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可以随笔、诗作 » 盛可以随笔、诗作全文在线阅读

被逼视的与被审视的

关灯直达底部

    “一切都会因时过境迁而失去力量与效用,唯有思想和智慧因其触动人类心弦而超越时代的界限而永久流传。”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881~1942),“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以同情心和宽容精神以及他的理解能力,无愧地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我和许多读者一样,因读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而废寝忘食。
    若干年前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心就被无形的手揪住了。今天,我阅读茨威格的评论家们很少提及的小说《是他吗?》,才发现那只手一直不曾放开,并且揪得更紧——胸中堆积了无形的块垒,被茨威格像烈酒一样浇泼,喷发的浓烈情绪在胸腔内萦绕、冲撞,最终还是堵在那里,沉沉地逼压着我,笼罩着我——我像一个患了绝症的人,不得不寄托与求助于上帝——文字。由文字构架的密码,惟有文字能解开,我才能在这个过程中,释放自我,我被触摸的和被刺痛的心灵,才能在罅隙中游戈出来,真实地面对茨威格的逼视的力量,从自我内心的审视中,抬起我脆弱的头颅与震惊的双眼,是的,当我开始敲打出这些字句,那只揪住我心灵的手,像一条垂死的蛇,渐渐地柔软了躯体,慢慢地退缩,或者说,被我赶到了另一个角落,盯着我。我在流泪,眼睛却很干燥;我在激动,却面无表情。我知道我不配用“好”或者“喜欢”这么简单地给茨威格的小说一个结论,我所能做的,只是以写字的方式清理并自我援助。
    小说《是他吗》中的“他”是指一条名叫潘托的狗——在德语中的“他”、“他”是同一个词,茨威格用此词布下疑阵,故意引导读者在最初产生错觉——因为主人利林普的娇宠,像王子般骄横、自大、不可一世,在利林普面前以“最伟大的演员完美无缺的表演艺术扮演着东方帕夏的角色。”但当利林普的妻子怀上小生命后,潘托发现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夺走了他的一切,他的地位开始动摇,从前的幸福快乐的王子待遇不复存在,他“周复一周地更加神经错乱,更加备受刺激。他的自尊心不能忍受人们把他这个一家之主如此简单地抛在生活之外,不能容忍人们把他降为次要角色。”这个傲慢的动物不想向前靠拢以唤起主人的记忆,他不愿卑躬屈膝,“迈出和解第一步的不应该是他,而应该是他的主人”。于是“他忽然瘸起来了,左后腿像瘫了似的拖着走。”、“他试图进行一次绝食”、“他试图躲藏起来,以吸引别人的注意。”然而这个家里谁也没有注意到潘托,全部人都沉浸在小生命的到来的兴奋之中。当潘托的专制被粉碎,他变瘦了,皮毛不再光泽,走起路来像被鞭打了似的蹑足而行。他在绝望的时候求助于“我”,用他的前爪轻轻抓“我”的裙边,茨威格将潘托眼里感人的窘困、哀求与痛苦绝望作了深刻描述,潘托所有的内心活动,通过一双不能说话的眼睛表露出来,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极限,经历失落、挣扎、困惑、绝望,最终走向丧失理智的疯狂。
    茨威格捕捉了潘托的所有细节,像个侦探把所有关于潘托的证据都交到了你的面前,让你去跟他一起判断,那个把小孩连同婴儿车一起推向文章开篇描述的浪漫迷人的运河中的凶手,到底是疯狂的潘托,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茨威格以他惯有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直逼潘托的内心,清晰地展现潘托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茨威格并没有沿用弗罗依德在精神分析学方面对潜意识疏导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通过启发人倾吐内心的积郁,消除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痛苦与负担,而是层层逼近,重重剥开潘托灵魂之衣,像摄影镜头紧紧地跟随着潘托。茨威格通过潘托的外在行动结合他的内在心理活动中,他把潘托的灵魂掏出来,绕着他转,从各个角度分析他,打量他,借助他的外在行动展示了他内在运动的全部轨迹。
    潘托的性格发展是不悖常理的,甚至你我或许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感,只是程度不一。躲在潘托精神世界背后的阴暗,像影子一样不断地晃动。于是我看到的已经不是一条狗,而是一个人,一个曾清醒地活在理性中的正常人。面对外界的变化,狭隘、自私、偏激,失落和嫉妒就占据了他的整个大脑,他在苦闷中找不到出路,陷入自我设置的障碍中不能自拨。潘托不愿主动迈出第一步,求得局面的缓和与主人的爱抚,最终为保持这种可笑的尊严而头破血流。对小女孩的出现,他坚持地认定那是一个敌人,夺走了人们对他的爱,而无法退一步认为可能是添了一个可以玩耍的朋友,最终像潘托一样在自己创造的沼泽中越陷越深,精神滑向阴暗与偏执的角落,渐渐丧失理智与道德,变成可怕的魔鬼,人类的独占欲望某种程度上在潘托这儿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人的精神困惑或内心冲突可以说都源于“负责的行为和我们的冲动的不负责的任性之间持久而病态的一场永不完结‘战争’”。茨威格的许多故事没有复杂的历史背景也没有纠缠不清的矛盾冲突,单纯的故事紧紧围着心灵的活动而展开,却无不被激情所浸泡。当潘托心灵的挣扎与困惑、绝望与渴望强烈地冲撞着我,像一首饱满的悲怆的命运之曲,我的心被触摸了,也被刺痛了,弗罗依德的理论使茨威格拿起了刺穿人物心灵的刻刀,让我在阅读中面对他的逼视,无可逃遁——我不得不在阅读当中审视自己。还有谁像茨威格一样,因为对人性充满强烈好奇,穷尽毕生心血展示心灵世界的奇思妙想,从受压抑的心灵中发现幸福与不幸的根源。
    茨威格是“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给人一面照射灵魂的镜子。作品中的人物无不处于心灵的不断挣扎的状态,就像这条叫潘托的狗,他焦灼、无助地面对环境的变化,他尽力向上攀爬着,企图抓到救命的树枝或石楞,找到事情变化的原因和解救的办法,但他性格中的弱点,点燃了悲剧的火把。
    我始终在潘托命运的悬崖边上吊着,在茨威格的逼视中审视自己的灵魂。
    2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