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华论疏 » 法华论疏全文在线阅读

法华论疏卷下

关灯直达底部

胡吉藏撰

自此已下。释譬喻品。初身子领解。此文大意者。上释方便品令小乘人悟入一乘得受记。今释小乘悟入一乘竟自呵责小乘过失。就文为二。初牒经。二偈。次论释。

譬喻品尊者舍利弗说偈言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诸功德而我皆已失 论释为二。一者问偈意。二者释偈意。论曰此偈示现何义者。即是问偈意。

释曰此偈示现何义 舍利弗自呵责身下。第二答释偈意。就文又二。初列呵责章门。次释呵责章门。即兼解偈。就初又三。一者总标自呵。二别明自呵。是故舍利弗总结。

舍利弗自呵责身言 我不见诸佛不往诸佛所及不闻佛说法不供养恭敬诸佛无利益众生事于未得法退 自呵凡列六句。一不见佛。谓身子但值頞鞞尔时不见佛也。二不往佛所者。值頞鞞时不往佛所也。三不闻佛说法者。值頞鞞时闻说三谛。得道竟不闻佛说法也。四不供养者。值頞鞞时不供养佛也。五不恭敬者。值頞鞞时未恭敬诸佛也。六无利益众生事者。值頞鞞时无利物心及利事也。前五明无上求心。后一明无下利心。于未得法中退者。应得上来六事。但取小果竟不得之。所以名退 是故舍利弗下。第三结自呵责。

是故舍利弗作如是等呵责自身 不见佛者。第二释上六门。即兼解二偈。初释第一不见佛章门。

不见诸佛者示现不见诸佛如来大人之相不生恭敬供养心故 以不见佛故。不生恭敬供养之心 不往佛所者。释第二章门。

不往佛所者示现教化众生力故 若往佛所知佛者。有示现教化众生之力。便不取小果。今遂不往佛所便取小果失化物之力也 放金色光明者。上来释二章。今解释偈。问。论主何故作此释。答。前有二句。一不见佛。二不往佛所。若见佛往佛所即见佛放金色光明三十二相。此二义相成。是故合释。

放金色光明者示现佛自身异身获得无量诸功德故 放金色光明者。牒初偈金色三十二也。示现见佛自身异身者。用后见佛释前不见佛之过失也。自身即是本身。异身谓化身也。见此二身即获无量福。当知前不见佛。不往佛所失无量福也 闻说法者。释第三章门。

闻说法者示现能作利益一切众生故 示现能作利益一切众生事者。释章门也。若闻佛说法知佛能作利益之事。便不取小果也。今不闻法便不知此事。故取小果也 力者释初偈中十力之言。佛正住十力说法。能作利物之事。此二相开。故一处合释。

力者示现众生有疑依十力断疑故 初牒力章门。示现众生有疑依十力断故者。释章门。十力正明断疑。如杂心论说 供养者。释第四章门。

供养者示现能教化众生力故 以供养佛知佛示现教化众生力故。今遂不供养即不知此事。又佛所以可供养者。为佛有化物之力故也。我若供养于佛亦得此力。便不证小果。以不供养佛取于小果故失化物力也 十八不共法者。释第二偈第二句。以佛有十八不共法无诸过失故可供养。二义相成。故一处合释。

十八不共法者示现远离诸障碍故 初牒不共章门。示现远离下。释不共义。以无一切障碍过失故名不共法。问。何故不解八十种妙好。答。此犹属金色三十二也。又属见佛等中摄。故不别释 恭敬者。释第五章门。

恭敬者示现出生无量福德依如来教得解脱故 初牒章。从示现下释章。即是释恭敬之意。以恭敬佛故得无量福及得解脱。以不敬佛便失此利。问。何故释福德及解脱。不释第六无利益众生事。答。恭敬佛得福德及得解脱即是利益众生事。又无利益众生事。是总以上来句句皆有此言故不别释也 以人无我法无我者。释第二偈如是诸功德句。

以人无我及法无我一切诸法悉平等故 以二无我摄一切功德尽。又于诸功德中胜。亦可此语释上无利益众生事。亦得重释上依佛教得解脱 是故舍利弗下。释偈第四而我皆已失。又此文来者。初标呵责于未得法中退。次释自呵责于未得法中退。今结自呵责于未得法中退。

是故舍利弗自呵责身言我未得如是法于未得中退故 自此已下为七种人者。详论意。上方便品总为众生总说一乘法。故论后文云。方便品五章但为破二归一也。从火宅譬竟经别破十种人病。次明十种无上义也。就文为二。初破十种人病。次明十种无上。初又二。第一总明为十种人能治所治心劝知。第二别破十种人病。初又二。前列为七种凡夫人能治所治劝知。次明为无烦恼圣人能治所治劝知。就初又四。一出所为人。二明能治。三辨所治。四劝知。具足烦恼染性众生者。明所为人。

自此已下次为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 具足烦恼。明是凡夫为烦恼所染称为染性 说七种譬喻者。第二明能治也。

说七种譬喻 对治七种增上慢者。第三明所治也。

对治七种增上慢心 此七种人并于增上法中。而自高举慢而不求名增上慢 此义应知下。第四文也。

此义应知 所以劝知者。令行人识此七种过患。依经对治而舍离之。是故劝知 又三种下。第二次明无烦恼人亦四。一明所为人。二辨所治之病。三明能治之药。四劝知。三种染慢无烦恼人者。出所为人也。

又复次为三种染慢无烦恼人 断小乘中诸烦恼尽。故名无烦恼人。而望大乘犹有烦恼。为大乘烦恼所染。故称为染。未得究竟自谓究竟。以此自高称之为慢 三昧解脱见等染慢者。第二出所治之病。

