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鸤鸠》一篇讲的是什么,历来有众多说法。陈子展说:“究竟此诗主题维何?歧解之多,争论之烈,头绪紊乱,不可爬梳,在诗三百中亦为突出之一篇。”(《诗经直解》)有认为是赞美的,赞美谁呢?有美曹叔振铎、美公子臧、美僖负羁、美周公、美晋文公、美一般君子,等等。有认为是讽刺的,刺的是谁呢?有认为刺曹共公、刺晋文公,或不实指其人的。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鸤鸠》,追美曹之先君德足正人也。”“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非歌颂功烈者比。”“诗卒章云‘正是国人,胡不万年’,则明明有其人在,非虚词也。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故以为‘美振铎’之说者,亦庶几焉。”通读全诗,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篇赞美君子德行的诗。赞美君子仪表如一,表现他的心志专一坚定。赞美鸤鸠之子逐渐长大,分布于广阔的田野,自食其力,象征着君子的影响逐渐扩大,以至于“正是四国”、“正是国人”。最后是祝愿他享有长寿之福。
鸤鸠在桑[1], 其子七兮[2]。 淑人君子, 其仪一兮[3]。 其仪一兮, 心如结兮[4]。
【译文】
布谷筑巢桑树上, 养育许多小小鸟。 贤明高尚的君子, 仪容始终最美好。 仪容始终最美好, 内心坚定有节操。
【注释】
[1]鸤(shī)鸠:即布谷鸟。
[2]其子七:旧说布谷有七子。七,虚数,言其多。古人以为鸤鸠有七子,早晨喂食从头到尾,下午喂食从尾至头,始终均平如一。
[3]仪:威仪,即今言风度、仪容。一:始终如一。
[4]结:凝结,固结。言心之坚定。
鸤鸠在桑, 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 其带伊丝[5]。 其带伊丝, 其弁伊骐[6]。
【译文】
布谷筑巢桑树上, 小鸟嬉闹在梅枝。 贤明高尚的君子, 腰间大带系素丝。 腰间大带系素丝, 头上帽儿黑皮饰。
【注释】
[5]带:大带。缠在腰间,两头垂下。伊:语助词,相当于维、为。
[6]其弁(biàn)伊骐(qí):弁是帽子的一种,用布帛或布革制成。马青黑色为“骐”,这里是指弁的颜色为黑色。
鸤鸠有桑, 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 其仪不忒[7]。 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8]。
【译文】
布谷筑巢桑树上, 小鸟欢叫酸枣间。 贤明高尚的君子, 仪容如一不改变。 仪容如一不改变, 各国学习好标杆。
【注释】
[7]忒(tè):偏差,差错。
[8]正:长,领导,指榜样。一说纠正。四国:四方之国。
鸤鸠在桑, 其子在榛[9]。 淑人君子, 正是国人。 正是国人, 胡不万年[10]。
【译文】
布谷筑巢桑树上, 小鸟嬉闹榛树间。 贤明高尚的君子, 全国民众好长官。 全国民众好长官, 祝他长寿万万年。
【注释】
[9]榛:木名。一说丛生之木。
[10]胡: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