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已移至华下[1]。祠堂书院之事[2],虽皆秦人为之[3],然吾亦须自买堡中书室一所,水田四五十亩,为饔飧之计[4]。
秦人慕经学、重处士[5]、持清议[6],实与他省不同。黄精[7]、松花[8]、山中所产;沙苑蒺藜[9],止隔一水[10],终日服饵[11],便可不肉不茗[12]。然华阴绾毂关河之口[13],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14]。
今年三月,乘道途之无虞及筋力之未倦[15],出崤函[16],观伊洛[17],历嵩少[18]。亦有一二好学之士,闻风愿交[19],但中土饥荒[20],不能久留,遂旋车而西矣[21]。彼中经营方始[22],固不能久留于外也。
注释:
[1]新正:新年的正月,亦指元旦。[2]祠堂书院之事:指准备建造朱熹祠堂和书院的事。详见《与李中孚书》。[3]秦人:陕西人。陕西为古秦国地。[4]饔飧(yōng sùn)早餐和晚餐。[5]处(chǔ)士:不出仕的人,隐士。[6]清议:公正的舆论。[7]黄精:一种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古人认为食之可延年益寿。[8]松花:松树花粉,可食。[9]沙苑:地名,又称沙阜、沙海,在陕西省大荔县南,洛河、渭河之间,地多沙、草,宜畜牧。蒺藜:草本植物,果实可入药。[10]一水:指渭水,沙苑在渭北,华阴在渭南。[11]饵:食。[12]茗:茶。此处作动词。[13]绾毂(gǔu):绾,系;毂,车辐所聚之处。比喻处于中枢地位,对各方面起联络、扼制的作用。关河:关,潼关,在华阴县东;河,黄河,在华阴县东北。[14]建瓴(líng):“高屋建瓴”的略语。意为把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瓶,一说即瓦沟。[15]虞:忧虑。[16]崤(yáo):即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分东西两崤,延伸黄河、洛河间。函:即函谷关,在河南省新安县东。[17]伊:伊水,在河南省境内。洛:洛河,在河南省境内,入黄河。[18]嵩: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少:少室山,嵩山三峰之一。[19]闻风:原意是听到风声、传闻,此指听到作者来河南,犹言“慕名”。[20]中土:犹言“中原”,指河南。[21]旋:回。[22]彼中:那里,指华阴。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学者称他为亭林先生。少年时放弃科举,讲求经世之学,曾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很有名气。清兵南下时,他又参加了昆山一带人民的抗清起义,明亡后,拒不出仕,遍游华北,交结同志,念念不忘恢复。晚年卜居华阴,专心于学问,著作丰富,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学者。
这是作者游历、考察北方十几年后,刚在陕西华阴定居时写给家人的信。他简略介绍了陕西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分析关中形势的一段,表明作者仍念念不忘“天下之事”,可见身为遗民,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