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折臂翁》也是白居易很有名的一首诗。他的诗都有一个“诫”,怕读者看不懂,告诉读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就是不要边疆再打仗了,不要再开疆拓土,说国家多么强盛伟大,还是看看老百姓受到什么苦吧。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八十八岁的老翁头发眉毛须发都已经白了。“玄孙扶向店前行”,孙子扶着他往前面的商店走,文字非常简单——白居易根本不用难的字眼。“左臂凭肩右臂折”,右边的手臂折断了。白居易“问翁臂折来几年”,说你这个手臂断了有多少年,“兼问致折何因缘”,到底什么原因手臂折断。“翁云”,这个老先生说。大家会回想到杜甫的《石壕吏》,都是用民间的语言。诗人已经觉得他的话不能替代民间的话,民间的话最实在也最感人。
“翁云贯属新丰县”,他们家住在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他生在没有打仗的承平时代,“惯听梨园歌管声”,从小就听着民间的戏曲长大,“不识旗枪与弓箭”,不太懂得怎么射箭或者拿枪。“无何天宝大征兵”,天宝年间忽然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一家有三个男孩就有一个男孩要被征兵。这已经比杜甫描写的景况要好很多,杜甫写的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到了战争沸点,连法律都不遵守了,法律规定三个男孩有一个男孩要去当兵。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这些人被征了兵以后到哪里去?五月非常热的时候,往云南走。“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当时北方人对云南根本不了解,有很多传说。“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光是过泸水的时候,十个人当中就有两三个人死掉了。“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抓兵时,村南村北都是一片哭声,儿子告别爸爸妈妈,丈夫告别妻子。“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千万人走,没有一两个人能回来。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那年老翁二十四岁,兵部的征兵手册里面有他的名字,所以“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夜晚的时候不敢让别人知道,偷偷拿一块大石头把自己的手臂砸碎掉。这在当时是触犯法律的事——白居易在用报告文学的方法讲战争在民间引发的恐惧。“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这样才避免了到云南去。“骨碎筋伤非不苦”,骨头碎了,筋受伤了,当然很痛苦,“且图拣退归乡土”,至少觉得自己还能够活着,就算残废了,还在家乡。“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这六十年间一只手臂废掉了,至少一身保全。想想被抓兵的人,大概都死掉了,都没有回来。“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现在一下雨,手臂是酸痛的,“痛不眠,终不悔”,可他还是不后悔,因为“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开始批评政治,他从老人折臂这件事情入手,开始批评整个国家的制度,谈到天宝年间的宰相杨国忠,“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为了让皇帝宠幸他,为了掌握权力,不惜发动战争。“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战功还没立,就引起民间这么大的怨恨,你应该来问问新丰这个折臂翁。白居易如果还在朝廷做官,没有机会碰到这种人,即便碰到了,大概人家也不敢讲。当他下放的时候,本身也是在落难中,才能听到民间疾苦,而且这些百姓也会认同他。
从知识分子被贬官开始,一个巨大的知识分子自觉运动开始兴起,普通百姓,不管是捕蛇的人、折臂的人,还是卖炭的人,变成了中国文学的主角。知识分子成为普通百姓的代言人。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只是到后面出来讲了几句话,大部分是老人在讲。诗人只是替那些没有发言权的人去代言,我比较希望大家可以了解这个部分,这与古文运动的本质精神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