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后与最初的人 » 最后与最初的人全文在线阅读

第八章 火星人

关灯直达底部

§1 第一次火星人入侵

在曾经的兴都库什地区,新生的山峰高耸入云,山脚下有很多度假胜地。年轻的亚洲男女常来攀登险峰,净化灵魂。就是在这片地区,一个夏日的黎明,人类第一次目击了火星人。清晨出发的徒步旅行者注意到天空染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绿色,太阳尽管已经升起,却显得十分苍白。他们惊讶地发现那片绿色集结成上千朵云,夹杂着明亮的蓝色。旅行者架起望远镜,看到每一块绿色中间都有泛红的核心,发出红外光——早期人类可看不到这种颜色。这些壮丽的云斑尺寸相仿,最大的略小于月轮;形态各不相同,变化起来比最初形成卷云的时候要快得多。事实上,尽管它们的形状及运动方式和云非常相似,但从某些特征和行为方式来看它们是有生命的,就好像显微镜下看到的原始变形虫一样。

云块散落在整张天幕上,有些聚集在一起,有些则相对分散。它们看起来在移动,向雪线上的一座高峰飘移。最前面的几朵云已经抵达了山顶,又缓缓地像变形虫一样从岩面上下滑。

与此同时,两架电动飞机前来近距离调查怪异现象。飞行员驾驶飞机冲向云层,在云中飞行,毫无阻碍,甚至视野也没怎么受到影响。

一大群云块聚集在山上,爬下悬崖和雪地,进入了冰谷。有时冰山变得陡峭,它们就会减缓速度、逐渐停止,后来的同伴则慢慢积压在上面。不到半小时,天空再一次变得晴朗,只剩下几朵普通的云。但是在冰山上,似乎留下了一朵格外黑暗的、固态的雷雨云;只不过它是绿色的,还在剧烈运动。几分钟里,这些奇怪的东西又聚集成体积更小的一块,颜色也更深了。之后,它又继续前进,越过冰山的峭壁,抵达一片被松林覆盖的山谷,最后被山脊挡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山谷下方有一个村庄。很多居民看到一团神秘的浓烟席卷而来,都开车逃跑了。但也有好事者在原地等待。很快,他们被吸入一片昏暗的、黄褐色的浓雾中,到处都闪着红色的光条。完全的黑暗。手电的光照不出一只手臂的距离就被黑暗吞噬了。呼吸逐渐困难,喉咙和肺很难受。所有人都开始剧烈咳嗽、打喷嚏。云朵流淌过村庄,看起来在随机地施加压力,并不总是朝着总体的方向位移,有时反向施压,好像是在拽着人体和墙壁借力向前进。没几分钟浓雾散去,离开了村庄,只在小巷子里留下了几丝烟雾状的痕迹,像是迷路了。不过它们很快又找到了方向,急忙朝着主干道赶去。

气喘吁吁的村民差不多已经恢复体力,这时山脚下的城镇发出无线电信息,要求人群暂时疏散。消息并不是通过广播发送,而是通过一束射线,这束射线恰好穿过那团有害物质。云块一接触到射线信号就停止运动,轮廓逐渐模糊、粗糙,随后,支离破碎,随风飘动,最终消散了。而当无线电消息发送完毕,云仅花了十五分钟调整休息,很快又恢复原状。十来个大胆冒进的年轻人从城里出来,好奇地接近这块黑暗的物质。他们来到云的跟前,在山谷里围成了一圈。云迅速缩小,体积不比一栋房子大多少。它现在的形态介于黏稠不透明的烟雾和胶体之间,一动不动,直到人类又冒险接近了几码[英美制长度单位。1码等于3英尺,合0.9144米。]。显然人类已经泄了气,准备往回走了;但还没等他们走出几步,一根长喙像变色龙的舌头一样从云体中迅速射出,将他们包裹起来。云块慢慢撤退了,但年轻人们还在它的里面。云(或者说是胶体)使劲搅拌了几秒,之后把被嚼成一块的尸体吐了出来。

杀人凶手正沿着路向城镇前进,碾碎了它所遇到的第一间屋子;它四处游荡,像熔岩流一样推倒面前的一切。有的居民跳上了车子,也有几个被它吞噬、杀死。

临近的几座军事设施从四处向云发送射线,使其破坏活动随之减缓。云再一次分解、展开,变得像一缕烟一样飘动。到了高处,它们如初始那样分散为数不胜数的绿色云块,又渐渐隐去,变成统一的淡绿色,直至消失。

