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全文在线阅读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二

关灯直达底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净行品初明凡圣行法分齐不同义章。

 十力章 六波罗蜜章 十八不共法章 四无畏章 贤首品初立发菩提心章 三种佛性章 八种梵音声章 第三会十住品内本分首种性章 十住章 梵行品初明通观章 常乞食等四依章 十二头陀章 受善律仪戒业章 五浊章 发心功德品五戒章 八戒章 四果章 六十二见章 五盖章 十缠义章 十欲章 明法品初立五停心观章 损益章 二种庄严章 三宝义章 六和敬义章 第四会华聚品初立十波罗蜜章 十藏品内立一乘三乘小乘教藏章 六无为章 三界章 四辩章 道品章 十二部经章 第五会明十回向章 法数章 七财章 第五回向悔过除罪章 第六回向四轮除八难章 九十六种外道章 七士夫趣章 秘密翻依行檀起行作业同异章 第八回向真如同异差别章 第九回向初普别始终差别理事诸观义章 第九回向未明住地始终宽狭相摄分齐微 细差别义章 一乘法海章 第十回向生成佛德差别章

净行品初明凡圣行法分齐不同义章

凡圣所修行法。皆由三业。成就回向。并皆不同。且如行施一门。佛教云。破戒破见破威仪者。教令行施。何以故。欲令且离地狱故。此施虽不亲顺菩提分解脱分善。佛为救苦。仍许令行。准此人天善根戒施修等。教令行施。虽非究竟。为离畜生饿鬼。许行不疑。若修解脱分善。为离人天故。佛许行。声闻缘觉即是其事。若修菩萨道。为回声闻。初教许行。为引初教。终教许行。为引渐教。顿教许行。为引顿教。圆教许行。故信位满心贤首叹德。广辨行施。兴供养事。顺一乘善。不弃一法。据佛别意。唯一乘可行。余不可行。何以故。非究竟依故。如是取舍各别。皆同一施。何以故悉由智慧故有差别。如施一门。万行皆尔。准以知之。

十力章

十力者。是处非处智力。自业智力。禅解脱三昧正受智力。诸根利钝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性智力。至处道智力。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漏尽智力。并不可屈伏。故名为力。无边智能故名为力。此三乘义名与小乘同。义随二宗高下不等。小乘如所谓实。初教即空。终教即如。顿教不可说。一乘之义。如不思议法品那罗延幢等力可知。

六波罗蜜章

六波罗蜜者。陀那.尸罗.羼提.毗梨那.持诃那般罗若。波罗蜜。陀那者此名布施。运心周普名布。惙己惠人名施。尸罗者。此云清凉。三业炎气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曰清凉。羼提者。此名忍辱。他人加恼名辱。于辱情安名忍。毗梨耶者。此名精进练心于法名精。精心愗达名进。持诃那者。此名智生。依定生智故名智生。般罗若者。此名为慧。于缘决定明了名慧。波罗蜜者。波罗名彼岸。蜜言到。即到彼岸也。此义是三乘小乘名亦同。若望其义。即到彼岸不到彼岸不同。若三乘初教。六度各有十义。如地持论说。又义离三轮相。修其六度。即是空真如。若依终教。知法性无贪。修其檀度。即顺真如德。若依顿教如。则不可说。若约一乘。六波罗蜜皆有十门。如下经离世间品说。

十八不共法章

不共法者。谓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说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之十八。不与因同故名不共。又此十八。别名小乘不解依。如杂心用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处。为十八不共法。问依摄论。百四十不共法。与小乘同。因何十八别名小乘不解。答此意欲显一百四十不共法名数与小同。仍欲显彼小乘文义不同大乘故。于文中作差别说。若一乘义。即如下经不思议法品不共义中说。

四无畏章

四无畏者。初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障道无畏。四尽苦道无畏。答难不怯故名无畏。此三乘义。与小乘共。但义深浅不同。一乘无畏之义。具其十种。即无尽法。如下不思议法品说。

贤首品初立发菩提心章

菩提心者。菩提梵语。此翻名果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然此发心。经亦名愿。要大菩提。令来属己故名为愿。体性者。随义不同。略有三种。一相发。二息相发。三真发。言相发者。深见生死之过涅槃福利。弃舍生死。趣向涅槃。随相厌求名相发心。言息相发者。深悟平等。知其生死本性寂灭涅槃亦然。生死寂故。无相可厌。涅槃如故。无相可求。返背前相。归正如道。故名为发。良以取相背真故。令舍相为发。亦可离相平等之心始起名发。故经说言。灭诸发不发。是发菩提心。言灭发者。灭诸相。言灭不发者。不起相发。是发心者。无相相应名为发矣。三真发者。菩提真性。由来己体。妄想覆故在而不觉。名为生死。后息妄心。契穷自实。由来己体。知菩提性是己体故。舍彼异求。实相现前。故名发心。亦可真证智起名曰发心。发心六门。一信发心。所谓十信满心。二位发心。谓十解心。三行发心。谓十行心。四方便发心。谓十回向心。五证发心。谓初地已上心。六究竟菩提发心。所谓佛心。此之分齐。是三乘义。小乘分有。一乘究竟。有十种发心。如离世间品说。显无尽故。其发心德。有二百一十八句经。如下弥勒善知识中说。

三种佛性章

佛性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其性平等。犹如虚空。于诸凡圣。无所限碍。名为佛性。既无限碍。何故偏云佛性。佛性者。据觉时语。所以知者。为随其流处成种种味。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据此因缘。不名佛性。今对声闻淳熟人。说有其佛性。为声闻人先向无余不求作佛。今回声闻并堪作佛故说佛性。教兴如此。略说佛性有三种。一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即是本性。引出佛性。即修得性。至得果性。修因满足名至得果。又自性住性。即是本性。引出佛性。本性引出至得果性。本性至果名至得果。又佛性有十种。如问答中辨。问如来藏性亦说本性。何故如来藏性。不约位说差别之相。佛性义门。即约地位论其明闇答如来藏差别。为直进菩萨说故。不约位论。其差别佛性之义。为根熟声闻说。声闻见增。今顺彼见故说差别。佛性义者。当三乘义。具辨差别。广在抄中。若为一乘。所目即入一乘圆教所摄。余义可知。