三昧解脱见等染慢 则释上染慢也。如胜鬘云。三界外恒沙烦恼。谓上上烦恼观上烦恼等也。今明三昧中烦恼即是胜鬘正受上烦恼。于大乘解脱中烦恼即是果上烦恼。见烦恼应是智上烦恼也。等者等取一切恒沙烦恼也 对治此故下。第三出能治。

对治此故说三种平等 第四劝知。

此义应知 如文 何者七种具足下。第二别释。又开为二。初别释七种人。第二别释三种人。初又三。一标七种人。二明能治所治。三总结第一。前列七人。

何者七种具足烦恼性人一者求势力人二者求声闻解脱人三者求大乘人四者有定人五者无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集功德人 如文 何等七种增上慢心已下。释上第二能治所治章门。就文为二。一者依经略释第二。论主重释。就释七人即成七别。一一中为二。第一出所为人。则明所治之病。二明能治之药。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者。此第一所治之病。

何等七种增上慢心云何七种譬喻对治一者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谓以世间中诸烦恼染炽燃增上而求天人胜妙境界有漏果报如是倒取 三界实是苦境。而求常乐。故名颠倒。初标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三章门。谓世间中下。释上增上慢心也。初遂近释增上慢心。增上慢心者。谓世间中诸烦恼炽然增上也。而求天人胜妙境界下。释上颠倒求诸功德也 对治此故明火宅喻者。第二明能治也。

对治此故为说火宅譬喻应知 二者声闻人下。释第二中亦二。初出所治。次出能治。

二者声闻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自言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如是倒取 声闻人者。标其人也。一向决定增上慢者。叙其病也。自言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者。释上病也。求二乘人谓佛与二乘人同断三界烦恼尽。同得尽无生智。同是三无学人同得无余。如是倒取者。佛与二乘其实不同。不同谓同。故名倒取也 对治此故下。第二出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穷子譬喻应知 如穷子比于长者草庵方于大宅。故二乘与佛不同也 三者大乘人亦开为二。一所治。二能治。

三者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取 大乘人者。标人也。一向决定。标病也。起如是意。释病也。谓无别二乘人。故称为病。此人初闻一乘经谓唯有佛乘无有余乘。遂有二失。一失于一说三。二失于缘成三。如是倒取者。实有二种。二乘有而言无。故言倒取 为对治此故下。第二出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应知 虽地雨是一于草木成差。随草木成差虽理是一随缘成三。于缘成三也 第四人亦雨初明所治。第二明能治。

四者实无而谓有增上慢心已有世间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倒取 所治中。初标实无功德谓有增上慢心章门。以有世间有漏下。释章门。此人得有漏定实无涅槃生涅槃想。此可有二人。一者内道。如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得初禅时谓得初果。乃至得四禅时谓得四果。二者外道之人。得非想无想二定谓为涅槃。如是倒取者。实无涅槃谓是涅槃。故名倒取。又实是有漏谓是无漏。故名倒取也 对治此故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 此有二义。一者且说二乘涅槃以为真城。为治前二种人虚伪之城。二者次为此人说于化城。二乘涅槃尚是化城。汝之所得云何真实。问。经文但言说化城。云何说真城。答。化城品中具叙今昔。意叙昔即明是真。叙今即明是化也。又下论文也 第五人亦二。初明所治。次明能治。所治中初标二门。次释二门。

五者散乱增上慢心 标二门者。一散乱。二增上慢心 实无有定下。释二门。

实无有定过去虽有大乘善根而不觉知不觉知故不求大乘于狭劣心中生虚妄解谓以为第一乘如是倒取 初释散乱章门。于狭劣心中下。释增上慢章门。如是倒取者。小乘非第一。谓为第一。故名倒取。又实有大乘而不求大乘。实无小乘而求小乘。亦是倒取 为对治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系宝珠譬喻应知 说系珠譬。令其忆菩提心舍小求大 第六亦二。初所治。次能治。

六者实有功德增上慢心闻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如是倒取 闻大乘法取非大乘者。此人本学大乘。但作有所得学。故闻说大乘退大取小果。如大品中有大鸟之譬。初生无翅鸟子未有两翅而学飞。故遂便堕落。有所得人虽发大心大行无慧方便。闻说大乘退取小果。故大品中六十菩萨闻说波若成阿罗汉。此中是凡夫人。不同大品成阿罗汉。与其大略相似也。如是倒取者。实有大乘而不取大。实无小乘而取小乘。故名为倒。又实学大乘而取于小。故是倒也 对治此故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轮王解髻中明珠与之譬喻应知 顶髻之珠最为尊贵。一乘最胜。以此赐之令其取大 第七人亦二。初明所治。第二明能治。

七者实无功德增上慢心于第一乘不曾修集诸善根故闻说第一乘心中不取以为第一如是倒取 初牒实无功德及增上慢心二章门。于第一乘不修习诸善根故。释上实无功德。此人过去不集大乘善根故也。闻说大乘下。释上增慢心。如是倒取者。于第一法谓非第一。故名倒取 为对治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医师譬喻应知 良医正治狂子。佛示涅槃令服大乘第一之药也 第一人者已下。第二论主就义重释。令七种人并皆成佛亦成七段。初文有三。

第一人者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后令入大涅槃故 第一前标其人。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者。出化此人之方也。此中示世间中善根者。此释佛意。佛意我本说世间善根。拔汝三涂重苦。令汝欢喜。然后令入大涅槃城。云何乃保为胜妙果报。为治此故。故说火宅譬喻。问。前第一人正求世间人天果报。今云何言示世间中种种善根。答。此中世间异上世间。上之世间是三界世间。今明未得真无漏已来发菩提心。及十信等地前方便名为世间。下论释法师品中。及分别功德品并明地前未得真无漏故名世间。今说地前种种功德令其欢喜。善根者无贪嗔痴三种善根。以其人正贪著三界故说无贪等善根。其人正贪著五欲等外乐故。为说有觉有观等诸禅三昧以为入大涅槃方便。即是因世间证出世间也。言大涅槃者。以大涅槃乐代其贪著世间小乐也。然后入大涅槃者。前是行因。今令得果。其人前求有漏果报。今得无漏大涅槃果 释第二人。

