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少征与太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太角。调右足少阳下。太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与太宫。调右足阳明下。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上征与右征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上羽与太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脏肾。色黑。味咸。时冬。上宫与太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脏肺。色白。味辛。时秋。上角与太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脏肝。色青。味酸。时春。太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左角与太角同。左足阳明上。少羽与太羽同。右足太阳下。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加宫与太宫同。左足少阳上。质判与太宫同。左手太阳下。判角与太角同。左足少阳下。太羽与太角同。右足太阳上。太角与太宫同。右足少阳上。右征少征质征上征判征。右角角上角太角判角。右商少商商上商左商。少宫上宫太宫加宫左宫。众羽桎羽上羽太羽少羽。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
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夫人之常数。
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此似续叙前篇未尽之意也。第五音配合与上编异。与六元正纪又异。未喻指南。
卷十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不可胜数。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豪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也。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以上为第一节是叙病之源统冒全篇)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息长久也代气弱不振也岁露论曰经气结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
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募原夹膜之中空者也缓筋脏腑之系络也西书谓之网油)邪气淫。不可胜论。(以上为第二节叙邪之由浅渐深是叙病之舍也)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
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于膂筋。在肠后右。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
其着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以上为第三节叙病之症也大义已晰下文乃补叙病机也病机者病源与病舍病证之交际也前叙病源是叙其所由生下叙病机是叙其所由成)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生胫寒。
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此病机之自外而内也是生于阳)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病机之自内而成也是生于阴)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以上第四五节是叙内外之病机当作一节读)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通篇论积也。来踪去迹层次井井。其笔坚凝。其气浩瀚。三部之事。或分或合。操纵屈伸。无不如志。可称理达词举。
卷十
行针第六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
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
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曰。
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而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当有其气两字)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
故独行也。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起手分提。中后一一分顶。布局措词毫无奇异妙。在前五段皆形气之事。末段非形气之过也。笔势于平中见侧。使通篇精神迸露。此篇与阴阳二十五人篇通天篇义相发明当互观之。
卷十
上膈第六十八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已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旁。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无过三行。察其沉浮。以为深浅。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此句重在后字若早用咸苦则大误矣血得咸则凝而苦又令人呕也)
陈义既高铸词亦洁源流俱备。使读者无简略之憾。
卷十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
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
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
是故厌小而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浓。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似当作上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
文体直而少。曲而事理颇精。唇口之内分析。功用莫详于此矣。尝论会厌关于督脉。读此乃自信其说之不误也。
卷十
寒热第七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鼠也。皆寒热之毒瓦斯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
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
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
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前三篇各论一事。理所宜察。而文无可观。
卷十
邪客第七十一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疑当作不汗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
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今人用此汤不根据此法故或效或不效)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
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趾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虚其位以怀孕人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皮开腠理。
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序(二字有误)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岐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淡。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
上行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
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
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焉。黄帝曰。少阴独无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者。(本如原道原毁之原是发明之义也)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小大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黄帝曰。持针纵舍。
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果果累也)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真气得居。黄帝曰。皮开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脏。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通篇笔致夭矫如神龙之蜿蜒空中。惜文义前后不相承理法无可揣摩。
卷十
通天第七十二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谓今但愿闻其略将来有贤圣之人当能备而行之句拙而晦疑心字误)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自下以齐于众)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罔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
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浓皮。不之疾泻。
不能移之。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阳之人。
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强气即卫气也)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无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然。愉愉然。HTHT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读阴阳二十五人篇行针篇及此篇知人之性情皆分于血气即圣贤所谓血气之性也)
布局与二十五人篇同。而篇幅较短。搏尤觉有力。足供揣摩。先叙性情。后叙形态。有倒入之势。文阵与本脏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