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第六章 压力

关灯直达底部

为何大喊大叫毫无作用?

如何在几秒钟之内减少你的怨气?

利用“四条腿”朋友的积极力量

用心理暗示法降血压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心智是由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就是你心智里兽性的一面,会受到本能的驱动与控制;“超我”则代表着更具道德性的一面;而“自我”则时刻想着在“本我”与“超我”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中做出裁决。绝大多数时候,这三个部分都会和谐共处,让我们的心智处于健康正常的状态。但是,在某些时候,则会出现严重的分歧,通常会在性或是暴力等领域表现出来。

为了充分了解弗洛伊德的思想,可以试想将一位欲火中烧的青年(这代表着“本我”)、一位牧师(“超我”)与一位会计师(“自我”)关在一个房间,并在房间里留下一本黄色杂志。青年代表你兽性的那一面,会迫不及待地想抢走那本黄色杂志,与此同时,牧师会试图将这本不道德的杂志撕碎。面对冲突,那位会计师力图让双方妥协。最后,三方都会冷静下来,坐下来商讨,决定假装这本黄色杂志压根不存在。这样的话,这位青年就不会想着翻看那本充满淫秽画面的杂志,牧师也不用说教。大家都对这种聪明的妥协感到开心,他们三人将杂志藏在地毯下面,努力忘记它的存在。遗憾的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几天后,这位青年就会再次产生要偷看黄色杂志的念头,但是每当他准备掀开地毯时,牧师就会想办法制止。最终,双方的紧张关系不断累积,大家都变得越来越焦虑。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的内心经常会陷入“青年”与“牧师”之间的冲突,其中一方竭力争取我们想要的,而另一方则竭力表达我们所应该做的。那位青年想要婚外情,但牧师则指出遵守婚姻誓约的重要性。青年要去狠揍那位冒犯过他的人,但牧师则希望他能够宽恕别人。青年想进行一些不正当的商业交易,但牧师却强调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会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试图将它们掩埋在潜意识的世界里。但是,就像把黄色杂志藏在地毯下一样,持续的压力会渐渐累积起来,最终让我们感到沮丧、不安与愤怒。

很多心理学家都表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一种安全且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去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在你内心的“青年”想要踢门之前,你可以大声咆哮、尖叫或是跺脚,做任何你认为能让这位“青年”冷静下来的事。这种疏导愤怒的宣泄方式,已被世人广泛接受——但是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多年来,心理学家已经研究了将人置身于压力当中,然后鼓励他们通过咆哮与尖叫的方式进行发泄所取得的效果。

几年前,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布拉德·布西曼进行了一项实

验,他让600名学生就堕胎问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些学生完成论文之后,研究人员将其收上来,然后宣称要让某位学生去评分。事实上,是实验人员对这些文章打了很低的分数,并在文后附上一句话:“这是我读过最差的文章!”不出所料,学生们对得分与评价十分不满,并对虚构出来的评分者感到愤怒。

接着,一些学生得到机会去发泄他们的愤怒情绪。研究人员给了他们一副拳击手套,并展示那位虚构出来的评分学生的照片,告诉他们一边想着那位评分者,一边要在沙袋上击打70下。虽然学生在击打沙袋发泄内心不满时,研究人员并未在旁边观看,但内部通信系统让研究人员能暗地里计算这些学生击打沙袋的次数。与此相反,另一组的学生并没有得到拳击手套与沙袋,而是被要求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坐两分钟。

之后,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一份标准的情绪问卷,问卷的主要目的就是衡量他们愤怒、不安或沮丧的程度。最后,研究人员让学生们两人一组进行游戏,游戏胜利的一方可以对着失败一方的脸大喊大叫。胜利者可以决定每一次大喊大叫的时间与音量,然后通过电脑记录下来。

那些击打沙袋的学生是否要比那些安静坐在房间里的学生怒气更少呢?

