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中,
遗传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能达到六成多。
而环境因素的影响则仅占三分之一,
但是就是这三分之一,往往却是影响这种障碍能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到底想要逃避什么?
“回避型”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懒惰,而想要逃避麻烦事。有这种状态的年轻人,往往不愿意与自己的同龄人相处,所以会有意地“绕弯路”以避免与他人相遇。偶尔要外出时,会早上一起来就洗头洗澡,然后用吹风机把头发弄得漂漂亮亮的。好久才去上一次学,也会让自己表现得就像昨天和前天也来上课了似的,还会认认真真地听课记笔记。
如果真是因为懒惰的话,那么无论是刻意回避同龄人也好,还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让自己表现得像个优等生也好,根本没必要去做这些。实际情况是,他们会用尽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朝气,拼了命地想要回避某种事态。而这种事态其实指的就是自己被他人嘲笑、贬低并使自己的内心受到伤害。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去回避同龄人,回避有可能遇到的嘲笑或否定,最后也还是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像一个逃亡者那样,想要回避他人的视线或评价时,说不定也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吧。这样的话,无论怎么逃避他人的嘲笑,也无法甩开这种“自我厌恶”的感觉。
于是,为了回避这种事态,只能从更高的层面来进行自我防卫。那就是将自己的视野和思考狭窄化。不去想那些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事情。为了忘掉不愉快的现实,就只能将关注点和思考变得很狭窄。因此,他们要让自己迅速地沉迷于某件事中。
基于上述原因,在一些“回避型”表现特别明显的案例中,人们往往都会去寻求那些能让自己痴迷的事情,这样一来便不用再过问其他事情了。而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上的海量信息和游戏等能让人迅速得到可以消遣的内容,正是能帮助自己狭窄化视野的绝佳工具。只要目光一投向那里,可以说在这段时间内,就能忘了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伤害的现实世界。
可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对“受到伤害”这件事如此的敏感呢?为什么要一直回避那种“可能受伤”的风险呢?为此,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种“不得不回避”的根本原因。
本章的内容,将从各个角度来思考催生出“回避型人格”的主要因素。
形成“回避型人格”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前面已经说过,虽然“回避型依恋”的形成有一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受后天养育因素的影响,在缺乏关心与反馈的环境下成长,或是被过度支配和强制,这些都是主要的原因。
那么,“回避型人格”形成的环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回避型人格障碍”中,遗传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能达到六成多。而环境因素的影响则仅占三分之一,但是就是这三分之一,往往却是影响这种障碍能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不仅仅指养育的环境,还包括了在学校和社会上的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遗传因素。目前已经知道与“回避型人格障碍”有关的遗传因子,叫作“血清素转运体”。作为神经传导物质的血清素,具有抑制不安情绪的作用,但是,血清素转运体则像是“水泵”一样,扮演了汲取体内血清素的重要角色。一旦“水泵”的运转不正常了,血清素也就无法正常发挥它的功能,人就容易有不安感,甚至变得抑郁。不过,这个遗传因子并不仅仅与“回避型人格障碍”有关,对于其他类型的不安障碍症状、抑郁症等也同样会产生影响,所以,这并不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所特有的。
另外,“回避型人格障碍”与“社交恐惧症”在遗传因子层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只是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才使两者在后天的形成上产生了差异。
挪威科学家进行过一项研究(EiKenaes et al., 2015),以被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七十名患者为实验对象,对其双亲的养育态度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得到来自父母亲的深切关爱,同时也不曾被过度保护和干涉”的人,男女群体中各只有一成而已。而数量最多的人是“在父母亲关爱不足,同时还会过度保护和干涉的家庭中长大”的人,男性群体中有六成,女性群体中约有五成。人数第二多的情况,就是“在父母亲关爱不足,但不会过度干涉和保护的家庭中长大”的人,男性群体中有两成,而女性群体中约有四成。
由此可见,男性与女性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回避型”倾向。但是,“过度保护和干涉”的养育方式,会使男性表现出更明显的“回避型”倾向,而女性相较于男性则要稍好一些。
这样的结果,也与我们实际的临床经验相一致,“关爱照顾不足”“过度保护和干涉”都会提高发展成“回避型”的可能性,而前者可以说危害性更大。特别是两者同时发生的情况,那将是最坏的环境。
什么是催生“恐惧·回避型依恋”的养育方式?
