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快乐 » 学会快乐全文在线阅读

《学会快乐》第3章 双面镜:向里看,向外看

关灯直达底部

从自身之外寻找快乐,就像在背阴的山洞里寻找阳光。

——西藏谚语

人皆想快乐,但愿望和现实的距离不可谓不遥远,这是人类的悲剧所在。我们惧怕痛苦却自寻烦恼,想要快乐却远离幸福。愈要摆脱痛苦,痛苦就愈加强烈。怎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追寻快乐。快乐本质上是我们内心的状态,然而我们却向外求索。倘若快乐是外在的条件,那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它,因为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而可掌控的世界却有限、短暂而虚幻。

我们广交朋友,创建家庭,扎根社会,努力工作,拼命改善物质条件。有了这些,我们就快乐了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我们可以拥有“快乐的一切条件”,却最不快乐。而身处逆境的人,内心却仍有可能保持宁静。认为外在条件可以保证快乐是极其幼稚的想法,有这样想法的人必然会吃了大亏才能清醒。金钱买不来快乐,权利腐蚀忠诚,虚名妨碍生活,诸如此类的话已是老生常谈。何况失败、分离、疾病、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我们勤奋地学习十几年,再接受几年大学教育或专业教育;我们在健身房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我们尽量使自己活得舒适、富裕、受人尊重。我们太过投入这些事情,却忽视了决定生活质量的内心状态。犹豫、恐惧、冷漠阻碍我们观省内心,看不清快乐和悲伤、欲望和憎恨的真实本质。对未知的恐惧占据着内心,便不可能生起探究内在世界的勇气。日本的一位天文学家曾向我吐露:“观省内心需要极大的勇气。”一个享有极高威望又心胸豁达的科学家说出这种话,着实让我惊讶。最近,我遇见一位加州少年,他告诉我:“我不想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怕会发现什么。”内省无疑会给人带来美好的东西,为何他会望而却步呢?罗马著名的“帝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说:“向内看,内心是一切善的来源。”1

我们必须学会向内看。当我们为烦恼困扰,不知如何解脱时,会自然而然地诉诸外物。这样一来,烦恼来时只能就事论事,暂时解决,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出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积久成习,当这种生活方式成为常态,我们只能感慨:“生活就是一地鸡毛!”诉诸外物可能使我们求得暂时的快乐,但我们无法控制外部环境的数量、质量及持续的时间。这个道理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爱情、家庭、健康、财富、权利、舒适、享乐,都是如此。我的朋友艾伦·华莱士是哲学家兼佛教徒,他曾写道:“如果你一门心思想通过找到人生伴侣,获得一辆豪车,住进一栋高楼,享受最好的福利,树立良好的声誉,找到高薪的工作,从而得到真正的快乐,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和中彩票也差不了多少。”2向外物求幸福,如同往漏水的破桶里装水,都是用错了方法,白花了力气。真正的快乐,只能向内求索。

问题的要害,在于我们常常错将招致痛苦的行为,看成追求快乐的方式。人人都想健康长寿,生活在自由、公正、和平的国度,希望爱人及被爱,享有获得教育与信息的权利,拥有物质丰沛的生活,能够环游世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大范围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表明,享有以上条件的人,确实生活得更快乐些。可是有了这一切,人类是不是还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得到快乐了吗?把希望寄托于外部世界,最终都只能以失望告终。

打个比方,我们以为拥有财富便可获得快乐,于是努力工作赚钱;一旦拥有了财富,继而又想赚更多的钱;如果失去财富,我们又会变得痛苦不堪。一位朋友曾告诉我,等他存够100万美元,就辞去工作,安享余生,快乐地生活。10年以后,身家已有300万美元的他,是否快乐呢?他回答得简洁明了:“这10年我都虚度了。”

我们以为追求财富、享乐、头衔、权力,就是在寻求快乐。然而,在披荆斩棘的过程中,我们错把方法当成目的本身,丧失了目标,抓错了重点,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将手段看成目标是个大陷阱,将人生引入歧途。经济学家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说:“有人说快乐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副产品,我们不能满脑子都想着追求快乐。这是一种可悲的哲学,只能让我们忙碌得没有喘息之机。”3

相反,假如快乐取决于内心的条件,一旦我们清楚地了解快乐的条件,并努力创造它们,我们就会享有快乐。快乐不是别人的施舍,痛苦也不能由别人强加。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在快乐和痛苦的十字路口,决定自己怎样生活。

快乐可以培养吗

“培养快乐!”我问医生:“你培养快乐吗?怎么做到的?”

