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显然是一种完满和荣耀的东西……正是为了它,所有的人才做其他事情。
——亚里士多德
“这有什么用?”这样的质问似乎可以施加于世间一切事物之上。
真的吗?凡是我们认为好的事物或人一旦远离或不再有“用”的时候,我们真的就完全无视他们、完全无动于衷吗?
凡是我们认为值得追求的事物或人,都是被我们派上了用场或将被派上用场的吗?
这显然与实情不符。
当我们问“这有什么用”的时候,只是出于功利目的的考虑。功利当然是我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我们选择食物,总是选择可口的、有营养的;我们选择衣服,总是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或能御寒挡风的,或凉爽透气的;我们工作总要有报酬。对功利的要求实出于我们维持生存必备的一些条件。对我们来说,追求某些事物的目的就在于其功利性。但,并非所有。
巴望状态
据说,苏格拉底的眼睛是特别大而凸的,鼻孔是特别大而翻的,嘴巴是特别大而厚的。传说,有一次苏格拉底拿自己和一个就要接受美貌奖的青年比较,说他自己更配拿美貌奖,因为他那样的眼睛最有利于看东西,他那样的鼻孔通气最流畅,最适于嗅气味,他那样的嘴巴最适合饮食和接吻。尽管有如此论证,却没有人为此改变看法。
美,本不以功用为目的,因此也不仰仗于功用。
在与功用关系过于密切的地方,恰恰难以调动起人们获得美的感动。大多数广告画,虽然也有高超的技法在其中,但其动机是对某物做宣传,目的是推销。对待服饰,我们也非常讲究色彩的协调,式样的搭配,表面上看,这样的讲究是出于对美的追求,其实,更本质的目的是表明某种时尚、地位、学识、趣味等,而这些显然与进一步获得的利益有紧密联系,比如,在求职的时候,拉关系的时候。再精致的服装,由于总是包含功利的因素,因此很难产生纯粹艺术品能够产生的效果,很难让人从中获得感动。如果一个事物被我们引向事物之外的另一个结果,我们的目光就不会停留在这个事物上,美的感动就不会产生。
桑塔亚那曾论述过,如果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功利,都是为了乞食求生,都是为了躲避危害,这时候,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外界的强制,都是对外在势力的屈从,那和奴隶还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没有自由的人生。缪斯特堡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道:如果在我们眼中,所有的事物和活动都是可用的工具,都是达到下一个目标的手段,我们就永远处于巴望状态,巴望着下一个、再下一个、再再下一个目标,就永远找不到一个能让我们安心的事物和地方,永远没有片刻的满足和安宁。这是一个不幸的人生。
而获得自由和幸福原本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最初动力和最终目的。究竟什么能让我们拥有自由和幸福呢?
幸福的时刻
无论生活有怎样的艰难,至少,美,是自由的时刻,美,是幸福的时刻。这样说,并不是夸大其词。
人,只有在摆脱了外力驱使的自发的活动中,才是自由的人。美,就是在人自然而然地与事物交往中情不自禁的感动,是不受任何目的驱使的。所以,美是自由的时刻;人,只有在感到满足的无所欲求的时候,才有幸福可言。美,就是人的审美活动的终点,不能向别的目的过渡,人在获得美感时是自我完满的。所以,美是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