结果显示,那些戴上手套,使尽全力击打沙袋的学生在事后反而更具攻击性,并且在与其他学生进行游戏的时候,吼叫的时间更久,声音也更响亮。实际上,两组学生在最后的情绪与喊叫行为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样的行为模式已被反复证实。发泄愤怒并不能浇熄怒火。事实上,正如布拉德·布西曼在他的研究论文里所说的,发泄愤怒无异于火上浇油。

如果说击打沙袋或是吼叫都无助于平息内心的压力与沮丧,那什么方法才是可行的呢?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创造出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呢?参加冗长的愤怒管理课程或是进行数小时的沉思,能否解决问题呢?事实上,有一些简单快速的办法可供选择,这包括:找寻好处,什么事都不做,以及充分发挥“四条腿”朋友的积极能量。

找寻好处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遇负面的事情。也许,你会染上某种疾病,要面对一段恋情的终结,发现你伴侣的不忠,或是忍受某位亲密朋友所传播的给你造成伤害的八卦流言。这些事情通常都会让人们感到不安、焦虑或是压抑。人们经常反思过去,希望一切能够重来。如果有人要对所遭受的痛苦负责,他们就会生出报复心。通常来说,这样的遭遇会让我们产生愤怒、痛苦与攻击性的心理。若在此时递给他们一副拳击手套与一个沙袋,可能会让他们感觉更糟而不是更好。既然这样,处理这类情感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一种办法就是去找找乐子。你可以看一部有趣的电影,参加一场聚会,与小狗一起玩耍,或是猜一个艰深的字谜。与此同时,你还可以通过运动、创造一个艺术项目或是与朋友或家人共度一个晚上,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虽然这些行为能够帮你减轻一些小挫折所带来的烦恼,但却无法对一些长期挫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好消息是,要解决这些难题,并不需要你长时间与心理咨询师合作,或是耗费数小时去与身边的人长谈。这种方法其实只需花费几分钟,而且这样的办法已经在那些于大火中失去财产、遭受丧亲之痛、得了心脏病、成为自然灾难的受害者的人身上取得了效果。这种方法就叫“找寻好处”。

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麦卡洛与他的同事进行的一场实验,就很好地阐述了这一方法。他们让超过300名学生选择一件某人曾伤害或冒犯过他们的事情。从行为不忠到侮辱性的话语,从被拒绝到被抛弃,这些学生都说出了曾让他们感到痛苦的经历。

研究人员要求三分之一的学生花几分钟详细描述这些事情,专注于他们当时所感受到的愤怒情感以及这些体验对他们的人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二组的学生则需要回忆从这次体验中得到的好处,比如痛苦如何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最后一组学生只需要描述他们对接下来日子的计划。

研究结束时,每位学生都要完成一份问卷,旨在衡量他们对那些曾带给他们烦恼与痛苦的人的想法与感觉。研究结果显示,只需要花几分钟专注于看似受伤的经历所带来的好处,就能让我们更好地解决愤怒与不安。他们会尝试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大愿意去寻求报复或是尽量避免做出这样的行为。

从负面的人生遭遇里找寻好处,这看上去可能只是我们的痴心妄想,但一些研究证据表明,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是真实的。比方说,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某些积极的品格特征,比如感恩、希望、友善、领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在美国人身上都得到了增强。除此之外,其他的研究表明,在身体出现严重疾病的时候,会让当事人表现得更加勇敢、好奇、正直、幽默以及对美感有更强的鉴赏力。

要做好愤怒管理,戴上拳击手套或是击打沙袋,很可能会增强你的攻击性。相反,从一些负面事情中找寻好处,反而会大大削减你的怒气。■

用行动转化“能量”如何从痛苦中获益

当你遭遇一件可能让你感到愤怒的事情时,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缓解痛苦,帮助你更好地前进。

你可以抽出几分钟思考给你造成伤害的事情的积极一面。比方说,你可以照着下面这样做,从而帮助你……

●变得更强大,意识到之前从未察觉到的自身所具有的能量。

●比之前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变成一个更有智慧的人。

●有勇气开始一段感情或是结束糟糕的婚姻。

●在恋爱关系中更善于沟通。

●变得更自信。

●变得更具怜悯心或宽容。

●与之前伤害过自己的人修复关系。

写下你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好处,以及你的人生如何变得更美好。千万不要有所保留,要尽可能地坦诚。■