第二人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 以三为一令入大乘者。非是三外别更有一。以会三乘终归一乘。如会三聚米成于一斗米也。一论大宗如是。故下文云。破二归一。又上文云三乘同一乘者同一法身故 释第三人。

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根种子而生牙故 令知种种乘者。令知五乘也。诸佛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而生牙者。众生过去世禀过去佛五乘教门。有五乘种子。而故五乘人感佛出世说五乘法令五乘种子生五乘牙乃至果实 释第四人。

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谓诸佛禅三昧城故过彼城已然后令入大涅槃城故 云方便令入涅槃城故者。论意明欲令其人前知。世间非是真城方便说小乘涅槃以为真城。然后始令舍小城入大乘涅槃城也 释第五人。

第五人者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 前示其过去善根。令其忆念曾发菩提心。已然后令得三昧常忆菩提心不忘也 释第六人。

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 说大乘法者。即是赐其顶髻明珠。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者。此法门即是一乘法门。一乘法门明十地行究竟圆满。故得成佛。问。此释何义。答。释顶上明珠最为尊极。一乘经同十地行满亦是尊极。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者。以赐其珠密欲令其成转轮王也。为说法华即是密与授记令其成佛也释第七人。

第七人者根未纯熟为令熟故如是示现得涅槃量 根未熟令熟故者。即是狂子未敢服药。欲令其服也。示现涅槃量。如父欲令服药故现死。佛今亦尔。欲令众生了悟示现涅槃 为是义故如来说此七种譬喻。即是也。第三总结为七人。说七种譬喻。

为是义故如来说此七种譬喻 何者三种无烦恼人下。第二释上为三种无烦恼人说三种对治。就文为二。初总明为三种人说三对治。第二别明授记。就文又二。第一明所治。第二明能治。所治中有二。初总标。次别释。初总标。

何者三种无烦恼人三种染慢所谓三种颠倒信故 如文 何等为三下。第二别出三病。

何等为三一者信种种乘异二者信世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 实无乘异而信三乘异。故名颠倒。二者实无世间涅槃异。无异谓异。故名颠倒。三者实无彼此身异。无异谓异故。名颠倒 为对治三种下。第二明能治亦二。一总标。二别释。

为对治此三种染慢故说三种平等此义应知 初如文 何者三种下。第二别释即成三别。

何者名为三种平等云何对治一者乘平等谓与声闻授菩提记唯有大乘无二乘故是乘平等无差别故 谓与声闻授菩提记。谓乘平等一句。释塔品已前乘权乘实经文。

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多宝如来入于涅槃世间涅槃彼此平等无差别故 释第二中。云多宝如来入于涅槃。此句标世间涅槃平等章门也。世间涅槃彼此平等无差别故者。以多宝如来常在十方世界中而称入涅槃。故知世间涅槃平等 释第三章。

三者法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 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者。此牒上世间涅槃平等也。上即指多宝如来在世者。是涅槃。今明多宝入涅槃者。常在世间。故知世间涅槃平等。世间涅槃既平等。故知自身他身亦平等也。自身即多宝身。他身谓十方佛释迦佛身。文相正尔。须作深观行取之。又多宝虽入涅槃常示现世间。以此为世间涅槃平等。即类释迦等十方佛。虽在世间常是涅槃亦是世间涅槃平等。又多宝佛常在世间而称入涅槃。释迦等十方佛虽在世间亦是涅槃也。故知多宝与释迦自他不异也。亦自他法身平等也。维摩有三种如。谓一切法亦如也一切众生亦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法亦如也。是第三平等。一切众生亦如也。此是第二平等。众贤圣亦如也。是第一平等。欲示世间涅槃平等如中论涅槃品云。世间与涅槃无有小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小分别。生死之实际及与涅槃际。如是二际者无豪厘差别。智度论云。唯大乘法中说生死涅槃平等。小乘法中无有此理。与法华论意同 如是三种无烦恼人者。第二别论受记义。亦是重释三平等中初乘平等。又二乘作佛是法华正宗。如智度论云。法华经是秘密法。明阿罗汉作佛故也。就文有五。第一明授记所由。第二明受声闻菩萨记差别。第三明受记不同。第四明声闻得记不得记。第五重论三乘一乘。就初文又二。第一叙病。第二明对治药。就初又四。第一总明三种人有染慢之心。

如是三种无烦恼人染慢之心 即是无明心也 见彼此身所作差别者。第二见六道三乘不同。

见彼此身所作差别 此即是分别心也 以不知彼此法身佛性悉平等故。第三不得无分别智也。

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等故 即谓彼人我证此法彼人不得。第四重起分别心。

即谓彼人我证此法彼人不得 对治此义。第二明能治之药。

对治此故与诸声闻授记应知 彼声闻等为实成佛下。第二论声闻菩萨得记不同。就文为二。初问。次答。问中有二。初定二关。

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为不成佛与授记耶 从若实成佛者。第二双结两难。

若实成佛者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集无量种种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虚妄与之授记 文处易知 彼声闻等得受记下。第二双通两难。就文亦二。第一双答。第二双非。第一双答即成二别。今前通答第一难。

答曰彼声闻等得授记者得决定心非谓声闻成就法性 难意云。若声闻实成佛菩萨何故无量劫修习无量功德。故今释云。声闻得受记者但得决定心耳。言得决定心者。决定者名信。得入十信位非成就法性故。正答其问。下文明法性即是法身。声闻未成法身。初明得决定心。即十信之始非成就法性。未得究竟之修 如来依彼三种平等说一乘法故者。释第二难。

