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许有对错,而人生,却很难分对错
我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练习,让同学们相互告知,对方穿着上哪里不对,并建议对方应该怎么穿,然后问被建议的那位同学什么感受。感受当然是不好,虽然带着善意去给别人建议,但是也会引起对方反感。所以,光有善良是不够的,还得有智慧。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有一个人,她或他很关心你、在乎你,但是他或她总是告诉你『你这样做是错的』,你会对这个人有什么感觉?当他或她说『你是错的』这句话时,你是不是很想为自己辩解?如果这个人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会不会很崩溃呢?
我将这个问题提出来问学员,他们都表示,无法想象怎么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但现实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而且这种人常常是我们很亲密的人,如我们的伴侣。当然,我们自己可能就是喜欢分『对错』的人。
为什么我们带着善意去给别人建议,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呢?因为当我们去给别人建议时,里面隐含了如下两个假设:
1.你现在这样做是不对的。
2.我比你水平高。
其实,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更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水平低。一旦我们陷入了这种对错模式,凡事都要去争一个输赢,人与人的关系就会陷入僵局。
由于我常常会在课堂上做很多关于婚姻的个案,从这些个案中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夫妻双方通常争吵的焦点都放在谁对谁错上。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甚至会搬出过往许多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发争吵的这件事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证明对错。
我记得在某堂讲『婚姻关系』的课上,我刚讲完上面那段话准备让学员们做练习时,一位女士主动表示,想要和我们分享她的故事。
焦点在『事』,看不到对方的『人』
这位女士叫徐岚,由于参加了我们很多课程,我很了解她。徐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知识女性,外表干练有气质,在一家外企做行政总监。她的前夫在一家著名的基金公司做财务经理,两人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很多人眼中,徐岚是一个『完美女人』,美丽、知性、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简直就是一个『人生赢家』。但是在半年前,她主动结束了自己的婚姻,因为她『受够了』前夫。
徐岚说:『大家都以为我的婚姻很幸福,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在外人面前,我和前夫一直很恩爱。所以,当别人知道我要和丈夫离婚的时候,都很诧异。我自己的家人也不能理解我选择离婚的行为,他们只是觉得我前夫「比较挑剔」,却不知我日日都要忍受这种被人否定的痛苦。』
徐岚和前夫是大学同学,两人学习都很优秀,毕业后各自进了不同的外企工作。徐岚性格温和,不喜欢与别人起冲突。但她前夫却正好相反,个性『固执』,很容易与别人发生争执,只要觉得自己有道理,就一定要『赢』。
结婚前几年,家里的决策基本都由前夫来做,因为只要徐岚提出反对意见,他就会据理力争。徐岚本着家和万事兴的态度,只有迁就丈夫,独自承受委屈。在孩子出生后,徐岚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一味迁就丈夫了。
小孩出生后,由于两人工作都比较忙,丈夫将自己父母接到家中照顾孩子。但徐岚很不赞成婆婆照顾小孩的理念和方法,于是给婆婆提意见。
徐岚回忆说:『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说话的艺术,加上刚有宝宝整个人比较紧张,所以一旦看见婆婆照顾孩子还在用那些「土方法」,我就很生气。于是我常常对婆婆说,你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
婆婆也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徐岚与婆婆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因为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徐岚与丈夫之间也出现了隔阂。每当她与婆婆发生争执时,丈夫总是站在婆婆那边,即便婆婆真的做错了,丈夫也会说:『别和老人家争论对错。』