正如上一章中所说的那样,“回避型人格”中所包含的最典型的依恋类型,并不是“回避型依恋”,而是混合了不安型要素的“恐惧·回避型依恋”。那么,弄清楚“恐惧·回避型依恋”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有关“回避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恐惧·回避型依恋”的特点,就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抱有否定的印象,总是觉得像自己这样讨人厌烦的人,是不可能从态度冷淡的他人那里获得什么优待的,虽然内心渴望被关爱,但是又害怕对方对自己做出什么冷淡的举动,因此陷入了不敢接近对方的“两难”境地。即使对方伸出了友善的双手,但由于这种“否定”的想法根深蒂固,所以也不敢去相信对方,最终还是会拒绝对方并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出,这些人在孩童时期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他们形成了这样的行为模式。这种“自我否定”的印象,就是孩子一直生活在双亲或家人对自己不断否定的环境中的结果;而认为他人“不亲切、冷淡、不会给自己帮助”,则是当自己求助于某人时,对方没有给予友善的帮助,或者用冷淡的言语和行为表示了拒绝,正是基于这样的经历,才会让这种印象深深地刻在他的头脑里。
但是,这些人越是变得“回避型”,反而越是无法割裂对养育者的期待。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回避型”在那种被寸步不离的、恶意刁难的目光监视下,因害怕什么时候又会遇到对方否定的反馈或可怕的举动,而始终保持小心翼翼的生活状态,逐渐浮现在了我们眼前。
否定式的养育与羞耻的经历
在孩童时期与养育者之间培养起来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才会形成支配一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控制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虽说后天的经历,能够修正早期的一些“错误”影响,但更多的时候,由于作为基础的“地基”已经倾斜了,所以即使再不断累积新的经历,往往只能使其朝着更偏的方向发展。而且,对于在孩童时期就一直身处不利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也很难指望他之后能有机会可以再改换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面对这种不利的状况,孩子为了寻求平衡,只能形成有特定偏差的人格。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在严酷的日子中让自己生存下去的一种适应性的战略。
那么,“回避型人格”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经历下形成并加强的呢?
根据精神分析法的“动力精神病学”理论,这种回避性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逃避“拒绝、失败等经历所产生的羞耻”的防卫措施。“回避型人格障碍”往往都会做出过度的回避行为,但其中最应该被重视的,还是患者自身所感受到的耻辱和羞耻心。
所谓“羞耻心”,是指那种害怕将自己暴露在他人面前的心情,其本质还是因为无法承受来自他人的评价,即使被蔑视、被嫌弃也表现得很无奈和没有自信。正因为把自己看得十分卑微,所以也害怕面对对方的视线和评价,因此,会想要避免与对方面对面的接触。
这样的倾向,被认为是从孩童时代开始所累积的各种经历导致的。比较典型的就是,父母亲始终就孩子的失败或缺点进行指责的养育方式。记忆中总是在被责备,从未被表扬过。即使有很优秀的才能与长处,可父母亲还是将他当作一个没有才能、毫无特长的孩子来看待,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长为没有自信的人。经常会被拿来与身边那些优秀的人作比较,得到的永远都是被否定的评价。
二十一岁的文子(化名),目前与父母住在一起且处于无业的状态,非常焦虑地觉得自己应该去融入社会才行。虽然这么想,但却总是不能付诸行动。
特别害怕走上社会,在自己的意识中对于工作这件事感到不安。每次想要做些什么时,总会有“反正最后也做不好”的想法,于是便停止了尝试。
不过,最开始时她并不是这样的性格。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样子。直到小学三四年级之前,文子都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富有行动力的孩子,在班级里也表现得像个带头的人。十分好强,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言,越是困难的事情,她越是很热心地去完成。
这样的文子到了中学以后,却变成了一个总是很紧张、没有自信的女生。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母亲对待她的方式是主要的原因。母亲不但从来都不表扬文子,而且文子一有做不好的地方就会大声斥责。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她斥责的方式也有很大的问题。每次文子一遇到什么失败的事情,母亲不仅不会提醒她注意,反而还小题大做地告诉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来贬低和嘲讽她。“大家都听好了。这孩子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哟”,会故意地向文子的父亲和哥哥说这样的话。
