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山川贤一
我并不喜欢以故事所包含的思想在伦理层面是否正确来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除非作品的每一分钟都透着作者的歧视性偏见。一个故事有趣与否,关键在于制作者有没有就作品的主题透彻思考,所以作品的思想结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
以《风之谷》为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之一。但它之所以有趣,并不是因为宫崎骏的环境观是正确的,事实正相反。正因为《风之谷》表现出了宫崎骏曲折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思维,才能成为经典。
漫画版《风之谷》的读者能从作品中读出无数问题:你觉得森林值得我们去保护吗?要是森林在释放杀人的毒气呢?虽然毒物来自被污染的土壤,森林本身是无辜的,但人们还是会憎恨森林。那么对森林产生憎恨的人们有罪吗?森林原本发挥着净化世界的作用,可人们已经适应了污浊的环境。如果世界真的变干净了,人类反而会一命呜呼。即便如此,你还能对森林一往情深吗?
主题的有趣程度来源于一个又一个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越是拥有有趣主题的作品,就越是不容易得出结论,即便得出结论,也会是一个只有创作者才能理解的深奥结论。
不过结论并不会对故事的有趣程度产生太大影响,所以有没有结论也就无所谓了。《新世纪福音战士》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没有一个像样的结局,但它依然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观众。
我之所以从事解读作品主题的工作,也是为了将创作者的思考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至于创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我并不关心。
话虽如此,对创作者本人而言,思想是否正确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追求正确才是人会烦恼、会思考的根本原因。我想借此机会,为大家分析一下宫崎骏的思想历程,以及他作品中刻画过的种种问题。这些与他的新作《起风了》的内容也有直接的关联。
先看宫崎骏作品中的科技与魔法。他执导的作品不是走科幻路线,就是走奇幻路线,唯有《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不是。超现实的科技与魔法在片中随处可见。
科技与魔法都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手段。但是在《红猪》之前,宫崎骏作品中的科技常被贴上“危险”的标签,魔法倒显得十分友善。比如《龙猫》中的魔法就没有任何负面描写。《魔女宅急便》的魔法是工作的必备工具,也是助人为乐的方法,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隐喻。
也许有读者会说:这不是废话吗!现实生活中就有各种各样的科技,但魔法只存在于虚构的世界。所以,在作品中提醒观众警惕魔法的危险性也没有任何意义。正因为魔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所以它才能成为各种主题的隐喻。
但是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天空之城》:天空之城拉普达靠着飞行石的力量悬浮在空中,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飞行石,所以它跟魔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将电影的设定改成“古代拉普达人是魔法师,用可怕的魔法统治着老百姓”,故事也能成立。
然而,作品中的拉普达人并不是魔法师,而是拥有高科技的普通人,所以希达才会说出这样的台词: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拉普达会灭亡。肯德亚山谷的歌谣是这么唱的:“扎根于泥土,与风儿共生,与种子一同越冬,与鸟儿歌唱春光。”就算拥有再多的武器,操纵无数可怜的机器人,人离开了土地也是活不下去的!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高科技对阵“与大地共存”的结构简洁易懂,想必每位观众都能理解希达的台词。但如果将高科技替换成魔法,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希达的台词所引出的带有环保色彩的主题性,会建立在一个极不稳定的特征上。那就是,某项技术在作品中算是魔法,还是科技。
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罗穆斯卡说过这样一句话:“拉普达绝不会灭亡。它会一次又一次复苏。因为拉普达的力量,才是人类的梦想。”
换言之,科技的进步所孕育出的梦想本就有危险的一面。人无法放弃梦想,放弃也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梦想总有正反两面。
正因为如此,追逐梦想所酿成的悲剧也会在今后不断重演。宫崎骏借罗穆斯卡之口,暗示了人类的宿命。
魔法跟科技一样,都是拓展人类能力的手段。宫崎骏通过作品暗示了科技的阴暗面,却没有让观众警惕魔法的危险性。这岂不是与他的认识背道而驰吗?
只要将一项技术定义为魔法而非科学,它就会变成实现梦想的美妙力量,而隐藏在梦想中的危险性也不会为观众所察觉。各位就不觉得这样很矛盾吗?
我之所以纠结这一点,并不是想在鸡蛋里挑骨头。但我认为,至少在某个时期之前,宫崎骏只是觉得科技很危险,却没有明确认识到科技为什么危险。
宫崎骏并不是一个厌恶科学的人。在《未来少年柯南》中,拉欧博士所掌握的太阳能的秘密虽然能帮到英达仕多上的人们,却也有可能让空中要塞“巨人号”复活,再兴战乱。在这部作品中,科技就有两面性。
再看《风之谷》。无论是漫画版还是动画版,只要我们细细鉴赏,就能发现娜乌西卡也算是一位科学家。
风之谷的居民特别害怕腐海的树木,因为它们会释放出瘴气。但娜乌西卡偷偷种植了一些腐海植物,并用干净的地下水浇灌它们。最后,她发现自己种的植物并不会释放瘴气。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毒素源自土壤中的污染物,而非由植物自行合成。观察、实验、推论,这不正是科学家应有的治学态度吗?
