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全文在线阅读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5 你的人生模型是什么样的?

关灯直达底部

生涯32度

如果人生有四个维度,那么每个人在不同维度都有自己的满意值。如果我们能用一台3D打印机——以高度做X轴,以深度做Y轴,以宽度做Z轴,用颜色表示温度,那么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出现一个自己的形态。我称之为“完美人生模型”。

一个思想家的完美人生模型也许像一个指向远处的箭头,直至未来。高度宽度平平,温度呈现思考时的冷静色彩;

一个政客的模型像尖耸的冰山,高度不可攀,深度一流,但是宽度和温度低得吓人;

一个受人尊敬的母亲的模型像一个你们家旁边的小公园,虽然不高也不深,但是温暖简单,老人、小孩、流浪汉、猫猫狗狗,都能在里面坐着晒太阳;

一个诗人的模型也许是一团翻滚的火焰,温度高得烫人,但是其他几个维度却被烤得完全定不了型。

每个人的人生模型都像指纹一样,不尽相同。企图活成别人的样子的人更是个笑话——你觉得是粉红的圆锥美丽,还是褐色的六边形好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件艺术品,你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件。

如果你能选择自己的生命方向,你会期待自己的人生变成什么样?如果让你对这四个维度排序,你又会如何选择?

正如我们不会每次走入饭店都点同一道菜,你没有必要一辈子只选择一个维度发展。但人生精力有限,大部分人都会找到一个突破点,做到极致,其他平衡就好。

比如在我们的文化中,男性的模型像个微冷的大金字塔——高度为主,兼顾宽度和深度,温度最次;而女性的模型则像一个温暖的圆抱枕——宽度第一,温度第二,深度和高度差不多就好。这也是为什么男人在高度宽度为主的职业,如政治、经济、商业、学术、专业技术等,能有更多优势;而女性会在温度和宽度方面,比如家庭关系、公益组织、助人、身心灵等方面,更有优势。

只有一个方向的人生就像一场考试——大家进入世界这个大教室,看一模一样的教材,然后参加同一场考试,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判卷和排名。而四度的人生并不是这样。我常想,世界不应该这样,世界应该是一座大图书馆——早上一开馆,我们就欢呼雀跃地跑进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你可以从头到尾地看完,也可以跳着选择不同的书,如果你有兴趣,还能自己写一本——这样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选择你的生涯之道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春生和福贵来到城里,春生说:“我要能开上车子,比什么都好!”而福贵说:“我要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两位好友后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向:一个追寻高度,一个追寻宽度;一个当官,一个回家。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内心选择了一条生涯之路,却非要绑架着自己走另一条路。大家越行越爽越开心,你越走越远越寂寞。你需要每天挥刀自宫——先努力灭掉自己内心的想法,再应付外界的俗事,很多努力才能换来一点点成功。心中苍凉,四顾孤独,大家还觉得你很不错。那种苍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走错生涯四度的倒霉蛋非皇帝们莫属。作为皇帝,出生就注定要走高度这条路,而一旦与自身取向不同,就多是悲剧。明熹宗朱由校走的就是深度路线——他自幼迷恋木匠活,凡是他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自己做出来。另一位走深度路线的皇帝是南北朝南梁创建者萧衍。他痴迷佛教,每次去拜佛,就要闹出家,大臣只好呼啦啦跪在庙外求他还俗,一辈子来来回回搞了四次。他不理朝政,却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他写的《断酒肉文》首次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而且坚持终生。

还有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走的是温度路线。《人间词话》里评价他:“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公元978年农历七月七日,李煜过生日(要不要把日子过这么浪漫),虽然这哥们儿已经当宋太宗的阶下囚15年,但是依然举杯高歌,还写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么撩拨的话。宋太宗看着实在闹心,用“牵机药”(一种让人死前痛苦万分的药)毒死了他。

皇帝自己没得选,我们却有选择的余地。越是年轻,人生的路向就有越多可能。所以在认真分配你的人生方向之前,请仔细思考四个维度的优缺之处。

追寻高度的方式是竞争与超越。追寻高度的人生正如登山,越往上走,视野越开阔,可能性越多,同时也能被越多人看到,影响与改变世界。但选择高度的同时,你也选择了高处不胜寒,选择了孤独和竞争。越往上走,能站的人越少。为了上到顶峰,你必须放弃很多。但顶峰永远只能站一个人,总有一天有人会把你踢下来。

追寻深度的方式是修炼与精进。追寻深度的人生正如向下挖洞,专注一点,反复钻研,不断否认与超越自己,在苦修中超凡入胜。深度的挖掘使你的方向越来越聚焦,也越来越极致,但视野也越来越狭窄。追寻深度的生涯选择面很小,无法回头,一旦选择,唯一的突破方式就是前行,做到极致。相比追寻高度来说,追寻深度更容易名垂千古——只要你挖出来的路还有人走着,别人就不会忘记你。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你一定还记得,他的当朝皇帝是谁,你一定早忘了。

