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全文在线阅读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一

关灯直达底部

“第一只小板凳”《思虑中国》出版没多久,一位朋友对我说:有没觉得,你书里那些人,假假的?我一愣,很快明白他的意思:经过媒体仰视和提炼的人物,尤其学术文化大佬,或多或少会失真。

又一天,一位同行跟我抱怨他那奢侈的东家总是千方百计提供跟访企业家或者明星大腕的机会,他说,被跟的人演得累,跟的人也累,总之,无聊得紧。

如果不能在内心里回答这两个问题,我是没法安心做活的。记者面对一个人,看、听、记、想,再全面丰富终是时空一段,不是全部,无法涵盖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做和说,善和恶,表面和内心,故事的阳面阴面以及所有的中间地带。在这个意义上,迄今为止,视线所及,我还没能看到一部“真的”人物报道,包括纪录片,包括那些标榜揭秘、真相的事件陈述。更何况,所有的人和事,都在变动中。即使在相对静止的一段时间里,要真正把握一个人是多么艰难——想想你跟最亲密的人之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场域吧。我们只能描述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事,并建立逻辑,那是思维作业的痕迹。没费太多时间我就想明白了:这世间没有纯粹的“真”;纯粹,是哲学家们用来说事的模型。

但不意味着可以无视这两个问题的存在,至少可以从祛魅二字下手。对世间万物,不俯不仰,取平视——小学二年级我在少年宫给穆铁柱系过红领巾,他坐下,我爬上一张特制的椅子,便能平视他的眼睛——那感觉不错。我是多么喜欢庄子“齐物”的“齐”字,拿来给儿子报户口用了。祛魅还包括,对所有的知识、理论、意识形态不轻信,不谵妄。

有一次看到作家刘恒说:“如果访谈也算文章,理应是最口语化的文章。实际情形却相反,我们读到的这类东西大多数都被过分书面化了。我不知道应该赖谁。以我有限的经验而论,学问不大,可是一谈学问肯定端着,不像谈自己喜欢的吃喝那么随意。有些访问者也端着,发问的时候使劲儿找板眼,落实到纸上劲儿就更大了。”记者笔下的人物看着假,可能也跟“劲儿大”有关。这一两年,我本该琢磨琢磨放松的事,后来跟儿子一起在地上爬爬,多发单音节词语,少啃大部头,自然就松落了些。

我们与之交道的,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历史和命运。然而,再往前走走,回头望,还是看到一个一个的人。我已经习惯于把一个人扔进一个背景里去打量,但这样做是有危险的:平衡得不好,所有的人物最后都会面目模糊、大体相似,成为宏大叙事的一行注脚。所以我常提醒自己:别忘了人,啊人。

一篇一万字的人物访谈就像一幢房子,房子要稳,地基须比地上部分打得深。它被赋予地上的形式,但地基部分应该受到控制。祛魅用于观察、理解,控制表现在提问和下笔,袪魅也是一种控制。有一阵子,我沉迷于夯地基而忽视了造门窗和涂抹外墙,多半是小时候营养不良落下的病,自然要经历的阶段,我也就随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