这种时候,文子都很想缩成一团以应对这种羞辱。比起自己所犯的错误来,这种让自己像个笨蛋一样被他人嘲笑的心情,逐渐烙印在她的心里。
原本很乐观的、从不害怕犯错的文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担心害怕被他人嘲笑,成了一个十分胆怯的孩子。明明是自己十分有把握的事情,也表现得犹犹豫豫了。
在学校的经历、朋友关系也会带来影响
除了父母亲的养育外,在学校的经历、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会对“回避型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在课堂上被周围的同学嘲笑、被老师训斥等经历,都会刺激当事者的羞耻意识,使其变得对此特别敏感,害怕再次被嘲笑或训斥。所以,当面对相同的状况时,就想要采取逃避的态度。
一想到有可能会失败,就会连“被点名”或“在众人面前发言”这样的事也想要逃避。因此,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去学校。这些失败的经历和羞耻的事情,往往是导致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的主要原因。
“回避型人格”的人,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让他们失去了自信。特别是与人面对面要说些什么时,或是要当着众人的面做些什么时,羞耻心就会开始起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抗拒。
被欺侮的经历带来的后遗症
被否定的经历,特别是羞耻的经历是形成“回避型人格”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回避型人格”的人群中,被欺侮的情况也不少见。
所谓“欺侮”,指的是剥夺了当事者的生存空间,否定其存在价值的一种行为,这会给当事人带来深深的伤害,同时,如果再混入羞耻的情感的话,就会使这种伤害变得更为复杂。“被欺侮”往往与直白的暴力行为还有一些差异,通常还会伴有被戏弄、被嘲弄的情况。在欺侮的过程中,被欺侮的人身处窘境而周围旁观者却以此取乐,“欺侮”一般都会带有这种“出洋相”的要素。因此,被欺侮的人会感觉受到了羞辱而产生羞耻感。
同样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不愿意将自己遭受欺侮的事情告诉给别人。因为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也会让自己感到羞耻。受伤的心情再加上羞耻的心情,二者结合就形成了复杂的心理复合体。
如果只是单纯地受到攻击的话,还可以归咎于对方心怀恶意,但是内心的这种羞耻感,常常也带有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认为自己太丢脸了,就是一个供他人嘲笑的家伙。这样一来的话,就不能只以“对方很坏”来自我安慰了。所以,“欺侮”不仅仅是指行为上的攻击,也包括了心理层面上的影响。
当“没有自信”与“羞耻”的感觉混杂在一起,就形成了“回避型人格”所特有的心理,而被欺侮的经历则很容易催生并强化这种心理。
苦恼于心情低落、没有干劲儿的女性
二十七岁的小碧(化名)一直苦恼于自己长期以来持续的心情低落和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干劲儿的状态。在人前会表现得特别紧张,更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几乎从不外出。虽然在其他的医疗机构接受了药物治疗,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也接受过发育检查,但结论是并没有患发育障碍。目前一直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小碧之所以感到困扰,是因为对来自他人的否定评价特别敏感。“总是很在意他人的言行,总是将事情往坏的方向想。即使是无心的一句话,也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小碧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不安感,总是很保守,畏缩不前。因此,很容易受到强势对手的控制,无法反抗。即使是被训斥也不敢回嘴,任由对方去说。在欺侮者看来,她真是一个容易拿捏的对象啊。在女生的各种小团体中,也没有立足之地,这种没有生存空间的状态,让她一直非常厌恶。
是阅读和绘画拯救了小碧。在美术大学上学的四年,小碧获得了与人生中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一样的经历,不用再被卷入拉帮结派的斗争中,也不用再担心被排挤。所有人都各行其是,而且和班级里的同学关系都相处得很好。之前一直不擅社交的小碧,竟然也被周围人说成是“社交达人”。这样的称呼是以前都未曾想过的。以往对自己否定的看法也有所改善。