这就是火星人第一次入侵地球。

§2 火星生命

我们关心的是人类,因此只讨论火星人和人类的关系。但是为了理解两个行星之间的悲剧历史,还是有必要考察火星的环境,以及栖居于此、与人类有着奇妙不同却在本质上相似的生命。它们现在企图占领人类的居所。

要在短短几页里描述一整个世界的生物、心理与历史,这几乎和火星人在短时间内真正理解人类一样困难;再怎么样,也需要百科全书甚至图书馆的体量。然而我必须讲述这颗遥远星球上的苦难与欢愉,以及千百万年的挣扎,只有经历了历史,这些怪异的非人类智慧生命才以今天的面貌与人类相遇。火星人某种程度上远比人类低级,却又在一些方面高于人类。

火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十分之一,因此重力的影响相对于地球来说更小。低重力再加上稀薄的大气使得其气压也比地球上低不少。氧气并不充裕,水也非常稀有:不存在海洋,只有浅水滩与沼泽,而且很多还会在夏天枯竭。总体来说,火星气候十分干燥而寒冷。因为没有云,火星常年被遥远的太阳的微弱光线照耀。

在火星历史的早期,大气和水比现在更丰富,地底也提供更多的热量,那时海岸边还有生物,其演化历程和地球也大同小异。原始的生命分为基本的动物和植物类型。多细胞结构诞生,并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演化出不同的形式。大量不同的植物覆盖了行星表面,通常伴有成片的、巨大的细茎树叶。类似于软体动物和昆虫的生物在四处爬行、蠕动、跳跃。巨型的蜘蛛状甲壳动物或大型蚱蜢,为了追逐它们的猎物,最后演化得相当敏捷,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环境,像很久以后人类占据地球一样占据了火星。

但与此同时,火星大气和水汽迅速流失,使得早期的动植物群无法继续适应环境。不过,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生物组织从中获益。正如在地球上一样,火星上的生命也是由某种“亚生命”形态发展出来的。火星上的新物种就是从与之前不同的亚生命单细胞组织演化出来的。在此之前,这种亚生命形态一直无法成功演化,在生态圈中无足轻重,至多发展成动物呼吸系统中罕见的病毒。这些超微基础亚生命单元比地球上的细菌甚至病毒都要小不少。它们最初出现在每年春天都会枯竭的浅滩里,与被太阳烘烤的泥土相伴。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能随着尘土飘向空中,发展出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中生存的习性。它们通过吸收随风携带的化学物质生存,也需汲取空气中极其少量的水分。除此之外,它们还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就像植物一样。

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们和其他生物类似,但也有一些是其他物种在演化开始时就已经失去的机能。地球上的生物,或者火星上类似的生物,都是通过神经系统或其他物理连接系统来作为一个统一的“单位”活动。其中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庞大而复杂的“通信”系统,通过中央海量的数据中心大脑与身体各部分沟通。因此在地球上,每个有机体都毫无例外地由连续无法分离的物质组成。但是火星上的这种独特亚生命组织最终发展出了一种复杂的有机体,不再需要物理上的直接接触就可以保持协调一致的行为及统一的意识。这是因为它们有完全不同的物理基础。超微级别的亚生命单元对所有形式的振动都很敏感,这对地球生物来说绝无可能。同时,它们可以引起振动。以此为基础,火星生命的最终演化形式虽然不是连续的有机物,但依然可以实现个体生物组织与个体意识的形态。因此,最典型的火星有机体的形态是云块,是由“群组心灵”主导的一组自由活动的成员。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中的一种不仅发展出了简单的云块,还形成了庞大的流动系统。这就是最终决定入侵地球的火星人。

火星有机体的活动不依赖于“信号线”,而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信号台”,能根据不同的官能接收并释放不同的波长。每个单元的信号当然十分微弱,但是整个系统可以在很长一段距离内与自己的另一部分保持联系。

这种火星上的主导生命还有另一个重要特征。就好像地球生命的细胞可以改变自身的形状一样(因此才可能有肌肉活动),火星人身上自由浮动的超微单元可以在周边产生磁场,用于吸引或排斥相邻的单元。由此,尽管这些单元互相分离火星人的各个部分依然相互联结,最终形态介于烟云与稀薄的胶状物之间。它们拥有清晰但变幻不定的轮廓,以及具有排斥性的表层。通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推力,它可以在周遭物体上施加压力。在聚合最紧密的状态下,火星云胶可以施加强压,也可以实现精细操作。磁力同样可以让云块整体像软体动物一样在地上运动,以及在云块内部传递无生命的物质或生物。