八种梵音声章

梵音声者。有其二种。一约教义明其音声。二约佛德以辨音声。约教义者。如十住经说。如来有八种音声。一谓见苦。二谓向苦。三谓见习。四谓向习。五谓见尽。六谓向尽。七谓见道。八谓向道。此约教解名曰声也。二约佛德辨音声义。音者响也。声者对根辨质故。二不同音者。有其八种。如十住经说。所谓梵音。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复有八音。如疏中释。此之八音。当三乘义。小乘名同。而义不同。谓空有别。小乘则有。初教即空。一乘音声。与法界等。不可数量。与因陀罗微细界等。何以故。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故。

第三会十住品内本分首种性章

次当十信心后成一乘佛种性义者。谓性种性。习种性。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者。约修习说。亦有解者。性种性者。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何以故。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即广大。此依地持文。若依璎珞经。有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此约位说。义即是通。若欲出体。即用本有修生缘起福慧定慧等门为体。此顺三乘。若一乘别教义者。谓六决定及住十相。即顺普贤愿行。如发心功德品偈广说。

十住章

十住义者。十者数。住者不退。即成住之位。亦云十解。一发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不动故名住。体者无量方便三昧为体。此顺三乘终教说。本即是一乘。初教则无定。愚法小乘。及初回心。即不说十住。宜可准知。

梵行品初明通观章

通观者。通伏诸惑。通灭惑种。通修诸行。通观诸理。故名通观。即是一无分别智定也。此观据成离言说相。不可说其体相言义不同。但是一行三昧。据其所克。亦得与顿教义同。若据方便。即顺寻思。及以如实唯识意言等。此顺三乘。若为一乘所目。即属一乘。若回向一乘。知是一乘方便。亦入一乘。初教亦有此门。但作即空说。宜可准知。今为通观义。略出诸家说。理不同一。有说。实性顺无分别。息相应寂。即为正义住。不复进。将谓是佛。二如上所说。其心正顺久习。则佛乃至无量劫。三论其法性。一切皆如。以本成一切法。非智相所缘。而得法性。如其法性。无二无别一切皆空。是其本性。无明烦恼等。即如所成。无明是何义。是真如义。何以故。真如成无明故。若无真如。即无无明。故起信论。从无明等。一切诸法。皆是摩诃衍众生之心。真如体中生灭相用也。若可此义。即得随顺入真如门。一乘所目。亦入一乘。对前正观。举其相似。以明其正。依宝性论。新发意菩萨。修行心中遂成空乱意。略有三种。一离空如来藏。以失变坏物修行。名为空解脱门。起如是心。实有物断灭。后得涅槃。是第一乱意。二者又复有人。以空为有。物义应得空。是第二乱意。三者又生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我修行为得彼空。是第三乱意修观行者。应比决择。

常乞食等四依章

四依者。一树下坐。二常乞食。三粪扫衣。四陈弃药。陈弃者。一用粪为陈弃。二用陈宿所弃之药为陈弃也。问此依与头陀法何别。答所用各异。头陀据离烦恼。四依依成其行。有此不同此顺三乘及愚法小乘。如上来行。即顺其教。心缘饰好。即是相似非真实行。大乘初教直进行者。恶内之善他人所弃。今修食之。又知即空。相别之恶义不在言。初回心人。依前四依事相。知法即空。是名四依。终教四依者。行相即如。无所可得。是其所依。非谓有物而可依也。是名四依。一乘义者。用前诸义以为方便。又是一乘教之所目。即是一乘。

十二头陀章

头陀者。抖竦烦恼也。一作阿兰若。二常乞食。三纳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住。八树下住。九露地坐。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此头陀法。不名为戒行。即戒庄严气力。不及不行无犯。头陀分齐。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二时中行所须头陀之具。具头陀章。邪正相似。及顺三乘一乘义。如上四依法。

受善律仪戒业章

毗尼大藏要分有二。一逆顺种类不同。二随受缘别。初种类不同者。谓十十不同。如华严经说。二随受缘别者有三。一制俗人戒谓五戒八戒。二制出家人。谓五众所持戒。上二同小乘。三通道俗戒。谓三聚戒等。何以故同与菩提为方便故。又通五乘。不通五乘。菩萨戒。不通五乘。应可准之。其出家五众所持戒者。以作无作善业为其体也。亦云表无表。作有二种。一受作二随作。此二作中。皆有三种。一自作。二教人作。三见闻作随善。皆通三业。无作有三种。一是作俱无作。二形俱无作。三随用无作。即随缘持时。所发无作。此有二义。一自随作以发无作。二动他三业成自无作。即教他作他作发无作属己者。是身口作。以不可见有对色为体。意地作以心为体。身口无作。以不可见无对色为体。意地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何以知之。涅槃经云。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故。此据别解脱戒为言。若据定道无作。身口无作。还用不可见无对色为体。此作无作。并据现行。何以故。可作法舍故业行即空故。终教即如故。一乘教应因陀罗微细行故。小乘无意地持戒。若尔何故问汝何心。答此据相应心。非不相应心。又回向菩提名为持戒。不回向菩提名不持戒。回向声闻名为破戒。分别无分别等例然。余皆准此。相应心具缘多少等。广如别章。

五浊章

五浊者。一者命浊。二者众生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浊。浊者不清之义。百岁已下是命浊。不识尊卑。不敬上接下者名众生浊。增非法贪。刀剑器仗诤讼斗乱谄诳妄语。摄受邪法等名烦恼浊。渐起邪见。破灭佛法。邪法转增。是名见浊。饥馑劫起疾病刀兵。是名劫浊。依经论文。若于众生。起一念如实慈心。施一揣食及一丸药。即得不生。五浊劫中。此浊在小乘。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即法界。宜可准之。

