子喝酒,杜甫却是最琐碎、最卑微的生活细节。
“唇焦口燥呼不得”,你看他骂了很久了,口也干了,唇也焦了,用的都是非常民间的字。最后也没有办法,骂了半天,小孩子还是跑了,所以“归来倚杖自叹息”。这是农村里面被小孩子欺负的老先生最常见的下场,靠着竹子,自己哀叹自己。哀叹之后,他开始描述当时看到的风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天已经来了,天已经黑了。“布衾多年冷似铁”,身上盖的那床被子,因为太旧,再加上也没有好好地洗,已经冷得像铁一样。“骄儿恶卧踏里裂”,这里又开始埋怨他的孩子,那些孩子不好好睡觉,乱蹬,所以里子都裂了。他好像把生活里所有不快乐的琐碎小事全部想了起来。我记得小时候常常站在一个眷村门口,听到一个太太在那边骂小孩,会一下骂出好几年间发生的事情。我觉得杜甫很有趣,他描述的悲哀是小市民才有的悲哀,一件衣服也要讲一下。“床头屋漏无干处”,又想到自己家里面的屋子,都已经漏雨了,一下雨就会漏水,衣服也常常会被淋湿。“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丧乱”是讲安史之乱,自那之后,睡觉一直不安稳,好像老是会被惊醒,这是一个逃过难的人的焦虑不安。“长夜沾湿何由彻”,没有办法一整夜睡得踏实,一觉到天明。
下面忽然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人道主义就是在这里发生。他从自己的悲哀、自己的卑微与自己的穷困走了出来,忽然了解到,刚才那些小孩抢我的茅草,不是跟我一样,都是因为贫穷吗?好像没有人错,他贫穷,小孩子也贫穷,如果不贫穷,怎么会去抢人家的茅草?这个时候他的视野开始扩大,最后想到的是人能不能有一个富有的环境,谁能够使老百姓过上比较安乐的日子?房子能不能多一点,让大家都有屋子住?“风雨不动安如山”,有什么样的风雨来,都不会摧毁这样的房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你觉得杜甫似乎已经有一点疯了,这个人在贫穷当中,好像忽然有幻象,眼前忽然就真的有了很多房子,穷人都可以进去住,好像一下变成在理想国里面住一样。
黑泽明一直拍黑白片,《罗生门》、《七武士》、《生之欲》、《天堂与地狱》,后来他自杀过一次,被救活以后,拍了第一部彩色片《电车狂》。讲一个白痴的小孩子,每天幻想自己开火车,开到贫民窟。里面一段一段地讲贫民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穷乞丐后来疯了,忽然发现他眼前出现一片巴洛克的皇宫。这与杜甫描述的感觉非常像,人在高度贫穷以及巨大绝望当中,会出现幻境。“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中的“呜呼”是非常绝望的叫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那时候我的房子是破烂的,只能挨饿受冻死掉,都觉得没有关系。这个时候我们明白了杜甫为什么被称为“圣”。杜甫的确有一个大的觉悟,他忽然觉得他骂的那些小孩子其实是无辜的。他希望如果这是因为贫穷,那么就只让他自己贫穷吧,不要这么多人贫穷。“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个结尾转得非常奇特。他一下觉得房子破不破没有关系了,这是从大的人道关怀的角度开始对前面进行反省。如果没有前面那种一个老翁骂小孩子的场景,后面不会这么感人。
在诗歌的创作手法上,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前面他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老头子,在那边骂来骂去。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不喜欢这首诗,就是因为觉得前面那个杜甫很讨厌,没有耐心仔细读下去,也就没有机会看到后面的杜甫。后面他忽然转调,开始觉得自己刚才那种表现是因为不了解什么叫贫穷,他开始意识到整个民间穷苦到了何种程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人道主义的角度,后来非常受中国文人的喜爱,很多书法家都写过,最著名的是元朝一个大书法家鲜于枢写的,以书法来讲非常漂亮。鲜于枢不是汉人,他喜欢汉文化,他写杜甫诗的时候,线条拉出去的感觉,可以看出有宋朝黄庭坚的书法基础,又发展出很开阔的一种力量。台北故宫收藏了这件作品,里面的笔法很类似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