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焦虑情绪(我这里没有用“焦虑症”这个词,用的是“焦虑情绪”),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带来更糟糕或者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社交能力的成长。但有这样问题的家长并不一定能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根源正在于家长自己。
一个妈妈带着她10岁的女儿来看病,跟诊的学生对我说,这是她的老邻居,孩子就是普通感冒后遗留下来的咳嗽,来到诊室时还有一阵连续的咳嗽。但这位母亲的言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进诊室,她就开始呵斥女儿:“绕着椅子走,别碰到床,你不要坐,站着让爷爷看病就行。”
我立即明白,她是担心其他病人坐过的椅子、躺过的诊断床都不干净。更夸张的是,她不让孩子把手放在脉枕上。“我拿着你的手给爷爷号脉,你不要碰任何地方。”她强调说。这位妈妈显然是有焦虑情绪和洁癖的一个人。在一旁跟诊的学生有点急了,说:“那就在脉诊上垫上一张纸吧。”这位妈妈还是不放心地提醒女儿:“千万别碰到桌子哈!”
我摸了脉说:“小朋友,你自己感觉哪儿不舒服呀?”小女孩看着她妈,脸上毫无表情,也不回答我的提问。“你跟爷爷说吧。”她妈妈批准了。可孩子还是看着妈妈,一言不发。“给我看看你的舌头吧。”孩子还是没有反应。“来把舌头伸出来,伸长点,给爷爷看看。”又是她妈妈的指令,女孩才照办。看来女孩听力没有问题,还能听见她妈妈的话,我心想。“你这几天大便怎么样?”我还想判断一下这个孩子到底会不会说话,继续问她问题,可她还是一言不发。“她这几天大便怎么样?”我只好回头直接问她妈妈。“她现在住她奶奶家,我也不太清楚。你大便怎么样?”这位妈妈转头直接问孩子,可孩子还是不回答。
“真急死我了!您能开点药让她说话吗?”又是这位妈妈在说话,“她咳嗽,就是一连串的咳嗽,没有别的不舒服。”
我凭着孩子妈妈的叙述和孩子的舌苔脉象,给孩子开了方子。
这真使我一头雾水,如果这个孩子不会说话,学生是她的邻居,怎么没有提醒我呢?她妈妈为什么说“你能开点药让她说话吗?”等她们走后,我问跟诊的学生:“你和她们真是邻居吗?”“是呀!多年的邻居,很熟悉。”“那女孩会说话吗?”“当然会!她生理上没问题。”“她跟你说过话吗?”“说过呀,小时候还是说的。只是后来在她妈妈的焦虑情绪,甚至可以说是强迫思维的影响下,话就越来越少,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几乎不说话。”
学生告诉我,她妈妈认为哪儿都脏,所以哪儿都不让孩子碰,如果她认为孩子的衣服碰到了什么东西,回家就要全面消毒,再放到洗衣机里洗个没完没了。孩子的手和脸上碰到了什么东西,回家要反复给孩子洗,恨不得洗掉一层皮。在妈妈眼中,孩子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有问题,都要受到妈妈的斥责。比如孩子吃饭,粘在嘴上一个饭粒,孩子会不自主地用手去抹,妈妈就会斥责‘不能用手,要用抽纸’。孩子从抽纸盒里抽纸的时候,要是多带出一两张掉在桌子上,妈妈就会斥责‘你怎么这样抽纸,多浪费呀’。孩子如果把掉出的纸再放回纸盒,妈妈就会斥责‘沾了桌子的纸多脏呀,怎么还能放回去’。以至于这孩子现在哪儿都不敢去,也不愿意去,在学校里也不愿意和同学接触,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不上学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或玩电脑,既不敢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学生的一席话,使我感到非常意外。一个孩子的心理发育、社交能力的成长,既需要社会、学校的关注,更需要家庭的熏陶。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个充满焦虑情绪的家庭,面对的是焦虑异常甚至有强迫观念、洁癖习惯的父母,孩子长期处于慢性的应激状态下,毫无疑问会影响智力发育。
国外研究的数据显示,压力和智商测验中的语言、理解能力方面,存在负相关。儿童生活的压力水平越高,他们在这些测验中的表现就越差。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越多的孩子,其行为的进攻性和破坏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