如来依彼三种平等说一乘法故以如来法身与彼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故与授记 难意云。声闻若不成佛云何虚妄为之受记。是故先释云。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与受记。非是虚妄。问。前云得决定心故与受记。后明依佛性平等故与受记。此二何异。答。前是缘因后是正因。又前是引出佛性。后是自性住佛性。所以为异 非是具足修行功德者。第二双非结酬前两难也。

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 前结酬初难也。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结酬第二难也 言受记者有六处示现下。第三论受记不同。就文为二。第一总标授记不同。第二别释。就初又二。第一总明六处示现。

言授记者有六处示现 五是如来记一是菩萨记下。第二别明结授记人唯有两种。

五是如来记一者菩萨记 如来记者。第二别释二人。即成二别。就释如来记五人即成五别。第一人众所知识名号不同故与别记。

如来记者谓舍利弗摩诃迦叶等众所知识故名号不同故与别记 身子迦叶等四大声闻。此之五人是众所知识。成佛名号不同故前后与记。称为别记也 第二类成佛同一名号。故俱时与记。

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 第三类成佛俱同一号。但非众所知识。故与第二为异。亦俱时与记。

学无学等俱同一号又复非是众所知识故一时与记 提婆达多记者。上之三类与善人记。今与恶人记。

与提婆达多记者示现如来无怨恶故 示现如来无怨恶者。调达迹中造三逆罪名为怨恶。今示佛无有怨恶。故与授记 前之四类虽有善之与恶皆是男子。第五比丘尼与天女即幽显二女。对前善恶两男亦皆得记。

与比丘尼及诸天女记者示现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者皆证佛果故 法华文中。不见天女得记。但有龙女。或可即詺龙女以为天女。授女人记意者。示预是修菩萨行者皆得得佛故也 菩萨授记者。释第二章门。

菩萨授记者如不轻菩萨品示现应知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汝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 正示众生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故与受记 声闻授记者下。第四简声闻得记不得记。就文为二。初列四种声闻。

言声闻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 从二种声闻下。第二明得记不得记。就文又二。初就佛明二种声闻得记二种不得记。从菩萨与授记者下。第二明菩萨通得与记。

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 就菩萨与记中有二。第一句正明菩萨与授记。

菩萨与授记 从菩萨记者已下。第二释疑。

菩萨授记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 疑者云。若增上慢声闻佛不与受记者。不轻菩萨何故通二人与之受记。释云。佛就根熟未熟。故与记不与记。菩萨约二种义故。所以与记。一者如前明有佛性故得与授记。二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与提记也。问。若尔佛何故不依此二义通授此四种人记。答。以菩萨例佛义亦得也 又依何义故下。第五论三乘名一乘义。就文为二。一者问。二者答。

又依何义故如来说三乘名为一乘 问意云。佛依何义说三乘名为一乘 依同义故者。第二答。就答为二。一据今教明同义故三乘名一乘。第二约昔义明不同故有三乘。就初又二。初标同义。

依同义故与诸声闻大菩提记 同义者已下。举法身平等以释同义。

言同义者以如来法身声闻法身彼此平等无差别故 以三乘同有法身平等。是故三乘同名一乘 以诸声闻下。第二明约昔教有三乘不同。

以诸声闻辟支佛等异乘故有差别以彼二乘非大乘故 以昔教未说三乘同法身平等故也 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者。自上已来破十种人病明十种对治竟。从此已去第二明十种无上。就文为二。第一总明无上意。第二别明十无上。就初又二。第一标无上义唯在于佛。第二明说无上不说无上意。

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 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者。佛于一切人中最为无上。故判无上唯在于佛。而言不离我身者。谓不离法身最是无上。问。何因缘故忽此此语来。答。因上同不同义故生。今明三乘同有法身。昔明三乘不同法身。因于此语故明同有法身便是无上。若前门中不明同有法身便非无上也 一切声闻下。第二明说无上不说无上意。初明二乘法中不说无上义。

一切声闻辟支佛二乘法中不说此义以其不能如实解故 以二乘人不能解故 以是义故下。明菩萨法中说于无上。

以是义故诸菩萨等行菩萨行非为虚妄 以菩萨能解能行非为虚妄。此同摄大乘论十种胜相并无等圣教也 无上义者。第二别释十种无上。就文又二。初总标十。第二别释十。总标中。初一句牒无上义。

无上义者 自余残修多罗下。示明无上经处。仍劝物令知。

自余残修多罗明无上义无上义者有十种应知 亦如摄论。应知胜相等 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下。第二释即成十阶。就初文为三。初标章。

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 种子无上即是菩提心。华严云。菩提心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种子。三世诸佛以菩提心成正觉故 说云雨譬喻下。第二示经处。

说云雨譬喻 云雨是能生种子之法。故举能生以显所生。又云雨譬中明种子无上故也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第三释经。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 初牒经。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叙声闻人有三时。一过去本发菩提心时。二者中间退菩提心时。三者闻法华经还发菩提心时。今即取前后菩提心为种无上。故取此文而释之也。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者。过去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中间虽退菩提心种子不灭。如摄大乘论云。此种子并附著梨耶。同后得果者。初发菩提心同后重发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也 二者示现行无上故者。释第二。前释。次示经处。

二者示现修行无上故 以初发菩提心。次令修菩萨行。菩萨行比四乘行最为无上。故言行无上也 次示经处。

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等故 三根声闻及十六沙弥。于大通智胜佛时行佛行也 三者示现增长力无上者。释第三。

三者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 以行菩萨行故菩萨行便增长。故言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者。商主即是化城品导师也。经取能道众人。故以导师为譬。论取能令价客获于珍宝。故以商主为譬。

