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享誉文坛的作家石钟山,近日又出版了他的新作《大院子女》。小说虽然仍以军人生活为主题,但两代人的命运已是大不相同。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上辈人的激情已经燃烧殆尽,下辈人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更多的悲情。记者就这部新书的创作和感受采访了作家石钟山先生。
赵:请向读者介绍一下新书的主要内容。
石:这部小说写了一群部队大院的子女高中毕业走向社会后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事业,以及他们所肩负的历史和道德等责任。故事从1975年开始,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开始讲故事,是因为新时期变革即将开始,人们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心灵经历等,是当代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部队大院的这群子女是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同龄人的,因为他们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父辈的荣誉所带给他们的影响,使他们既单纯又复杂。
赵:“石光荣”那一辈人与大院子女这一代人有什么不同?
石:从“石光荣”到他们的子女,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经历的时代不同。“石光荣”们那个时代应该是单纯的,人们都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有理想,生活简单而又单纯。然而,到了他们的子女这一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多元化了,以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新时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单纯变得复杂,因为复杂,我们这代人就有了许多欲望,而欲望的实现,就一定会付出许多牺牲,以及痛苦和困惑。这是这一代人成长的代价,这也是生活本身给予我们的。我们没有办法去逃避,即便是悲情,我们也得去随缘。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代人真诚地羡慕上一代人那种不折不扣的激情岁月。
赵:有人说,这部书揭开了神秘的部队大院生活,是一个“卖点”,你怎么看?
石:部队大院的生活,首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有我们大多数人司空见惯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部队军人的构成是五湖四海,操着各种口音的官话,各种省份的风土人情都集中在部队大院里,还比如它的管理——熄灯吹号,起床吹号,上班下班还是吹号。另外就是他们的职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又因为部队大院一切都是军事化管理,闲散人等是没有机会走进部队大院的;到处都有“军事重地闲人免进”等警示,这就造成了部队大院的神秘。对于任何人来讲,熟悉了就不再神秘了。只有真实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部队大院中,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部队大院和外界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那时部队大院子女上学,都有专门的“八一学校”,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部队干部的子女,有专人来管理,基本上达到了半军事化管理。
赵:书中主要讲了4个青年人的爱情和命运,很抓人,你是怎样设置和再现人物情节的。这里面有没有作者的影子?
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我没有刻意去设置,都是生活中来的。按年龄推算,我本人没有这些主人公大,但我清晰地感受到、听到、看到的是这样的命运和故事。我希望通过这4个主人公的命运,折射出那一代人共同的经历来。我努力地照顾到多层面,因为文学不是生活的实录,在创作时也感受到了文学的无奈,生活太丰富了!而文学的表述却是有限的,这是我对文学的遗憾。
这本书毕竟不是自传,但是4个主人公的身上都有我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我希望通过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传达一些我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判断。情节是虚构的,情感永远是真实的。
赵:我觉得你写的爱情非常注重人物心灵的感受,与现在注重感官享受的爱情小说相比,太“干净”了。你怎么看当下的爱情小说?你对爱情持什么态度?
石:当下流行的爱情小说我不爱读,因为我认为那样的爱情小说没有审美意识。写这些小说的作者大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道德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上一代人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爱情观也发生了错位。爱情是很美好的事物,因此具有恶性循环。没有美了,便只剩下“性”了,太原始了,不是进步,而是退化了!
现在的爱情小说与以往的爱情小说相比,不是写法的不同,而是作家对爱情本身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据我所知,现在的年轻人并不都是像一些小说描写的那样,对待爱情方式的主流仍是古典的,只不过是一些创作者把边缘错位当成主流罢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之所以经典,大概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考验和磨难。
我的爱情观是古典的,相识,相近,相亲,然后才是相爱。爱情的滋味重要的是过程,没有了过程的爱情,还剩下什么呢?爱情是复杂的,是一门学问,它关乎到每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