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精神健康失调,是如何导致家长焦虑不安的。孩子发病,可以引发父母的焦虑情绪,这也是人之常情。一个母亲就曾经对我说过:“我们现在活的就是孩子,孩子幸福我们就幸福了。”所以,一旦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什么风吹草动,全家就会乱了阵脚。
一天,门诊来了一对夫妇,男子一进门就焦急地说:“我们从外地来,是给孩子看病的,但想先跟大夫谈谈,担心有些话让孩子听见不好。”我一听“担心”这两个字,就感到来人有不轻的焦虑情绪。
他说:“我儿子19岁,聪明、懂事,从小成绩优秀,特别上进。由于高考没发挥好,考了个一般的学校,他郁闷之下就得了焦虑症,连大一的学业都坚持不了,就休学了。中西药物也吃了快半年了,可是没有什么明显改善,而且情绪越来越糟糕,搞得我们夫妇俩都焦虑失眠,工作不下去了。大夫你听听他的叙述,千万不要说我跟你说了什么。”这个做父亲的紧张焦虑担心的情绪,可以说都已经表达出来了。
等小伙子进诊室后,他父母就自动退了出去。19岁的人是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病情的。看上去小伙子很憔悴,他还没有开口,眼泪就先下来了。从叙述中能听出,他的许多压力来自社会和家庭。他父亲是大学教授,对他要求很高,经常在家说,学校某某老师的孩子考上了清华,考上了北大,或者被哈佛录取了,希望他也能争口气,考个好学校,让他父亲在学校扬眉吐气。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就是学校的优秀生,学校老师对他期望也很高,鼓励他一定要考入名牌学校,把他的照片也贴到校史展览室里,所以刚上高一,他就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到高二时他就已经出现了焦虑现象,莫名地紧张,忐忑不安,担心考不好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原来很容易做的习题也一下变得很困难了。但由于当时没有重视,也不知道这是一种疾病,并没有进行治疗。到高三时他又开始长时间失眠,还经常心慌心跳,全身没劲儿,有很多表达不清的全身不舒服的感觉。高考的时候,本来平时完全可以做好的题目,却做得一塌糊涂,成绩出来后,只能报考他父亲所在的二类本科学校。
他说:“上大学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大的负担,因为我很喜欢我的专业,而且以后还有考名校研究生的机会。可是开学后不久,有一天我到父亲的教研室取参考书,教研室的门开着一条缝,还没等我敲门,就听见一个老师大声对父亲说,‘主任呀,听说你儿子考到了咱们这个破学校,你儿子那么聪明,也不给你争口气。’我听了像当头一棒,简直羞愧得无地自容,没敢再进父亲的办公室,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从那天起,我就再也不想见人,不想出门了,觉得自己给父亲丢尽了脸。我感到人生就此完了,对什么也都没了兴趣,根本看不进去书,听不进去课,只能休学。”
“你在当地看过病吗?”我打断了小伙子的话。“看过,有的医生说是焦虑症,有的医生说是抑郁症。”他接着说,“现在我反正不会有出息了,没想到我这一休学,全家人的精神都崩溃了。妈妈彻夜不眠,神情恍惚,上不了班,干脆辞职专心在家照顾我。爸爸更是焦虑得一塌糊涂,进到我的房间,就会紧张出汗,双手发颤。我曾经看到父亲晚上偷偷地吃药,后来才发现父亲吃的是抗焦虑的西药劳拉西泮。这让我更加焦虑不安,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蒙着被子哭,绝望的心情经常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我给小伙子开了中药,并告诉他:“好好吃药,这是可以治好的病,治好后仍然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小伙子出门后,他父亲进来让我给孩子的母亲接着看焦虑症。我说:“你也需要看呀,你也很焦虑。”他说:“是的,我现在正在吃西药抗焦虑药。不过你千万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我担心他知道了更不利于康复。”这显然又是担心焦虑的表现,其实他的孩子早就知道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随诊的学生十分同情这一家的遭遇,把他们送出诊室,不料,这位大学教授再三恳求学生留一个电话。从此这个学生就不得安宁,每天多次接到这位大学教授的电话,总是反复询问他担心的事情,使这个学生也几乎要得焦虑症了。在他实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我。我说:“你再坚持一段时间,等他们一家的病逐渐好转,一旦不焦虑了,就不会再打扰你了。”果然,电话越来越少,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没有电话了。突然有一天,那位外地教授打来电话说:“我们全家都好了,孩子已经恢复上学了,我们十分感谢你们的治疗,我知道最好的感谢方式就是,永远不要再打电话打扰你们的工作和生活了。”“难道这就是感谢呀?”这回该轮到我的学生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