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途岛奇迹 » 中途岛奇迹全文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胜券在握”

关灯直达底部

阵亡将士纪念日29这天,在美国各地,人们站在星条旗下,悼念战死的军人。在战斗中牺牲的年轻军人长方形的新墓轮廓清晰,墓上传统的小旗在暮春和煦的晨风中飘荡。这种景象30年来还是第一次。“……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将先烈们为之献身的事业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那么,我们对长眠于地下的先烈的崇敬和祈祷将是毫无意义的。”檀香山《明星公报》评论说。

“自1898年成为美国领土以来,夏威夷作为美国在太平洋的国防前哨地位是过去任何时候都无法相比的……”

“在整个夏威夷的文明史上,它从未遇到过像今天这样可怕的外来威胁……从未遇到过像今天这样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这天,该报还在其他版面上提出了一些当时能引起人们兴趣的问题。它引用有名望的作家、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新闻部主任克拉伦斯·巴丁顿·凯兰的话说,“美国人看见自己在这次战争中频遭打击而愤恨不已,感到蒙受了耻辱。”航空专家亚历山大·P.德塞维尔斯基陆军少校提醒说:“冲突双方的舰艇制造速度再快,也没有航空兵从空中将其摧毁来得快。”

那天上午,尼米兹登上“约克城号”,他热切地希望美海军航空兵部队能够在日本舰队向中途岛派出舰艇之前,迅速将其打垮。他祝愿该舰和全舰将士一路顺风。“约克城号”奇迹般得以修复,舰上各种旗帜迎风飘扬,正待奔赴战场。有人猜测,当时每个人都在祈求好运。它就像儿歌中的“老灰马”,虽然已无往日的风采,但仍可以出海,准备载运奥斯卡·佩德森海军少校的飞行大队出海参战。

尼米兹对海军士气的涨落像气压计一样敏感。他特地给满腹牢骚的飞行员讲了一番话。他承认他们的困难,并用特殊的方式加以了处理。他知道,一旦这些飞行员明白为什么他们在长期出海之后,气都未喘一口又得立即投入新的战斗的道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底的。尼米兹当时的原话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他确实指示过舰长转告各机组人员,他为不能给他们应得的休假深表歉意,并向他们保证他是万不得已才在这个时候派他们执行任务的,他派给他们的这次任务和执行任务的时间并非出自他的选择。他保证说,中途岛作战一结束,他就让“约克城号”去西海岸度假。

第十七特混舰队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于当地时间09:00开始驶离珍珠港,名义上是去“进行射击练习,然后去支援第十六特混舰队”。“约克城号”的护航舰队实力很弱,只有波科·史密斯的“阿斯托利亚号”和“波特兰号”两艘巡洋舰,以及吉尔伯特·C.胡佛海军上校的由“汉曼号”、“休斯号”、“莫里斯号”、“安德森号”、“拉塞尔号”组成的第十七特混舰队第四驱逐舰警戒中队。

“阿斯托利亚号”进入航道后,史密斯接到电报说接替“阿斯托利亚号”舰长、史密斯的主任参谋弗朗西斯·斯坎伦德海军上校的人选已向总部报到。史密斯咧嘴一笑,心想特混舰队已经上路,尼米兹要把斯坎伦德换下来,必须先追上他才行。因此,这位上校就留在舰上,与他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的全过程。

看到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和“路易斯维尔号”出海前去加入“迷糊蛋”西奥博尔德的阿留申部队时,史密斯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在史密斯的心目中,那个鬼地区不是个理想之所。和蔼可亲的史密斯已准备为国而战,为国而死,视死如归的气概不亚于最刚勇的日本武士,不过,死也要选个气候好一些的地方。

星期六上午,弗莱彻站在“约克城号”的舰桥上。他还不完全了解日军的意图,也不知道日本人攻击的确切时间、兵力规模以及进攻方向。在华盛顿、珍珠港及海上的美国人都不知山本的主力在何处,也不知这只海上巨鹰将扑向何方。他会躲在后台,还是在前台作战?美国情报机构不知道,也不能指望他们知道。

日本方面虽然低估了美国的力量,而且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的JN25密码已被破译,然而,他们在发报时仍十分小心谨慎。正如尼米兹所说:“不能把日本人贬低成情报上的傻瓜。”从他们在中途岛海战之前的电报中,几乎得不到什么情报,就连许多参加过这次海战的日军指挥官也一直认为,美国当时绝不可能仅仅从这一个渠道就能对日方作战计划知道那么多。黑岛便是其中的一个,他临死时还认为,“除了日军密码被破译外,日军的作战计划一定在其他地方也出了差错。”他肯定“美国人事前就搞到了日军计划”。里夏德·佐尔格丑闻30使黑岛和其他许多人认定日本国内间谍四伏,“是他们把进攻中途岛计划的情报透露给了美国”。而且,当时美国与中国联系紧密,会不会在日本的中国人也一直为美国搜集情报呢?

