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全文在线阅读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第二章 何谓“回避型人格障碍”

关灯直达底部

“感觉麻烦”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

想要从人世间的烦恼中逃离,想要回避现实中的问题,这被称为“回避型”。

虽然说感觉活着十分麻烦,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走投无路想要去死的地步,

所以就只是维持着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这样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

“感觉麻烦”的本质是什么?

正如第一章中所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对于“感觉麻烦的人”来说,却可能会让其产生负担感,严重时甚至会因此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这类人只占极少数的话,还可以将其归咎于当事者自身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类“感觉麻烦的人”的数量达到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恐怕就不能再简单地说是因为懒惰或者没有干劲儿导致的了吧。

这种“感觉麻烦”的状态,在精神医学上很可能会被诊断为一种“抑郁”。但实际上,通过与这类人的接触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也会有不想去上班上学、情绪低落、寝食难安等表现,但是“感觉麻烦”的心理是要先于这些产生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变得抑郁之前,是先有“感觉麻烦”的想法。他们为了逃避麻烦的事情,结果却使事态变得更糟,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表现出接近“抑郁”的状态。

顺便说一下,性格忧郁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如做事认真、诚实、责任感强、从不偷工减料的人,可以说这和天天把“麻烦”挂在嘴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还有一些表现为“间歇性抑郁”的人,大多原本也是很开朗的、在社交场合十分活跃的人,而这与常年“感觉麻烦”的人,也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样看来,将问题归咎于“抑郁”的状态,也只能算是捕风捉影而已。

既然不能被当作抑郁症,那么这种对凡事都“感觉麻烦”的表现,又是因何而起的呢?而且,这种状态还会一直慢性持续着不被人所察觉。

显在的三个因素

在我常接触的这类人群中,能明显地感觉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存在。

其一,这类人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理想化的人,或者是过上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一旦现实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完美的自己或者平凡的人生,就容易产生“活着没有价值”的想法。基于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感觉自己也必须是足够特别的人才行,这种被称为“自恋型”。也就是说,在这种强烈自恋的状态下,一旦现实不如其意,就会觉得一切都了无意义,非常的麻烦。认为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总是碌碌无为。因为其设定的目标过高,所以反而无法满足于平凡普通的生活状态。除了轰轰烈烈的事情外,其他都是让人感觉麻烦的事情。

其二,就是对于生存以及自己的存在这件事,没有找到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往往会陷入虚无或绝望之中。否定自己,觉得所有人都不会爱自己,甚至会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这种被称为“边缘型”。在这种边缘化的强烈想法下,即使有能力、有机遇去取得成功,但仍然无法改变他内心中空虚感的产生,最终还是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麻烦。

上述的“自恋型”与“边缘型”都属于非常现代的问题,但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在迅速增加的。那就是“想要从生活的痛苦与麻烦中逃离”的心理,更直白地说就是,这种“感觉麻烦”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想要从人世间的烦恼中逃离,想要回避现实中的问题,这被称为“回避型”。目前对于“自恋型”和“边缘型”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学者们对于“回避型”问题的了解还不够充分。

虽然说感觉活着十分的麻烦,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走投无路想要去死的地步,所以就只是一直维持着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方式。实际上,这样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那么与这种状态关联最深的,应该还是“回避型”的问题。本书讨论的中心也正是由这种“回避型”问题所导致的“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害怕被别人轻视,所以会对于一切与社会有关的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等,都采取回避的态度。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

美国精神医学会于2013年新公布的诊断基准DSM-V,基本上仍沿袭了此前一直使用的DSM-Ⅳ标准中的内容。但是,就像后文中所介绍的那样,这次公布的诊断基准虽然是一种具有替代性质的新方案,但是还谈不上十分完善,所以也可视作一种过渡方案,是在以往发布的内容之上所提出的一种试行方案。