【心理学链接:舒缓压力的四种方法】

当你感觉到危险时,无论是准备逃跑或是勇敢面对,你的身体都会做好行动的准备。遗憾的是,当下生活会时刻触发这一身体机制,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压力。无论是找不到停车位或是与孩子发生争吵,绝大多数人都会按下“对抗或逃跑”机制的按键。虽然适度压力可以帮助一些人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但是持续的压力可能会让他们付出代价,造成血压飙升、精力无法集中、超重以及身体免疫系统削弱等后果。而下面这些简单迅速的方法,可以让你的情绪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

通过为别人祈祷来帮助自己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尔·克劳斯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为他人祈祷有助于你的健康。在对超过一千人就他们的祈祷内容、财务状况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之后,克劳斯发现,为他人进行祈祷,有助于减轻当事人感受到的经济与人际关系压力,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健康状况。有趣的是,当我们祈祷得到物质犒赏,比如一辆新车或是一栋更好的房子的时候,却得不到这样的好处。

聆听古典音乐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凯·查芬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音乐能否大大降低人们在遭遇压力之后的血压。他们让参与者从2397这个数字开始,按照每次递减13的方式数数(比如,2397,2384……)。为了让参与者更焦虑,研究人员每隔30秒就过去用一些消极的话语骚扰他们(比如“快点,来不及了!”),催促他们加速。之后,一些参与者被留下来静坐,另一些参与者则聆听一些古典音乐(巴哈贝尔的《卡农》与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爵士音乐(包括迈尔斯·戴维斯的《弗拉门戈素描》)或是流行音乐(萨拉·麦克拉克伦的《天使》与戴夫·马修斯乐队的《坠入爱河》)。血压计的指针显示,聆听流行音乐与爵士乐与完全处于安静状态的效果是一样的。与此相反,那些聆听巴哈贝尔与维瓦尔第古典音乐的人会在更短时间内感到放松,他们的血压也会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日光浴

弗吉尼亚精神病学与行为遗传学研究所的马修·凯勒与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测试阳光与人们的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发现,在温度和气压都比较高的天气里,只要在户外活动半小时,参与者心情会非常舒畅,记忆力也更好。如果晒太阳的时间少于30分钟,他们的情绪反而比之前更低落。也许,正如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人们厌恶被禁锢在屋子里。

触摸你内心的小丑

你笑,全世界都与你同笑;你哭,只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概率。这是对幽默与压力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那些用幽默面对压力的人,一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免疫力,并且患心脏病与中风的几率要比一般人低40%,在接受牙医就诊的时候会感到更少的痛苦,并且寿命比一般人长4.5年。2005年,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克尔·米勒与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电影里一些画面可能会让观影者感到不安(比如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前30分钟),或是让他们开怀大笑(比如电影《当哈利遇上莎莉》里“性高潮”的场景)。在参与者观看了一些让人焦虑的电影后,血压升高了35%,在看到一些搞笑电影后,血压降低了22%。据此,研究人员建议人们每天至少要笑15分钟。■

利用狗对思想的积极影响

狗能在多个方面让你感觉良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多次研究,以探寻能从这些“四条腿”的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最为著名的是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埃丽卡·弗里德曼与其同事一起进行的实验。他们探寻了养狗与心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在调查了心脏病患者的康复率后,弗里德曼发现,那些养狗的病人存活率是没养狗的九倍之多。这个惊人的发现,鼓励科学家去探寻养狗对人们所具有的各种好处。研究结果显示,养狗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的生活压力,过上更轻松的生活,拥有更高的自尊心,并且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更低。

养狗带来的好处绝不应该被低估。一项研究就请养狗之人执行两件压力巨大的任务(从一个四位数开始,按照每次递减三的方式倒数,同时还要手提一桶冰水),面对着他们的宠物狗或是配偶。相较面对他们的配偶,参与者在面对小狗时,心跳速度要更慢一些,血压也更低,同时在计算数字时犯的错误更少。如果还需要什么科学层面上的证据,那就是你的狗要比你的丈夫或妻子更有助于你的健康。

