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归戒要集 » 归戒要集全文在线阅读

三归音释

关灯直达底部

如来

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

梵音具云。佛陀。此云觉。功成妙智。道登圆觉。故名为佛。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觉具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肇法师曰。生死长夜。莫能自觉。自觉。觉他者。其为佛也。福慧具足。金身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巍巍堂堂。众圣之师。四生之慈父也。

世尊

佛有无量德。亦有无量名。今以十号德具。为物钦重。天上人间。所共尊故。故曰世尊。

音炒。熬米麦磨为粉屑也。

三昧

此云正定。

梵音具云僧伽。此云众。谓清净和合众。乃四比丘已上之称。受持如来二百五十大戒。所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故名僧也。

呵梨勒

此云天主持来。此果为药。功用至多。无所不入。俗名诃子。

五比丘

一憍陈如。二马胜。三跋提。四婆敷。五拘利。

四谛法轮

苦集灭道也。

阿罗汉

此云无着。亦云不生。又名应真。谓一切烦恼断尽。於后世中。不受生死果报。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故。

耶舍伽

此云宝称。

舍利弗

此云身子。

目犍连

此云采菽氏。二人共领五百门徒。从佛出家。俱成阿罗汉。

三迦叶

一优楼频螺迦叶。二伽耶迦叶。三那提迦叶。此三兄弟。领一千徒弟。俱从佛出家。成阿罗汉。

须跋陀罗

此云善贤。年一百二十岁。闻佛涅盘。来至佛所。闻法悟道。出家成阿罗汉。

梵志

梵语婆罗门。此云净行。亦云梵志。梵者净也。谓是梵天之苗裔。唯天竺国有。余国所无。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如此方儒宗。或出家。或在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

四不坏信

归依三宝。并正法也。

释迦文

梵语释迦。此云能文。是此方之言。义名能儒。亦名能仁。是姓也。号牟尼。此云寂默。

三世佛

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

五分所成

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佛以此五法成身。即五分法身。

学无学

学。即初果。二果。三果圣人。有余烦恼。尚须学断。故名为学。四果阿罗汉。烦恼断尽。故名无学。

贝叶

梵语贝多。此云岸形。其叶长广。其色光润。凡所书写。皆采用之。

三藏圣教

经。律。论。

十二部经

一契经。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义。

三智

一一切智。谓於一切内外诸法。能知能解。是声闻缘觉之智。二道种智。谓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根。是菩萨之智。三一切种智。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知一切众生之因种。此是佛智也。

三谛

三者。空。假。中也。谛者。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谓也。即假是俗谛。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谓也。即中是中谛。中即中正。统一切法之谓也。

三乘

一菩萨。二缘觉。三声闻。

七众

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弥。五沙弥尼。六优婆塞。七优婆夷。

四向

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

四得

四果圣人。

六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

世间八法

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

五德离身

亦名五衰相。一宝衣垢秽。二宝冠华萎。三腋下汗流。四身体臭秽。五不乐本座。

天帝释

梵语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谓能为三十三天主也。姓憍尸迦。

忉利天

梵语忉利。此云三十三。是欲界第二天。居须弥山顶。四面各有八天。帝释居中。共为三十三也。

阿惟越致

此云不退转。证无生法忍菩萨。乃得不退转地。

毗婆尸

此云胜观。

音欲。卖也。

南无

此云归依。归是反还之义。谓反邪归正也。依是依凭。谓凭三宝得出三涂。及三界故。亦云归命。谓心驰散六尘。令举自命根。还归本源。故曰归命。又举自身命。归投三宝。即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大方便经云。譬如人有罪於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求无畏。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於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三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摩尼

此云离垢。即如意珠宝也。

涅盘

此云圆寂。德无不备。谓之圆。障无不尽。谓之寂。旧云不生不灭。乃三乘圣人所证者。

阿修罗

此云非天。亦云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故。宫殿园林七宝所成。居大海底。常与天斗。

摩竭鱼

此云鲸鱼。眼如日月。齿如白山。口如赤谷。所谓吞舟鱼也。

毗尼

此云善治。谓自治贪瞋痴。亦能治众生之恶。即律藏也。

阿毗昙

此云无比法。即论藏也。

阿含

此云教。亦云法归。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乃大小乘教之通号。而小乘中别出四部。一增一阿含。二长阿含。三中阿含。四杂阿含。

阿鼻地狱

亦云阿毗。此云无救。亦云无间。罪人在中。一劫受苦不可救。而无弹指顷息苦故。在赡部洲下。第八重。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满其中。

