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宋诗会意:七百年的风流儒雅 » 唐宋诗会意:七百年的风流儒雅全文在线阅读

王昭君之哀

关灯直达底部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这是欧阳修一生最为得意的诗。

王安石写了两首《明妃曲》(详后),水准极高,轰动当时,当时名流纷纷唱和。欧阳修的和诗也是两首,这里选的是前篇。两首和诗,加上《庐山高》,是欧阳修一生最自鸣得意的作品,其中尤以这一首为甚。据《石林诗话》记载,欧阳修认为《庐山高》是当世人不可能有的手笔,唯有他和李白才写得出;《再和明妃曲》则是李白也不能写出的作品,唯有他和杜甫可以;而《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则是李白和杜甫都写不出,唯有他欧阳修可以。

这些自得的语气,未免过当。不过细读此诗,不难发现,欧阳修有此自负是有道理的。

此诗最高妙之处,在于它明里述说一个弱质女子的身世,暗里却在抒发家国之痛,格局不再狭小,显出了他的博大襟怀。

明妃即王昭君,晋代为避司马昭之讳,王昭君就成了王明君,亦被称为明妃。历来咏唱明妃的诗很多,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算是家喻户晓的了。其他咏明妃的诗作,往往乏善可陈。

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明妃曲》问世,立意翻新、语句遒劲,一时风行。欧阳修这一首“胡人以鞍马为家”,和王安石的原作“明妃初出汉宫时”,都是同一题材中的佼佼者。

欧公此诗以文句起,别出心裁,自增矫健之气。上品古风尤其是七古,一定要具备充足的元气,给人一种虎虎生风的阅读体验。为此,把古体诗写成一篇有韵之文,是古人常见的做法。我们熟悉的唐人七古,如韩愈的《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李商隐的《韩碑》:“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都是如此。

从“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到“马上自作思归曲”,叙述了胡地的恶劣环境,鸟兽奔逐、风沙无情的大漠,活动着居无定所的匈奴人,这些夷蛮迎来了玉颜倾国的王昭君。但是王昭君出嫁匈奴,虽然系出自愿,却是苦于得不到汉皇的垂赏,而对于中原故土,她有着无限的依恋。“马上自作思归曲”,可见这一弱质纤纤的女子进入苦寒异邦时的凄凉心境。

人情总有相通之处,王昭君这一首在苦远旅途上即兴而作的思归曲,连胡人听了都替她唏嘘,心生同情。然而,汉皇可曾感觉到这份凄情呢?

王昭君的丈夫死后,依照当地传统,她嫁给了丈夫与其大妻生的儿子。从伦理的角度上说,她是被迫乱伦了。史料对王昭君出塞后的生活记载不多,后人无从了解到她彼时的心境。但从当时的思想判断,她被迫做出这种乱伦行为,一番痛苦无论如何都是免不了的。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她的思归曲传到中原,却成了宫女们争相咏唱的新曲,用以取悦王公大人。世间的男儿,也不悯怜王昭君的凄切身世,而以听一曲昭君思归为乐,世间女子遂蜂然学操此曲。

这个世界最诡异的事情来了:王昭君的痛苦之声,居然成了愉悦故国的靡靡之音。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这正是王昭君的悲哀,也是整个国族的悲哀。然而谁人能遏制这种悲情的再生呢?宋代的地缘政治环境比汉代的还要恶劣,欧阳修激愤于当局外事之不振,不希望看见大宋受制于夷狄,屡屡提出强边御敌、巩固国防的主张。比如对于西夏,他的态度很坚决,反对通和,力主积极防御,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措施。然而他终究没有看见自己所希冀的局面出现,或者说,所幸的是他去世得早,没有看见北宋的沦落。文明社会固有的脆弱一面,在宋代展露无遗。在欧阳修之后,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都未能把宋室从水火中救出。

此诗的讥讽,不只是针对汉代人,更是宋室,或者说是宋室中的主和派。主和派得逞,这里面有最高统治阶层的原因,正因为他们骨子里有偏安思想,才让主和派的意见得以见重于当时。尽管从功用的角度来看,主和派提出的意见也并非全是坏的,因为他们的策略在非常时刻能为大宋带来喘息的机会,但其害处,在于固实了社会各阶层的偏安思想,为祸是更长远的。

当然,贪图安逸的思想,并非统治阶层所独有。因为自汉代以来,上至统治阶层,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一个不断文弱的过程。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一书里认为,在南唐时期形成风俗的妇女缠足,导致妇女身体孱弱,“所生子女,必不强壮”,这无疑影响了族群的基因,后人诟病此风,并非无理取闹。不过,后人把缠足之罪扣到儒家身上,则属不考史实的胡搅蛮缠,因为宋代大儒程颐的家乡,就是不缠足的异数之一。

柳诒徵先生还认为,高坐家具的盛行,使人“居处行动,皆求安适”。先秦时期,古人一般席地而坐,他们的坐姿与跪姿相差不远。即使当时有高的坐具,但并不通行。这种在今天看来不很舒适的坐姿,从侧面说明了古人的防患意识之强。是以先秦时期尽管各国纷争,应对起周边的夷狄来却游刃有余。嗣后人们的坐具逐渐增高,有了绳床、椅子、杌子,到了晋代出现了肩舆。人越坐越高,在舒服的同时,也渐变文弱了。在唐代,通常是年老或者生病的大臣才乘肩舆。然而在宋室南渡之后,官员都流行乘肩舆,就连乘车马的都很少了。如此士风,如何能抵御强敌?

这种由深远而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窘况,要靠一二贤人之力扭转颓局,其困难可想而知。但欧阳修并没有屈服。知其不可而为之,士君子所共通的一个可贵之处,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