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我们从感觉进入生命。
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光亮、房屋和亲人,我们竖起耳朵听到雷鸣、风动和呼唤,我们伸出双手触摸着与我们相遇的人和物,开始了我们的生命历程。
我们喜欢明亮的环境,喜欢温暖的怀抱,喜欢轻轻的摇动,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抵制令我们感觉不适的冰凉、嘈杂、黑暗、饥饿……
我们在感觉中生活着。
通过感觉,我们接触着外界,接触着自己。我们长大着,感觉的触角伸展着。感觉的触角伸展着,我们的生活范围扩大着。感觉的触角伸展到多大的领域,我们的世界就有多大。感觉的状态如何,是生活状态的说明。有了安适的感觉,我们的生活是安适的;有了不快的感觉,我们的生活是不快的。只要有了美好愉悦的感觉,我们就有了美好的生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感觉,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存在就是被感知
美学(Aesthetics,原意是感性学,也许更准确),专门研究在感觉中体现的意义和价值,这意义和价值可助我们增强感觉的能力;艺术是美学中最重要的话题,因为艺术可助我们扩大感觉的领域。
人类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知识和财富,为何还要拥有艺术和情感?因为感觉是生命的最基本的形式和标志,一个没有知识的婴儿是具有生命的人,一个没有财富的穷人是具有生命的人,但没有了感觉的人是什么呢?是植物人。说他是植物更干脆。感觉是不可替代的,无论用什么来替代感觉,都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姑娘被汽车撞成了重残,律师要求肇事者付出巨额赔偿,肇事一方认为赔偿过重,律师反问:你认为钱能衡量健康的生命吗?你愿意和这姑娘换一换吗?对方无言。试想,假如用人类对全部景物的全部文字描述来换你那双观物有限的眼睛,你还能“看”到哪怕是有限的景物吗?假如有一个上帝,能向某个人启示关于母爱的伟大品格,但要把他的母亲带进天堂,他能以为他沐浴着母爱吗?没人会这么傻!
占有作品不等于拥有艺术
感觉是我们真正拥有生活、拥有世界的方式。
无论什么,都是通过感觉被我们所拥有。
一个人也许在所有权上占有了一幅名画,但假如他对画面的精妙一无所感,那么,他就没有拥有画家所提供的这部分世界。一个人可以占有一个牧场,假如他只是从中取食,而对牧场毫无感觉,就没有拥有牧场的风景。占有不意味着拥有,占有是生活的额外欲望。
在感觉中,我们追求的价值是感动。
感觉指导着我们去寻觅能使我们为之所动的事物,感觉也指导着我们躲避能对我们构成危害的事物。
令我们感动的,我们说它是美的,反之,我们说它是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