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关系学 » 怪诞关系学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关系学》何时第一,何时最后,如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关灯直达底部

那么在竞争性的情境中,如何确定何时应该排位第一,何时排位最后,有没有规律可言?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它由两个要素组成。

第一个要素就是比赛的性质。你是不是名单中被挑选的对象之一(例如参加选举)?你是不是接受一对一的评估(例如参加面试)?这是不是一个非是即否的决定(例如是否要假释服刑人员)?

当候选人在名单中接受挑选时,名单中的第一选择往往比其他选择更好、更令人信服。选票上排位第一的人总是得到了含蓄的举荐。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位列第一更有优势。

但是,当竞争以先后次序进行时,排位最后的优势更大。因为近因效应(越靠后的表演印象越清晰、越突出),以及比赛开端的极高标准同时作用,后出场的选手更有优势获得高分。

在二元判决的情况下(例如“是或否”的判定),取决于默认的判定是什么。当判定人感到疲惫的时候,更倾向于采用默认判定,例如之前的假释申请案例。如果默认判定对自己不利(例如法官的默认判定不利于申请假释的服刑人员),那么就要尽可能争取较早的排位。如果默认判定有利于自身,那么较晚的排位更有益。

求职面试的情况较复杂一些。典型的求职面试应该属于序列竞争,后来者占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二元判决的评判方式。有时候会同时出现多个岗位的空缺,面试官需要不断进行“录用或拒绝”的判定。在这种情况下,面试官的精力会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面试官的默认判定为“拒绝”,那就要尽早接受面试(或者是在午餐之后接受面试)。如果默认判定为“录用”,那应该选择在末位接受面试(或者在午餐之前接受面试)。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候选人的人数。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戴娜·卡尼研究发现,如果只有两个选择,那么第一个出现的选择往往占优。例如,当消费者或者客户面对两名销售员时,一般都会选择和会面的第一人合作;当人们评价两种相似的产品时,将近2/3的人会给第一种产品较高的评价。所以,当出现“二选一”的情况时,首先出现的选项就是最佳选择。

那么当选项的数量增加之后呢?在什么情况下最后出现会成为最佳选择?

布鲁克大学的安东尼娅·曼托纳基斯提供选择数量不同的红酒给人们品尝,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种红酒可供选择时,70%的人会选择第一种红酒,这与戴娜的实验结果一致。出现三种红酒可供选择时,第一种红酒仍然占优。但是,当可选择的数量上升到四种时,最后一种红酒更受青睐。武术比赛中也出现了这一规律,参赛选手人数为5人或以上时,就会出现“后来者居上”的现象。

理解了不同竞争性情境下先后次序的影响,就可以挑选一个适当的排位,赢得优势,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里提供简明的技巧清单,帮助大家赢得竞争优势:

·如果名字排列有先后次序,例如选票名单,位列第一占优。

·如果是多位选手的一系列竞争,排位靠后占优,末位占优。

·如果出现“是或否”的二元判定情境,了解默认判定。默认判定不利于己时,首位占优;默认判定有利时,末位占优(或者判定人疲惫时段的排位占优)。

这些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人们也需要努力创造友好、合理的竞争过程,促进公平与合作。

促进公平的重要方式就是采用随机安排、轮换安排的机制。例如在政治竞选的选票上,降低次序影响的最佳方式就是保证每位候选人出现在首位或其他位置的概率相等。随机、轮换的机制能够促进民主,减少幕后操控的影响和不平等现象。但是,当前全美国50个州只有12个州(24%)在选票中采用轮换机制。有些州采用字母顺序排列,有些州采用抽签方式,还有佛罗里达州等地由在任州长决定名字顺序。

如果是只有一轮的序列竞争,随机化是最好的选择。随机安排并不能消除次序影响,排位靠前或靠后仍能赢得竞争优势,但是随机安排意味着每位候选人获得优势排位的可能性相同,受益概率相同。

如果序列竞争包含了多轮比赛,其实能够进一步促进公平合理的竞争。其方法就是首轮次序随机安排,第二轮按照首轮排序的逆序进行。很多比赛按照首轮得分安排第二轮的出场次序(得分越高次序越靠后),那么在首轮中因为靠后排位占优的选手在第二轮中便再次赢得优势。

这里提供简明的技巧清单,帮助大家创造公平的竞争体制,促进合作。

·在选票名单中,随机安排次序、轮换次序。

·在只有一轮比赛的序列竞争中,随机安排出场次序。

·在包含两轮比赛的序列竞争中,随机安排第一轮的出场次序,第二轮按照前一轮的顺序,逆序进行。

在以上讨论排位的情境中,评判都来自外部。但是在谈判领域,谈判双方隔桌相对,采取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的策略尤为关键。那么谈判应该如何进行?这是下文的讨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