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一首戍卒怨恨统治者长期让他们久戍不归,而思念家人,希望早日回家的诗。周平王东迁以后,楚国强大起来。不时侵犯申、吕、许这些小国。而这三国是周王室南边的屏障,他们无力抗击楚国,周平王只好征发东周的人民到这三国去守边。由于征调不均,役期遥遥,戍卒不知何时能归家与家人团聚,因而唱出了这首怨恨之歌。《毛诗序》:“《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郑笺》:“平王母家申国,在陈、郑之南,迫近强楚,王室微弱而数见侵伐,王是以戍之。”
扬之水[1], 不流束薪[2]。 彼其之子[3], 不与我戍申[4]。 怀哉怀哉[5]! 曷月予还归哉[6]?
【译文】
小河沟泛着浅波, 漂不走一捆柴禾。 我心中想念的人, 没跟我一起戍守申国。 日日夜夜思念啊, 何年何月回故国?
【注释】
[1]扬:悠扬,水缓流之貌。
[2]不流束薪:指水小漂浮不起柴薪。束薪,捆起的薪柴。下文“束蒲”、“束楚”与此同义。
[3]彼其之子:即那个人。其,语助词。之子,是子。
[4]戍申:守卫申国。申是姜姓国,周平王的母舅家。在今河南南阳北。
[5]怀:思念。
[6]曷:何。予:我。
扬之水, 不流束楚[7]。 彼其之子, 不与我戍甫[8]。 怀哉怀哉! 曷月予还归哉?
【译文】
小河沟泛着浅波, 漂不走一捆荆禾。 我心中想念的人, 没跟我一起戍守甫国。 日日夜夜思念啊, 何年何月回故国?
【注释】
[7]楚:即荆条,灌木,人多以之为柴薪。
[8]甫:古国名,又名“吕”,在今河南南阳西。
扬之水, 不流束蒲[9]。 彼其之子, 不与我戍许[10]。 怀哉怀哉! 曷月予还归哉?
【译文】
小河沟泛着浅波, 漂不走一捆蒲禾。 我心中想念的人, 没跟我一起戍守许国。 日日夜夜思念啊, 何年何月回故国?
【注释】
[9]蒲:蒲柳,枝细长而柔软。
[10]许:国名,故地在今河南许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