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习斗诤之裁断,至比丘僧伽时,谦让而应以如拭尘埃之心至僧中。应善辨座席而着,不挤进长老比丘之间,不推开年少比丘之座,应著于适当之座,不言前后相违之语,不应言无益徒劳之语,应自说法,或应问其他,或不得轻视圣者之默静。于僧众所许可检问者之人,欲检问时,不可问和尚,不可问阿阇梨,不可问[和尚]弟子,不可问[阿阇梨]门弟,不可问同行和尚者,不可问同行阿阇梨者,不可问种,不可问名,不可问姓,不可问[汝是长部诵者、中部诵者等]阿含,不可问家之阶级,不可问生地。此为何故耶?于此彼有爱憎故也。有爱或憎之时,行贪不应行,又行瞋不应行,行痴不应行,又行怖不应行。僧众所许可检问者之人,欲检问者,应以僧为重而行,不应以人为重;应以正法为重而行,不应重利养;应从义利而行,不应依众之净善处;应以时检问,不应以非时;应以实检问,不应以非实;应以柔软检问,不应以粗暴;应以利益检问,不应以无利益;应以慈心检问,不应以瞋心。不应为耳语者,不应求恶失,不应以手覆眼,不应举眉,不应举头,不应振手,不应示手印。于座席着坐应善心得,唯视目前一寻,应[答][决断]之事当着己之座。不可从座而立,不可[勿视决断]而交,不可主张罪,不可说暧昧之言,不可急忙,不可粗暴,应不瞋,应以软语而有慈心,应有友情、同情,应为同情之行,不绮语,以制限语,依亲切心,无不善语,应自行检点[得否决断、灭诤?]应检[令彼有耻者得解耶?]应检呵责者,应检被呵责者,应检非法呵责者,应检非法被呵责者……如法呵责者……应检如法被呵责者。
不可省略[呵责者、被呵责者]所言,不说非所言,所说之句文善之,他者反问应以自白而处分之,不应微笑,不应抱怖畏,不应制以粗暴,质直温和而应灭除不净。不应行贪不应行,不应行瞋不应行,不应行痴不应行,不应行怖不应行,于法与人应公平。检问者如是而检问之时,取[大]师与智者而随教者,对同梵行者乃爱敬、尊重。
二
[检问者之说]经为结合[罪与无罪],喻是为[示义]之比说,义是为了解,反问是为遮止,求听羯磨是为呵责,呵责是为[罪非罪之]忆念,忆念是为共语,共语是为[勿从此住处而去之]障碍,障碍是为决断,决断是为判别[恶非恶],判别是为[知]处非处[犯不犯、轻重犯]之行,处非处之行是为调伏恶人、守护善比丘,僧伽是为领承,依僧伽所听许之人,是不伪立而立。律是为律仪,律仪是为无悔恨,无悔恨是为愉悦,愉悦是为喜,喜是为轻安,轻安是为乐,乐是为等持,等持是为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是为厌离,厌离是为离欲,离欲是为解脱,解脱是为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是为无取着般涅槃。为此有[律之]论,为此有[律之]考量,为此有近习,为此有倾听,即:此无执取,心解脱。
三
依善巧有智者所行检问之仪法,用善说学处之随顺意,而不破来世之趣。
于事、失坏、罪过、因缘、行相无智,而不正知前事后事、成不成。
于羯磨、诤事、灭诤亦无智,染、污、愚痴,依怖、疑而行。
不善辨所制,于处置无智,得党友而无惭,为黑业,无恭敬,如是比丘实谓不可敬仰者。
于事、失坏、罪过、因缘、行相有智,正知前事后事、成不成。
于羯磨、诤事、灭诤亦有智而无染、无污、无痴,不依怖与疑而行。
善辨所制,于处置有智,得党友而有惭,为白业,有恭敬,如是比丘实谓可敬仰者。
———小诤终———
摄颂
卑贱心.问.重. 僧伽.非个人
经为结合也 律为调伏也
于小诤摄颂 于此成一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