但是他却和自己争论。徐岚在婆婆那里受了气,丈夫又不理解自己,还时常指责她不懂事,说老人辛辛苦苦帮他们照顾孩子,徐岚不知感恩。
徐岚回忆说:『也许从那时起,我就渐渐习惯了和丈夫吵架的生活。每天都会吵,吵得厉害了就赌气、冷战。』但是徐岚和丈夫都是很要面子的人,所以朋友聚会、家庭聚会他们都会以『恩爱』的方式出现在别人面前。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恩爱』有多少作秀的成分。
徐岚在委屈和压抑中生活了两年,终于孩子也上了幼儿园,她和丈夫工作也渐渐稳定,婆婆便不再和他们住在一起。但那时她的家庭关系已经很糟糕了,徐岚基本上只和丈夫聊孩子的事情。由于和婆婆关系不好,非家庭聚会徐岚是绝不会与丈夫一起参加的,两人渐渐变成了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徐岚说:『如果我们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也好。虽然我和丈夫感情已经冷若冰霜,但至少给孩子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家。可是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开始爆发「战争」了。』
丈夫提倡『虎爸狼妈』的方法教育孩子,徐岚却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由于工作需要丈夫经常出差,虽然不同意徐岚的教育理念,也没办法管太多。直到有一天,丈夫突然怒气冲冲地给徐岚打电话,要她立即回家。
徐岚刚开门走进房间,丈夫就把孩子的期末考试卷扔到徐岚身上。他对徐岚吼道:『你看,这就是你教育的孩子。你看看她是什么成绩!』
徐岚轻描淡写地说:『我早看过了。孩子有她自己的特点,何况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
丈夫说:『她上课看漫画,被老师抓住几次了!你管不管?老师和你说过,没用,才找到我的!我才知道,这就是你教育出来的孩子!』
面对丈夫的指责,徐岚也据理力争,可是每次争吵,都是丈夫赢。因为,一个行政经理的逻辑,总是比不上受过训练的财务经理的逻辑。终于,受够了这种输的感觉的徐岚再也不能忍受了。
徐岚说:『曾经没有和丈夫离婚,是因为想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可是后来发现,这样的家庭环境根本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俩教育理念差异如此之大,孩子常常不知所措。所以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还是决定和丈夫离婚了。』
最后,徐岚问我:『团长,我和前夫婚姻失败,是否就是因为我们都要争论对错呢?』
徐岚推测得没错,她和前夫失败的婚姻确实是缘于他们都在争论对与错。很多婚姻的破裂都缘于此,夫妻双方在争论的过程中,伤害了彼此的感情,以至于他们越来越疏远。两人都将焦点放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他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每个人都想找出各种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以此说服对方。所以那些真正『赢』了争吵的一方,在不知不觉中输掉了情感。如果将婚姻建立在争论谁对谁错的沙土上,一定不稳固。
徐岚说,离婚后她还和其他男子交往过,但是总不愿意走入婚姻,因为她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前夫的影子,从好的方面来说是很有主见,从坏的方面来说就是得理不饶人。
徐岚有点担忧地问我:『团长,如果我再次走进婚姻,还是遇到一个固执己见的丈夫,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他们之所以会陷入输赢的争吵中,是因为双方的焦点都在『事』上,完完全全看不到对方的『人』。那个当初自己喜欢的人,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给埋没了,对方的情感、需求、渴望和正面动机,没有人能看得到……
心理学确实有很多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让我们从『事』中看到『人』,让我们从『黑洞』重返『发光体』,这些方法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给大家。其实争论对错不仅仅是夫妻间常有的现象,在管理中也常会出现。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管理中『对错』之争的问题。
情感与理智
刘铭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刘铭是公司总经理,他手下有一位员工叫吴浩然,年初刚来公司工作。这位员工比较特殊,是董事长的公子,刚从国外留学回来,董事长想锻炼一下他,于是郑重地把他交到刘铭手上,请刘铭带这位『海龟』熟悉中国的销售。现在公司正准备上市,少公子这时候回到公司,明眼人也知道董事长是准备公司上市以后就『传位』了。