美国也并非没有人患这种间谍活动综合征。“企业号”的领航员理查德·W.鲁布尔海军中校看到太平洋舰队29-42号作战计划,了解美方各项决定及其依据后,印象颇深,以至他后来说:“我们在东京的那个人真是没有白拿我们的钱。”事实上,谍报活动的事是子虚乌有。罗奇福特的“黑屋”是靠艰苦、耐心的工作才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密码破译后,只要把截获的零星材料整理成有意义的文字就行了。

中途岛海战结束后,看问题一向很实际的三和说,联合舰队的参谋们“怀疑我中途岛作战计划的内容肯定有很多内容都泄露给敌人了”,但他对这种说法并不苟同,不过他也没有想到日军密码已被破译。在他看来,美国人“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能猜出我们的意图”。

即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得到有关日本舰队的绝对完整的情报,也就是说,即使他们确切地知道日方集结了哪些舰艇,这些舰艇由谁指挥,部署于何处,指挥官将用何种打法,预期的行动将于几日几时几分开始——这些并不足以确保美国人在中途岛取胜。情报本身并不能把蓝图变成军舰,把一群动物变成适于作战的飞机,或者把刚从航校毕业的新手变成老练的飞行员,也制造不出击中目标就能立即爆炸的鱼雷。

如果物资是作战中的唯一因素,那么日本人就该在中途岛迅速大获全胜。看到这些现代化舰艇,回顾自珍珠港作战以来的一系列胜利,在东进舰船上的日本官兵完全有理由趾高气扬,正如三和在日记中满怀激情所写的那样:

舰队驶过父岛北部海域,继续浩浩荡荡向东开进。这是日本帝国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远征。舰队上自司令、下至士兵,都感到胜券在握。这种作战前产生的压倒敌人的气概源于何方?这确实是一次永远使我们最铭心刻骨的宏伟行动。

动力有保证的主动作战是很容易打胜的。这也深刻地说明绝不能打被动之仗。

接着,三和一反其洒脱奔放的情调,谈起了现实:“在以檀香山为中心的美国太平洋区域,美军作战电台的通信异常活跃,其中有一部分是急电。敌人是否已经估计到了我们的意图,眼下还难说。但我们仍继续前进,同时加强了戒备。”

宇垣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清晨,舰队航向变为90°,但仍行驶在宇垣所说的“潜艇出没的水域”。狂风裹挟着断断续续的大雨,使父岛基地的反潜飞机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也使主力部队的反潜飞机无法从“凤翔号”的飞行甲板上起飞。到18:00,舰队航向变为70°后,才放松了戒备,把出港以来一直保持的二级战备降到三级。“大和号”在渐浓的暮色中前进,宇垣在思考美国无线电活动的含义。他在日记中写道:“紧急电报的往来十分反常。种种大的迹象使我怀疑他们并非在准备主动进攻,而是在采取对抗措施以便对付我可能的行动。”

是美国人的声呐发现我舰队已经出动,还是他们通过无线电侦听或得到了俄国船只的报告而怀疑我们在北方活动?“最糟的可能是28日离开塞班岛的我输送船团已被他们发现。”宇垣判断,“从输送船团的航向和实力,他们可能会猜测这支队伍正驶往中途岛海域。”

“那支船队除随行的第十一水上飞机供应分队外,没有舰载航空兵护航,它们被敌潜艇发现不是没有可能的。”宇垣承认说,“它们过早地被发现可能导致双方摊牌,这倒是件好事。但如果敌潜艇集中在那里,就是件坏事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们暂时也没有必要改变计划。”

但是,即使日军当时也得到了完整的情报——世上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事——他们也不大可能在计划和态度上作大的改变。从实力统计上看,匆匆西行的美航母部队就像是大卫出海去与海上巨人歌利亚较量。现在,让我们把山本所辖的战舰与弗莱彻所能指挥的战舰作一数量上的比较。为了尽量做到客观,虽然处于夏威夷群岛与中途岛之间的美国各式舰船并不属于两支特混舰队,我们还是将其计算在内。同时,因阿拉斯加作战对中途岛作战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故双方的参战部队均不列入。

日方美方

重型航空母舰

轻型航空母舰

战列舰

重巡洋舰

轻巡洋舰

驱逐舰

水面作战舰艇总数

此外,日军还有运兵船、油船、扫雷舰艇及其他支援舰船共43艘,而美军的“阿猫阿狗”舰船加起来才23艘,包括鱼雷快艇、油船,甚至还有1艘改装的游艇。

想到双方以这样悬殊的实力进行常规海战,任何海军将领都会忍俊不禁的。当然,统计数字并非决定性的。战舰究竟是机器,是宝贝,还是累赘或无足轻重的东西,要看由谁来掌握。以“大和号”为例,山本的旗舰是海上体积最大、火力最强的战列舰。但是,山本将其用作海上司令部,这无异于斩掉了它的利爪。尽管这艘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为其骄傲的主人起了点作用,但它还不如留在柱岛,为日本省下它往返于战场而耗费的宝贵燃料。