阿难

此云庆喜。是佛从弟。出家侍佛。为传灯二世祖。

南赡部洲

此云胜金洲。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居须弥山南。

舍利

三乘圣人身骨。皆名舍利。

西牛货洲

彼土多牛。以牛为货故。其土纵广八千由旬。形如满月。居须弥山西。

东胜身洲

胜南赡部洲故。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居须弥山东。

北俱卢洲

此云胜处。其土方正。纵广一万由旬。居须弥山北。

辟支佛

此云缘觉。悟十二因缘得道。中乘圣人。

十善

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贪。瞋。邪见。

沙弥

此云求寂男。出家禀受十戒。

沙弥尼

此云求寂女。受持十戒。

式叉摩那

此云学法女。於二年中。修学六法。然后受比丘尼戒。

比丘尼

此云乞士女。禀受三百四十八戒。

比丘

此云乞士。外以乞食资身。福利檀越。内以乞法资心。而长慧命。禀受二百五十大戒五戒音释。

至真等正觉

如来断尽一切烦恼。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无着。无虚妄。故名至真。以一切平法。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名等正觉。

三恶道

亦名三涂。谓地狱。饿鬼。畜生。

自在天

梵语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谓夺他所化而自娱乐。别行疏云。是欲界顶天。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魔王也。若大自在天。则居色界顶。字威灵帝。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云无上正等正觉。乃诸佛所证之道。

三十六失

善恶所起经云。饮酒三十六过。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与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暗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五阴

色。受。想。行。识。

五欲

色。声。香。味。触也。又财色名食睡。亦名五欲。

五盖

一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盖也。

五神通

如上六神通。除漏尽通。

五道

一天。二人。三地狱。四饿鬼。五畜生。

黠慧

上音辖。坚慧也。

阎罗王

此云双王。地狱主也。赡部洲下。过五十那由他。是其住处。

伊罗钵龙王

伊罗钵。此云臭气。树名也。此龙迦叶佛时。作比丘。因折此臭树叶。遂堕龙中。头上生此臭树。受大苦恼。因以为名。

四等果人

一须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四阿罗汉果。

四禅

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梵语禅那。此云静虑。

四空定

一空处定。二识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四非非想处定。

阿那般那

此云出息入息。即数息观也。

酒淀

音电。

横罹

音离。遭也。

一天下

即南赡部洲也。

果蓏

音裸。在木曰果。在地曰蓏。即蔓生者。

旃陀罗

此云屠者。即屠杀手。

摴蒱

上音枢。下音蒲。老子入胡作。今人掷之为戏。

泥犁

此云无有。谓无有喜乐。或言无赦处。即地狱也。

暖法

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行者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前相。故名暖法。若观行转明。善根无退。见道即证须陀洹果。

檀波罗蜜

梵音檀。此云施。波罗蜜。此云到彼岸。

音团。

四天下

即四大部洲。

颂愿

即经中佛所说偈。咒愿於彼。令得善利。如有颂云。世间五欲乐。或复诸天乐。若比爱尽乐。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因苦复生集。八圣道能超。至妙涅盘处。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八戒音释。

布萨

此云净住。又云天语净住。人语或云精进。亦云长养。通僧及俗。俱禀修行。所谓净身口意。如戒而住也。

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此以上半月。下半月。各三日言之。下半月。二十三日。即上半月初八日。二十九。三十日。即上半月。十四。十五日。此名六斋日。

尸罗

此云清凉。即戒之别名。谓能持戒。则贪瞋痴诸烦恼。得清凉故。

明相出时

谓日未出前二刻也。又云观见手掌文时。

五众

即出家五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弥。五沙弥尼。

三恶八难

三恶。即三恶道。八难者。前三即三恶道。四长寿天。寿五百劫。外道得无想定。故生其处。五北俱卢洲。六盲聋喑痖。七世智辩聪。谓世人邪智聪利。耽习外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此八者皆不得见佛闻法。故称为难也。

轮王

轮王有四。金轮王化被四洲。银轮王则政隔北俱卢洲。铜轮王则除北俱卢。及西牛货洲。铁轮王则唯赡部洲。此四轮王将即大位。随福所感。有大轮宝。浮空来应。则感有金银铜铁之异。故为四焉。

梵王

居色界。初禅二禅中间。统小千界。

萨云若

此云一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萨云若。

四恩

一父母恩。二众生恩。谓无始劫来。一切众生。轮回六道。於多生中。互为父母故。三国王恩。四三宝恩。三宝是良福田。能令众生。出生死苦。至涅盘乐。

三有

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有生有死故也。

六欲天

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

色无色界天

色界。即四禅天。无色界。即四空天。

声闻

修四谛法。证得小乘四果。

缘觉

梵名辟支佛。如前释。

音曼。贯花以严身首也。

五浊恶世

一众生浊。谓诸众生。不畏恶业果报。不修善法。二见浊。谓邪见增盛。不修善道。三烦恼浊。谓诸众生。多诸爱欲。贪瞋痴盛。恼乱心神。四命浊。谓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三十二十十岁。寿数长短不定。五劫浊。谓刀兵。饥馑。疾疫。三灾起时。众生更相杀害也。

迦旃延

此云文饰。亦云不定。

四果

即上四果等人。

菩萨

梵语具云菩提萨埵。今人尚略。故云菩萨。菩提。佛道也。萨埵。此云大心众生。谓有大心入佛道也。又萨埵。名成众生。谓用佛道成就众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