四者示现令解无上故说系宝珠譬喻 四者示现令解无上者。亲友示衣内之珠。衣内之珠即菩提心。解菩提心是悟解中无上之解。故名解无上。问。何故云令解无上。答。过去十六沙弥说法华经。令三根人得无上解故发菩提心。故云令解无上五者示现清净国土无上者。上来四种并是叙因无上。从此已下明果无上。问。上四种明因为是释迦因。为是所化众生因。答。通得明于二种。别正是叙释迦因。以释迦初发菩提心故。有第一种子无上。发菩提心后于大通智胜佛所修行故有第二行无上。以行增长能导引示众人之力。故云增长力无上。以力增长故能于过去世系于宝珠。故有能令解无上。问。既云能令众生得无上解名解无上者。亦令众生修行增长名增长力无上以不。答。亦得尔互文也。问。何以能知并就释迦辨十无上。答。初总标中不离我身有无上义。故前十种无上叙释迦从初发心乃至成佛始终事尽也。释迦既尔。说此十事亦令众生同于释迦具于十种。摄论有无等境无等行无等果。今此经十种无上正明无等行无等果。境蕴在其中。五者示现清净土无上者。释第五。从此已去明果无上。问。何以得知前四是因。答。种子及行此二是因。故知系珠是过去世事亦是因。即系珠还领商主。系珠既是因商主亦是因。系珠商主由是一人故两义说之。能导作佛。故名商主。令不失菩提心义故名系珠。初明净土要前有土然后佛方出也。前明净土无上。

五者示现清净国土无上故示现多宝如来塔 如塔品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土。合为一土。即一切土中最胜为净土无上也。

六者示现说无上故说解髻中明珠譬喻次示现说无上者。让顶珠赐之。即是为说平等大慧。谓一切说中最胜为说无上。既有净土便有教门故。次辨说无上也 次教化众生无上。

七者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涌出无量菩萨摩诃萨等故 既有教门便有眷属故。次明教化众生无上。以化得千世界尘数菩萨。三十二相皆已具足。数多德积一切所化众生中最胜。谓众生无上。即眷属果也 八示现菩提无上。既有所化便有能化故。次辨得菩提果。有三乘菩提佛菩提。于二菩提中最胜。故云无上。就佛菩提中有五种。一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今明第五菩提。故云菩提无上。此文释寿量品菩提无上文也。凡释二事。第一释三种菩提。第二释本行菩萨道等三句。合释六句经文。释三菩提即三。一释化身菩提。二释报身菩提。三释法身菩提。若就修行次第前明法身。法身即是自性住佛性故。根本有佛性。所以第一前明法身以有佛性故行因满足。佛性显现称曰报身菩提。自德既成。次明化物故有化身菩提。今明说门次第释迦八相成道示现于伽耶得佛。故知化身菩提。此之化身由报身故。次明报身菩提。报身由法身故。次明法佛菩提。就中有二。一者标菩提无上。总明三种菩提。

八者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示现三种佛菩提 从一者已下。第二别明三菩提。即成三别。一一中有二。初正释。次引经。释中有二。初标应化。

一者应化佛菩提 随所应见下。合释应化。

随所应见而为示现故 此与摄论三佛小异。摄论分应化为二。今合应化为一。何以然者。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化身即是八相成道。故分应化成二门。今此中明自德为报身。化他之义名应化身。又摄论及同性经。净土中化诸菩萨名曰应身。今此中合若净土秽土悉属化他合名应化身也。论云。报身常住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名为化身。

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引经易知 二者报身菩提亦二。初释。次引经。

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 摄论云应身。今明报身者。与真如相应。故名应身。行因所得酬因义边自之为报。义不相违。二论各举其一而无违也。得常涅槃证者。还是佛性显现。故名为报。佛性既常故报身常。报身既常显前化身即是无常。

如经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 引经易知 三者法佛菩提。就文有三。一略释。二引经。三释经。

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凉不变义故 初标法佛菩提。法即是性净涅槃真如法。即如体有觉义。故名为佛。至妙虚通名之为道。道即菩提也。谓如来藏性净涅槃者。出法佛菩提体经论不同。余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此论正以如来藏为法身。显即名报身。言性净涅槃者。涅槃有二种。一性净。二方便净。本性清净名为性净。修方便断烦恼得净名方便净。今此用性净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净属报佛也。二净即是摄论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常恒清凉不变者。出性净涅槃体。此性净涅槃。体是常住故言常恒。摄论云。清者是净。凉者是乐。是净乐二德故言清凉也。又云。清者有余。凉者无余。宜用前意释此文。不变如上释 如经已下。第二示经处。

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 从如来如实知见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并是释法佛菩提文 言三界相者。第三释经。凡释五句经文。即成五段。一一中有二。初牒经。次释。

三界相者 三界相者。牒初句经也 谓众生界即涅槃界。第二释经。

谓众生界即涅槃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故 众生界本来四绝。即涅槃界也。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故者。上标即。今以不离释上即也 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释第二句。初牒。

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 谓常恒清凉不变义故者。释经。

谓常恒清凉不变义故 以如来藏常恒清凉不变故。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也 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释第三句。初牒经。谓如来藏真如之体。第二释经。

亦无在世及灭度者 释经有二。初牒如来藏体。

谓如来藏真如之体 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释上经文。

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故 不即众生界。释上无有在世。不离众生界。释上及无灭度者。亦得云如来藏不在世间故不即众生界。如来藏无有灭度不离众生界。故经论得反覆相释也。又于理未始二。故不离众生界。于缘未始一。故不即众生界也。亦是六道常法身故不离法身。于缘成六道故不即 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释第四句。初牒。

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 谓离四种相者。第二释经也。

谓离四种相有四种相者是无常故 言四种相者。依此文谓实虚如异以为四也。问。此四云何是无常。答。此四并是名言所及。故是无常。法身绝于名言。所以常住。若依佛性论明四相者。一者缘相。二者因相。三者生相。四者坏相。缘相是无明烦恼。谓方便生死。因相是无漏业。谓因缘生死。生相是有有生死。坏相是无有生死。离此四种相即无四种生死。故法身常住 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释五句。初牒经。