发心功德品初五戒章

五戒者。一不杀戒。二不盗戒。三不邪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其戒亦得分受。是尽形戒四戒是性戒。不饮酒是遮戒。优婆塞戒经云。食肉得杀生罪。何以故。为爱肉味。见他杀生。生其忍可故。其戒是三乘。亦通于小乘及人天等。经云。若欲生天。受持五戒。兼持十善。见壁上彩画女人。不生女想者。其人生天。为天子身。受其化生。亦通一乘义。为一乘所目故。回向一乘为方便故。问何以故偏用酒为遮戒。答为酒过大故。约酒偏制。故大论云。酒有三十五失。引佛语提迦优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一者现世财物虚竭。二者众病之门。三者斗诤之本。四者裸露无耻。五者丑名恶声人所不敬。六者覆没智慧。七者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者种种事业废不成辨。十者醉为愁本。十一者身力转少。十二者身色坏。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门。十六者不敬婆罗门。十七者不敬伯叔尊长。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党恶人。二十二者疏远贤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无惭无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纵色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恶不喜见之。二十八者所贵知识亲属共槟弃之。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弃舍善法。三十一者智人所不信用。三十二者远离涅槃。三十三者种狂痴因缘。三十四者身坏命终随恶道中。三十五者若生人道。常当狂。为此偏制。

八戒章

八戒者。白衣所受日夜戒也。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著华香璎珞。不香涂身。及不香薰衣。八不作伎乐。不往观听。及不过中食。此八戒中。前四是戒分。次一是不放逸分。后三顺修分。此义在三乘及小乘人天等。亦通于一乘。由是一乘所目及回向一乘成方便故。余义如别章。

四果章

一预流果。亦云须陀洹。二一来果。亦云斯陀含。三不还果。亦云阿那含。四阿罗汉果。此义出观制四果。愚法小乘四人共制。大乘初教亦通上义。亦有不通。何以故。依地位制果故。一人即成。若在终教唯一人成。何以故。约其法门成四果义故。若对一乘上成四果。皆入一乘。何以故。为彼一乘所目故。广大故。因陀罗界微细成故。

六十二见章

六十二见者。不知色阴起十二见。谓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如来灭后。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粗我与阴一。阴灭我亦灭。是无常义。细我与阴异。阴灭我不灭。是常义。余义准之。粗我与阴一。随阴灭故。不如来时去细。我与阴异。阴灭时还如来时去。一阴有十二。五阴成六十。加根本断常。成六十二若据小乘。即是烦恼使。若据初教。见义即空。若据终教。即如即实。何以故。无所可灭故。若据一乘。不说自体。但论其用所迷义众多。能迷用亦大。又摄前三乘小义即是于一乘。何以故。为一乘教所目故。

五盖章

盖义者覆障行心。名之为盖。盖有五种。一名贪欲。二名嗔恚。三名睡眠。四名掉悔。五为疑。盖有四义。一是障义。能障七觉华故。二是破坏义。能破世及出世道故。三名随义。四名卧义。长寝生死故。初二正盖义。后三助释。又现在五盖亦盖亦覆。去来五盖是盖非覆。妨道名盖。不障现起故不名覆。问诸烦恼法菩萨用众生烦恼。作自烦恼。自烦恼作众生烦恼。此义云何。答若小乘及初教。则不得回转。若终教始终。虽理是正。用理自在。仍于教事不得自在。由教事不具故。依圆教宗中。即得互转。由得理事自在具足故。余可准知。

十缠义章

十缠者。谓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昏忿覆。此十种义。多习成过。如丝缚马。多故成过。名之为缠。若依小乘。缠义成过义。若依大乘初教。缠义即空。故维摩经云。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等。缠义准之。若约终教。即是真如。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若约一乘。缠义不约自体。唯约用义。所障义大缠过亦重。由法自在故。与法界义同。余义如别章。

十欲章

十欲者。有上欲。无上欲。有余欲。无余欲。等欲。不等欲。有所依欲。无所依欲。共欲。不共欲。有边欲。无边欲善欲。不善欲。世间欲。出世间欲。大智欲。净欲。无碍智欲。无碍智佛解脱欲清净欲。不清净欲广欲。狭欲。细欲粗欲。如是等欲。入十种欲。所谓因苦生欲.方便欲.悕望欲.著味欲.随因生欲.随缘生欲.尽欲.一切欲.初发心菩萨欲.摩诃萨欲.问此欲可断耶。答欲有二种。一虚妄欲。此即有断。二非虚妄欲。此即不断。今此十欲等。与普贤行合。则无有断。乃至十性十根等。例准相似。若三乘义中。诃其妄欲。则不许欲。一乘义门。若无胜欲。则不应一切德。故成欲网。网者网罗之义。无尽教义。由欲网罗得有建立。又欲无尽。应因陀罗故。举网相以况之耳。

明法品初立五停心观章

五观者。一不净观。二慈心观。三缘起观。四安般念观。五界分别观。多贪者修不净观。多嗔者修慈心观。多痴者修缘起观。多觉观者修安般念观。我见多者修界分别方便观。此观名共小乘义。与大乘别。依大乘初教。有二种用。此观门。若烦恼现行增重。即依小乘观行。伏贪欲等。若惑现行中下。即依五法。成即空观。何以故。大乘初教。据益为义故。量益临时成用。不定一观相也。更有异观。对其别机。如经下释。若约终教。一切皆如。若约一乘。如上所说。是圆教所目。及向一乘。即是一乘方便。属一乘摄。