这位海上司令长官与战列舰一样,盛年已过。但是山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单单通信联络方面的问题就不允许他进行如此英勇无畏却徒劳无功的举动。怎样才能既与统率的舰艇保持联系,又不暴露自己的位置?这一难题在驶往战场途中及后来的海战过程中一直使山本大伤脑筋。

即将开始的战斗将是飞机对飞机、飞机对军舰的战斗。我们来比较一下日美双方那天可以使用的飞机数量:

日方美方美方

(均为舰载)舰载中途岛上飞机总数

鱼雷轰炸机

俯冲轰炸机

战斗机

水上战斗机

水上侦察机

陆基轰炸机00(B-17)

(B-26)

总计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实际可使用飞机的数量上,美方处于稍稍领先的地位,比日方多23架。无巧不成书,这个数字恰好等于中途岛上陆军轰炸机的数量。而从最后的结果看,这些陆军轰炸机可以列为微不足道甚至是不利的因素,因为它们占去了大片场地,消耗了大量燃料和大量人力、时间。而这些东西如用在别处,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把一类飞机与另一类飞机进行比较既麻烦又会引起误解。例如,日方在鱼雷轰炸机方面具有压倒优势,这些速度虽慢但杀伤力很大的飞机曾使珍珠港陷入极大的灾难。而且,当日军对美舰发起攻击时,耀武扬威、轻佻随便的村田海军少佐一定会飞在鱼雷机队的最前面。村田是帝国海军中最优秀的鱼雷机驾驶员。他既是战斗员,是队长,又是士气的鼓舞者。他人虽然瘦,但一磅值千金。如果山本真的如愿以偿,进攻时做到出敌不意,那派出村田的鱼雷机队去攻击尚无准备之敌是满可以凯旋的。

与日方相反,美方在这个地区不仅人力物力不够,质量也差。他们的TBD(“破坏者式”单引擎鱼雷轰炸机)已经过时,爬高很慢,时速仅为100英里,鱼雷的质量也是臭名远扬。改进型的鱼雷机又到得太晚。VF-6(“企业号”的战斗机中队)的非正式飞行日志写道:“鱼雷机飞行员极为恼火。明天就要打大仗了。他们等TBF(“报复者式”鱼雷轰炸机)等了三年,结果它们还是来迟了一周。”

在很大程度上,日本人寄希望于采用突然进攻的方式将中途岛上的岸基飞机牵制在岛上;要么直接摧毁它们,要么使其疲于应付而不能抽身参加海战。弗莱彻比山本多20架俯冲轰炸机,但山本比弗莱彻多17架战斗机。山本的战斗机都是传奇式的零式机,比当时美国最好的飞机还要先进得多。而且,他的战斗机飞行员本领高强,其中有“赤城号”上零式机队长板谷茂海军少佐。他聪明能干,空袭珍珠港时是战斗机部队这把刀子的刀尖。

毫无疑问,依靠这些漂亮的零式机,山本能够抵消对方俯冲轰炸机数量上的优势!毫无疑问,山本的俯冲轰炸机驾驶员即使不比美国对手强,至少也可以一对一!但是,山本根本没考虑在对等条件下打一场航空母舰大战。根据作战计划,美国的舰队只有在中途岛实际上已被拿下后才会出现。这样,山本的4艘久战沙场、屡建功勋的航空母舰将能轻而易举地挡住敌航空母舰。那时,而且只是在那时,他的战列舰上的巨型火炮才会开始发出电闪雷鸣,打击胆敢与之抗衡的美太平洋舰队的残部。

美利坚合众国和日本帝国的海上舰队正朝着中途岛——太平洋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两个小点——破浪疾驶。双方所追求的目标远比这区区弹丸之地大千万倍。太平洋会不会长期成为日本的内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会不会失去屏障?在英联邦其他成员国最终能抽身驰援之前,它们会不会遭受中国那样的命运,处于不可言状的痛苦和劫难之中?菲律宾人为求得翘首盼望的独立而长期耐心的含辛茹苦会不会付诸东流?他们会不会从不时犯错误、但动机良好的美国人手上落到日本人手中而永远得不到自由?战争会不会一直打到美国西海岸?这些问题及其他问题的答案都取决于中途岛海战的结果。

除了有形的舰队实力外,还存在许多无形的因素。山本方面不仅具有吨位大、火力强的优势,而且具有屡战屡胜的光辉历史和必胜的信心,有古代驻防战士的传统,有实现“八纮一宇”的雄心壮志。弗莱彻方面行动快,有突然性和灵活性,有出色的海军情报,有决不容许敌人再逞威风的坚强决心。美国海军与美国人民一样,对于“在这次战争中到处挨打”的情况早已受够了。

美方的这种精神面貌在VF-6的非正式飞行日志中有所体现。5月31日的日志上写着:“飞机和潜艇的侦察表明日本人正按计划逼近。希望真的能接接他们的招。大家都渴望当英雄——会有这个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