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 如来能见下。第二释经。

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 是故经言如来明见。此第三句。长取一经证第五句也。

是故经言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故 我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自上已来解三佛菩提竟。此下第二更释三句经即成三别。第一前释行菩萨道满本愿经。以得三佛菩提竟须满本愿故。次释满本愿经。初牒经。

我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 以本愿未满者。此释经也。

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者非谓菩提不满足故 为菩萨时愿度法界众生令尽。今虽得佛众生未尽。故愿未满。非谓菩提不满足故者。论主恐寻经人闻行菩萨道本愿未满。言是菩提未满足。故简之云是愿未满。非是菩提未满 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释第二句经文。前牒经。

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 此文示现如来常命者。第二释经。就文为二。初标常命以释经。巧方便显多数故者。释上常命也。

此文示现如来常命 上明四种数。一世界不可知。二末世界为尘不可知。三约尘数劫。劫不可知。四明佛寿。复过上三数不可知。今是第五数。复过前四。以寿数不可知。所以为常 言巧方便者。叹如来有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显多数过上数量不可数知故 能作如此多数过上数量不可得知。以显寿以数不可知故。所以为常。昔僧睿法师对罗什翻法华云。多宝照其不灭寿量定其非数。尔时论犹未来。而言之与意俱与论合。什公[火*毛]舌不烂。可谓翻之与释得经旨也。问。何故如来常命不可尽。答。凡有五义。一为满本愿故。佛命若无常不得常度于物。即本愿不满。以佛常住故常度众生得满本愿也。二者破小乘人执。佛无常灰身灭智不复度物。即成负誓之佛。三者示有因果义。初发心时愿成佛道普度一切。初发心愿此即是因今得佛常住普度一切。名之为果。故因果义成。若如小乘佛者即是有因无果。初心愿度为因。得佛欲人涅槃便是无果。然既无果因亦不成。四者佛若无常即与二乘涅槃俱尽。二乘之流便不舍小求大。欣果行因。今欲令一切众生欣果行因舍小求大。故辨佛常命也。又昔北土江南五宗四时。正用复倍上数之言。证法华犹是无常之佛。今论正用此句。显佛是常。故知凡夫讲人多有愚痴谤罪。经无论者难可释成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释经第三句。自上已来释正果。今此一句次释依果。初牒经也。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 报佛如来下。释经。即是举人释土。

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 报佛既常如前所释。当知报佛之土亦常以常故不可烧也。问。既是常土云何得有诸天击鼓及散华等耶。答。于常土无障碍用故得有斯事也 九者示现涅槃无上。前牒章。故说医师譬喻下。第二示经处。

九者示现涅槃无上 小乘灰身灭智实入无余。此是有上涅槃。今为狂子方便言灭三德涅槃。实非永灭故是无上。上释菩提无上谓果义。今释涅槃无上谓果果义。并与涅槃经意同。而昔作无常及覆相常以释法华者一何谬哉。

故说医师譬喻 问。医师之譬是长行其文在前。我净土不毁是偈其文在后。论主何故回文释耶。答。论主取前三菩提为正果。净土为依果。此二并明常义故总属菩提无上。故一处释之。涅槃无上明果果义。故在后释也 十者示现力无上。释第十无上。就文为三。一标总示经处。二重论多宝塔土无上义。三者复宗还释力无上。初文又二。前标名。

十者示现胜妙力无上故。言胜妙力无上者。共叹法华有胜妙巧用。故名之力也 自余残修多罗者。第二示经处。

自余残修多罗说示现应知 即是从分别功德品去竟一经也 多宝如来塔下。第二重论前十无上中第五示现清净国土无上。仍释见宝塔一品。问。何故不即就前第五无上中释。至此方解耶。答。上来数解此门。今欲示有疑者不了前意。故重论之。就文有二。初总明八种。次别释。总明又二。初总明是净土。第二别明八种。

多宝如来塔显示一切佛土清净者示现诸佛实相境界中种种众宝间错庄严故 多宝如来塔者。此句牒多宝佛塔也。显示一切佛土清净者。明欲开宝塔现一切净土意也。此非独释迦佛土。故言显示一切佛土也。示现诸佛实相境界中者。出净土事也 示现有八种者下。净土是总总摄八事。于净土中别明八种事。

示现有八种一者塔二者量三者略四者住持五者示现无量佛六者离秽七者多宝八者同一塔坐 如文 塔者已下。第二别释八事成八别。一一中初标章。次解释。

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 示现如来舍利住持者。所以立塔者。为欲住持舍利利益物故也 量者。释第二。初牒章。

量者 量有二义。一者土果形量。谓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土果形量。二者因量。谓无漏善根生非有漏善根起也 方便示现下。还释上二量。初释果量。

方便示现一切佛国土清净庄严 是出世间下。释因量。

是出世间清净无漏善根所生非是世间有漏善根之所生故 略者。释第三。初牒。

略者 次释。

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诸佛真法身故 多宝身一体摄一切佛法身故者。此以多宝之一对分身之多故也。以法身不二故多宝唯一。以化用不一故分身即多。亦是释疑。故来疑者云。何故唯一多宝塔无有多塔涌现。是故释云。多宝是法身。十方诸佛同一真如法身。故多宝法身摄一切佛法身。所以唯一也。问。多宝为是法身。为表法身。答。依光宅等师乃言。多宝是化身家舍利非三身所摄。亦得属佛宝所摄。今明四种意。一者据迹而言是佛舍利故。八义中。初义云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二者以多宝表法身。如睿云。多宝明其不灭。寄多宝之身显法身不灭也。三者天亲前释三平等中。明多宝身即是法身。以多宝此身即是入涅槃。此是入三德涅槃。三德涅槃即是法身。又八义中第三义。多宝如来身一体摄一切诸佛法身。故知即是法身。四者多宝虽入涅槃常在世间。故世间涅槃不二。即非世间非涅槃。言亡虑绝也。故中论云。生死之实际及以涅槃际。如是二际者无豪厘差别 住持者释第四。