明法品内通依五乘定其解行损益分齐义

夫如来教兴意在为物。由机有浅深。遂成教两种。一别相教门。二同异教门。别相教者谓善恶相别。令初机者入正解不谬故。如十善十恶等。即是其事。相准可知。二同异教者。经中亦名秘密之教。所以兴者。为有情众生烦恼深厚邪智巧滑计量无边。为遮此病。遂致教兴。其损益相者。且如五乘大持戒门。从人天已上。未得为损。得即为益。进即为益。住即为损。乃至诸乘。皆并准此。一行如此。一切解行亦然。又为名成行。为世间名即损。为出世间名即益。乃至一切解行。亦准知之。又为利故成行。为世间利即损。为出世间利即益。乃至一切解行。亦准知之。又为自是故成行。为世间自是故即损。为出世间自是故即益。乃至一切解行。并准知之。非他亦然。又为乐世有故成行。为众生在有即益。为自身在有即损。乃至一切解行。并准知之。又不求名利自是非他乐三界有。亦有损益。不求佛名即损。不求世间名即益。乃至不求利乐世有等。并有损益。宜准知之。又初教已上无分别即益。有分别即损。乃至一乘教义。亦准知之。如大持戒一门。具如是损益。大精进大忏悔大无是非大不自是轻他大习诵大解行等。并皆准此。又诸乘解行理事等所有损益。并为世间未出世者成损益门。非为出世者故。梁摄论云。若世间法即可毁。若出世间法即不可毁。问损益之法道理历然。云何今者说毁不毁。答损益相别理不相杂。今为决彼前疑有其二种。一为邪智者为覆相答。二为正智者显相答。今为覆相。决彼前疑故。通说言毁。又约佛出世时及末代时。定其解行。善恶两相此亦不定。若说佛世善多。末代恶多。此亦可然。又约上下二机定教邪正此亦不定。若约及与不及。此即可然。及者成益。不及者成损。乃至随下皆可准之。如善中损益同异。恶及无记。皆可准之。翻准即是。上来所明。约三乘同教说。若约一乘别教。损益无穷。何以故。为一乘义各别随缘。不准通说故无尽。又损益之义为善恶两含。善中有善。善中有不善。善中善者。如前益门是。善中不善者。如前损门是。恶中恶者。如前翻对违理不善者是。恶中善者。方便回恶资成善根者是。其善恶二义。损益平等。又善恶损益二门。微细甚深。何以故。为有情众生染净机欲无穷尽故。今略言之。但论知不知避不避。若知而不避。避而不知者难也。

二种庄严章

庄严者。行德资人名为庄严。不同有二。一名福德二名智慧。资润名福资润之功。名为福德照理名智。观达名慧。严义有四。一行能资人名为庄严。二能资心名为庄严。三能资果名为庄严。四诸行平相庄严。亦名律仪。亦名菩提具。亦名助道行。此义在三乘。小乘不具足。唯说智门。亦有助满福。教中不赞。三乘教内为利众生故。具赞二严。一乘教中有十庄严。如下经离世间品说。余义如别章。

三宝义章

三宝义者。三是数。宝是可贵义。能行者远离生死得胜菩提。可贵名宝。谓佛法僧三宝之义。略有三种。一同相三宝。二别相三宝。三住持三宝。同相三宝者。谓同一法性真如有三义不同。谓觉义轨法义和合义故说三宝。二别相者。谓在缘中尊义是佛。谓同世间身二身一身二身三身四身十身等。如问答中辨。法谓理教行果及无尽教义等。僧谓有漏无漏住持羯磨声闻菩萨摩诃萨等。三住持三宝有二种。一相住持。所谓素画雕檀等佛。二谓纸素言声等法。三谓有漏无漏剃头袈裟等僧。二理住持。谓法性真如。与凡圣为依。一生依二境界依。资持建立名理住持。三宝通五教。一在世间。二声闻缘觉。三渐教菩萨所学。四顿教菩萨所学。五一乘普贤解行见闻等所学。其义准以可知。一乘三宝相者。如下经言。略有十门。一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宝不断。二开示甚深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宝不断。三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四复次悉能赞叹一切大愿。是故能令佛宝不断。五分别解说十二缘起。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六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七复次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八不惜身命。护持三宝。是故能令法宝不断。九善御大众心无忧恼。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十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此十三宝一乘教摄。何以故。十三宝相。在修行心证。比教智处无不显现。即是住持。成其大益。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此通因陀罗及微细处。二乘小乘。即无此相。余义如别章。

六和敬章

六和敬者。谓身业口业意业同戒同见同学。同亦名同利。戒见利既同。身口业复悉同。无有乖诤故名和敬。此义通小乘三乘一乘。若愚法小乘。据事忍慈。若三乘初教。依即空忍慈。若依终教知自他平等一如故起忍慈。依一乘教。上三乘等法。是方便故。是所目故。故属一乘。余义如别章。

第四会华聚品初立十波罗蜜章

十波罗蜜者。即十行法也。一檀波罗蜜。二戒波罗蜜。三忍波罗蜜。四精进波罗蜜。五禅波罗蜜。六般若波罗蜜。七方便波罗蜜。八愿波罗蜜。九力波罗蜜。十智波罗蜜即是。十行者。但施成自他喜故。一名欢喜行。戒成自他利故。二名饶益行。忍成自他无嗔恨故。三名无恚恨行。精进成胜德故。四名无尽行。禅波罗蜜寂静故。五名离痴乱行。般若证智缘起现前故。六名善现行。方便善巧成自他事故。七名无著行。愿事自在随意能成故。八名尊重行。胜力自在成就众生故。九名善法行。三业利他作事不虚。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故。十名真实行。起作故是行义。此义在三乘。不通小乘教。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教所目及是方便。复数是十。以显无量。即一乘摄。问三乘亦十数与一乘何别。答三乘十数。随方化仪。无别准法。依一乘教。有别准法。复即在三昧中。当知。分齐全别。宜知之。余义在别章。

十藏品内立一乘三乘小乘教藏章

依愚法小乘。三藏义有二种。一者三藏。谓修多罗藏。亦名修妒路。亦名素怛缆。二阿毗达磨藏。三毗尼藏。二者二藏。谓声闻藏缘觉藏。此名与三乘同。但义有别。小乘三藏体苦谛摄。三乘三藏体真实性摄。此三乘藏有五种。一者一藏。谓摩德勒伽藏。二者二藏。谓声闻藏菩萨藏。三者三藏。谓修多罗阿毗达磨毗那耶。四者四藏。谓加杂藏。五者五藏。谓加陀罗尼咒藏。一乘教义。并皆不同。所谓十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正念藏.九持藏.十辩藏.问三藏之义根本据教。十藏之义通其教义。云何将十藏对三藏说。答三乘小乘据事分齐说。教即非义。一乘之义。以教为教。复以义为教。三乘义中。已有此义。何况一乘。此义如别章。