有趣的是,相同的结论并不能推广到猫身上。一些研究表明,养猫可能有助于缓解人的消极情绪,但不大可能让你感觉特别良好。其他的研究表明,养猫的人在心脏病发作后的一年里,死亡率要比不养猫的人更高。

这些研究看上去令人信服,但还有一个漏洞。虽然养狗的人一般会拥有更为放松的生活态度,并且拥有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但并不意味着养狗是带来这些好处的原因。那些养狗的人可能本身具有某种个性,正是他们本来的个性使他们更长寿与更放松。

为了查明真相,位于水牛城的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凯伦·艾伦进行了一项研究。她请来华尔街一些患有高血压的股票经纪人,然后随机地将他们分为两组,让其中一组人每人养一只狗。在接下来半年里,研究人员会对两个小组的参与者进行血压方面的检查。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养狗的股票经纪人要比另一组更放松。事实上,在缓解心理压力方面,养狗带来的作用要比降压药更有效。更重要的是,当时这些经纪人都是随机分组的,因此这与他们的个性没有任何关系。养狗的参与者除了感觉压力减缓之外,还与他们养的狗建立起了情感的纽带。在实验结束时,这些养狗的经纪人不愿意将他们新找到的“朋友”交还给实验人员。

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不少理论,用来解释养狗的好处。这可能是因为你每天遛狗的行为与你的身心健康存在着联系。其他的研究人员则表示,狗其实扮演着“不评判”的朋友的角色,能耐心聆听你内心深处的想法,绝不会泄密。若是从这个角度看,你的狗就像一位忠诚的心理治疗师,虽然它有着长耳朵、湿鼻子,但它是免费的。另一种理论则认为,只是单纯触摸或是轻抚一只狗,都有镇静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护士轻轻握住病人的手,都能大幅减缓病人的心跳)。

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人员都认识到,养狗对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其社会效益。当你抽出些时间到公园走走,观察遛狗的人,你很快就会看到狗是如何让陌生人之间相互寒暄的(“啊,这只狗狗很可爱啊……它是什么品种的?”“多可爱的一只狗啊——它多大啦?”“看看我刚才踩到了什么……是它拉的吗?”)。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花时间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感到幸福与健康的重要来源,而狗在帮助人们打开话匣子、提升交流方面的能力是天然且高效的,因此这对养狗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虽然狗在让人们进行对话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养什么类型的狗才最有利于社交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心理学家黛博拉·威尔斯安排了一位研究人员利用午餐的几个小时,在一条有很多人遛狗的路上来回走动。在研究人员见到了从对面走过来的300人之后,就算完成了实验。另一位研究人员则紧随其后,暗地里计算每位路人看研究人员、露出微笑或是停下来交谈的次数。在接下来进行的三次实验里,研究人员分别带上了一条拉布拉多幼犬、一条成年的拉布拉多犬或是一条成年的罗特维尔犬。作为控制实验,在另外三天里,研究人员独自走路,手里只是抱着20英寸长的棕色泰迪熊(这只泰迪熊玩偶有一双大大的棕色眼睛、短小的四肢与一个高高的凸前额,就是为了引人注意)或是一盆丝兰。

最后,一共有1800名路人走过,进行了211次对话。研究结果显示,抱着泰迪熊玩偶与植物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但无法让他们露出微笑,并且几乎无法形成交谈。与此相反,小狗能吸引更多路人的关注,让他们露出微笑,并且停下来交谈。罗特维尔犬引发的谈话率是比较低的,这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种犬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因此宁愿选择沉默。与此相反,当研究人员带着年幼或是成年的拉布拉多犬时,大约有十分之一的路人停下来与研究人员进行交流。

不只这次研究支持了人们喜欢与那些养动物的人进行交流的观点。之前的研究工作也显示,当一位女性研究人员坐在公园板凳上,身边有一只宠物兔或是乌龟时,要比她独自坐在那里吹泡泡更能吸引旁人的目光。■

