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笑忘书 » 笑忘书全文在线阅读

《笑忘书》话说相声

关灯直达底部

生命在于幽默和讽刺

一般人都认为相声的题材是很广泛的,其实不然。

比如去年(1992年)是电影的黄金年,出了一大批主旋律影片:《周恩来》《大决战》《烈火金刚》……大家都觉得不错,我也觉得不错,但你能把这种题材改编成相声吗?

去年“禹王亭杯”相声征文就出过一篇“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作品:

——“朱德同志凝视着远方,似乎又回到了两把菜刀闹革命的遥远年代……”

——“哎,两把菜刀那是贺龙!”

——“那朱德是几把?”

——“四把……哎,朱德没用菜刀!”

——“哦,板斧?”

——“对,两把板斧……那是李逵!”

让您说说,这多少有点儿不够严肃吧?

所以相声的题材是很受限制的,一般应是喜剧题材,至少要有喜剧因素,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可惜相声的这种特殊规律往往不被重视,一提“主旋律”就好像什么艺术都应该以歌颂为主,并不考虑有些艺术(如相声、漫画、讽刺诗)的生命就在于讽刺与幽默。

近年来我和姜昆的作品大部分都不能算是“歌颂型”的,以至有人在报上批评我们是在“抹黑”,说看了之后令人“气愤”——相声不让人开心,倒让人“气愤”,这我也是头回听说。其实我们并不反对“歌颂”,世界既有光明也有黑暗,人生既有欢乐也有烦恼,谁不热爱光明、向往欢乐,而愿意整天在那里揭露这个、讽刺那个呢?迎亚运,盼奥运,抗洪救灾,家庭和睦……其实这几年我们也写过一些“主旋律”作品,只是都不大成功,是没找着规律,还是根本违背了规律?

从历史上看,“歌颂型”的相声也不少,但成功的却不多。最典型的如《大上寿》《八大吉祥》之类,是专为在喜庆堂会上演出的,其思想性、艺术性与“讽刺型”的传统相声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些反映重大题材的相声,比如三四十年代由进步文化人编写的宣传抗日的段子,因为一段也没能流传下来,我们无从看到,自然也就无从判明它们的好坏。解放后的情况特殊一些,“歌颂型”的相声似乎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但其中的是非功过相当复杂,笔者拟另撰文,就不在这里论述了。

相声创作首先是选材。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不好的开始也就是失败的一半。现在有不少相声,选择的题材本就不是相声题材,写得再好观众也乐不起来,因为它刚刚开始就先失败了一半,所以也就不能指望大获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