六无为章

六无为者。一虚空.二涅槃.三数缘灭.四非数缘灭.五十二缘起.六法界。问何故一乘无为乃同三乘数说。答此义甚深。同下数说。令人易信。广在疏中。小乘及初教终教及圆教所说。无为空无相无愿寂静离念灭不可说。如是等义。皆悉不同。诸乘相望。亦深浅阔狭不等。如六无为三无为三空八空乃至十八空等。一切法空。即是名数不同据故。亦不可会一。唯在顿教一门。一切有无皆同一相。所谓无相。余义如别章。

三界章

三界者。众生果报分段依处。分齐有三。从阿鼻狱至他化天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从初禅梵天至阿迦腻吒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从无边空处至非想非非想天。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于此三界。凡圣粗细出没不同。有其四种。一者系业分段三界。二者不系业分段三界。三者余习变易三界。四者不舍世间变易三界。问变易及不舍世间同无流法。因何在三界。答变易等身。为慈悲故在于世间。如涅槃经说。常乐我净。能以大悲还入世间故在三界。此三界中。大分天位有二十八。欲界六。色界十八。离广果天。出无想天。成十八。无色有四。此中义相名数粗细。并皆不同。当知。一乘三乘小乘等义。并皆差别。如华严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辅天。梵眷属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密身天。少密身天。无量密身天。密果天。此中不开无想天。不烦天。不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加其四天。总三十二天。又正法念经云。从阿鼻狱至非想天。于中粗细众生。次第相叠间无空处据此因缘。一类众生。即不可说其分齐。法华经云。此土常安稳。当知。三界内有粗细众生。粗者见劫坏。细者常安稳。佛所以不同说。欲显众生界无尽。乃至因陀罗微细等义。并皆不同。小乘三界唯一同坏。初教三界其义即空。终教三界即如无分别。一乘三界所谓无尽无分别。余义如别章。

四辩章

无碍辩者。谓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知名字智名法无碍。知义之智名义无碍。言音辩略名辞无碍。令他乐说无碍。通达无滞故名无碍。以后得智为体。若约小乘。四无碍辩。是其实慧。大乘初教其慧即空。若至终教其慧即如。若至圆教即四十无碍。如下经第九地中说。四无碍智。依十种差别。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依行相。四依说相。五依智相。六依无我慢相。七依小乘大乘相。八依菩萨地相。九依如来地相。十依作住持相。后五是净相。此据教辨。若据实德。即普贤门中无尽辩也。余义如别章。

道品章

道品有三。一小乘道品。回心亦同。二直进道品。谓但六波罗蜜。三一乘道品。谓无尽道品。小乘道品名。与回心初教同。何以故。二处见修不别故。名虽不异。义即全别。小乘道品。唯在观中。大乘道品。通其观外。理智复别。小乘道品。为人无我智。回心道品。为法无我智。问何故直进菩萨道品不与回心同。答回心道品。为引愚法小乘故。名同小乘。直进菩萨。若同小乘分别更增。于理不便故省之耳。道品者。初四念处。谓身受心法。四正勤者。谓未生之恶。方便令不生。已生之恶。方便令断。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方便令增长。四如意者。谓欲定.精进定.念定.慧定。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者。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者。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舍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八正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体归于十。谓净信精进念智慧及喜猗觉品相应舍思戒三摩提。信分为二。谓信根信力。精进分八。谓四正勤为四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念分为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智慧分八。四念处为四。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喜为喜觉支。猗为猗觉支。舍为舍觉支。思是觉数。谓正思惟。戒分为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三摩提是定。定分为八。谓如意为四。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尽无生智是菩提。随顺彼法。势用胜故名助道。亦可。大乘助道当法而成。不以十义相摄。何以故。缘起各别故。直进菩萨。用六波罗蜜以为道品。六行至果名波罗密。六行助果名为道品。直进与回心。俱异于声闻。何以故。道品即空故。终教即如。一乘道品。如经下文离世间品二千答者是。所以知之。由离世间重问行法。复经文中义。义皆有劝进之辞。既普贤愿行。广大无边。道品亦不得少。义归于此。广如别章。

十二部经章

一修多罗者。此方名线。亦名契经。亦名涌泉。祇夜经者。此云重颂经。伽陀者。此云不重颂经。和伽罗那者。此云受记经。忧陀那者。此云无问自说经。尼陀那者。此云因缘经。阿波陀那者。此云譬喻经。伊帝日多伽。此云本事经。阇陀伽者。此云本生经毗佛略者。此云方广经。亦名方等经。阿浮陀达摩者。此云未曾有经。忧婆提舍者。此云论义经。经以五法为体。谓音声名味句偈。问云。造者为偈体。偈用句为造者。只有四法。何故今云五法为体。答若据小乘。即无别偈。以造者为体。只有四法。今据大乘。随异缘别理亦非一故。得随事以五法为体。若愚法小乘。即据教实入苦谛摄。何以故。贵无我理故。毁其事教。大乘初教。即是空义。是真实性。何以故。会事入理故。与理善为因缘故。若终教义。一切是真如。若一乘无尽教。即无尽也。非谓十二。余义如别章。

第五会明十回向章

十回向者。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回向者。是何义。无回向是回向。回向有三义。一回向实际。二回向无上菩提。三回向众生。此三义中。识旧法故回向。非今回与故回向。何以故。实际有二义。一菩萨所修行法。从真如流。先是如法。二菩萨所修为显本性。即是本性道具如。既本有具亦非新回向。菩提亦有二种。一菩萨所行从果德智流。所有人法即从果德。二能成果具即入助道。复从果德。三回向众生亦有二义。一菩萨成就所有人法。并众生所与。何以故。若无众生即不成故。故即是众生物。二菩萨成就人法。行德与众生为道具。即属众生故非新回向。回向者智也。此义通三乘。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教所目。及是一乘趣向方便。又十数者。即显无量故。入一乘摄。余义如别章。

