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快乐 » 学会快乐全文在线阅读

《学会快乐》第2章 快乐是人生的目的吗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必须不断修习获得快乐的技能。如果拥有快乐,我们就有了一切;如果没有快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它。

——伊壁鸠鲁(Epicurus)

谁想活得痛苦?谁会每天清晨醒来就想:“真希望今天痛苦一整天”?不论有意抑或无意,聪明能干抑或笨拙迟缓,热情洋溢抑或温和平静,敢于冒险抑或按部就班,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着,期盼能多点儿快乐,少点儿痛苦。然而,我们却经常搞不清真正的快乐和愉悦的情绪有什么区别。

我们千方百计使每天都过得充实:丰富友谊、增进爱情、充实自我、保护爱人、远离小人。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就是希望能生活得满足和幸福。

然而,我们满世界追寻的,不论称之为喜悦还是责任,激情还是满足,不都是快乐吗?难道快乐不是所有目标的目标吗?亚里士多德将快乐视为生活最终的目标,他认为:“我们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快乐,快乐从来都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反对这个观点的人,要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要么只是以其他名义寻找快乐罢了。

哈佛大学的斯蒂芬·科斯林(Stephen Kosslyn)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心理意象学家。他曾经告诉我,每天叫醒他的不是对快乐的渴望,而是一种职责,对家人、团队、工作以及整个人类的使命感。他从未觉得生活是为了寻求快乐,他所做的仅仅是努力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通过长期努力,克服困难而达成的目标很有价值,其中包含了真正的快乐。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真乐,它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和谐。即使科斯林教授相信痛苦和困难会“锻造品格”,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他的目的显然并非为自己和全人类制造不快。

不幸的是,我们经常误解一些达成幸福的方式。无明扭曲了我们自我改善的欲望。藏传佛教大师邱阳创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说:“无明不是愚昧,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反而是一种聪明。不过,无明是单向的聪明:我们看不清现实,只根据自己投射到事物上的主观意念行事。”1

佛教语汇中,无明既指认不清事物的真实本质,也意味着不明白主宰快乐和痛苦的因果法则。比如,支持种族灭绝的人,宣称种族灭绝能创造最好的世界,深信这种罪行是完全正义的行为。有些人为了满足自私的冲动,宣扬死亡和毁灭。有人竟然认为这种矛盾和邪恶的行为,能带来充实和满足。恶意、谬见、讥嫌、狂妄,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然而凶残、执迷不悟、自以为是、蛊惑人心的人完全不知快乐的本质,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同样,以自杀来结束痛苦一生的人,也错误地以为自己在竭尽全力地追求快乐。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无明呢?唯一的方式就是老老实实地借助深刻虔诚的内省。内省的方式有两种:分析和禅定。分析要求我们坦诚而又系统地评估自身的痛苦及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从而理解什么样的念头、言语和行为会引发痛苦,什么样的念头、言语和行为会增进幸福。当然,这种方式要求我们,首先要意识到生活和行为的方式有什么不当之处,这样才能产生谋求改变的强烈愿望。

通过禅定达成内省,要求我们从念头的旋涡中抬起头来,平静地观照内心,好像查看内心的风景一般,体察内心最深沉的渴望。有些人渴望每时每刻都过烈火烹油的生活,享受各种快乐。有些人则渴望实现种种目标,比如组建家庭、事业成功、生活悠闲,或者讲得低调一点儿,过不太痛苦的生活。但是这样的内省并不完整。如果我们挖掘得更深,就会发现所有这些渴望的背后,有一个根本的渴望——强大到足以使我们热爱生命的满足感,或者说,这个终极的愿望就是“愿每个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充满智慧、充盈感和内心的平静”!