吴浩然在国外学的经济管理学,硕士毕业,还在国外一家500强企业工作过几年。刘铭很清楚,董事长是希望公子以后可以继承家业,才让自己带公子学习销售、管理,这也是董事长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刘铭也喜欢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想把自己在这个行业所学都教给他。
可是吴浩然刚到任两周,就出了一件事。某天,一个客户打电话给刘铭说:『刘总,你们怎么还不发货?我们这边都要急死了,怎么这次发货这么慢,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刘铭想,生产车间没什么问题啊,难道是仓库出了问题?刘铭只能给客户说:『您先等我一下,我打电话问一下,尽快给您回复。』
刘铭很快查明了原因,吴浩然给仓库下了命令,暂时不发这批货,因为销售环节还有一些问题。刘铭跟仓库说,尽快安排发货,自己亲自签了发货单,然而仓库负责人告诉刘铭一件事,更让他大吃一惊。吴浩然不仅扣了这批货,还扣下了好几批货,仓库现在都还没接到发货通知。如果再不发货,估计刘铭会陆续收到客户的催货电话。
吴浩然扣下货品这件事情并没有提前和刘铭商量,虽然是董事长的公子,可也该提前和自己商量一下吧。难道『海龟』做事就是这样的?刘铭无奈,只有打电话给吴浩然。
吴浩然走进办公室,还没等刘铭问他,就对刘铭说:『刘叔,我发现公司的管理有很多问题。首先,销售流程就不规范。』然后吴浩然就打开一本自己做的改进销售流程意见书给刘铭看,告诉刘铭,国外企业都是严格按照这套流程进行销售、库存和购买原材料的。
刘铭耐着性子听完吴浩然的分析,然后告诉他:『小吴啊,你这个东西是很好,但是我们公司用不上。我们的客户都是合作了很多年的老朋友,没有必要按照这些流程执行,大家知根知底,不用这么麻烦。』
吴浩然听完,立即反驳道:『刘叔,我们以后如果要成为一流企业,必须要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执行。不运用先进管理制度,企业永远做不大!』
刘铭心想,一个小毛孩儿,喝了点儿洋墨水,在外企干了几年,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虽说这家公司早晚也是他的,但若照他这样『改革』,不出几年,公司一定关门大吉,作为陪伴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员工,刘铭可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若吴浩然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刘铭肯定早就骂他一顿了,说不定直接炒掉,可是吴浩然是董事长的公子,也就是未来的董事长,何况刘铭还专门被叮嘱过要『带他』,所以刘铭只有暂时忍住怒火,对吴浩然说:『好,你把这个意见书放下我先看看。还有一件事,我听仓库说你让他们暂时不要发货?是什么原因?』
吴浩然说:『是这样的,我翻看了之前和客户签的销售协议,他们必须先付30%的款项我们才发货,到货签收以后再付30%,最后验收合格,在一个月之内付尾款。可是我问了财务,我们根本就没有收到预付款就安排发货了,还有几个客户验收合格都超过三个月了还没付尾款,所以我就要仓库暂时不发了。』
刘铭一听差点晕过去,哪有生意做得这么死板的?这几个客户都是十几年的合作伙伴了,货款不完全按照销售合同付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何况这几个客户里面还有不能得罪的人。刘铭对吴浩然说:『小吴,这里是中国,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如果你什么都按照国外企业标准来要求我们的企业,大家都没办法做生意了。这几个客户都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和你父亲关系也很好,即便他们真的欠款,我们也会把货物给他们的。大家在这个世上做生意其实也是交朋友,没那么死板。』
然而吴浩然却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说:『刘叔,我查过企业的账,我们被拖欠了不少应收款。再这样下去,资金链如果断掉,我们自己也会完蛋。那个时候你和我老爸那些所谓的「朋友」还会来帮忙吗?』
刘铭和吴浩然根本说不到一块,于是第一次谈话就这样不欢而散。
就在刘铭还在考虑如何改变吴浩然『海龟』思维的时候,吴浩然又制造了无数『麻烦』。不久之后,一个老员工突然跑到刘铭办公室,扔给他一封离职信,说:『刘总,我能力不够,你批了,我立即走人!』
这个老员工叫陈启,算是公司元老了,一直在公司做得很好,这是怎么了?刘铭把信扔到一边,对陈启说:『老陈,这是怎么了?』
陈启还在生气,说:『刘总,我对你、对吴总、对公司都没什么意见,但是我自己能力不够,我只会小打小闹,使一些旁门左道的伎俩,以后公司要上市、要正规是用不上我们这些人的,与其被炒掉那么没面子,还不如自己走好了。』
