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全文在线阅读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2 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人自私一点儿,未必对别人没有贡献

关灯直达底部
你发现他自私的一面,也许反而更好。

每当快到父亲节的时候,总想着从爸爸的角度写一篇文章,吹嘘一下父爱的伟大,但是很难。像我这种爸爸,实在没法跟“伟大”一类的词沾边。

首先,我不记得自己为家庭付出过什么。一大半的时间交给了工作,对家务事很少上心,倒是常常享受家庭的便利。对孩子的态度,就好像是多了一个大公仔,高兴的时候举起来原地转圈,不高兴的时候爱搭不理。人又粗心,手也笨得可以,遇到重要的事,好像也指望不上什么。要说因为过一个节日,就人模狗样地站在“父亲”的立场上自吹自擂,我实在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当爸爸很容易就会当得“不伟大”。

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爸爸缺少十月怀胎这个过程,又不曾给孩子喂过奶,为孩子的付出天然就少了一大块。开头是这样,后面一步步地就会越落越远,在家里变成一个“指望不上”的存在。当然也有爸爸凭着一腔浓情,奋起直追,最后比当妈的还要像妈,但这里讨论的是一个普遍情况。

另一方面是忙。这听上去像一个借口,妈妈们会没好气地说:“光是他忙?我不也一样要上班,要赚钱!”但实事求是地讲,男性在事业上投入的精力还是会更多一点儿。就算爸爸本人想要顾家,说不定也会难以推托,身不由己。“你干吗急着回家陪孩子?妈妈不是在家吗?”——外界的说法是这样的。

再一个呢,当爸爸的时常遭人埋怨。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舆论的大环境中。我翻朋友圈,时不时地看到《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你赚再多的钱,没有给孩子充足的父爱,则一切都等于零》一类的劝诫性文章,每当这时我就很替转发的人感到可惜。有个小秘密:我们通常以为读到这种文章就能让一个人迷途知返,但恰恰相反,埋怨的声音永远在把对方往外推。被这种声音搞烦了,很多男人下班宁愿在车里抽烟或是去小酒馆买醉,也不想回家。

“伟大”这种东西,大概就是与爸爸无缘吧。

但我并不是想要替爸爸鸣不平。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被“伟大”这样的词绑架,这是爸爸们的幸运。可以不靠谱,懒散、自私、不负责、笨手笨脚……反倒成全了他们的逍遥自在。“伟大”反而变成妈妈身上沉重的枷锁。

人要怎样以一种“不伟大”的姿态活着呢?

我觉得夸一个人伟大也好,无私也好,奉献也好,都有一点儿怪怪的,像是在拿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诱使这个人平白无故地多付出一些。可能因为这个,每年到母亲节的时候,我都不喜欢听那些歌颂母亲无私付出的礼赞声,好像在说:“我们感谢你,过去一年你吃了很大的亏!今后也请你继续啊!”

我当然不是提倡忘恩负义,别人做的事情不值得感恩。然而感激是一回事,给别人的行为赋予道德上的崇高感是另一回事。说得直白一点,后者往往出现在我们对别人心怀愧疚的时候。就像我们在饭店吃到了美味的菜肴,我们称赞并感激厨师的手艺,却不会把他的工作跟“无私付出”一类的词扯上干系,因为我们必须付钱。他工作,我埋单,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互惠关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把他树立为伟大的道德楷模呢?在他赚不到钱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吃白食,自知理亏的时候。这种情况自然是越少越好。

“伟大”的另一面,往往是亏欠感。

孩子们在母亲节的时候写作文:“白发爬上了你的双鬓,眼角也长出细细的皱纹……”把妈妈感动得泪眼婆娑。但是同样的话就不会拿来歌颂父亲,比如说:“你的发际线为了我而消退,健美的腹肌也胀成了皮球。”谁看到这种话都不会感动,只会笑掉大牙。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妈妈在家里的地位比爸爸高吗?刚好相反,说明在集体无意识中,我们知道妈妈被亏待了,而爸爸没有。

我们不会把爸爸的青春消逝记在孩子的账上。爸爸很辛苦,但那是为了爸爸自己的工作和爱好。长出啤酒肚也是因为他太懒,怪不得别人。

这一点儿都不冤枉,能被这样看待是很轻松的。

孩子解脱,妈妈解脱,爸爸自己也解脱。

我不知道爸爸能不能体会到这一份轻松。老爷们儿聚在深夜的酒馆里,嘟哝着“男人难做,在家里一点儿地位都没有,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边“走一个”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他们能坐在这里,抱怨自己的处境,抱怨自己不想为家庭付出还被不断地追讨,这不恰好证明了他们可以选择吗?

相比之下,妈妈根本没得选,因为她们很“伟大”。

一切事情跟“伟大”沾边之后,味道都变了。我在《一切为了孩子吗?我们以他之名,去向何方》中就提到过,最好不要把为人父母看成多么伟大的事。如果你不是因为“想要”一个孩子而成为父母的话,那是因为什么呢?试问,你因为想要一个孩子,才付出现在这一切,跟你想买一台酷炫的跑车,才努力工作赚钱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这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但前提是一个人要有选择的权利。他现在所做的事,是因为他想做。

爸爸们占的便宜就在这里——他们能够相对轻松地做出选择。我选择这样,或者选择那样,然后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付出代价。工作是一种选择,每天下班回家玩手机也是一种选择。代价无非是被念叨几句而已,反正也听习惯了。太太们愤愤地彼此吐槽,一个说:“真是的,那么大人了每天还在玩游戏!”另一个说:“男人都一样!我们家的也是这样。”有时候,吐槽也就代表了默许。

或者会遇到一个挑剔的太太,坚决不能凑合,那就离婚各过各的。那也简单。就像不好好做饭就被炒鱿鱼的厨师,也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最糟的不过是,被看成是一个坏人。可是,能成为坏人,也是有选择的权利啊。

想一想,这真是很不易觉察的宽容。

女人当然也可以选择,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无论是选择不当妈妈,还是当一个不那么靠谱的妈妈,都需要比男性多得多的勇气,更不用说选择当单亲妈妈了。虽然付出这一切未必有什么不情愿,但其中一星半点儿的无奈,总觉得不能完全被无视。这恐怕就是妈妈被认为是“伟大”的原因吧!

说来抱歉,东拉西扯了半天,并没有谈到身为一个不靠谱爸爸的反思,反倒理直气壮地扯到“个人选择”上,好像在为男人们的不靠谱找理由一样。但我真的不认同“伟大”,所以也确实找不到立场,去用崇高的语言号召什么。

我只能讲一些父亲不够伟大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最近换工作,有一段空档期,就带两个孩子出门玩了两个星期,教大儿子游泳,教小女儿骑自行车,而且主动提出不用老婆陪。妻子一直盼着有一段时间可以自己待着,这次整整有了两周的假期,特别开心,觉得我这个朋友总算开窍了,承担了做父亲的义务。

朋友不屑一顾:“没事,我只是找人陪我一起玩……”

他不觉得这是尽义务,只是为了自己找乐子而已。然而听到的人还是夸他:“你独自带孩子,让老婆在家休息,这个决定还是很了不起。”

朋友不得不接受了这些褒奖,但私下有一回说了心里话:“让她在家待着,是因为她总害怕孩子磕着碰着,带上她,我们就玩不爽了!”

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三件事:

第一,妻子永远不能指望老公有多“伟大”。

第二,人自私一点儿,未必对别人没有贡献。

第三,你发现他自私的一面,也许反而更好。因为你知道了他做的事,反而因此拿到了好处。就像我这个朋友为了赔罪,还答应带老婆去一趟马尔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