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1883年2月生于德国的奥尔登堡。他先是学法律,后来改攻医学。1909年得到医学博士的学位。大学毕业后,到海德堡大学任精神病学研究助理。1913年任心理学副教授。1921年升任哲学教授。
由于他的妻子格尔德鲁德·迈厄是犹太人,他在1937年被德国纳粹党解除教职。
雅斯贝尔斯从小就孤独、悲观。因为他自幼患支气管扩张及心脏代偿机能衰败症。他多少次抱着绝望的心情单独地跑到寂静的树林深处,为自己的命运而抽泣。他也就这样逐步地养成在悲哀、孤独的情绪下思索自己的命运和人生问题的习惯。
他的兴趣很快就从法律转向医学。因为在他看来,医学是研究人的。他认为要揭示人的奥秘就必须从研究人体开始;而人体以神经系统与人的精神生活为最复杂。所以,他集中研究了精神病学。
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后,很快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精神病并非全属肉体方面的疾病,而是人格和意识方面的疾病。为了深入了解人的精神和意识问题,他很快就请教两位哲学家——胡塞尔和狄尔泰。
胡塞尔的现象学,即“描述心理学”和狄尔泰的“理解的心理学”的方法,使雅斯贝尔斯的兴趣从精神病学转向心理学。
1911年,雅斯贝尔斯开始撰写“普通精神病学”,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几乎完全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精神病。他认为,人不仅是医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无限性”的主体。从此以后,雅斯贝尔斯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兴趣从医学转向哲学问题。
1913年,雅斯贝尔斯被任命为海德堡心理学副教授。在大学里,他讲授有关知觉、记忆、疲倦、病态心理、民族心理、宗教心理、道德心理等知识。
1919年,他把他的心理学讲稿付诸出版,书名为《世界观的心理学》。在这本书中,他把人的心理分成三种:现实型、罗曼蒂克型和圣贤型。第一种人愿意改变外在的事实,所追求的是权力;第二种人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追求着自己;第三种人直接与绝对者接触,自以为清高,把一切有限者看作敝屣,追求一种所谓爱的共享。
雅斯贝尔斯声称,他的《世界观的心理学》是当代存在主义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以人为主题,研究人对自己的注意和关切。它讨论人的“存在”、自我创造、死亡、痛苦、遭遇、罪恶和自我奋斗的问题。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这本书所阐明的主要问题,成为他的“未来思想的根基”。①
1921年,雅斯贝尔斯被任命为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从此,他更是集中地研究哲学问题。从1924年开始,他集中精力撰写《哲学》一书,一直到1931年12月才出版。这部三卷本哲学著作,奠定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
此后不久,雅斯贝尔斯的另一本书《时代的精神面貌》(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出版了。这本书译成英文,书名为《现代的人》(Man in Modern Age)。就在这本书中,雅斯贝尔斯给存在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
存在主义哲学是人借以创造他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利用又超越出各个专门知识。这种思想方法并非关于事物的知识,而是显示和完成思考者本身的存在。这种思想方法要超越出一切企图把存在固定下来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而径直达到一种对世界采取哲学态度的悬虚境界,它在显示存在的过程中唤起它本身的自由,而由于诉诸形而上的“超越”,它又为它自己的无条件活动争取到空间。②
显然,这本书概括了上述《哲学》一书全三卷的主要内容,因为《哲学》的第一卷是“对世界的哲学态度”,第二卷是“存在的显示”,第三卷是“超越与暗号”。
1935年,雅斯贝尔斯到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讲学,五次演讲稿编集成册,于同年发表。书名为《理性与存在》(Vernunft und Existenz,即Reason&Existenz)。
1937年被纳粹党解除哲学教授职务后,他从事写作。他个人和国家、民族所经历的苦难遭遇,使他进一步用存在主义观点来深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和政治问题。他的著作遂于德国战败后陆续发表。这些书包括:《罪责问题》(Die Schuldfrage,1946);《哲学信仰》(Der Philosophische Glaube,1948),此书译成英文时,书名为《哲学的持续发展的领域》(The Perennial Scope of Philosophy);《历史的起源和目的》(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The Origin&Goal of History,1949)。