用行动转化“能量”收获与狗为伴的好处

这次研究结果传递出两个关键信息。首先,养狗有助于人们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与烦恼,部分原因是因为养狗能促进社交。其次,要想最大化地提升与别人交谈的几率,你可以选择一条拉布拉多犬,而不要选择罗特维尔犬,不要抱着泰迪熊玩偶、植物,不要独自坐在一旁吹泡泡。

但是,如果你的生活方式让你无法抽出时间养狗,你还可通过选择下面两样东西去获得与养狗一样多的好处。

电子狗

你可以考虑购买一只机器狗。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玛丽安·班克斯与她的同事研究了机器狗与真狗对长期生活在护理院的病人的影响。研究团队将一只真狗与一只索尼公司研制的机器狗放在每个护理院里,每个病人每周可以有30分钟时间与“狗”相处。在长达八周的时间里,病人们对机器狗与真狗都表现出了同样的情感依赖,两者都能缓解病人们的孤独感。

调到动物频道

黛博拉·威尔斯在一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里,考察了看动物视频是否有同样的镇静与身心恢复的效果。她制作了三条短片,分别是:十条小鱼在一个放着水草的鱼缸里游动;十只长尾鹦鹉放在一个大鸟笼里;十只猴子坐在树上。在参与者观看视频前后,威尔斯测量了他们的血压。作为对照,威尔斯安排了另一组参与者观看一出著名的肥皂剧,还有一组则是看着空白的电视屏幕。研究得出了两个重要的发现。首先,从心理层面而言,观看肥皂剧起到的作用几乎与观看空白的电视屏幕是一样的。其次,与两个实验对照组相比,三个关于动物视频的片段能让参与者感到更放松。为了降低你的血压,你可以在网上观看有关可爱动物的视频。■

什么事都不做,也是降血压的好方法

几年前,我为一个电视节目做了一项关于喝酒方面的心理学的实验。内容是让一组学生在晚上与他们的朋友在酒吧里喝酒。我们很容易说服别人参与进来,因为酒水都是免费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在晚上喝酒的过程中,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需要进行几次简短的测验。在晚上的实验里,所有的学生都如约到来,进行了第一次测验。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看着一连串的数字,并尽可能地记住它们,然后沿着地板上画出的一条线前进,接着研究人员就会将夹在食指与大拇指中间的尺子掉下,然后要求学生在看到的时候及时抓住。

在完成初期的测验之后,我们很快进入这晚最让人愉悦的部分——喝酒。每位学生都随机地被分在了蓝组与红组,佩戴着各自的袖章。然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自由地享用酒水。但是,其中有一条规则——每位学生都必须要自己去吧台点酒喝,不能叫酒给朋友喝。整个晚上,我们不停打断他们之间的对话,拉一些学生出来,让他们像之前那样进行记忆、平衡与反应时间等方面的测验。

当流经他们血管里的酒精越来越多时,这些学生说话的音量就变得越来越大,感觉自己越来越开心,行为也变得更轻浮了一些。测验结果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变化。在晚上结束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在回想一个个位数时都觉得很吃力,并且无法沿着地板上画出的直线走路,在尺子掉在地上过了一分钟之后,他们才能捡起来。好吧,为了达到某种喜剧的效果,我说得有点夸张,但你们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到目前为止,最有趣的结果是,那些佩戴红蓝色袖章的人在得分方面相差无几,因为这两组的学生都被研究人员欺骗了。

这两组学生在喝酒之后,记忆力似乎受到了损伤,他们觉得自己无法在一条直线上走路,无法保证尺子不从他们的手指间滑落。

事实上,他们整晚根本没喝一滴酒。在实验开始时,我们已经暗地里将酒吧里一半的酒水换成了不含酒精的饮料,但让这些饮料在味道与外观上与真正的酒相似。酒吧的员工要严格遵照研究人员的指示,在上酒之前要观察每位学生佩戴的袖章,只为那些佩戴红色袖章的学生上真正的酒水,而给那些佩戴蓝色袖章的学生上不含酒精的饮料。虽然佩戴蓝色袖章的学生整个晚上滴酒未沾,却足以产生与酗酒一样的效果。他们是在假装做出这样的反应吗?不是的。相反,他们深信自己已经喝了很多酒,继而说服了他们的大脑与身体,让他们做出了与“喝醉”后一样的行为。在那晚实验结束的时候,我们向蓝组的学生说明了其中的“缘由”,他们放声大笑,立即清醒起来,整个酒吧都充满着愉悦欢快的气氛。