刘铭一听,这是话里有话,于是赶快安抚陈启坐下,又叫秘书沏了茶,亲自端给陈启。陈启的气似乎消了一点,然后说出了原委。陈启是负责供应商这部分的工作,有一笔订单供应商不开发票,但是同意少几个点,陈启算了算也不错,于是就签了。谁知道被吴浩然发现了,吴浩然当着众人的面说陈启是在搞『旁门左道』,一旦审计发现公司和供应商合伙逃税,会被罚巨款。刘铭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但是转念一想,吴浩然的说法也没错,只是他不该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一个老员工。
刘铭好不容易才安抚了陈启,下午吴浩然就找来了。吴浩然说:『刘叔,公司那些老员工也太乱来了!我们准备上市,怎么可以在税务流程上犯错呢?』
本来打算好好找这位公子谈谈,然而刘铭一听吴浩然这么说,就很不舒服了——吴浩然说公司老员工乱来,其实把他也包括进去了。他对吴浩然义正词严地说:『小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得罪客户,现在又批评老员工,公司没有用你的那些「现代」管理法也一样做得很好!你有什么资格教训那些比你有经验的人?』
大概没有想到刘铭会勃然大怒,吴浩然也吃惊不小。但很快他就开始据理力争,把这几个月在公司看到的不合理的现象一一列举出来。其实这些情况刘铭都知道,也打算要在上市前整治整治,但是他比吴浩然更清楚公司的情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是肯定要改革的,但是不能这么激进。连自己都受不了吴浩然这种态度,其他人怎么受得了?
吴浩然要规范公司的流程管理,一切按他在跨国企业的先进模式来运作,而刘铭经营这家企业10多年,从创业到准备上市,都是他与董事长齐心协力打下来的江山,公司的发展壮大已足以证明他的方法没有问题,过去连董事长都让他三分,可是今天,两人却各持己见,究竟是谁对谁错?
于是,一次次的谈话都在不愉快中结束。不愉快归不愉快,刘铭意识到吴浩然说的情况也有道理,公司面临的问题确实就是那些,只是如何让这个年轻的『海龟』不要那么激进呢?如何让这个年轻人听听自己的意见呢?如果两人每次谈话都是这样不欢而散,也许不久之后,他也会递辞职信。可如果自己就这么一走了之,吴总该有多失望。公司又真的经受得住吴浩然那样的『改革』吗?这时他才发现,古时候那些太子太傅是多么不容易当,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让改革进行,又让所有人都接受呢?
一方面是对企业多年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吴浩然关于改革的理智,刘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为什么人们总是争论『对』与『错』
对与错的争论不仅不会使事情变好,往往还会使事情越来越糟糕。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可能都觉察到了,却很难停止争论。这是为何呢?
争论,只是一种行为。争论双方,其实都是在维护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身份等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一旦他们承认自己『错』了,便是动摇了这些对他们来说更加本质的东西。所以,一旦你说别人『错』了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立即采取防御攻势,去保护那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你之后提出的建议无论多好,也很难被他接受,因为,他的心门已经对你关闭。
从更深层次看,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自我价值在人之初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自尊。
所谓『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综合价值的肯定。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在《自尊的六大支柱》一书中对自尊做了如下表述:
1.自尊是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信任,对我们应对生活挑战能力的信任。
2.自尊是对人人都可以成功,具有追求幸福权利的信任,以及对我们自身价值、对我们维护自身的权益、享受劳动果实的信心。
简单地说,自尊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通常与成长过程中父母及老师等长辈的评价有关。大多数人的自我评价都不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低自尊的自我。于是,都渴望通过一些事情获得别人的肯定,在获得外在肯定中寻求自尊。
一旦我们所做的事情被别人否定,就等于自我价值被否定了,为了维护那点仅存的自尊,就会奋起还击,争论就因此产生。这种争论已远远超越了所争论的那件事,最终将升级为尊严之争,为了『对』与『错』背后的尊严,不惜夫妻离异、生意伙伴反目成仇。
这就是人们为何会争论对错的根本原因——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