DSM-Ⅳ以及DSM-Ⅴ中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如下页中所示,必须要满足七条诊断项目中的四条及以上才可以。另外,还必须要符合人格障碍的一般性诊断基准。人格障碍的一般性诊断基准的内容为:①患者的想法、感受、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行为方式(这些也被称为“个人行为类型”)都明显地偏离了其所属的文化范围;②个人行为类型缺乏灵活性,不仅限于私生活,甚至会渗透到整个社交生活中;③会给实际生活带来明显的障碍或痛苦;④大多数行为可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刚刚成年的时候,会持续很长的时间;⑤无法归于其他的精神疾病或者药物性、身体疾病。

但是像DSM这样具有可操作性的诊断基准,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要满足了四条及以上的项目,就可以被诊断为“障碍”,而如果只满足三条的话就是“健康”的,这样人为划定界限的诊断方式太过于机械化。三条项目与四条项目只是一线之隔。到底是属于“障碍”还是“健康”,并不是靠这些诊断条件的累计。与其明确地区分出“障碍”和“健康”,不如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具有倾向和特点的状态。

因此,本书在后续的内容中,除了特指重度的状态以外,都不会使用“回避型人格障碍”这样的说法,而是采用“回避型人格”“回避型”这样的用语。这些词既可以指接近“健康”的状态,也可以包含形成明显“障碍”的状态。

诊断基准
在社交行为上表现出抑制、缺陷感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敏感等,从成年早期阶段开始明显呈现出的种种状态中,满足下列项目中的四条(或以上)即可做出诊断。
(1)害怕被批评、指责或拒绝,所以对需要与人接触的工作,采取回避的态度。
(2)除非确信自己是受欢迎的,否则就不愿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3)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或是被嘲笑,即使是在亲密的关系中也会有此顾虑。
(4)在整个社交过程中,会因别人的批评、拒绝而内心受到伤害。
(5)由于缺陷感的存在,所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6)对社交活动感到不适应。觉得自己没有长处,总是低人一等。
(7)由于有丢脸出丑的可能性,所以对于需要冒个人风险,或者某项新的工作,总是会夸大其潜在的风险。
(据日本精神神经学会监修高桥三郎等人翻译的DSM-V《精神疾患的诊断、统计指南》2014年版)

那么,接下来就按照每一条诊断项目,来具体说一说“回避型人格”的表现特征。不仅仅是基于DSM-Ⅳ诊断基准中的内容,还会涉及新的DSM-Ⅴ诊断基准试行方案中,经过整理、改良过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回避型人格”的整体特征。

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

首先,第一大特征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对“被拒绝”“被否定”表现出过度的敏感。由于总是特别在意这一点,所以一旦发现有了苗头,就会一下子变得很神经质,情绪也会变得低落,整个人都很消沉。即使对方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开个玩笑,但仍然会觉得自己被对方蔑视了,从而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可以说,“回避型”的人之所以会想要逃避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过度敏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想要获得正面评价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害怕从对方口中听到否定的评价,这两种矛盾的心态同时作用在一个人的身上。

这种状态表现在男性身上,就是“自尊心很强,却又没有自信”。

“回避型”的人,总是想要避免袒露自己的真心话,或者避免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只会说一些漂亮话、场面话,而不想继续深入聊一些麻烦的问题。对于自己的弱点和让自己困扰的事情也是三缄其口。这种倾向可以看作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而导致的。在自己的弱点被他人看到前,赶紧“踩刹车”就此打住。

不过,仅仅是“容易受到伤害”,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诊断。实际上,是否回避社交活动、是否成为一种障碍性的问题,这才是判断的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就如诊断基准中所说的那样,是否主动回避那些以与人接触或交涉、与客户打交道为主的职业。

尽可能地回避接待客户、接听电话,抑或回避以这些业务为主的工作,那么可以说就是“回避型人格”了。

恐于构建亲密的关系

害怕被拒绝、被人轻视的心情,还会使“回避型人格”表现出另一大特征,那就是特别害怕与他人构建亲密的关系。

如果想要与他人变得更亲密,就必须能与对方坦诚相待、推心置腹才行。而一点儿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人,将很难与他人产生亲近的感觉。