同一时期,雅斯贝尔斯计划撰写《哲学的逻辑》(Philosophische Logik)。这本书拟分为三卷——第一卷《真理论》,第二卷《范畴论》,第三卷《思想方法论》。但是,只有《真理论》于1947年出版。
在《真理论》中,雅斯贝尔斯认为:没有绝对真理;真理是在许多历史过程中相遭遇的。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互相“沟通”(die Kommunikation)和交流思想、互相启发来发现真理。没有沟通,就没有真理。这里所说的沟通,有点像基督徒间的“启示”、“灵感”。而要达到沟通,就必须使自己超脱主观与客观的界限,直接地把握住既非主观又非客观而又同时包含两者的所谓“包围者”(das Umgreifende)。“包围者”这一概念,雅斯贝尔斯首先在《理性与存在》一书中提到,而在《真理论》中论述得较为透彻。
为了使他的哲学通俗化,雅斯贝尔斯于1950年发表了《哲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这本书译成英文时,书名为《达到智慧之路》(The Way to Wisdom),这是研究雅斯贝尔斯哲学的最好的入门书。
1953年,雅斯贝尔斯发表《哲学回忆录》,对他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经历作了概述。
1957年,雅斯贝尔斯发表《伟大的哲学家》(Die Grossen Philosophen,The Great Philosophers)。这部三卷本的著作的第一卷就有一千页。这本书几乎是关于中外哲学家的百科全书。
1968年11月,他发表了最后一部著作《当代人类的命运与哲学思维》(Dasheutige Schicksal der Menschheit und das Philosophische Denken)。
雅斯贝尔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平均每年出版一本书。1969年2月,他刚过完八十六岁大寿,就去世了。
雅斯贝尔斯的哲学观点深受尼采和齐克果两人的哲学观点的影响。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主要应从研究自我的存在出发。
在“我”的存在中,经常遇到的是什么呢?
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永远改变不了这样一些处境:我不可避免地要死亡、痛苦和奋斗。所有这些处境就叫做“界限状况”(Grenzsituationen)。
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深刻地理解这些“界限状况”,一切哲学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
处在这样一种“界限状况”,人在一生中就时时刻刻地面临着死亡、痛苦的威胁。有时,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虽然可以因眼前的幸福而忘记这些威胁,但最终仍然未能逃脱这些威胁。
既然这样,人应该怎样生活呢?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人生应该是掌握了真正的存在的人的生活。这样的人能超脱出周围的一切,超脱出主观和客观的界限而达到真正的存在——所谓“包围者”。“包围者”笼罩一切、包围一切、透过一切。因此,把握了它,就是把握一切,也包括把握了我自己的存在。
但是,人作为有限的存在,只能掌握“包围者”的一部分。“包围者”作为一个整体是神秘不可知的。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正常的认识能力去把握它。我们只能在相互“沟通”中把握它的一部分。
所谓“包围者”,既包括存在本身,也包括我自身。如前所述,不论是存在本身,还是我自身,都是神秘的。
要了解我们自身,只有把握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可以被经验到的“存在”。但作为经验的对象的人,还不是人的全部意义;而且,即使作为经验的对象,人也不是可以被详尽认识的。
第二,人是理解外界事物的意识一般(Bewusstseinüberhaupt)。作为意识一般,它本身的变化是无穷的,是超出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三,人是可以赋予世界以整体观念的精神。这里所说的精神,与上述第二个方面的意识一般不同。所谓精神,德文原字为Geist,是一种比意识一般更为广泛、无个性的力量。作为意识一般,人是认识和体验万物的主体;但作为精神,它就可以“包围”一切东西,既可包围他自己,也可包围外物。这就是作为精神的人所具有的整体观念的力量。
除了我们自身以外,还有存在本身。
存在本身是包括宇宙和超越于它之上的超越界。超越界是不可认识的存在的一部分。人的理性永远达不到它。但是,理性达不到它并不能证明它不存在。这种超越界是无限的。它的无限性虽然不能为我们的理性所认识,但可以为我们自己的存在的有限性所衬托。人自身之不免要毁灭,衬托出那永无止境的超越界的无限性。人通过自己的毁灭,将意识到自己的无能,而认识自我的无能是认识超越界的万能的第一步。
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超越界,说穿了,就是神。由此可见,雅斯贝尔斯是一个有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