第五会依其五教明顺善法数义

云集说偈品初法数处释。夫法数者。自性故名法。轨则故名法。亦对意故名法。数者法数也。所有理事。对缘发起。在俗数中故名数也。欲知分齐。略有五重。即是五乘人所轨教也。其初分齐者。如维摩经云。有厌欣二门。初厌门者。是身无常无疆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怗。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不实四大为家。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诸仁者此可患厌。二欣门者。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等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教义当人天厌欣二境。乃至梵世亦入此教。若约分齐。义当趣向声闻方便及初教之初等。其义分齐。当一切法空唯有名。名有二种。一分别名。二思惟名。由二种名。建立一切法。当知。阴入界等一切法。依初教初。如是建立。人天邪善根不入此教。又依愚法小乘。声闻缘觉。依分别遍计性。立其法数。所有世间出世间名数分齐。并如毗昙婆沙所定评正义者即是。正法数诸部执。所显法相分齐者。即入从小乘。由同分别遍计故。不入大乘摄。但是名数并是诸境。仍与正小乘。作回心向大乘方便。宜可准知。此即当五乘之中声闻缘觉二乘法数分齐也。又第四大乘教者。依维摩经。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诸所观行。准蕴一门界入一切诸法。并皆如此。其相即空。若无如实空。即一切法不成。何以故。由即空故。其义分齐。当初教终。欲说法时。亦有仪式。夫说法者。如说色门。色以碍为义。碍义即空。何以故。碍义即遍计分别故。又因缘碍义。即无分别故。故说法时。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说者即空说是不断三宝。余皆准此。又维摩经云。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智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平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何以故。为一切法皆如也。故据此分齐。义当终教。所有阴入界等一切法数。依此而知。若无不空真如。即一切法不成。由无住本立一切法故。又维摩经云。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难曰。是真入不二法门。义当顿教。默绝万法。阴入界等染净诸法。并皆同此。若无维摩默不二理。即一切法不成。所以知之故。对法论云。不待名言及余根境。是名实有。一切皆是实有。即显待名言根境。是假有也。又依无尽圆通教门。即华严经第八回向百句如相。义当略教。普贤性起当是广义。即无尽圆通究竟宗也。所有无尽法数及余乘数。皆一乘所目。即是一乘。由同在海印定中成故。不在定说。同教者。入一乘远方便摄。又安立非安立门者。即三乘义。顿教渐教相望说也。渐由依教。是安立门。亦名依法住智说。顿教名为非安立门。又亦五教门中。当自宗说。不藉名言根境。是非安立门。藉名言根境。是安立门。宜可准知之。

七财章

七财者。谓信施戒闻慧惭愧。资用成佛是财义。此是三乘义。若为一乘目。即入一乘教。若据别教门。财义即无尽。故下经文。道场神指其宝藏。任善财取。证会上地显资财义。余如别章。

第五回向悔过除罪章

悔过者善悔也。伤在生死迷沦久远三世过罪违理之甚。若勘经论。大分有二。一违理成过。二违教成罪。如佛法外人。无法呴制。信缘造罪。是违理罪。若佛法四众。受佛教制。顺其修法。违教成过。名违教罪。二罪挍量。违教罪重。违理罪轻。何以故。由教境恩德大故。又以罪数不同。若违理造罪。但有一罪。违教造罪。即具二罪。违理及违教。若忏除灭义亦不同。若违理罪灭即不定。或方等行道诵咒为福。或作理事二观。并得通除。若违教罪。据其现身取净。还须依教。不得通灭。若据未来身净。亦得通灭。今依此经四义悔法。忏三世罪。得三世净。何以故。由此悔门顺广大故。与普贤门合。所以知之。此忏三世罪等。其心无限发福处。大小乘及初教则无此事。悔法有四。一忏三世罪。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此四互相成。互作主伴。问依此忏法。无理观忏。何得是宽。答并得通成。所以知之。如随喜劝请门中即具一切。又依三乘忏法有其二门。一还净二出离。初还净者。由善心不由治罚。善心者。如本受持对治。二出离者有七事。一各各发露遮相续。二受与学罚。三先制后开。先已制戒。后由别意故开。四更舍。若大众聚集同意如本。更舍先犯罪人是时还净。五转依比丘比丘尼。转男女二根。若不共罪。六如实观。由四种法。郁陀那观察诸法。又如对治法相。恒观察自罪。七法尔得。若见四谛。小随小罪不更故犯。由法尔所得。余可准之。广如别章。

第六回向四轮除八难章

四轮者。一住善处轮。亦云净国轮。二依善人轮。三自发愿轮。四宿殖善根轮。住善处者。谓住中国离于五难。三涂为三。长寿天郁单越为五。依善人者。生在佛世。离佛前佛后一难。自发正愿者。即离世智辨聪一难。宿殖善根者。离生盲生聋等一难。谓天人等。依其人法四义。得增善法。离恶成善。具德名轮。即是入道远方便之要路也。此义通三乘及小乘。一乘方究竟。若小乘成人空无漏缘。若人天成正善缘。若菩萨成菩提缘。若一乘教成普贤解行缘。若依别教正国土即国土海正士即十佛等平等愿即普贤愿本功德即性起功德难障唯离之。余义如别章。

九十六种外道章

外道者。在佛法外故云外道。就九十六中。前四别件为一门。何以故。以此四道两共相知。于诸世间作非法事。后有九十二。各别自领徒众眷属。若鬼若神。众数不同。其数非一。各起异见错乱佛法。广如九十六种外道经说。此九十六种外道皆言。是道九十五种是邪佛一种是真佛。邪佛惑人。似而不真。真佛无伪。正而不邪。如地持论说。那大迦栴延。共一客比丘同房宿。迦栴延为看客故。入三昧时。客比丘复入三昧。客比丘依三昧定力。看迦栴延心。不知依何禅。后出定问曰。大德依何禅。曰我依空三昧。今此九十六种异道。皆有神鬼映附者。由在小乘。三乘初方便中。应言教忆想之处。还有如此相似。映附小乘。若克契谛理心及三乘正无想。即无如上神鬼映附。若一乘义。为见闻中有普真普正。诸神鬼等。亦不得便。今言九十五是邪一种是正者。非谓独一是正。皆绮互相望。一种当其佛法初入方便故言一也。