……快乐不是种在地上的马铃薯,当然不是施了肥就有收获。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维莱特》(Villette)

勃朗特机智地表达了她的观点,却低估了内心转化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坚持练习,就能在念头出现时控制它们,合理地对治负面情绪,培养积极的态度,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跳高运动员一跃2.44米,我们惊叹不已,如果不是在电视上亲眼所见,断然不会相信,因为普通人连1.22米也跳不过。身体上的局限有很多,但心灵比身体更加灵活自如。爱和慈悲会有限度吗?当然不会。或许每个人性情不同,品格也不同,但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潜力,即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进步的能力。

奇怪的是,很多现代思想家,以法国一位作家的话来讲,极为反对“自我成长永无休止”4的观点。如果认为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事都必须放弃,那么学习手艺、接受教育、创造文化和提升自我都少不了长期努力,也该统统放弃。除了修心,读书、科研、探索世界也需要长期努力。既然学海无涯我们都能接受,为什么不能让内心慢慢地转化呢?放任自我,随波逐流,只会让我们在人生的河流里不断触礁,磕得头破血流。而内心的修炼,才是获得快乐的不二法门。

我们必须做自己吗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接受自己、爱自己,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做自己”。“做自己”就是在满足与不满,平静与兴奋,热情与冷漠之间永远摇摆吗?自我放任,是最简单的“做自己”。如果这样,“做自己”就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

很多快乐法则声称,人性有善有恶,既要学会接受自己光彩的一面,又要学会接纳阴暗的一面。它们认为,学会与我们的缺陷妥协,才能化解内心的矛盾,自信地生活。放飞自我是最好的方式,压抑自我只能把生活搞得更糟。如果一定要选择,活出真性情当然比整日烦躁不安、无聊落泪抑或自怨自艾好得多。但是“做自己”难道不是用漂亮的包装,掩饰我们不怎么“漂亮”的习惯吗?

或许“表达自我”,释放“自然的”内心冲动能够暂且缓解内心的紧张,得到瞬时的轻松,然而我们却被困在“习惯”这个无尽的怪圈中。这种闲散的态度让我们做平常的自己,而不解决任何问题,我们也就真的泯然众人,沦为平庸之辈。法国哲学家艾伦·华莱士写道:“如果你承认‘我就这样,也不打算改变’,那就最省力、最简单不过,也不必把自己弄得像个魔法师,还给自己下一道咒语。”5

改变使人心绪不宁。我们就像长久困于牢笼的鸟儿,就算有逃离的机会,也会重新飞回牢笼。我们习惯了自己的缺点,很难想象没有它们,生活将会怎样。

我们不愿改变,问题不在缺乏精力。我们有的是气力,常在不同的人生方向上兜兜转转,忙忙碌碌。有句西藏谚语“头披星月脚带霜”,形容人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忙碌生活。一想到“我们应该培养利他、耐心、谦逊的品质”时,我们就心生犹豫,心想这些品质慢慢都会到来,或者觉得这些品质无关紧要,没有它们也活得好好的。试问谁不是下定决心,掌握方法,才能弹奏莫扎特的?用两只手指在琴键上乱敲,断然弹不出优美的曲调。快乐是一种技能,一种存在方式,必须通过长期学习获得。有句波斯谚语说得好:“耐心使桑叶变成丝绸。”

快乐练习

培养专注力

安静地坐下,修习禅定,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物品上:屋内某个物件,你自己的呼吸,或者你的意识。

如果你的思绪游离出去,请轻轻地将思绪带回到这个物品上,如同蝴蝶回到花朵上。继续坚持,注意力会坚定清晰。如果你昏昏欲睡,试着将身体坐直,视线稍稍抬高,让意识恢复清醒。如果你的内心变得烦躁,放松身体,视线稍稍下移,让内心的焦躁慢慢消解。

这个练习能培养专注力和正念,对其他形式的禅定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