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 »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全文在线阅读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CHAPTER5 剖析宫崎骏世界的机械 02 从现有的兵器说开去坦克篇

关灯直达底部

作者 角田亮

宫崎骏的世界不仅限于动画电影这一种表现形式。以电影原作品的形式问世的史诗级漫画《风之谷》断断续续连载了12年,终于大功告成。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有两本不那么受人关注的著作集——《宫崎骏的杂想笔记》和《泥泞中的老虎——宫崎骏的幻想笔记》。这两部作品是宫崎骏个人兴趣的产物,所有故事围绕着战争与兵器展开。书中有色彩斑斓的插画与详尽的兵器细节图,旁边配有作者手写的小知识与小点评。在这两本书中,宫崎骏笔下的角色们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不难想象,他作画时定是眉飞色舞。不得不说,这与人们心目中的“动画电影导演”与“文化专家”的形象相距甚远。

我是非常反对日本恢复军备的,对PKO(联合国维和行动)也持反对态度,但我对军事元素一直很感兴趣,也发现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小知识,其中不乏人类干的一些蠢事。研究了几十年,自然积累了大量的杂学知识。积累得多了,自然想要找个地方发泄一下,于是我就开始描绘自己的幻想世界……(笑)(Animage,1995年12月号)

请大家注意,宫崎骏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迷。他从小就对军用飞机、军舰与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在画中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他的体格并不健壮,与小伙伴打架时总是处于下风,因此对军事的兴趣也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交替阅读战记与儿童文学作品是他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军事迷还是动画迷,都有恋物癖的一面,也体现出了对潜能的期许,因此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宫崎虽然偏爱战斗与兵器,却不是恋物式的偏爱,也不追求武器的杀伤力。他更注重兵器的性能与功能美,同时强调操纵兵器的人类有多么愚蠢。从这个角度看,用机械迷来形容他会更贴切一些,也许这就是宫崎世界的魅力所在。人类的确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生物,而创作者们总能以人类的纠结为灵感,打造出富有魅力的作品。宫崎骏也不例外。他不断追寻自己心中的另一个世界,并将它以插画和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说不定解读宫崎世界的关键就在这些故事之中。

《宫崎骏的杂想笔记》可谓宫崎世界的“B面”。1985年11月,电影版《风之谷》的制作工作宣告结束,于是宫崎骏在月刊Model Graphix上开始了“杂想笔记”的连载。连载曾因《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的制作多次中断,在10年间不定期刊登了19期。起初,连载内容以机械为主,配以少量的解说文字。谁知在连载的过程中,故事的动作场景越来越多,机械的细节反倒变得模糊,愈发不像模型杂志的连载了。第12期连载《飞行艇时代》在日后被搬上了银幕,成了《红猪》的原作。自由而随意的连载本是为了发泄在制作电影时积蓄的压力,谁知在发泄压力的过程中,他又有了新的灵感。我们能从这份笔记中发现宫崎骏的兴趣,也就是军事插画与他的动画电影之间的共同点。我将按照陆、海、空的顺序,为各位剖析两者的关联性。

《宫崎骏的杂想笔记》其中之一《汉斯的归途》与漫画版《风之谷》的大结局同时问世。在这个故事中,宫崎骏聚焦于德国的四号坦克[1]。其实,刊登了《风之谷》大结局的Animage1994年3月号的封面就是出自宫崎骏之手。Model Graphix与Animage没有任何关系,可它的封面彩图竟是《汉斯的归途》的角色们站在坦克上的画面。

