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全文在线阅读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雷军投资雷军

关灯直达底部

爱手机,爱互联网,爱喝碳酸饮料,爱穿棉质T恤,爱秀他投资公司的产品,爱骑车,爱整洁,顾惜形象,不时抽烟,却不允许被拍入镜头。这就是金山软件董事长,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2007年10月,金山IPO长跑终于撞线。雷军将之视作他对金山与自己青春的交代,辞职,归零。那时,雷军刚跨过38岁。与告别金山相伴的是,他曾经信奉的那些东西一路上已瓦解得差不多了,到接近四十岁的时候,“全面崩溃”。

“曾经的信仰没了,有人信仰了金钱,有人信仰了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我只能去寻找人生中最鼓舞你的那些东西。我还保持了心里那一点点的东西,我相信真善美。”一个想做一番事业的人,随着年华逝去,想要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生命留给自己的空间却越来越小,雷军还有机会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他的理想吗?

离开金山后的雷军,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所事事。他离开金山时,与金山有竞业禁止协议,金山所有的业务他都不能干。这一下把他手脚捆住了:他懂的、他熟悉的不能干,别的他又不懂,不知道能干什么。“每天早上起来不知道干什么,半夜如果醒了觉得很茫然”,有时候他会和朋友倾诉,“提前感受到退休老干部的凄凉。”他感受到外界对他兴趣与热情的下降,“有人走茶凉的感觉。”但同时,他也故意去寻求某种冷遇,以彻底告别金山。金山要继续给他配车与司机,他拒绝了,一个人背着双肩包走来走去,曾经在风雪夜里站在路边等半小时都拦不到出租车。他时不时回到金山总部所在的柏彦大厦,但他不上去,只肯进楼下嘈杂拥挤的街边烧烤店,在这里和黎万强等兄弟在烟雾缭绕中讨论金山的新产品问题。

金山生涯让他既拥有一帮好兄弟,也和团队里另一些人颇有罅隙。这些矛盾主要是因为雷军的理想与完美主义与下面执行者现实的激励需求冲突而成。辞职后,跳到局外审视,雷军明白了,之前金山下面某些人的诉求是完全正常的,要“遵从人欲,广结善缘”。

站在局外,雷军更加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要信命。

“我只要一认命,一顺势,我发现就风生水起,原来不认命的时候老干逆天而为的事情,那叫‘轴’。”雷军说。

雷军的认命,并不是等着命运来安排,而是对命运的把握。既懂命,又能把握运,那最好就去投资了。那几年,不是没人像雷军那样有钱,但有几个人像雷军那样既有余钱,又有这么多IT人脉,还年轻气盛,对互联网技术、模式与产品没有停止研究,并且赋闲?

一个年轻、有钱、有闲、有经验的IT“老革命”,是雷军做天使投资的独特竞争力。更何况,此时的雷军已经能把握“命运”。

在雷军投资的近20家公司中,一多半是从“零”做起的。跟别的大多数天使投资不同,这里面有好几家都是出自雷军的想法或创意,他脑子里带着这些想法去物色、选择他熟悉的创始人,而非等着陌生的创业者来找他。

其实,雷军最早与“投资”有染是在1998年10月。联想宣布入股金山第二天,他就在港股市场上买了联想的股票,“既然联想投资了我们,我看这个公司管理还行,得买它股票看看。”后来,他也在很低的点买过金蝶(有一度金蝶十几天交易量全是他一个人买的),他还买过方正,买过腾讯,全是他熟悉的中国IT企业。这与他后来做天使投资的逻辑相合:不熟不买、买市场前两名、买跌不买涨。身为金山总裁,他在金山最困难的1996年,把自己的工资降到了3000元/月,一直到1999年才涨到8000元。“做了股票后,才发现金山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说不过去,好像自己的劳动没有价值。”

但他财富真正的大笔积累并不来自于他早期在股市上的投资,而是源于2004年7500万美元卖掉金山与联想投资创立的卓越网,外界估计雷军个人获利约有亿元人民币。有钱就有资本,这些,让他有能力按着他所理解的“命运”投资。

由于从未间断对形势的研究,很多时候他都会冒出某些idea,然后在朋友圈内找合适人的一起探讨细化方向创业。比如多玩,据说是李学凌有段时间经常找雷军聊天,有一天雷军忽然对他说,我想做个游戏网站,你有没有兴趣?于是李学凌走上了创业之路。对于这些初创企业,雷军从一开始在方向上就有助力。凡客刚刚起步时,雷军几乎是作为创业团队的一员,参与所有的具体策略制定。

一直研究市场“风向”的雷军,从2005年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是10倍PC互联网的规模,我应该是第一个说出这个观点的人,但是孙正义说了,全世界才听到。”

长时间的研究之后,一个大计划在雷军心里形成了,这就是为移动互联网做一个平台,做小米科技的想法逐渐成熟。

方向来自于专心做天使投资的几年里,那时雷军对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了深入观察。“移动互联网是软硬一体化的体验,我看了移动互联网5年时间,琢磨完了,开始研究终端,国内所有的厂商都去看过了。发现所有的终端都不够好。”雷军说。他想打造能拥有死忠发烧友的顶级智能手机。第一,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是PC互联网的10倍以上。第二,手机会取代电脑成为大众最经常使用的计算中心,现在还完全没有手机做到,即使苹果也是以电脑为中心。第三,现在和苹果竞争的都是硬件公司,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和全能型的苹果竞争。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对运气和命运都能把握的雷军,现在就差一个人挑头去做。最初,雷没有下定决心自己做,他想过是不是有手机厂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转型,他曾经想过投资魅族,但“越深入越发现此事复杂,风险大”,他渐渐坚定了自己做的念头。

想过失败最多的可能是雷军自己。但雷军怕输,这是他下决心做小米之前最大的顾虑。“我做天使投资,一年见的几百个项目大部分都死了,听到的更多是沮丧的消息。所以今天轮到我干的时候,无论我多有经验,我第一个念头觉得自己可能不行。”

他承认自己有“输不起”的念头。“但是你又想去搏一把,觉得不搏这一次,人生愿望没实现,太不过瘾了,所以我就决定往下跳。”

2009年底,雷军度过40岁生日,心里对自己说,开始干吧。2010年初,雷军对终端的思路初步成形,4月,创办小米科技。

多位业内人士对小米手机及雷氏商业前景表示不看好,很大原因源于对雷军精力是否集中、够用的怀疑。“他的摊子铺得太大了。”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雷军做了一次最正确的投资决定。以互联网的思维卖手机。在对的时间干了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