追寻宽度的方式是尽你的能力接纳、支持和爱身边所有的人。追寻宽度的生涯像太阳,开阔温暖,普照四方。追寻宽度的好处是温暖与安全,你在一个地方失意,马上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获得支持。但是追寻宽度也有其阴暗面,面向太广泛,工作面太大,精力在每一面都摊得太稀薄。谁也不是太阳,追寻宽度的人容易给自己太多的责任,耗尽心力。

追寻温度的生涯是自燃式的绚丽。按照温度的法则来生活的人,终其一生与开心人做快乐事,他们被自由与激情环绕,活得绚烂多姿。但温度追随者的风险也正在于此,追寻温度者过于自我,不容易有稳定的安全感与关系,而且因为太过挥霍生命,容易过早自燃殆尽。

选择某一种生涯,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己想要主攻的生涯之道,同时要承担这条道路的责任与缺陷。选择平衡则意味着面面俱到,也意味着放弃某一个维度达到顶峰的可能。没有完美的选项,但所幸我们总能做完美的选择。

一个人到了30多岁,就应该慢慢地意识和选择自己的生涯四度的排序,一旦这些维度确定,人生的格局和限制就都逐渐明晰起来。多看看不同的生活形态,接触些不同的人。有一些会让你惊叹,却觉得自己绝无可能;有一些会让你觉得:我就是要那样的生活。慢慢地,一些选择会离开你视野,另外一些则越来越清晰。这时,人生天命慢慢浮现,定见因而产生。

游戏卡

选择正确的人生路向比选择好的职业、婚姻更重要——因为人生最可悲之事是你爬到梯子顶端,却发现搭错了墙。

生涯32度游戏:你的完美人生模型是什么样?

假设生涯的每一个维度,你认为自己能达到的完美程度是10分,而你现在总共有32分(平均每一个维度8分),你会如何把这32分分配给你的生涯四度?注意:

1.总分可以少于或等于32分,但不能超过32分;

2.分数越高,意味着你在这方面越完美,同时越有竞争力;

3.可以有相同的分数,可以有0.5分;

4.一个维度最高可以分到12分。

在没有完成这个游戏之前,别看下一章。有剧透。

把32分填入下表:

在微信公众号“新精英做自己”里输入“生涯幻游”,给你听一段冥想未来的音频导引练习,大概八分钟。找个安静的时间,去体验一下潜意识里10年后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吧!你也许会重新分配生涯32度。

与古典聊聊:

画下你在生涯幻游中看到的未来的样子,拍照发到新浪微博,并以#我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正文[email protected]古典 的格式附上简单的文字介绍。我会随机抽取,为你点评和建议。

“完美人生”与能量守恒

当我们的生命按照四个维度展开,我们将会慢慢靠近一些人生的真相,一些幻觉也会慢慢被打破。第一个重要的幻觉,就是大部分人希望的:同时过上成功的、幸福的、智慧的、自由的生活。

正如你刚才做的生涯32度游戏,你一开始的时候想,高度8分就可以了。但是,你仔细体会了一下,觉得8分还是有些遗憾,你太渴望成功了!于是你给自己加到10分。然后你突然想起一个多年的竞争对手,你很确定这个孙子一定会给自己10分,这意味着他赌注更高、他将比你更成功。于是你一咬牙,给了自己11分。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剩下的三个维度:你从小就希望自己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精通某一样技能,深度这个维度不应该是你要放弃的,所以给10分;在打宽度的分数时,你的老婆或老公站在旁边意味深长地看着你,你还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于是你毫不犹豫地给了这个维度10分;最后你发现,你的生命温度只有1分了。这可不行!

你重新回到第一个维度上,却发现每一项你都不愿意放弃。你开始焦躁起来,甚至一遍一遍地看游戏规则,真的只有32分吗?这是不是一个脑筋急转弯?

这绝不仅仅是心理测试,这是一个真实人生的隐喻。我们的生命历程,不正是这样的吗?

年轻的时候,你不愿意放弃成功,不希望在竞争中落败;在工作3~5年之后,你又必须面对专业还是管理方向的选择,你一开始绝不放手,认为自己两个都行,慢慢地你在专业和管理领域的往返跑中精疲力竭,决定选择一个投入;年近三十,你发现自己需要承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压力,父母在变老,孩子们在长大,他们都希望你是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人;等到这一切你都竭尽全力地做完,你却发现自己已心力交瘁,内心冰冷,生活也离你热爱的方向越来越远。

你问自己:“人生真的只能这样吗?”

于是你准备为这么多年失落的自我做些什么,你开始让自己追随内心,做些以前不敢或者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但是一旦你开始行动,从另外三个维度传来的抱怨声就会此起彼伏,大家纷纷觉得你变了一个人,对你表示失望。你刚自我一点,却发现孩子的班主任开始找你;好不容易搞定这个,公司的项目又出现强力竞争者;你扑到工作中力挽狂澜,却发现身体早已吃不消,大病一场……你奔走各方救火,人封绰号“救火队员”。

终于有一天你想:太累了,还是算了吧。

从那一刻开始,你决定做一个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