《汉斯的归途》的主角是德兰西预备役上尉与坦克整备兵汉斯这对哼哈二将。1945年5月7日,纳粹德国土崩瓦解,二战宣告结束。为了躲避苏联军队的追捕,回到西德与母亲团聚,两人踏上了逃亡之路。半路上,他们邂逅了美少女罗莎以及她的祖母。一行人驾驶着四号坦克,靠智慧与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在连载这个故事时,宫崎骏曾发表过这么一句话:“德军战败了。德国的士兵们不属于正义的一方,也没有崇高的名誉。但他们一定要活下去。”而在2013年7月上映的新作《起风了》的宣传语正是“一定要活下去”,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虽然“一定要活下去”与《幽灵公主》的宣传语“活下去”有些相似,但它不仅仅是《幽灵公主》的延续。无论是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还是他笔下的漫画作品,“活下去”都是他长久以来坚持刻画的主题。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四号坦克虽是主人公的座驾,但作为一种兵器,它并不具备较强的性能。它是德军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为了对抗敌军的坦克,德军对四号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良,开发出大量的衍生型号。然而,它并不具备压倒性的战斗性能,只能算是朴实无华的量产型坦克。正因为如此,士兵们才会开动脑筋,为坦克安装上装甲板,以改良它的性能,让它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直到车体变得千疮百孔。想象改造与战斗的细节正是这个故事的乐趣所在。主人公开着坦克,带着美少女逃亡的一幕幕,颇有些“战争秘录”的味道,也充满了冒险色彩。它是一部积极向上的作品,既有动作元素,又不失幽默,绝对为读者服务,使人不禁联想到《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为何这部作品会如此阳光呢?也许是因为宫崎骏在漫画版《风之谷》中描绘了太多凝重的主题。总而言之,这部作品体现出宫崎骏也是一位实力超人的娱乐作家。

《泥泞中的老虎》改编自1995年被翻译成日语的战争实录《泥泞中的老虎》(Tigers in the Mud)。它记录了驾驶德军最强坦克——虎式坦克[2]的小队长奥托・卡利乌斯(Otto Carius)[3]的亲身经历。

然而,宫崎骏只对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产生了兴趣。1997年,宫崎骏在完成了《幽灵公主》的制作工作之后远赴东欧小国爱沙尼亚的战场遗址,还前往德国采访了该书的作者。用心到这个地步,可见《泥泞中的老虎》已经超越了兴趣爱好或想象的范畴,基于外景采风的电影也不过如此。独具一格的战争漫画就诞生于这样的过程中。

宫崎骏关注的是1944年2—3月德军节节败退时发生的故事。当时的爱沙尼亚还是苏联的一部分。在兰彼图的战役中,虎式坦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虎式坦克是一款重型坦克,拥有厚重的装甲,还有由88毫米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最大马力达700匹,重达60吨,平地行驶速度为45公里/小时,越野速度为20公里/小时,在与敌军坦克的对阵中未尝败绩。故事的舞台为不足1平方公里的平地。德苏两军在铁轨两侧僵持不下。主人公卡利乌斯少尉以两辆虎式坦克勇敢对阵数量与装备远胜于自己的苏联大军。实地取材的心血没有白费,《泥泞中的老虎》比《汉斯的归途》更细致,也更真实。这是一部有原作的作品,因此以主人公的视角展开的故事情节可谓有条不紊,而宫崎骏则用他的军事知识将细节扩充得更饱满了。与《汉斯的归途》相比,《泥泞中的老虎》没有孩子气的天真幻想插足的余地。这便能让我们联想到与传统意义上的儿童电影略有距离的《幽灵公主》中的严肃描写。炮击产生的闪光、冉冉升起的浓烟、飞扬的尘土、熊熊燃烧的坦克……每一处细节都是如此浑厚饱满,形成了一幅颇具震撼力的地狱绘卷。与此同时,宫崎骏还对坦克兵们的战场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坦克中吃的野战食品甚至有废油和汽油的味道。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再严苛的环境都能习惯。在与坦克相伴的这么多年里,废油与汽油的臭味,也就是坦克的臭味,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作品中还有许多连名字都没有提就不幸战死的战友。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双方伤亡惨重,但战局并没有太大变化。其实在《泥泞中的老虎——宫崎骏的幻想笔记》的后半部分,作者介绍了好几场德军取胜的突袭。照理说,那些战役会更加激动人心,但是比起胜负与英雄的伟业,在战场这个疯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小人物更能吸引宫崎骏的注意。由此可见,宫崎骏的电影世界在逐渐变化,而他的想象世界也不例外。

[1] 德国在二战中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的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且与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

[2] 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正式名称为六号坦克。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德军称其为“无敌坦克”。

[3] 奥托・卡利乌斯(Otto Carius,1922—2015),德军王牌坦克杀手,在二战期间一共摧毁了150—200辆坦克,这些战绩绝大多数来自苏德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