七士夫趣章

七士夫者。亦名七大夫。亦名七圣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脱。四见到。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信他得度名为信行。不从他信名为法行。钝根三果。是随信行所得信果。离缚名信解脱。利根三果。是随法行所至故名见到。灭尽正受法。似涅槃与身合故。名为身证障有二种。一烦恼障二解脱障。但离烦恼障名慧解脱。二障并除名俱解脱。此义即与大乘三乘七地义相同。七地者。如地持论说。一者种性地。即十解已前。二者解行地。即十行十回向。三者净心地。即初地。四者行迹地。即二地至七地。五者决定地。即八地。六者决定行地。即九地。七者毕竟地。即十地。如来地。以因果俱究竟。合名毕竟地。所依坚故名地。所归故名趣。趣者所向也。士夫与地相望是同。余义如别章。

秘密翻依行檀起行作业同异章

此翻依义名秘密教。何以故。拟伏异学生信证道故兴斯教。翻依者。依别文义。显异文义名曰翻依。即用智为体。翻依之义。正在三乘。与论道同。其论义法。大分有七。谓义决择。释决择。分别显示决择。等论决择。摄决择。论轨决择。秘密决择。论虽有此七门。若对圣教约初分有二。一对三乘二乘。三乘即为显示。不成秘密。小乘对大乘。则名秘密。何以故。因缘方便覆相。不显真实理故。由声闻机浅。方便成信。渐入佛法故不顿说。为小机不胜名秘密教。二为伏异学令成正信。佛举论道翻依等义当大乘宗。伏彼外人。令信入佛法故兴此教。问兴其论道理应定一。何故小因明等立其论道。但立宗因喻等不用结论。何故不同。答凡兴其论。正欲显义。若未结时得了义者。则不须结。若须至结方了义者。即须安结。有此二义故不同也。又兴论道有始终别。若初教中。则有论与不论。俱名为论。何以故。二义取要显佛法故。若至终教。即不论为论。何以故。息相归真成证显义。余不顺理故。以不论为论。若小乘中。但有诤论为小乘宗。不得法空故。不尽法原故。教不满故。若至初教。即须言论为正。初教中不尽法理。以言克申故。若至终教。不论为正。由穷法理。不假言申故。论其分齐。于大小乘。唯论道方便即其分齐。其文不可具述。如对法论后论道决择处说。亦如摄论定学后分中说。梁本论云。论曰如经言。云何菩萨不损一物不施一人。若菩萨善能行施无量无数。于十方世界修布施行。相续生起。释曰。菩萨舍自爱。摄一切众生为自体。一切行道一切财物。悉属众生故。财非己有。用者非他。彼物彼用。岂关于我。若能如此运心。则是善能行施。复次菩萨舍自爱。摄一切众生为自体。一切众生行施。即菩萨行施故。菩萨起随喜心。得无量施福。亦是不损一物。不施一人。名善能行施。论曰。云何菩萨乐行布施。若菩萨不乐行一切施。释曰。若菩萨不乐行。随至等八施义至。但乐行菩萨净心施。复次若菩萨不乐。世间著三轮施。乐行不著三轮施。复次著名为乐。若菩萨著施因。或著施果。名乐行施。若菩萨不著行施。名不乐行施。论曰。云何菩萨行信施心。若菩萨不行诸佛如来信心。释曰。由菩萨自证施故行施。不由信他故行施。前信有根故成信。后信无根故不成信。论曰。云何菩萨发行布施。若菩萨于布施中不策自身。释曰。菩萨自性能行施。无有贪吝嫉妒等障。非策自身方能行施。论曰。云何菩萨恒游戏布施。若菩萨无布施时。释曰。菩萨非时时施不随一物施。论曰。云何菩萨大能行施。若菩萨于施离娑罗想。释曰。娑罗名目二义。一目贞实。二目散乱。贞实是直语。散乱是密语。若取直语离贞实。则与大施相违。若取密语离散乱。则与大施相符。若离欲三界后行施时。名为大施。何以故。离欲菩萨行施。具缚凡夫行施。百千万倍所不能及。若施定互相妨。不名大施。由不相妨故得大名。论曰。云何菩萨于施清净。若菩萨郁波提贪吝。释曰。郁波提名目二义。一目生起。二目拔根弃背。生起是直语。拔根弃背是密语。若取直语生起贪吝。则与清净施相违。若取密语拔根弃贪背吝。则与清净施相符。拔根是除身见。身见是贪吝。根本弃背。是除贪吝体。由菩萨能断身见灭贪吝故。于施清净。论曰。云何菩萨能住于施。若菩萨不住究竟后际。释曰。究竟后际有二义。一施有初中后。以最后为究竟后际。若依此义不住施。最后分岂得言能住于施。此则相违。二若有余涅槃名究竟。无余涅槃名究竟后际。若声闻住无余涅槃。不更起心。无利益众生事。则不能住施。菩萨依大悲。不同声闻住无余涅槃故。恒起六度无有穷尽。若依此义。则与能住施相符。论曰。云何菩萨于施自在。若菩萨于施不得自在。释曰。若菩萨不得施障自在。菩萨于施则得自在。昔在凡夫地中见修二惑。无道对治。欲起便起故得自在。今入圣位。为道对治故。菩萨于惑不得自在。于施能得自在。论曰。云何菩萨于施无尽。若菩萨不住无尽中。释曰。无余涅槃。名为无尽。菩萨不同声闻入无尽中无利益他事。是故菩萨。于施无尽。论曰。如施经。于戒乃至般若。如理应知。释曰。如施经说。施有不了义语说余度。亦有不了义语。皆须如理分判。又依净土盆经。一僧得施。二现前施。三戒德施。四安居施。五齐限施。六指示施。七给得施。八三世常住僧施。此是三乘正施。又依毗昙八非法施。一悕望施。二怖畏施。三反报施。四期报施。五家法施。六生天施。七求名施。八不求生死乐施。又有一乘十种施。如十无尽藏品广说。余义如别章。

