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这个女子对她自己的一些回忆叙述,“沈吟放拨插弦中”,弹完琴了,把拨放回到琵琶当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然后把衣服整理好。唐朝人弹琵琶是一个脚翘起来的,跟我们今天弹吉他一样,我想上过中国美术史的人应该记得那个画面,是很野的感觉,不像我们今天弹琵琶一定像贵妇人一样端坐——因为琵琶是马上弹的,是很野的一种胡人的乐器。她把衣服整顿好,“自言本是京城女”,原来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十三岁学会了琵琶,列名在皇宫的教坊第一部当中,等于是当时的名妓。“曲罢曾教善才服”,每一次弹完音乐以后,都会让教她的那些老师佩服她;“妆成每被秋娘妒”,每次要出去演奏的时候,盛妆起来就会让旁边这些美丽的女子都嫉妒她。这是回忆,回忆当年她曾经这么红过。然后她说“五陵年少争缠头”,就是长安城最有钱人家的男孩子,听完歌以后,习惯把一个红的东西缠起来插在她头上,叫“缠头”,因为她用这个东西来算钱。缠头无数就是最红的人。“一曲红绡不知数”,一曲弹完,头上那个红色的缎带就不知道有多少。“钿头云篦击节碎”,在弹唱的时候,拿来打拍子的银篦都打碎了。“血色罗裙翻酒污”,红色的裙子因为陪客人喝酒,上面都是酒污。这两句非常感人,你会感觉到在这个行业当中,她要赔笑,要演奏,同时要陪客人玩。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年一年这样过去。“弟走从军阿姨死”,弟弟去当兵了,阿姨也死掉了。“暮去朝来颜色故”,然后慢慢讲到她老了,“门前冷落车马稀”,慢慢门前没有人了,没有车马来找她了,然后“老大嫁作商人妇”。她大概到觉得自己已经不太能够从事这个行业了,就找了一个商人结婚了。可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常常要做生意,大概也很少陪她,常常都不在身边。“前月浮梁买茶去”,上个月去买茶,一个月她都没有见到。“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面有一种感伤,对自己生命老大以后,繁华尽去的哀伤,忽然变成非常忧郁的感觉。
她感染到了白居易,白居易忽然感觉到人生从繁华到最后幻灭,其实是一件重要的事。他说:“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原来听了琵琶已经非常感伤,又听了这样的故事,他有些难过。最重要的句子出来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做官的人竟然跟一个老年的歌妓说我们都是落魄于人世间的人,见面何必一定要是旧识。到今天我们还觉得一千年前的句子这么美,这个句子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变成了人生中最感人的东西,在很多旅途当中,碰到第一次见面的人,然后谈到生命里面最深情的部分时,你都会想到这个句子。你会感觉到陌生会变成熟悉,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生命的默契。
他开始讲到他自己被贬谪的经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被贬官又生病,其实心情是寥落的。“浔阳地僻无音乐”,这个地方很偏远,没有什么音乐可以听,“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里讲到环境上的哀苦。“其间旦暮闻何物”,哪里能够听到什么声音?“杜鹃啼血猿哀鸣”,不过是大自然里面杜鹃的啼血与猿的哀鸣,都是悲哀的声音。“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即使喝酒也常常是一个人在喝,偶然有一个朋友都会很珍惜,所以这个朋友要走,会很难过。白居易特别提到“岂无山歌与村笛”,其实也有民间的山歌村笛,可是“呕哑啁哳难为听”——好像很粗糙。“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就拜托她说再弹一曲给我听,我要写一首《琵琶行》,好像是即席就写诗了。她在第二次弹琵琶的时候,他即席就写诗。“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个女子也被他感动了,开始重新转那个弦,弦越转越急。“凄凄不似向前声”,那种凄凉是与刚才的音乐不同的,因为两个人都把身世放进去了。“满座重闻皆掩泣”,旁边所有听到音乐的人全都哭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如果你要看一看谁哭得最多,大概就是白居易了。一个做官的人有这样的性情,这真正构成了大概整个文学传统里最美的部分。
一个会去哀伤卖炭翁的诗人,会去哀伤折臂翁的诗人,也是一个可以感觉到人的深情可贵的诗人。我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大家可以把今天我们看起来矛盾的一些文学传统的创作者,重新统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