“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件事总是惴惴不安,同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感触,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就会给人一种疏远的距离感。即使是在对方主动来接近的情况下,“回避型”的人也往往因为犹豫或不安感,而表现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结果就是,原本抱有好意和关心的对方,也会认为自己被忽视了或者被拒绝了,最后弃之而去。

但是,当事者对于自己构建出的这道“壁垒”却毫不自知,他只会注意到“对方离自己而去”这样的结果。然后,还会认为像自己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人来关心,大家都会选择离开,这不过是印证了自己之前的想法罢了。

不过,这也不是说“回避型”的人就完全没有社交活动、完全不与人交往或者结婚。只是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感觉到害怕而已,所以如果是真心想要与人交往的话,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够与他人建立起毫无隔阂甚至是亲密的关系。所以说最开始的时候,才是最大的难关。

那么,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与“回避型”的人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呢?我们要向他表现出关心与好意,同时还要热心地、不厌其烦地去接近他才行。让他明白我们的好意与关心,同时也让其确信自己是被他人热切期盼着的,这样一来,在他的心中才不会觉得可能被拒绝,或是因为“自作多情”而被嘲笑,从而积极主动地迎合我们。这一点也已被列为诊断基准中的一项。

而且,为了走进“回避型”人的内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被拒绝,我们要拿出足够的热情与执着。尝试进行一两次的对话,哪怕对方没有一点点的反应也没关系,完全没必要把这看作不好的苗头,继续进行第四次、第五次的交流,逐渐地对方就会给出反应。

在与人交往和结婚这件事上,“回避型”的人也很少会为达目标,让自己主动去接近对方。这类人的基本战略就是,一边在心中偷偷期待着对方能主动来找自己说话,一边就这样一直等待着。从不去向对方表露内心的想法。因此,这就需要对方不怕麻烦地多次向他表白了。

与“回避型”的人谈恋爱,往往都是在分出彼此的胜负上耗费时间,而最终却很难得到一个结果。虽然这样一来,少了被对方抛弃所带来的伤害,但是相应地,成就一段恋情的机会也很有限。

也有运气好的时候,例如“回避型”的人从说媒的人那里知道了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这样的话就会很安心,也会去向其提出交往的想法。

还有被之前完全未曾料想过的人表白的情况,虽然一开始会感到很困惑和想要拒绝,但是对方却明确地表示不怕被拒绝。对方厚着脸皮三番五次地单方面主动接近,这就让“回避型”的人原本“想要避免受到伤害而与之保持距离”的战略失去了意义。让“拒绝对方”也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不知不觉间反而接受了对方。

面对异性积极的表白,自己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其中,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这在“回避型”人群中是很常见的情况。

《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也是这样。野兽因为自己外表丑陋,所以认为谁都不会爱自己,整日将自己关在城堡里过着孤独的生活。野兽的这种因为对自己缺乏自信,从而逃避世界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很相似。

而不谙世事的可爱少女却误入了他的世界。面对这个美丽的闯入者,一直以来将自己关在人际关系之外的野兽,他的“回避战略”也出现了破绽。不知不觉间,美女就住进了野兽的心里。

即使是亲密的关系,也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

要想与“回避型”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着实要费一番功夫,但是一旦彼此变得亲密之后,他们也是会与人交往、恋爱、成家生子的。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说完全没有障碍或者困难了。

由于在与人接触方面感到十分棘手,而且还会有负担感,所以在与邻居或亲友之间来往时,“回避型”的人往往也是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大部分人升级做了母亲后,仍然不擅于和其他做母亲的人进行交流。

不仅仅是在社交的场合,即使是面对最令人安心的挚友、恋人、伙伴等人际关系时,“回避型”的人也会刻意地去保持距离。更倾向于抑制表达或表露自己的情绪。害怕违背对方的意愿而招致厌恶,往往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主张,抑或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是无足轻重的,不具有说给对方听的价值,所以就选择憋在心里闭口不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过于担忧的结果。这种无法言说的想法,在不知不觉间不断地累积,终究会有达到极限的时候。直到表现为身心方面的问题时,才开始注意到自己“过于回避”的事实。