亚生命单元用于吸引与排斥相邻单元的磁场比“无线传输”的范围要小很多。组合系统也是如此。因此,第二代人类在天空中发现的每一朵云都是一个行动单位,但也与同伴处在“心灵感应”状态中。事实上,在公共活动(类似于地球上的运动会)场合,广阔的无线信号范围内可以完美维持统一的意识状态。而只有在整体聚集成相对小而黏稠的云胶时,才能形成单一的磁力运动单元。现在我们知道,火星人一共有三种可能的形态,或者说组合方式:一是相互独立、稀薄的云块,通过“心灵感应”交流,通常联合形成群组心灵;二是一整块聚集的、更强有力的合体云块;三是紧密聚集的、可怕的云胶。

除了这些显著特征,火星人和地球生命之间没有其他根本区别。前者的化学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后者更加复杂,比如硒对地球生物来说就没有在火星上那么重要。此外,火星人生物组织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兼容动物和植物的功能。但是,除了这些特点,这两种生命形式的生物化学基础是相同的:两者都需要土壤中的元素和阳光,都依靠自己“身体”里的化学反应维生,都趋向于将自己维持成有机个体。在繁衍上,两种生命存在差异。火星上的亚生物单元保持了生长和再分裂的能力。火星上的母云再分裂之后会喷射出作为新个体的子云。又因为每个单元的官能高度分化,子云也会继承相应的特征。

在火星演化的早期,每个亚生物单元在生殖结束之后会离开彼此,各自独立。但是后来,原先基础的、冗余的辐射能力逐渐演化,在生殖之后,自由个体之间会通过辐射联系,发展出越来越庞大的合作关系。再之后,这些合作群组会通过辐射和自己的后代联络,接收更多具有特殊官能的个体。随着群组越来越复杂,辐射信号范围越来越广,直到火星演化的鼎盛期,整颗星球(除了代表着其他未成功演化的生命形式的动植物)已经能组成一个单独的生物和心理个体。但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涉及与整个物种有关的事物时;绝大多数时候,火星人个体是不同的云块,就像威慑第二代人类的那些;而大型灾难发生时,每一朵云块会突然觉醒,找寻整个种族的共同心灵,通过无数同类进行感知,也通过整个种族的经验来理解自己的感受。

因此,火星的主导生命可以说是介于由组织纪律严明的专精个体组成的庞大军队和单一心灵控制的躯体之间。和军队一样,它们可以以任何形式行动而不破坏整体;和军队一样,它们有时候是散兵游勇,有时候又可以接收特殊指令完成特别任务;和军队一样,它们由经验丰富的个体自愿组成,接受集体纪律。和军队不同的是,它们有时会觉醒联合成单一的意识。

在个体与群体之间浮动是整个种族的特征,也是每一朵云块的特征。每一朵云可以是个体或个体组成的群体。但是当整个种族完全形成一个个体时,除了很特别的情况,云块很少会脱离集体。每一朵云都是由更小的专门群组组成的专门群组,这些小型专门群组则是由基本的几类专门亚生命单元组成。每个由自由流动的单元组成的自由流动的群组构成了专门的器官,在整个有机体中发挥特定的作用:有些云块专精于产生引力与斥力;有些发射辐射信号;有些吸收和储存水分;有些用作特定感官,比如感知机械压力和振动,或者温度和光线变化等。也有一些器官功能类似于人类的大脑,但是运作方式不同。云块整体通过不同的器官振动发射出无数波长不同的“无线信息”。“大脑”的功能就是接收、联系并利用过往的经验解读它们,再按照不同器官各自对应的波长发送回复。

除了个别高度专精的种类,所有这些亚生命单元都可以作为细菌或病毒在气流中独自生存。一旦它们丢失了和整个系统的联络信号,就会开始独立生活,直到再一次被接收。它们全都是自由浮动的单元,但通常都受到整个云块系统的电磁场影响,听从指令,在各处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在这样的影响下,有些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需要严格把控,比如视觉器官。在演化早期,它们曾用于运输小水珠,之后是更大的水滴,上百万个单元一起涌动着传输生命之流最微小的一滴。最终,这一官能转变成视觉。水镜片和公牛眼一样大小,由聚合成的支架支撑。同时,镜片的焦距处有组合而成的视网膜。就这样,火星人可以构成它们所需的各种眼睛,包括望远镜和显微镜。对视觉器官的生产和控制很大程度上都是潜意识的活动,像人眼的聚焦机制一样。随着物种的演化,火星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各种生理机能,由此得以实现辉煌的光学成就。

