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一首写兄弟宴饮之乐的诗。周代是以家庭伦理关系为本位的社会,兄弟关系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全诗八章,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血浓于水的道理。在生死关头,在危难时刻,在外侮面前,只有兄弟才会挺身而出,相互帮助,而朋友则多在和平安定时才表现出更多的友情。诗中所讲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因此能引起读者共鸣。此诗用抒情和说理相间的手法,反复讲述兄弟要友爱的道理,并运用比兴手法,加强诗的感染力。如首章以“常棣之华,鄂不韡韡”起兴,以花萼、花蒂同根共荣,比喻兄弟利益相关。第三章“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以鸟类的友爱比喻兄弟急难时要相互救助。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关于诗的作者,《毛诗序》说:“《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郑笺》:“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认为诗的作者是召公。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左传》富辰谓召穆公作,《国语》富辰又以为周文公诗。唯韦昭云:‘周公作《常棣》之篇,以闵管、蔡而亲兄弟。其后周室既衰,厉王无道,骨肉恩缺,亲亲礼废,宴兄弟之乐绝。故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而合其宗族于成周,复作《常棣》之歌以亲之。’是诗为周公作,穆公特重歌之耳。且诗云‘丧乱既平’,则明是诛管、蔡后语,非周公境地则不合,断断不可移于他人兄弟上去。召穆公为周族歌之,尚可曰诵先芬以戒后哲,若他兄弟歌此,岂能切乎?”方氏认为此诗为周公所作,召公只是“重歌之”而已。
常棣之华[1], 鄂不韡韡[2]。 凡今之人, 莫如兄弟。
【译文】
棠棣之花真鲜艳, 花萼花蒂紧相连。 你看如今世上人, 没人能比兄弟亲。
【注释】
[1]常棣(dì):木名,一作“棠棣”,又名郁李。
[2]鄂:通“萼”,即花萼。不(fū):花托。韡韡(wěi):鲜明的样子。
死丧之威[3], 兄弟孔怀[4]。 原隰裒矣[5], 兄弟求矣。
【译文】
生老病死最可怕, 只有兄弟最关心。 聚土成坟在荒原, 只有兄弟来相寻。
【注释】
[3]威:通“畏”。
[4]孔:甚。怀:思念。
[5]原:高平之地。隰(xí):低湿之地。裒(póu):聚集。
脊令在原[6], 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7], 况也永叹[8]。
【译文】
鹡鸰飞落在高原, 兄弟急忙来救难。 虽然有些好朋友, 你遭难时只长叹。
【注释】
[6]脊令:鸟名,即鹡鸰,亦名雝渠。《郑笺》:“雝渠,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原:平原。
[7]每:虽。
[8]况:增加之意。永:长。
兄弟阋于墙[9], 外御其务[10]。 每有良朋, 烝也无戎[11]。
【译文】
兄弟在家虽争吵, 外侮面前定携手。 虽然也有好朋友, 时间久了也难助。
【注释】
[9]阋(xì):争斗。墙:墙内,家庭之内。
[10]外:墙外。务:通“侮”。
[11]烝:久,长久。一说为发语词。戎:帮助。
丧乱既平, 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12]。
【译文】
丧乱之事既平定, 日子平安又宁静。 这时虽有亲兄弟, 朋友表现更热情。
【注释】
[12]友生:朋友。生,语助词。
傧尔笾豆[13], 饮酒之饫[14]。 兄弟既具[15], 和乐且孺[16]。
【译文】
杯子盘子摆上来, 又是饮酒又吃菜。 兄弟团聚在一起, 和和乐乐多亲爱。
【注释】
[13]傧(bìn):陈列。笾(biān):竹制器具,用来盛水果、干肉等。豆:木制盛肉器。
[14]饫(yù):酒足饭饱。
[15]具:通“俱”,到齐。
[16]孺:相亲。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17], 和乐且湛[18]。
【译文】
夫唱妇随妻子好, 琴瑟合鸣同到老。 兄弟感情也融洽, 全家聚合乐陶陶。
【注释】
[17]翕(xī):合,聚合。
[18]湛(dān):喜乐。
宜尔室家[19], 乐尔妻帑[20]。 是究是图[21], 亶其然乎[22]?
【译文】
家庭和乐多兴旺, 妻子儿女喜洋洋。 精打细算多商量, 道理确实是这样。
【注释】
[19]宜:安。
[20]帑(nú):通“孥”,儿女。
[21]究:深思。图:考虑。
[22]亶(dǎn):确实。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