住持者示现诸佛如来法身自在身力故 释中。诸佛法身自在身力者。此释多宝于十方世界涌现及发声叹佛之事。以法身遍一切处故。能于一切处有此功德。住持佛法故为住持也 示现无量佛者。释第五。

示现无量佛者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 释中。云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释意明示现十方分身佛。故目之为彼。释迦之身称之为此。亦得十方分身相望自为彼此。十方诸佛同欲弘道利人。故云十方诸佛所作诸业无有差别也。又十方分身佛同住净土同说一乘同化菩萨。即是显诸佛道同。故名所作业无差别。诸佛道既同故。当知今日释迦亦同诸佛 远离秽不净下。释第六。

远离秽不净者 即是释经中移诸天人及山海事也。

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平等清净故 言多宝者。释第七。

言多宝者 即释经中以琉璃为地。乃至以华布地等也。

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同宝性故 同一塔坐者。释第八。

同一塔坐者示现化佛法佛报佛等皆为成大事故 释中。云示现化佛报佛法佛等皆为成大事故者。明三佛同为一大事。一大事者大品云。救一切众生名为大事。今明。释迦共多宝同一塔座。同命觅弘经人之。令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弘一乘道。并皆成佛。谓之为大事也。问。唯多宝与释迦同一塔坐。分身不同塔坐。云何言三佛同一大事。答。即释迦自具三佛。示现伽耶成佛谓化身也。久已成佛行因所得谓报身佛也。有真故即有法身。故释迦具三身。即是三佛同坐共成一大事也。问。乃知释迦具三身。文中但云释迦与多宝同坐。此是二佛。云何言三佛共作大事。答。分身乃不同坐。而诸佛意同成大事。问。多宝释迦分身佛此三是何佛耶。答。依文判者论主云。多宝是法身。释迦为报身佛。分身为化身佛也。问。前明隐时为法身。多宝岂是隐时耶。答。论解二种法身。一者隐时名法身。此非多宝也。二者显时名法身。即多宝也。问。若尔与报佛何异。答。体一义殊。酬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也。有人言。分身佛是应身佛。何以知之。摄论及同性经并言应身。住净土中说法化菩萨。今分身并在净土中说法。当知即是应身应身即报身也。释迦在秽土故是化佛。今明作斯释者。亦得然也。各取一义 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此第三料简多宝塔。竟还复宗释前胜妙力无上。就文为二。一总标三力劝知。

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应知 从法力者已中。别释三力即成三别。一一中有二。一标章。二解释。法力者。标章也。

法力者 法即是法华之法有胜功用。故称法力 五门示现者。第二示解释处。开为二。一者总标列五门。二者别释。就初文三。第一总标五门。

五种门示现 一者证已下。第二列五门。

一者证门二者信门。三者供养门四者闻法门五者读诵持说门 四种门弥勒品中示现者。第三示门处。

四种法门弥勒品中示现一法门常精进菩萨品中示现 弥勒品即是分别功德品。常精进品即法师功德品。此二从人以立名。罗什经从法以受称 弥勒品中四门者。第二别释。初牒四。一者证门已下。次释四门。

弥勒品中四种门者 释四门即四。初门为二。一标证门。

一是证门 如经已下。第二引经示处。就文为二。第一释初得无上忍。第二释八生乃至一生得三菩提。初又二。一牒经。

如经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故 得无生法忍下。第二释经。

此言无生法忍者谓初地证智应知 如智度论 一初地无生七地无生。今此中明初地无生也。以初地初证得真如法身无生故云得无生忍也 八生乃至一生下。第二释最后经。就文亦二。一牒经。二释经。牒经中有二。一牒八生乃至一生。

八生乃至一生 二牒得阿耨三菩提。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谓证初地菩提故下。第二释经。就文为三。一就位释。二解八生一生。三与异人诤经。

谓证初地菩提法故 谓初地菩提者。经有二句。一者八生乃至一生。二者得三菩提。今前遂近释得三菩提。谓初地菩提故也。

八生一生者谓诸凡夫决定能证初地随力随分乃八生乃至一生证初地故 八生一生者。牒初句经也。谓诸凡夫下。释经明地前菩萨是凡夫。闻法华经随力浅深或经八生入于初地。乃至或经一生得入初地也 言阿耨三菩提者。第二与异人诤经。

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 异人言。经云阿耨三菩提五种菩提中。此是无上菩提非初地菩提。初地乃是明心菩提耳。为有此疑故论主牒阿耨三菩提经文来。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者。论主释经有二句。前明是初地菩提。次明非无上菩提以离三界分段生死。明有所离也。以此文证地前菩萨犹受分段生死。以定诸解也。有摄论师等或言地前已离分段。无文证也。复证地前并是凡夫也。问。摄论云。十解菩萨得人无我名为圣人。此论云地前是凡夫。云何会通。答。依仁王璎珞及以此论地前是伏忍相似圣耳。未即是圣也。随分能见下。上明所离。今明所得。此对地前未得真如非是无上。登地能见真如。故名无上菩提耳。非谓究竟下。第二辨非无上菩提。方便涅槃即是方便净涅槃。此涅槃是究竟其人未得此涅槃。故非果地无上也 二者信门。释第二发菩提心。

二是信门者 即入十信位名为信门 如经已下。示释处。

如经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 问。此中利益有何次第。答。此中明三种利益。一者上品利益。谓初得无生乃至转清净法轮。二者中品利益。谓八生乃至一生得三菩提。三下品利益。谓八佛世界众生发菩提心。吾初读此论执天亲八生一生得三菩提言。初从得无生乃至八生一生并是增数自浅之深。不知三品之益。讲数百遍始乃解之。问。八生一生云何是中品利益。答。初闻法华即得无生。乃至有能转清净法轮。今闻法华经八过受生方入初地。乃至经一过受生方入初地。故是中品利益论主合此三益以之为二。初二益并称为证。以同得无生。后一始得发心。故称为信也。问。说寿量一品。何故显有多人得道。答。此叙释迦从初发心至后际等。一切化主教门徒众处所时节。其中若事若理若权若实。无不显现。故得道者多也 三供养门者。牒第三门解释。