品尝痛苦的滋味

谈到毒品,有位巴黎少年曾告诉我:“如果不去嗑药,你永远不会明白嗑药与不嗑的差别。既然摆脱不了痛苦,那么就去拥抱它。在嗑药的短暂狂喜中,我更容易做到这些。我对培养内在的幸福毫无兴趣,那太难,耗时又长。就算瞬时的快乐不是真的,每次嗑药快乐的程度都会减弱,可我仍然想要这种快乐。”人们过于强调感官和短暂的欢愉,反而将找寻深刻恒久的宁静视为不可实现的乌托邦。“糟糕”或痛苦的瞬间可以丰富人生的滋味,但人从来不会追求糟糕和不幸。体验痛苦,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视快乐,并且从痛苦中看到改变现状的希望。

作家认为,痛苦比快乐更有趣,因为它“生动而诱人,像伊甸园里诱惑夏娃偷吃禁果的毒蛇一般,邪恶却又难以抗拒。痛苦的独特魅力不在于痛苦的终结,而在于它永远给人们留了点儿念想,这个念想就是对幸福的期待。”2这种想法多么愚蠢,像旋转木马一样,不断地绕着圈子:先来点儿痛苦,才能来点儿快乐;又好比疯子先用锤子猛敲自己的脑袋,然后停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舒坦些。恒久的快乐索然无味,因为快乐总是相同的;而痛苦各有各的不同,故此才令人振奋。痛苦和快乐带给人生不同的色彩,我们或许会觉得生活有不同的滋味也不错,但是谁会愿意拿快乐来交换痛苦呢?

如果能用痛苦点化众生,心怀慈悲地接纳同样困苦,甚至更为困苦的人,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罗马哲学家塞内加(Seneca)的话:“痛苦让人心碎,但它并不邪恶。”无法逃避的痛苦并不罪恶,相反,我们可以从苦难中学习,获得改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痛苦本身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好事。

圣奥古斯丁曾在《快乐生命》(On the Happy Life)一书中这样写道:“渴望快乐是人之本性,是我们所有行为的动力源泉,也是这世界上最高贵、最明晰、最有益、最可靠的永恒追求。人性使然,快乐不仅是人想要的东西,也是人唯一想要的东西。”对快乐的渴望激励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想一念,只是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追求快乐是如此重要。这就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氧气,但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一样。

快乐的必要条件

快乐是获得内心的满足。如果认为快乐等于实现所有的愿望,那就是把快乐和注定失败的乌托邦混为一谈了。康德将快乐定义为从“多样性、程度和持久度”三个维度“满足人类一切的欲望”3,故此他从一开始就认为快乐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他又坚持认为快乐是“一切都能如人所愿”的条件,4那么我们就得好好想一下,康德所构建的理论是否自相矛盾,能够“如人所愿”了。康德的观点让我想起一段黑帮电影的对白。

“我要拿回我应得的。”

“什么是你应得的?”

“这个世界,和世界里的一切。”

即使一切欲望都满足了,也不会带来快乐,还会有新的欲望接踵而至,冷漠、厌恶甚至是抑郁也会随之而来。为什么满足欲望会使人抑郁?如果我们认为满足愿望即可获得快乐,一旦这个假象坍塌,我们便会从根本上怀疑快乐是否存在。如果拥有的财富已超过日常所需,但是我们仍然不快乐,那么得出的结论是:快乐必然不可能。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在快乐的根源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如何自欺欺人的。事实是,缺少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我们就不具备获得快乐的条件。摇摆于希望和怀疑、兴奋和无聊、欲望与疲惫之中,人们慢慢消耗着生命,游走世界,却一事无成。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充实,而非对外部世界无休止的欲望。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人们笨拙地、盲目地、极端地以各种方式追求快乐,其中收效最微的就是“我执”。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说:“当自私的快乐成为唯一目标时,生活就俨然失去了目标。”5如果我们的快乐与他人的福祉无关,即使我们看上去很快乐,也不会真正感到快乐。这不是说自己的快乐不重要,而他人追求快乐是合理的,我们对快乐的渴望也一样合理。爱己,然后才能爱人。爱自己不是为自己迷人的眼睛、完美的身材、良好的品格倾倒,而是要意识到,人生在世就要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爱自己就是爱生命,给他人带去快乐,我们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总之,人生的目标就是每时每刻都拥有内在的幸福和智慧,对每个生灵都充满热爱。真正的快乐源于善性,热切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这种爱长存心间,无关炫耀,无关私利,所需不过一颗简单的善心。

快乐练习

找寻快乐的原因

找个机会独处,回忆令你快乐的人或事物。询问自己,我的快乐主要源于外物,还是内心?改变内心状态和感受世界的方式,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快乐?如果快乐来自外物,它是否稳定,是否脆弱?如果快乐来自内心,思考一下如何进一步增进内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