在考察火星人的心理之前,必须注意另一个生理官能。在很久以前,火星人就已经演化完成,但仍未发展出文明。这时它们已经不再从空气中、火山灰中获得化学物质。相反,它们会在夜晚停留在地表,在草地上形成膝盖高的薄雾,在泥土中插入管状器官组,就好像根茎一样,有时白天也需要这么做。后来,它们开始吞噬火星上衰退的植物生命。最终,火星文明极大地改进了泥土和日光的利用率,一方面是因为采纳了机械手段,另一方面是由于器官也更为专精。即使如此,随着它们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植物官能已严重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它们尝试发展农业,但是在这个气体行星上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可以成功。最终,对地球上的水分和植物资源的渴望促使它们开启这场伟大的旅程。

§3 火星人的心智

火星人的心智种类和地球人完全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火星人的躯体独特,心智必然会有不同的欲求,理解周遭环境的模式也不一样;又因为历史迥异,困扰它们的偏见与人类的谬误截然不同。即使如此,火星人的心智也是心智的一种,为了生命的维系和演进及释放活力而存在。从表面上看来,它们的心灵和身体都与人类相差甚远。而从根本上说,火星人和其他生物基本一样,会在自由施展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时感到愉悦。

与人类相比,火星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个体之间更容易分离,同时又能直接参与到其他个体的心灵中。人类的心灵因他们固定的形体而保持统一,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主导身体的任何部分。只有疾病才可能使人类产生精神或身体上的分离。此外,不同的人类之间无法直接相通,一个群组内也不大可能出现“终极心灵”。然而,火星云块虽然在身体和心灵上相互分离,却比人类更有可能觉醒,形成整个种族的心智,更能通过其他个体的感官来认知外界,使所有个体与整体的思想和欲望达成统一。但不幸的是,就像我之后要讲的,火星人的共同心灵从未进化得比个体意识更加高级。

火星人与人类的心理之间存在差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火星人不会像人类一样自私,在精神上与他人孤立,却无法保持心智的连贯性,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度分析与综合推理。此外,清晰的自我意识和严格的自我批判精神在第一代人类中就已经存在,在第二代人类中则更加成熟,但在火星人的心灵中却见所未见。所有火星人的性格几乎相同,因而它们拥有完美的和谐。火星人受这种千篇一律的性格束缚,无法凭借丰富多样的人格实现人类那样宽广的心灵视野。确实,千变万化的人性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无休无止的冲突,残酷而无意义,从最初的人类到第二世代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如此;但这同时让人类可以和性情、思想、追求都与自己不同的人交流,从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火星人很少受困于人际冲突,不会为仇恨蒙蔽,但也不会感受到爱欲的激情。火星人可以崇敬并信仰自己忠诚的对象,但它们崇敬的是某种模糊的“种族精神”,而不是具体而独特的同类个体。同类对它来说只是工具,或者“终极心灵”的器官。

火星人的心灵会在整体的辐射影响下觉醒;而只要它们能发展出更高级的心智,上述缺陷就不会是缺陷。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只是知觉、思想和云块意志的大杂烩。因此,火星人所忠实的事物并不在精神上更加宽广,而只是在体量上更加庞大而已。

火星云块和作为动物的人类一样,都有着复杂的本能。晚上它们会像植物一样从泥土中吸收化学物质,白天则会进行光合作用。它们还需要水和空气,不过当然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式。它们也有运动自己的“身体”的本能,包括移动和操控自己。火星文明给这些基本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发展农业,另一方面通过繁复而精彩绝伦的“云舞”和运动项目。这些柔软灵活的生物喜好在空中展现出变化多端的姿态,按照韵律喷射出条形气体,以螺旋状相互缠结,又或者聚集成空心球面、立方体、锥体等所有绚丽的形态。这些运动和形状在它们的生活中是重要的情绪表达,蕴含着宗教似的热情与庄严。