在漫画版中,土鬼诸侯国联合帝国在“陵墓”找到的黏菌兵器突然失控,酿成惨祸。由于娜乌西卡曾观察过普通的黏菌,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所以她立刻理解了其中的玄机。在故事的最后,娜乌西卡痛悟“纯净与污浊是不可分割的”,而这种感悟也与她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密不可分。正因为她观察过靠污水生长繁殖的植物与微生物,所以才能认识到这个道理。
但是与此同时,娜乌西卡将遗留在陵墓的古代科技蔑称为不值得传承的技术。换言之,她觉得那是不好的科技。那么好与不好的分界线是什么呢?真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吗?
在我看来,当年的宫崎骏虽然能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有好坏两面,但他的情感中有着自然对阵“人类—科学—自以为是”的构图。有时,他也会被这种构图牵着鼻子走。当然,这个推论是否正确,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如前所述,我们可以从罗穆斯卡所说的“拉普达的力量才是人类的梦想”这句话推导出一个结论:“人类引起的悲剧来源于想将世界改造得更美好的梦想。”所以,危险的东西不仅仅是科技。
然而,宫崎骏虽然借罗穆斯卡之口道出了犀利的认识,却将这个刻画成了会为拉普达的科技狂欢,会在看到与拉普达内部相连的植物时发狂的人物,强调了自然对阵“人类—科学—自以为是”的构图。
我们可以看出,宫崎骏在漫画版《风之谷》的最后进行过一定的尝试,以便摆脱这一构图。无奈信奉理性光辉的陵墓主人对阵黑暗与混沌的人类娜乌西卡愈发明显了。
为什么宫崎骏对科技与魔法的态度截然不同呢?问题也许就出在他对情绪构图的扭曲认识。当科学带来某种方便时,他的情感探测器便会敏感地做出反应,可是换作魔法,他的反应就没有那么灵敏了。
当然,这也是宫崎骏最有味道的地方。只是从《风之谷》的晚期开始,他好像也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问题。
虽然我没有确凿的根据,但我能感觉到,在《幽灵公主》以及之后的作品中,他刻画魔法(或与魔法类似的技术)的方法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观众能清楚地看到魔法或超自然力量的危险性。
《幽灵公主》中提到了诅咒等负面的超自然现象。《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则是用魔法剥夺千寻的名字,企图操纵她。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他还加入了哈尔用魔法对抗敌人的原创情节。
而后来的《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则是对曾经的宫崎骏作品的模仿。
波妞的父亲藤本是放弃了人类身份的魔法师。作品中的他虽然很幽默,但性格有些歇斯底里,跟罗穆斯卡和宫崎骏初期作品中常见的反面角色颇有几分相似。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他有一个疯狂的计划:用储藏在井中的生命之水,掀起一场与寒武纪比肩的生命大爆炸,终结邪恶的人类时代,揭开海洋时代的帷幕。这个计划听上去特别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毁灭人类。
在以往的宫崎骏作品中,这类反面角色基本都是爱科技而恨自然,可是藤本对大自然的爱显而易见。
最终,他的计划因波妞的反抗胎死腹中,世界的破灭指日可待。这一段描述神似环境污染的反转,着实耐人寻味。大海因魔法造成的污染孕育出更多的生命。
在《未来少年柯南》与《风之谷》等早期作品中,“科技和破坏环境”与“自以为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宫崎骏打破了这一构图。即便反面角色再怎么热爱自然,即便他使用的是生命的魔法,而非科技,自以为是依旧是自以为是。
换言之,真正危险的并非科技本身,而是人们的梦想。在这部作品中,宫崎骏更忠实地表现出这一认识。
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可以在脑中想象并没有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情。所以,人们才能任思想驰骋在与现在相距甚远的时代与地方,才会为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感动落泪。
正因为我们有想象力,才能思考未来,才能拥有梦想。然而,人类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尽善尽美。人类之所以能开发出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科学技术,也是因为人类没能预料到这些技术将会在日后带来的灾难。正因为如此,人类永远都不可能摆脱梦想带来的悲剧。
在漫画版《风之谷》的最后,推进乌托邦计划的陵墓主人受到了谴责。他之所以执迷不悟,正是因为他对自己预测的未来深信不疑——在这方面,宫崎骏拥有相当犀利的认识。
不过,我依然对理性信徒陵墓主人对阵混沌人类娜乌西卡的构图颇有微词。因为,唯有理性,才能指出理性的极限,不是吗?
我总觉得,这里头存在着莫大的矛盾。宫崎骏原本被纯净的大自然对阵污浊的人类的构图框死了。在《风之谷》的最后,他尝试着摆脱这一框架的束缚。为此,他让娜乌西卡顿悟纯净与污浊是不可分割的,并逆转了价值观,将追求纯净的陵墓主人归为恶,而将同时接纳污浊与纯净的娜乌西卡归为善。
但如此一来,自然对阵“人类—科学—自以为是”的构图便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这样,宫崎骏又陷入了另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纯净的理性光辉信徒陵墓主人。与作品的整体魅力相比,这个问题并不算大,但缺点终究还是缺点。正因为如此,宫崎骏仍要继续与他的情感构图做斗争。
新作《起风了》的主角是兵器的开发者。没有比这更能体现科学与人类梦想的两面性的题材了。宫崎骏将在本作中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