但是,她后来却迟迟不肯去找工作。面对要走上社会这件事,她表现得犹犹豫豫,就在这种犹豫不决中,招聘截止了。小碧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时常关照自己的老师,结果老师说“要不就来我的事务所工作吧”,所以她便去那里上班了。但是,一直受老师的关照,让小碧也感觉很不好意思,于是又去参加了一家设计事务所的面试并且被录用了。虽然在那里干得也很好,但是与此前在老师这里工作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雇主的要求非常严苛。即使小碧一直在改进,却还是会被挑出毛病。眼看着自信被打碎,于是便选择了辞职。从那以后,就一直觉得工作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生活也变得暮气沉沉。
“回避型人格”的人,对于否定的评价特别敏感,好不容易付出的努力,结果却换不来正面的评价,很容易让人一下子丧失自信。这种被否定的经历不断累积,甚至有时对方只是就工作上的事情提了些意见,也会被视作对自己全部人格的一种否定。其实,这一类人只要能有一个让人安心的环境,也能够逐渐发挥出原有的实力。
后来,由于害怕做设计师的工作,小碧便选择去做了一名普通的文员。但是,在协助公司制作网页和广告的视觉设计的过程中,她的才华得到了上司的认可,也开始让她做一些实质性的设计工作。虽然不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岗位,但是小碧经手的商品销售额都会快速增长,她在公司内部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所以你看,像小碧这样“回避型人格”的人,虽然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具备很优秀的能力的,而这些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在是很可惜啊。
深信“反正自己很没用”
被否定的经历,特别是羞耻的经历会催生出“回避型人格”,而这一假设也同样被从“精神分析法”中发展而来的“认知疗法”所继承。例如,认知疗法的创始人亚伦·贝克(Aaron Beck)就曾说过“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会错误地深信自己肯定会被他人拒绝,因此害怕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当面对他人发起的亲密关系邀约时,也总是表现得犹犹豫豫”。
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自己是极其不完美的、与别人不同的,因此会被他人所嫌弃的;此外,也会同样错误地认为“他人”是不亲切的、冷淡的、最终一定会拒绝自己的。所以,不但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人,同时也不期待自己能被他人善待,正是基于这两种想法的影响,让他们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由于头脑中深信“自己会被否定”,所以总是会将对方给予的反馈往坏处想,认为对方果然还是想拒绝自己、疏远自己,这样一来反而又使自己对此深信不疑。一点点不好的经历,就会使之前较正面的印象化作泡影,最终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自己果然还是不被他人所接受。所以,“回避型”的特点就是,对自己、对他人都抱有很悲观的看法。
心理疗法专家洛娜·史密斯·本杰明(Lorna Smith Benjamin)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虽然总是被自己的亲人挑剔、嘲弄,还经常被给予否定的评价,但是与此同时,其与亲人之间又是有着较强亲情联结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也是会向其敞开心扉,或依赖对方的。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虽然内心是真的很想被他人接受,期待着被关爱,但是又害怕受到否定的评价或者被拒绝,所以最后才表现得非常害怕胆怯。其实,如果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触,与他人的关系一点点变得融洽,让其获得“即使敞开心扉也没有关系”的安心感,那么,这些人也是能够与他人构建起像家人一样亲密的关系的。
即使是那些从来不会袒露自己真心话的人,也是渴望能从亲人那里获得关爱和认可的。往往表面很冷漠的人,其实内心要比其他人更加地依恋家人。
不过,从父母亲的角度来看,对于这样从不撒娇、从不表露自己心情的孩子,确实很难摸清楚他的情绪。相比之下,如果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很开朗、与父母亲的关系也很好,这样一来,就像接下来的这个案例那样,让当事者感觉自己的关心被剥夺了,自己就像一直生活在光照不足的“阴暗角落”里一样。
“阳光”的姐姐与“阴暗”的妹妹
沙奈惠(化名)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干劲儿,当初为了考证而报名的函授大学也没去念,终日都是郁郁寡欢的状态。虽然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去做,但是,对于很重要的事情还是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不是在那里发呆,就是上网打发时间,一天就这样混过去了。总之就是感觉做什么事情都很麻烦。那么,她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