火星人也有恐惧的念头与好斗的冲动。在遥远的过去,这些情绪针对的常常是同类中的敌对成员。但是随着种族内的团结一致,它们现在只会针对其他形式的生命和非生命体。自作主张的本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体观念。火星人没有性别,不需要结伴繁殖。但是它们会产生与其他身体和心灵结合的冲动,以及觉醒为终极心灵的冲动,这与人类的性欲十分相似。火星人确实也有某种“父母情结”,但基本上已经不能这么称呼了。它们只想从原先的系统中发射出新生命,并像和其他个体相处一样与它保持联系[原文为法语。]。它们不理解人类为何会奉献自己去照料人格萌芽期的孩童,也对异性气质的微妙结合知之甚少。然而在第一次入侵时期,火星人的繁殖受到了严格控制,因为星球上已经人口过剩,而且每一朵云块理论上来说都不老不死。火星人不会“自然死亡”,生命不会单纯因为自然老去就终结。通常来说云块的成员会不定期通过产出组成部分修复自己。不过疾病常是致命的,最可怕的是一种瘟疫,与地球上的癌症一样。患病的亚生命单元无法感知信号,因此会像原始有机体一样不停地繁衍;患病单元通常还会寄生于健康单元,使云块难逃死劫。

和地球上的高级哺乳动物一样,火星人有强烈的好奇心。它们的文明有很多实际需求,它们的机能又天生适合进行物理实验和考察微观世界,因此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在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和生命化学领域,人类全面落后。

火星人耗费了数千年建立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它们的整部科学史和当下的成就都记录在用植物浆液制成的巨大卷轴上,储存在石制图书馆里。有趣的是,火星人都是些顶尖的石匠,摇摇欲坠的建筑遍布整个星球表面,这是在地球上不可能建成的。除了在极地地区,火星人不需要居所,只用建造工作室、粮仓及其他仓库。对它们来说建筑不可或缺,而这些绵软的生物也把摆弄固体当成娱乐。即使是完全投入实际使用的建筑,也都布满了哥特式或阿拉伯式的绚丽图饰,这些都是由这些气体生物根据自己的形象用坚硬的石块打磨而成的。

在入侵时期,火星人的智识水平依然在进步,它们的理论物理水平已经足以让自己离开母星。很久以前,火星人就知道,通过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线的压力可以将微小的分子带入太空。很快,它们就学会了如何像驾驶帆船一样利用这种压力。将自身分离成超微单元之后,它们计划利用太阳系的引力场驱动,就好像行船在水上要利用龙骨和船舵一样。这些超微舰队就这样抵达地球。在地球的天空中,火星人重新组合成了云块,穿过稠密的空气来到山顶,又向下爬行,如同游泳的人在水下的梯子上爬行一般。

这一切都高度依赖复杂精密的计算和化学发明,尤其是要保证它们可以活着抵达外星球,还要在那里活动。为此,火星人必须对物理世界有深入而准确的了解。尽管它们对“自然知识”了如指掌,却在“精神知识”的种种方面极端落后。火星人对自己的心智几乎一窍不通,对心灵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了解得则更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高智能物种,却又完全没有哲学兴趣。它们很少思索那些即使第一代人类都坚持面对、哪怕会一无所得的问题,更不用说提出解决之道了。对火星人来说,现实和表象、一和多、善和恶的差异之间没有任何神秘之域。它们从不会批判自己的理念,只是全心全意地发展遍布整个行星的终极个体,但从来没有认真考察过是什么构成了个体,也无所谓个体的发展。对火星人来说,除了自己的辐射系统,其他生物都相当于不存在。尽管智力水平很高,火星人却是最幼稚的自我欺骗者,难以洞察到真正值得探求之物。

§4 火星人的愚妄

要想理解火星人是如何欺骗自己,并最终因为疯狂的意志而自我毁灭的,就有必要考察它们的历史。

文明的火星人是它们星球的物种中仅存的一支。它曾在遥远的过去和其他同类物种竞争,并最终消灭了它们。得益于气候变化,它们又消灭了几乎其他一切类似于地球生命的动物,同时也使它们日后所需、精心培育的植物大幅减少。这个物种之所以得胜既因为它们的智识与机敏,又因为暴躁的性情,也因为辐射和感知辐射的独特能力,这使得它们的合作关系能让所有群居动物都自愧不如。但是就如同生物史的其他物种一样,火星人引以为傲的能力同时也是缺陷的根源。当它们进展到类似于人类原始文化的时期,其中一个种族因为有更高的辐射交流和物理联合能力,已经可以像单一生物组织一样活动,也得以消灭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几千年来种族冲突不断,只要其中一个种族展现出这种绝对坚定的意志力,它就胜利在望,并沉溺于屠杀的快感。

