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列举四个身边的人物,他们有各自的生涯格局、各自的烦恼,也有着各自的幸福。
企业家福明
福明是广东某企业的企业家,42岁,潮汕人。他的公司做的是电子行业,公司刚刚在创业板上市,现在每天被利润率压得抬不起头来。
福明的奋斗史是一个传奇。他高中毕业出来闯世界,在一个电子厂打工。因为工作努力成为拉长,然后慢慢升到车间主任,最后台湾老板把工厂交给他打理。他35岁那年出来自立门户,正好赶上智能手机消费高潮。从一个小厂子做到今天占地200多亩的大厂,去年企业的营收超两个亿,是这个行业里最好的一家。
福明很忙,上市以后更甚。每天14小时工作量,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已经很超负荷,剩下来的10小时也不能休息,因为有一些大客户随时会找过来,陪吃饭唱歌谈心喝茶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还有海外业务,他也经常会在凌晨接到他们的电话。他时常觉得心力交瘁,但是他觉得他能忍,潮汕人勤劳坚忍的血液在他的身上流动。他希望把自己的厂子再做大、再做强,先是在国内做到三强,然后创立自己的品牌,走出中国。
你可以算得出来,他几乎没有时间陪家人和教育孩子,也没有给自己留什么时间。他于是给他们购买最好的教育产品:儿子在澳大利亚读商科,他希望儿子回来接他的班;女儿在英国读艺术,他认为女孩子幸福就好。他给他们买了房子和车子,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吃自己小时候吃的苦,但他的儿女并不买账,去年他才知道,儿子在澳大利亚早就不上学了,一直在用家里的钱玩。他回去劈头盖脸骂老婆不管教,老婆积怨已久,和他大吵一架。之后他在办公室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回家的时间更少了。
“揾食嘛(广东话:找口饭吃嘛),是这样的啦。”他叹口气。但是一想到自己的那个梦想,他又精力充沛起来。
企业家福明给自己的打分是:
高度12深度8宽度4温度6
全职太太Lily
Lily在大学时曾经是出色的校花级人物,优秀、漂亮、阳光、追求者众。她在一次外企的面试中打败11名面试者,成功入围。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她是第一个转职的管理培训生,是公司亚太区第一个女性市场经理……
工作第五年,在一次交流会中她遇到了J,他认真工作的样子让她倾心。一年后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结婚第二年,她生了孩子,没有再去上班,成为全职太太。而J的努力也获得回报,事业发展顺利,收入也很稳定。
30岁的她成为女生闺密中最让人羡慕的一个。每天早上做完早餐,送孩子上附近的国际学校,然后自己回来练习瑜伽,看看书。中午简单吃些东西然后午睡,起来和几个朋友喝喝下午茶,下午五点把孩子接回来,一边做饭,一边看看电视。晚上在灯光下给孩子讲讲故事,把故事里面的坏人编成加班陪客户不回来吃晚饭的爸爸的名字,引得孩子哈哈直笑,然后睡去。
这样的美好生活,她也有自己的烦恼。她不太敢参加同学聚会,也尽量躲着自己以前的同事和朋友——每次看到当年不如自己的同学、同事(尤其是女同学)递过来写着总监、总裁的名片,每次商业的话题她都插不进话(那些曾经是自己的专长啊),每次听到他们在饭桌上谈笑间又达成一次合作,她总会怀疑自己,今天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自己是不是应该出去做点什么?
全职太太Lily给自己的打分是:
高度5深度6宽度10温度8
IT工程师振华
振华26岁,四年前从内地一所中等高校数学系毕业,大三开始学习编程,从此开始疯狂地迷恋编程。他现在的工作是一名IT工程师,在一个公司做研发。
振华的父母是一个小城市的公务员,暂时不太需要他供养。他还没有结婚,也没有找女朋友——这个年代已经不流行了IT男了,女孩子们认为他们不够炫、不够有趣,沟通起来显得有点木讷——他自己也不太着急,每次就哼哼哈哈地应付着电话里着急的父母。
振华对钱没有什么兴趣,现在每个月10000的工资他觉得足够了。他住在一个三居室里的一间,每天中午吃20元的外卖。他对创业不感兴趣,也不想升官。因为技术好,公司曾提拔他做过一段时间的主管,后来却因为实在不善于沟通又退了下来。振华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技术高手,做一个牛×闪闪的网站或者产品。程序员的职业生命其实不太长,在30岁以后就会随着体力下降而“衰退”,振华觉得时间紧迫。为此他天天挂在技术论坛上,业余时间还用蹩脚的英语去国外的专业论坛与人沟通,再回来现学现卖。三年下来,他慢慢成为国内坛子里几个重要的ID之一。
虽然自己在技术道路上越走越深,但别人都在这个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团队,自己在北京还是孤身一人,他偶尔会有点落寞和寂寞。不过每当电脑屏幕上刷出来新的帖子,他就两眼发亮,一头钻了就去。
IT工程师给自己的打分是:
高度7深度10宽度6温度7
农民爸爸
54岁的农民爸爸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六点起来,吃点东西,然后带上镰刀和烟,趁早上天还不太热的时候,下地干点活。中午在树荫下面抽抽烟,回去睡个觉。下午继续干活到五点钟。晚上老伴做好饭,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然后看一集电视剧。如果没有人来串门,他大概九点不到就睡下了。
这个村里只有老人和女子。年轻人一到十五六岁,就会被在外打工的同乡拉出去,或者去县里的中学上学。每年的大年初一过后,你都能看到各家都在给孩子准备东西,然后是汽车站长长的送别。一群老人在村口抹着泪送走在汽车上满怀兴奋、来不及回头的孩子。他的大儿子今年30岁,离家已经12年了。
儿子在城市里的第八年,有了自己的家庭,租了个大房子。儿子曾经想把他们接到城里,他去了几周又回来了。城市里面有太多他不习惯的东西,闹哄哄的街道、不是蹲式的厕所、12点都不关灯的商店。而且家里面两个老人不能没人管,他也放不下村里面那群邻居、乡亲,还有自己的两亩地——虽然每天干完活,腰上都好像夹了个大钳子,直不起来。但是看着夕阳下的田地、弄得妥妥的庄稼,想起自己就这样养大的三个孩子在外读书工作,心里面有说不出的舒服,觉得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
最后这个生涯故事你一定熟悉,他们是我们很多很多人的父母亲,或者是爷爷奶奶。当我们势利又刻薄地把人分成城里人和乡下人的时候,当我们竭尽全力让自己“洋气”一点的时候,我们一定忘记了,往前倒推不超过三代都是农民,是他们养活了我们。
农民爸爸给自己的打分是:
高度3 深度8 宽度8 温度10
如果把他们的分数都加起来,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如下表)
虽然他们的生涯在我们看来差异很大——我们被功利腌制过的大脑会下意识地排序:企业家比工程师好,女人当个全职太太还不错,而谁愿意去当一个老农?
但是从生涯四维度来看,他们的生涯幸福感的分值很接近,这意味着虽然他们所处的环境、收入、社会地位千差万别,却各自都有让生涯变得幸福和有价值的可能。
一个企业家、一个全职太太、一个工程师、一个老农,还有更多更多不同生活状态的人,他们对幸福定义的方式各自不同。当我们看到人生的方向有很多种时,我们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通过努力获得幸福。
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