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尚书大传 » 尚书大传全文在线阅读

尚书大传卷四

关灯直达底部

大诰

《书》曰:民仪有十。夫《困学纪闻》卷二。

周公先谋于同姓,同姓从,谋于朋友,朋友从,然后谋于天下;天下从,然后加之蓍龟。是以君子圣人,谋义,不谋不义,故谋必成;卜义,不卜不义,故卜必吉;以义击不义,故战必胜。是以君子圣人,谋则吉,战则胜。《太平御览》四百五十人事部九十一○又《六艺流别》卷二十。

《金縢》:

案曰:叶梦得云:《伏生大传》,以天地四时为七政,以《金縢》作于周公殁后。武王杀纣《毛诗》《邶鄘卫谱正义》引此下有立武庚三字。而继公子禄父。《注》:继者,以武庚为商后也。使管叔、蔡叔监禄父。《注》:不及霍叔者,盖赦之也。武王死,成王幼,周公盛养成王。《注》:盛犹长也。使召公奭为傅。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通鉴前编》引为作之。管叔疑周公,《毛诗》《邶鄘卫谱》、《豳风破斧正义》、《左传》定四年《正义》并引此传。管、蔡流言,是管叔下当有察叔二字,《御览》无之,宜据《诗疏》增。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奄君薄姑。《注》:元或疑焉。薄姑,齐地,非奄君名也。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毛诗》《左传正义》引此句作成王幼。周公见疑矣,此世之将乱也,《毛诗》《左传正义》引此句作百世之时也。请举事。《注》言周弱且不和,欲伐之而复政也。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以成王之命杀禄父,《太平御览》六百四十七刑法部十三;又《御览》《封建部》四、四夷部一、刑法部七;《毛诗》《邶鄘卫谱》、《豳风》《破斧齐谱》、《左传》定四年诸正义、《通鉴》前编成王二年。《释史》二十二。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官。《毛诗》《豳风》《破斧》正义:《经典释文》《成王政序》下:

案曰:曲阜孔氏《广林》本以遂践奄云云人《成王政篇》,恐非。

成王幼在襁褓,《毛诗》《斯干正义》引《书传》说成王之幼云:在襁褓。褓,小儿被也。案:曰在襁褓三字,当在上传成王幼之下。

周公致政封鲁,老于周,心不敢远。成王欲事文武之庙,公疾,曰:吾死必葬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及死,成王葬之毕,而云示天下不敢臣。故公封于鲁,身未尝居鲁。《路史后纪》十《高辛纪》下注○又《诗》《地理考五》引周公封于鲁,未尝居鲁也。案曰:《荀子》《儒效篇》: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杨亮《注》:周公所封畿内之国,亦名周。春秋周公黑肩,盖其后也。言周公自归其国也。此周公老于周之事。

三年之后,此句上当依《路史》所引,增周公致政封鲁六字。周公老于丰,心不敢远成王,而欲事文、武之庙。然后周公疾,曰:吾死必葬于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成王曰:周公生欲事宗庙,死欲聚骨于毕,毕者,文王之墓也。故周公薨,成王不葬于成周,而葬之于毕,示天下不敢臣也。所以明有功,尊有德,故忠孝之道  咸在成王、周公之间。故鲁郊成王,所以礼周公也。《通鉴》前编成王十一年○又《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五《丧大记》上《注》节引。

周公疾,曰:吾死必葬于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也。周公死,案曰:此下当依《儒林传注》,增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八字。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抜,国恐。案:曰:当依《汉书》《儒林传注》引作国人大恐。王与大夫开金縢之书,执书以泣曰:周公勤劳王家子幼,人弗及知。乃不葬于成周,而葬之于毕,示天下不敢臣。《汉书》梅福传《注》。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王乃葬周公于毕,示不敢臣也。《汉书》儒林传《注》○又《后汉书》张奂传《注》雨作电。嘉禾,案曰:《汉艺文志》考证云:《大传序》又有《嘉禾掩诰》,今本阙。

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尚书归禾序》正义。

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穗,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抑天下共和为一乎?果有越裳氏重译而来,《太平御览》八百三十九百谷部三○又《初学记》二十七草部。又《记纂渊海》卷四引并无末九字。《记纂》作异畞同穗。《初学记》穗并作穗。

拔而贡之。尚书归禾序正义:

案曰《尚书正义》引成王之时云云,又引《下传》云拔而贡之,其文不备。今卢本《大传》有越裳氏,上有拔而贡之文王之庙八字。《记纂渊海》卷四引孙氏瑞应图曰:周时嘉禾,三本同穗,贯桑而生,其穗盈箱。生于唐叔之国,以献。周公曰:此嘉禾也,太和气之所生焉,此文王之德。乃献文王之庙。据此,则《大传》当有拔而贡之文王之庙之语,而《书》疏仅存上四字,余无所征,因录《瑞应图》之文以备考。《记纂渊海》又引《大传》,嘉禾茎长五尺,三十五穗。恐非《大传》文,不录。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周公。公曰:德不加焉,则君子不飨其质。《注》:质亦贽也。政不施焉,则君子不臣其人。吾何以获此赐也?其使请曰:吾受命吾国之黄耇,曰: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周公乃归之于王,称先王之神致以荐于宗庙。周德既衰,于是稍绝。《太平御览》七百八十五四夷部六。○又《御览》天部九。《后汉书》《马融传》《注》。文选王元长《曲水诗序》《注》、《事类赋》三。成王之时,越裳重译而来朝,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使之不通,故重三译而朝也。注郑元曰:欲其转相晓也。文选应吉甫《华林园集诗注》

案曰:《御览》引但云重译。文选,应吉甫《诗注》引作重三译,王元长《文注》引作重九译。周公辞不受,曰:正朔不施,则君子不臣也。《通典》七十四,宾礼一。正朔所不加,君子所不臣。《白虎通》卷三王者不臣篇:

周公谓越裳之译曰:德泽不加焉,则君子不享其质;政令不施焉,则君子不臣《毛诗》《臣工正义》。案:《诗疏》引此较《御览》多泽字、令字,惟《白虎通》、《通典》引《政令》作正朔,当是传本各异。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注》:暴,雨也。《御览》十天部十案曰:《御览》天部一本引作天之无烈风,东西南北来也。下六字当是注文误入传案:又曰:刘勰《文心雕龙》云:尚书《大传》,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作列风淫雨。列淫义当而不奇,别淮理违而新异,乃谓《大传》字作别淮考。《御览》先引《尚书》说曰:淮雨。《注》,淮,暴雨之名也。下又引《尚书大传》曰: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注》:暴雨也。两书两注各不同,则《尚书》说非《伏氏大传》,而《大传》作澍,不作淮明矣。《御览》《四夷部六》又引作注字,此写误也。《艺文类聚》《天部》引作烈风迅雨,亦非。而烈字诸书不异,郑君亦无注,则《大传》作烈,不作别,又明矣。恐彦和适见误本《大传》,执以为说,未可据也。《尚书》《舜典正义》、《毛诗》《蓼萧序》、《周颂谱正义》并引作烈风淫雨,则唐人因彦和之语,改从《帝王世纪》,并易澍为淫耳。《毛诗》《周颂谱正义》引越裳作越常,裳、常古通,疑《大传》旧本如此。《康诰》:

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将大作,恐天下莫我知也;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业德泽。然后营洛以观天下之心。于是四方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其庭。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书》曰: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此之谓也。《毛诗》《周颂谱正义》○又《礼记》《明堂位正义》《尚》、《书》《康诰正义》《文选圣主得贤臣颂》《注》并节引。

《书》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俊德。《困学纪闻》卷二。天之命文王,非吨吨然有声音也。文王在位而天下大服,施政而物皆听,命则行,禁则止,动摇而不逆天之道,故曰天乃大命文王。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通鉴外纪》卷二○又《毛诗》《文王序正义》引文王受命至末云《尚书》《周传》,又《尚书》《戡黎正义》,又《通鉴前编》《纣十七祀》引文王受命至伐崇○又《文选》褚渊碑文注、《毛诗》《绵皇矣二雅谱正义》、《左传》襄三十一年《正义》、《礼记》《文王世子正义》并节引畎从《皇矣正义》作《礼记正义》,邘作鬼方,误。《注》:畎夷,混夷也。《诗》云:混夷駾矣。四年伐之。南仲一行,并平二寇。《毛诗》《采薇序》《正义》:

案曰:《毛诗》《皇矣正义》云:混夷,《书传》作畎夷,盖畎、混声相近,或作犬夷,则畎字之省也。《二雅谱正义》引作昆夷,《礼记》《文王世子正义》引作鬼方,并误。案又曰:《通鉴前编》:纣十有八祀,西伯伐邘。《注》引徐广曰:邘城在野王县西北。《大传》作于。然则《大传》邘字作于也。《史记集解》引徐广说,下云音于。是《史记》本作邗,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