但此后,在战争时代的末期,取得胜利的火星人还是会承受心理痛苦。它们实行种族灭绝时的荒蛮暴力与文明中萌发的慷慨之心相冲突,在胜者的意识深处留下了疤痕。它们试着说服自己,认为自己的种族闪耀着无上荣光,种族灭绝实际上是一种神圣使命。它们认为,自己所谓特别的价值就在于独一无二的辐射能力。由此,它们的文化传统极其虚伪,最终毁了整个物种。它们一直都相信,意识物质基础必然是由对空气振动极其敏感的单元组成的系统;依赖物理接触的生物过于粗劣,因此不可能产生任何经验。在种族屠杀时代结束之后,它们试图说服自己相信任何有机体的美或者说伦理价值完全取决于它辐射的复杂度与统一。多少世纪以来,火星人通过这个平庸的学说不断巩固自己的信仰,并基于对辐射的狂热追求发展出谬论与执念。

要是讲述所有这些无关紧要的幻想,无疑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比如它们是如何巧妙地将这些谬论嵌入整个科学体系的。但我们至少需要提及一点,因为涉及与人类的冲突。火星人知道,固体之所以“坚固”,是因为一种叫“原子”的电磁系统相互作用而成。硬度之于它们,和空气、呼吸、精神之于早期人类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火星人最强大的形态就是类固体形态,而要维持这种状态,耗能相当巨大。因为知道硬度本质上是电磁系统维持的结果,再加上上述种种认识,火星人认为坚硬即圣洁。渐渐地,这种迷信因为一些生理上的偶然因素而深入它们的内心,它们开始崇拜一切坚硬的物体,尤其是坚硬的水晶,最神圣的就是钻石。除因钻石极其坚硬外,火星人还认为钻石是非凡的魔术师,可以发出一种叫光的辐射。因此,它们觉得每一颗钻石都是宇宙万物间紧绷的能量与永久平衡的化身,必须受到崇敬。在火星,云块把能找到的所有钻石都置于圣所的高处,将其暴露在阳光下。它们还认为邻近星球上或许还有处置不当的钻石,这也是它们入侵地球的原因之一。

火星人的心智就这样偏离了正轨,沦为病态;心智目标仅仅是幻象,它们却为之战斗。在失衡的早期阶段,辐射只是心智必备的标志,而辐射的复杂程度仅仅是衡量精神价值的一种尺度。但渐渐地,辐射与心智相互混淆,不再有区分,火星人开始把辐射组织错认为精神价值本身。

在某种意义上,火星人的这种狂热类似于第一代人类衰落时期对运动的奉献,但略有不同:火星人的智力依旧发达,尽管其活动成果以“种族精神”之名受到严格审查。所有的火星人都有双重人格。它既徘徊在个体意识和种族意识之间,又在作为个体时自我分裂、相互对抗。尽管它们绝对忠于终极个体,会谴责或无视任何无法与公共意识调和的想法和冲动,但这些想法和冲动深藏在它们存在的最深处。火星人很少意识到它们,而且一旦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就会感到深深的震惊与恐惧。但这些想法和冲动是存在的,时不时地或持续地批判火星人最引以为傲的经验。

这就是火星人的精神悲剧。从很多角度来看,火星人都极其适合心智演进和真正的精神之旅,但是命运的玩笑让它们只懂得崇尚统一与和谐一致,而使精神永远受到束缚。

火星人所痴迷的公共心智不仅没有比个人心智更加高级,事实上在很多方面都要更加低劣。公共心智在危机中因军事合作需求而占据主导位置。长久以来,尽管公共心智已经实现了智力的巨大飞跃,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一颗“军事头脑”,介于最高统帅与古希伯来人的神之间。曾经有英国哲学家描述并高度赞扬了这种虚构的国家人格,并命名为“利维坦”。火星人的终极个体是有意识的利维坦。然而在它们的意识中,有的仅仅是那些可以轻易与传统调和的东西。因此,公共心智总是在智识和文化上落后于时代,仅在社会组织的实践方面比个体要先进。带来智识进步的总是个体,这种进步对公共心智的影响基于每个个体和先驱的私下接触。公共意识自身带来的变革仅限于社会、军事和经济组织层面。

在地球上遭遇的新环境向火星人的心智提出重大难题。适应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项独特的事业,它同时对公共和个体活动提出了极高要求,由此导致每个个体心灵内部的艰苦斗争。因为尽管“事业”本身是社会性的甚至军事性的,严格要求行动的协调、合作和统一,适应全新的环境却需要不被束缚的个人意识。此外,火星人在地球上还遇到了很多它们的常识不适用的情况——在个体意识灵光一现的时候,它们确实能意识到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