很多人即使是面对有多年交情的挚友,也不愿意说出真正困扰自己的事情或是内心的真实想法。之所以会这样,既有“将这些内容告诉给对方后,会使其情绪也变得很糟糕”的担心,也有“即使说了对方也不能理解,说不定还会对我这个人产生厌烦”这方面的考虑。而作为对方来说,往往也会有生分的感觉,觉得这段友情还存有缺陷。

即使是面对恋人或配偶,也不愿意交流重要的事情。只是自己一个人扛着、苦恼着。表面上却还装作一副“没什么事”的样子。害怕一旦说出来就会被当作一件大事,从而让自己连逃避的余地也没有了,于是选择保持沉默。为了不让事态恶化,所以选择回避面对问题。

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这与“回避型人格”具有强烈的羞耻心有关。这一类人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当作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这通常会表现为“所有人都不会爱我”“所有人都不会接受我”这样的想法。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羞耻心,所以“回避型”的人才会特别抗拒将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展示给他人。他们会觉得自己这种不完整的、毫无价值的样子或者内心的想法,是最最羞耻的东西,肯定是谁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

“回避型”的人不喜欢会暴露自己身体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了。即使有着匀称的身材和姣好的面容,但仍然会对“穿着泳衣”“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皮肤”有抵触情绪。而且,对于让自己一丝不挂地呈现在别人面前,甚至是要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身体,发生让身体直接接触的性行为,都是非常抗拒的。

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和他人的评价

虽然这与一开始描述的项目略有重复,但是“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的批评或拒绝,确实是极为敏感的。他们会非常在意会不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或者让对方讨厌,抑或被对方拒绝。正因如此,即使是在一些不必太在意他人看法的场合下,他们也会过分留意。当不得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这一方面。头脑中一直想的就是“与他人会面时,对方是怎么看我的”。还会将自己说过的话,以及对方的反应都逐一进行回忆,反复地回味斟酌,“果然还是说错话了啊”“要是不说那件事就好了”“这么做肯定让对方觉得我很奇怪吧”,像这样一直在思考这些事情。

“回避型”的人懒于和他人见面的主要原因,包括特别的怕生、一见面就会紧张、不善言辞等,甚至在会面结束后,仍然会受到当时情况的影响,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感觉非常的疲惫等。不管怎样,对于这一类的人来说,与他人会面,包括从事前的心理准备,到之后的种种影响在内,都是其他人所无法想象的一件“力气活儿”。

在DSM-Ⅳ等以往的诊断基准中,特别重视“受制于他人的评价”这一点,甚至单独将其列为一条项目,但是在DSM-Ⅴ的代替方案中,则被整理归入了“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非常的敏感”这一项中。

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即使实际沟通交流的能力一点儿也不差,但对于“回避型”的人而言,还是会感觉自己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或是没有自信。而且,深信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所以觉得肯定无法与他人构建和谐的关系。

之前介绍过的作家井上靖,他在回忆自己当初在报社工作的情形时,就曾做过以下的描述。“那时,我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无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当我遇到问题想要去求助别人时,在向对方开口之前,其实就已经预想到了不成功的结果。”(摘自《我的成长史》,收录于《年幼日子之事·青春流浪》)

实际上,井上靖作为报纸记者经常要见许多人,当然也会有被对方喜欢的情况,但是,他却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的不自信。

相反,假如是其他类型的人,例如“自恋型”的人,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了问题,也完全不会认为自己在“与人交往或交流”这方面非常的糟糕。会把“自己单方面说个没完”当作在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很擅长表达呢。从这一点来说,这种“不擅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是否超出了实际的程度,也是怀疑是否为“回避型”的一个关注点。

对这种关联性的判断,容易出现一种混淆的情况,就是其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系。“自闭症谱系障碍”主要是表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上存在困难、固执于某一种行为模式、兴趣狭窄、过于敏感等特征的一种问题状态,就“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障碍”这一点来说,确实与“回避型人格”有重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