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文中所讨论的“符号”,与通常情况下所理解的“符号”的含义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我们理解的符号是这样的:婚戒是婚姻的象征;红色交通信号灯意味着停止行驶;穿裙子的人物剪影是女性洗手间的标志;字母“XIV”在罗马数字中代表数字“14”;在法语中,“chien”的意思是“狗”。
由此可以看出,出于物体间的相似程度或者惯例,我们一般会用某一领域的对象来指代另一领域的对象。前者通常是比较具体的、容易听到或看到的事物,而后者是一些不那么具体、少为人知甚至纯粹抽象的事物。在上文提到的实例中,符号可以用来传达某种信息:我们在洗手间的门上贴上人物剪影,我们说出“chien”这个单词,我们写下代表数字的字母“XIV”。这里的每一种情况都是使用符号获取信息的过程。
然而,这与在代数和逻辑问题中出现的符号是不同的。当写下“x=y+6”这样的方程时,我们可能并没有想传达某种信息,只是在默默地解决问题。
既然不是为了交流,我们为何还要写下这些符号呢?我们已经说过,书写并不是重点。我们完全可以在脑海里思考代数问题,只有当数据太多时才写下来。
还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忽略某些符号。符号排列的位置就能帮助我们正确处理问题。例如,我们写下一个普通的数字“237”,仅用三个数位就能够表达出来,不必使用“2×102+3×101+7×100”这类符号。数字所在的数位通常代表着是10的几次幂。对于二进制的数字来说,只有0和1两个数字,数位便是表示数字大小的关键。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符号呢?
问题的答案最早由艾伦·图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写下一串字符,是我们讨论数字映射以及字符串映射处理的前提。现在,我们将这种字符串处理的过程称为数字计算。我们像写下字符串一样写下数字,目的还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