这一简单的实验证明了“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我们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喝醉了,于是做出与自身想法一样的行为。在医学实验里,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当人们接触了假的毒葛后,结果真的长出了皮疹;那些喝了不含咖啡因咖啡的人也变得兴奋;进行了一场虚假膝盖手术的病人在术后表示,他们已“痊愈”的肌腱不像之前那样疼痛了。事实上,实验表明,将真正的药物与糖丸的功效做比较,有60%至90%的药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心理暗示”的作用。

运动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但这在多大程度上源自“心理暗示”的作用呢?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丽娅·克鲁姆与艾伦·朗格在一场具有开创性的实验里,从七家酒店里招募了超过80名服务员。他们知道,这些服务员之前都是经常进行体力锻炼的,平均每天要清洁与打扫15个房间,每个房间需耗时25分钟左右。除此之外,这些服务员经常要做诸如举重、搬运行李或爬楼梯等行为,这样的锻炼让那些健身积极分子都眼红。然而,克鲁姆与朗格认为,虽然这些服务员每天运动量巨大,但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研究人员想要知道,如果告知这些服务员他们的工作对体形塑造所具有的好处,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他们会相信自己就是一个身形健美的人吗?这样的想法能使他们的体重与血压产生重要的改变吗?

研究团队随机地将每家酒店的服务员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被告知他们平时工作进行的运动所具有的好处,以及每天所消耗的卡路里数。这些服务员被告知10分钟的换床单行为会消耗40卡路里,而花同等的时间用吸尘机清扫地板会消耗50卡路里,若是花15分钟清洁浴室,会消耗超过60卡路里。研究人员递给这一组服务员一个讲述这些重要事实与数字的报告,同时还将相同信息的公告牌贴在员工休息室。而分在实验对照组的服务员同样被告知运动的一些好处,但没告诉他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具体卡路里数值。然后,每位服务员都要完成一份有关他们在工作之外运动、饮食、喝酒以及抽烟习惯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与此同时,这些服务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健康测验。

一个月后,研究人员回来复查结果。酒店经理向研究人员证实,两组的服务员所从事的工作负荷都没有什么变化。接着,研究人员要求每位服务员像之前那样完成调查问卷与健康检查,然后对到手的数据进行分析。

两个组的服务员在工作之外都没有进行额外的锻炼,也都没改变饮食、抽烟或喝酒的习惯。因此,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可以说并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改变,并不存在哪一组的成员的生活方式变得比另一组更健康的状况。

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健康测验里。让人惊奇的是,那些之前被告知他们每天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数值的服务员的体重减轻了许多,体重指数与腰臀比指数都降低了,并且他们的血压也有所下降。而在实验对照组的服务员则没有出现类似的积极改变。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呢?克鲁姆与朗格认为,这是“心理暗示”的效用。当服务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进行了多少锻炼,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服务员改变了对健康的看法,进而让这些信念变成现实。看来,这与那些认为自己喝了酒而变得说话含混不清,或是认为自己真的生病而长出皮疹的人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只需思考运动有益于健康,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

无论人们对这种神秘的效应有什么样的解释,对于提升你的健康而言,你可能已经在做一些必要的努力了,现在只需要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用行动转化“能量”信心很重要

克鲁姆与朗格的研究是具有争议性的,如果这个实验真的站得住脚,就说明若你意识到自己每天从事的工作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对你的健康就是有好处的。下面这个图表给出了一个平均体重的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所消耗的能量。你可以参照图表计算自己每天所消耗的卡路里。

随身携带这张表,提醒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一些“无形”锻炼,然后根据“心理暗示”的理论,你可以单凭思考,而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降低自己的压力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