第八回向真如章

真如有二门。一者一乘真如。二者三乘真如。一乘真如者。有二种门。一别教门。二同教门。别教门者。谓圆通理事统含无尽因陀罗及微细等。广如下经第八回向百句如中说。同教门者。即与三乘义同。但由智回向故。入一乘摄。二者三乘真如。复有二门。一顿教门。二渐教门。顿教门者。如维摩经不二法门品。维摩直默以显玄意者是。此如绝于教义相想不及。广如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说。渐教门者。略有三门。一终教门。二始教门。三世间所知门。终教门者。复有二种。一始二终。言始门者。即维摩经中不二法门品。三十二菩萨显不二法门者是。言终门者。即不二法门品。文殊所显不二者是。其终始两门。并具无分别教义空有二门。始教门者。复有二种。一始二终。言始门者。如百法明门论六种无为属一切法摄。人法二空。方入空摄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为上。此门亦通分别无分别教义。言终门者。如维摩经弟子品内。为迦栴延说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又金刚般若经。微尘即非微尘等。又依对法论。开六无为成八无为。三种真如。即属无为摄得知。真如成无为。上此初教始终。并通分别无分别教义。无分别义者。谓证真如。无分别教者。谓比观意言无分别境。悟大乘言教故。分别教义者。谓教义即空故。今初教门中真如。但是空义。不同终教。言世间所知门者。复有二种。一始二终。言始门者。即人天正善根。及愚法声闻缘觉等。入真实性摄。故中边分别论云。世间所知真实。入真实性摄。准此论文。世间唯除虚诳妄语等。余并入真实。由许是菩提远方便故。言终门者。故论释云。谓一切法但有名。谓分别名思惟名。得知不同远方便法。此义唯局二种十名中。为是大乘近方便故。言真如者。自体坚固。不可破坏。触物皆顺不相违故。亦无相可取。由真如故。乃至流在十名理不可坏故。同是真如。余义准可知。

第九回向初普别始终差别理事诸观义章

所以于此释诸观门。为第九回向。初作始终义。说普贤法故。于此明但初发心入道之法。随根差别。设观不同。所谓真如观。通观。唯识观空观。无相观。佛性观。如来藏观。壁观。盲观。苦无常观。无我观。数息观。不净观。骨观。一切处观。八胜处观。八解脱观。一切入观等。并于修道初门。随病施设。据病而言。不得一定。何以故。为病不定故。此等观法。在于三乘小乘。分有一乘见闻。略说分齐。余可准知。

第九回向未明住地始终宽狭相摄分齐微细差别义章

住及地义。或同或别。同者同是一住。谓佛因位。别者将住寄初位。谓十解位。将地寄终位。谓证位。若据宽狭。十地即宽。十住即狭。何以故。十地寄法多。若据相摄。十地摄十住。何以故。是证体故。若据微细。十地成微细。十住非微细。问义若如此。微细依普贤法。信位终心即克。何以故。十解犹不成微细。答若据总别义。信位终心。即克普贤法。若据始终。证位方得故。有如此差别。不同因陀罗等。准此可知。

一乘法海章

经曰。悉得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法海(释曰。法者可轨也。此通教主义也)。于一一生法(释曰。谓出生立义宗法也)。一一方便法(释曰。谓引证喻合法等方便也)。一一语言法(释曰。谓随方言音教法也)。一一施设法(释曰。谓施名于义法也)。一一教法(释曰。谓成教则也)。一一说法(释曰。谓授与他人言说则也)。一一法门(释曰。谓诸宗法门也)。一一入法(释曰。谓诸解行能入智也)。一一决定法(释曰。谓教义相应。广释决择也)。一一住法(释曰。谓究竟义宗成说安立也)。

又有十种佛法句。复有十种说法。复有十种说。三世复有十种说。普贤心复有十种说。普贤愿行法。并是别教。一乘门如离世间品广说。复有三乘名字法。如摄论说。法人及法义性略及广名不净净究竟十名差别境。释曰。名有十种是菩萨境界何等为十。一法名。谓色受等眼耳等。二人名。谓信行法行等。三法名。谓修多罗祇夜等。四义名。谓十二部经所显诸义名。五性名。谓无义文字。六略名。谓众生等通名。七广名。谓众生各有别名。八不净名。谓凡夫等。九净名。谓圣人等。十究竟名。谓通一切法真如实际等。论曰。十名差别境。释曰。此十种差别名。悉是菩萨境界。菩萨所住。唯在第十。通一切法名中。复次略说名有十种。是菩萨境界。法名谓眼等。人名谓我众生等。法名谓十二部正教。义名谓十二部正教义。性名谓阿阿为初。诃为最后。音字合三十七。略名谓有为无为。广名谓色受等及空等。不净名谓凡夫等。净名谓须陀洹等。究竟名谓缘极通境出世智。及出世后智所缘一切法真如境。复次名者谓至究竟名。通一切法。于一切法。无有差别。此名即是法界。此法界以通一切法。不分别一切义为相。或说名无分别境。菩萨唯于此法中住。余义如别章。

第十回向生成佛德差别义章

佛起布德垂化摄生。诸宗分齐不同。若依小乘。实佛报身。生在王宫。临菩提树成佛。摄生化用及德。皆在其中。若依三乘。法身无方充遍法性。报身成就在色究竟处。化身示现在菩提树。化用及德皆悉不离。此之三位。若一乘义。所有功德。皆不离二种十佛。一行境十佛。谓无著佛等。如离世间品说。二解境十佛。谓第八地三世间中佛身众生身等。具如彼说。仍现王宫生及菩提树其法。乃在十回向终心。问从因修道十地后证理。应在十地后际便示现菩提树佛。因何却在十回向中。答若三乘义容有此相。今一乘义顺彼六相。总别之法诸位即无前后。所以十回向现者。回向是善巧智明佛大善巧相故。偏在十回向现。所以知之。菩提树神在第十回向故。余义可知。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