三供养门如经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如是等故 寿量品是如来说法功德。分别功德品是如来说人功德。以法无不显人无不利故。数感八种供养 四闻法门如随喜品说应知者。释第四。

四闻法门如随喜品说应知 闻法而生欢喜。转更为他说。故言闻法。问。前云属弥勒品。今云何属随喜品。答。随喜品初至弥勒问随喜。依此义亦得称为弥勒品。若从随喜义立名称随喜。故不相违也。亦可是翻经人谬语也 一法门下。上法力有五门。前释四。即今释第五读诵持说门。就文为四。初牒门示品处。

一法门常精进菩萨品示现者 谓读诵下。第二略释。即是章门。

谓读诵解说书写等得六根清净故 读诵等为因。得六根清净等为果 如经下。第三引经处证上因果。初证上因。

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 是人当得下。次证上果。

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故 此得六根清净者。第四论释。就释中为二。初就位释。次重释六根清净也。就位释中有二。初释。次引经证。

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正位。此义应知 谓凡夫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者下。证地前是凡夫也 如经已下。次引经证。

如经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 既云父母所生肉眼。故是凡夫未得初地法身法眼 又六根清净者。第二重释。此文可有三义故来。一者上释眼根见三千乃至意亦尔。今释六根互用。二者上释眼根事。今释鼻根事。三者上明六根各用。今释互用也。就文为二。初正明六根互用。

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此义应知 眼所见者闻香能知。此略就一根释互用。

眼所见者闻香能知 如经以下。引经证眼见闻香能知也。

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根知故 闻香知此释闻香能知也。此是知境者。香者是鼻根所知境也。以鼻根知故者。出能知也。又以眼所见境者。以鼻根知故是互用 持力者。自上已来释法力竟。今释第二持力。就文为二。初标。

持力者 言持力者。以受持经有大功用。故言持力 有三种法门者。第二释持力也。就文为二。一总释三品。二别释法师。

有三种法门示现如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等广说法力如经应知 如法师品。即指三品为三种法门也。问。罗什经但云持品。今何以云劝持品。答。牒前之劝明后之持。故云劝持品。亦是因劝而持。故云劝持。实是持品。广说法力者。问。应云广说持力。云何乃言法力耶。答。有二义。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实是持力也。二者此是三品中指法师品为法力。何以知之。以次此文即释法师品经故也 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此第二别释法师品中语也。

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修行力者。释第三力。初牒次释。

修行力者 言修行力者依经修行有胜功用。故言修行力也 有五门示现下。第二解释文为三。初总列五门。次别释五门。三别料简第三门。

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众生诸难力四者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 初如文 说力者已下。第二别释五别。一一门中。初牒次释。

说力者 言说力者。佛为十方世界众生说法。故名说力。亦是謦欬中说偈。令十方世界闻名为说力 有三种已下。初总标三种示品处。

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 一出舌相令忆念故者。第二别释也。

一出广长舌者令忆念故二謦欬声者说偈令闻故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三弹指令觉悟众生者令修行者得觉悟故 言忆念如来有此舌相异一切世间故。佛语必可信受。又舌相正主说法。亦是说力。二謦欬声令闻者。罗什经直明謦欬。此论意謦欬出声说偈。令十方闻修行不放逸故 释第二苦行力有二品。

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故又行苦行力者妙音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故 问。药王可是苦行。妙音云何亦是苦行。答。妙音分形四生六道。为物弘经。及救济诸难亦是苦行 释第三护难力亦二品。

护众生诸难力者观世音菩萨品陀罗尼品示现 观音以人护难。陀罗尼品以法护难。又观音品一人护难。陀罗尼众人护难。

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 释第四功德胜力者。正明净藏净眼二童子得诸三昧。又得六度道品又得神通回父邪见。引导众人见佛听受法华。故言二童子有如是力 第五护法力。

护法力者普贤菩萨品及后品示现 普贤正是护法。故文云。若法华经行阎浮提。皆普贤之力。及后品者是嘱累品中佛付诸菩萨。令诸菩萨弘通正法。亦是护法也 又说言受持观世音下。第二料简上第三护难力经文。就文又三。一牒经标平等。二释平等。三结平等。

又说言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及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彼功德平等者 初如文 有二种义下。第二释平等。就经中有二。初列二门。次释二门。

有二种义一者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 言二门者。一者信力。即是地前信平等。二者毕竟知。谓登地证平等 从信力下。第二释二门。前释信力门。

信力者有二种一者求我身如观世音自在无异毕竟信力故二谓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如是毕竟得故 信平等有二。一者信己身与观音身平等彼此同一法身。二者德平等。既同一法身亦同一功德。初亦是人平等。后是法平等 从毕竟知者下。释第二门。

毕竟知者谓能决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为法性彼法性者名为一切诸佛菩萨平等法身故平等法身者谓真如法身初地菩萨乃能证能入 初明法界法性法身。皆是异名。从初地能证入平等法身也 是故受持下。第三结平等。

是故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受持观世音名号所得功德无差别 以观音与六十二亿同证法身平等。是故功德等。问。同证法身故平等者何故但云六十二亿答。是趣举一数耳。问。但应明证入法身平等。何故举信平等耶。答。举地前之信欲显后证平等也。又论主欲通释一切平等。一切平等不出信等及以证等也 第一序品下。第三重牒章门。追示分齐。

第一序品示现七种功德成就第二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余品如前处分易解 言余品如向处分者。即是破十病。及述十无上也。

日东天台后学沙门实观分会

法华论疏卷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