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讨论人的道德与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涵义界定,我们本质中道德和不道德的成分并不是我们经头脑智力思考以后的结果,并不是由我们的认知,亦即由我们接受的教育所决定的。虽然道德抑或不道德,是我们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推动力而对这一行为所作出的评判,但这些道德上的评判始终是针对做出这样行为的人,亦即这些行为背后的这个人的本性,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是这个人的本性的外现而已,或者用叔本华的比喻,行为只是症状而已,行为背后的性格(本性)才是疾病。既然道德涉及的是人的本性,所以,就像叔本华所说的,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认知没有直接的关联。这本书里讨论道德的文章,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
这本书的头两篇文章(《论意欲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是阐发叔本华最高深思想的重要文章。这两篇应征文章是叔本华专门为解答挪威皇家科学院和丹麦皇家科学院所提出的“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叔本华语)而写。两篇文章根据有奖征文的规定匿名投稿。第一篇(《论意欲的自由》)获得了挪威科学院的褒奖。第二篇(《论道德的基础》)则是丹麦科学院所收到的惟一应征论文。丹麦科学院在评语里认为此论文的作者不配获奖,因为作者一方面忽略了科学院所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提供了不需要提供的东西;并且作者谈论当代一些著名哲学家时的口气和方式,让人无法不感到义愤,等等。叔本华后来把这两篇文章结集出版时(书名是《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在两篇文章的封面分别特意标明“获得挪威科学院褒奖”和“不获丹麦科学院褒奖”。在这本书长达三十多页的前言里,叔本华对丹麦科学院所提出的问题和给予叔本华的评语详列出来,细加分析和驳斥,以实例证明了叔本华所说过的话:“科学院和哲学教席不过就是外在的门面,它们似乎是真理的化身,但同样,真理通常都拒绝在这些地方出现而另投别处。”这一篇异常犀利的批评文字,使丹麦科学院自此永远成为了文史掌故中的笑料。在叔本华成名后,叔本华一概拒绝了多个科学院(包括柏林皇家科学院)要接纳其为院士的请求,但惟独欣然接受并成为挪威科学院的院士,并在《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的封面上,特意关照印上“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叔本华”,以奖励该科学院的正确判断力。
叔本华虽然直到晚年才为人所知,但却是真正鼎鼎大名的思想家。他对后世众多的诗人、小说家、戏剧作家、音乐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托尔斯泰、契诃夫、瓦格纳、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只是崇拜叔本华的长串名字中有名的几个而已。当然,在叔本华的哲学里,这些大家所心仪的不尽相同。托玛士·曼和尼采把叔本华当作是自己的精神导师;托尔斯泰认为叔本华的哲学至为完美地解释了这一世界;弗洛伊德赞叹叔本华对人的潜意识和最内在心理的洞察,并视叔本华为当代精神分析学的先驱;卡夫卡惊讶于叔本华精确的语言,提出仅凭叔本华的语言,就值得我们阅读他的著作;瓦格纳除了陶醉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以外,还把其对音乐本质的揭示作为解释自己音乐的理论;大学者王国维则以叔本华的悲观哲学阐释了《红楼梦》的意义。尽管如此,在另一方面,叔本华的作品却在大众,甚至学者当中一向备受冷落,除了在他声誉达致顶峰的那段短暂时间以外。人们曾经试图解释这种反差,但始终不得要领。尤其让叔本华的崇拜者不解的是,在众多西方哲学家里面,叔本华的哲学著作是以异常清晰的文字表达而独树一帜的。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叔本华的哲学为何会得到那些本身已很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文学、艺术大家的欢迎,因为叔本华对人情、物理的揭示极其深刻;其洗练、精确的文字所承载着的,简直就是浑厚、天成的大自然缩影。面对叔本华作品里面晶莹剔透的人类思想精华,心有灵犀的人自然就能马上产生共鸣。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每个人首先是根据自身的素质能力对叔本华的作品作出反应。期望叔本华的高深思想能够一呼百应,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人都能轻易了解,那还有什么只是相对而言的“高深”呢。与为数众多的假冒“哲学家”、与那些肆意玩弄词语的故作高深者不同,叔本华作品中的朴素的深刻,与那些骗子的复杂的肤浅恰成对照。叔本华早就说过:“真理在赤裸的时候是最美的;表达的方式越简朴,所造成的影响就越深刻。”正是因为叔本华著作的这一大特色,在哲学界中,尽管有不少人不同意叔本华的观点,但很少会有关于叔本华作品中的某一具体确切涵义的讨论,甚至讨论叔本华所阐发的思想也不多见。尼采所写的《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长文,也只是讨论叔本华思想在德国长达几乎半个世纪也无人知晓这一荒谬现象。这是因为叔本华的思想表达得清清楚楚,该阐发的已经很好地阐发了,或者很难比叔本华论述得更好了。所以,尽管叔本华的朴素语言不容易哗众取宠,但对那些只要对生活有着哪怕是点点真正的感悟、对思想还有点点敏感的人,叔本华那些关于世事人生的论述都会留下某些奇特的印象,因为叔本华的思想表达得实在是直接、明确和有力。所以,叔本华的哲学又同时颇受一些似乎没有多少正规“文化”,但却真实经历了生活的人的欢迎。因为像叔本华所说的:“以人人都可以明白的方式表达出重要、深奥的思想是最困难不过的”,而叔本华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叔本华在世时,就经常收到没有受过很高“教育”的士官兵,甚至农夫寄来的感谢信件。尽管总的来说曲高和寡,识者寥寥,但叔本华的思想始终是不间断地、持久地对有能力接受者发挥着影响。就像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所说的:“读着叔本华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我就对自己说,这世界千真万确就是这样的!”
对于任何高深、复杂的思想体系,要三言两语的所谓概括而又不损害其神韵,以致让读者先入为主,几乎是不可能的。叔本华的思想体系结构完整、宏大,由正确、深奥的基本观点所衍生出来的有机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例如认识论、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等,都能互为呼应和彼此引证。而作为整个思想体系,叔本华的哲学又能与这地球上最古老的宗教和神秘主义,例如婆罗门教、佛教等,殊途而同归。还有就是对于这人生世事的几乎各个方面,叔本华都发表过令人回味不已的不凡见解。所有这些思想内容,现在已经固定在叔本华优美文字的形式里。哪怕只是改换另一种方式复述或者概括,那重新表达出来的东西,跟叔本华那思想与文字完美合一的论述文本相比,就像仿冒货跟名牌产品之比。那些要么是因无知而误解、要么是因恶意而诋毁的评论,就更是误人子弟而已,因为这些评论连还有几分形似的仿冒品都称不上了。至今确实还有很多人误以为读了哲学史中对某个哲学家或者某一哲学的介绍,就真的是掌握了这一哲学家的思想。人们很多时候的确就像叔本华所说的,只是“阅读对伟大思想家的评论,而不是阅读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就像相亲一样,虽然最终还是经过自己的眼睛才下结论,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在见面前要听媒人的意见。但人们可曾想过,为何自己亲身获得的印象,如无意外总是与别人所说的有别?在相亲时,这不会构成什么问题,因为当事人是很认真的,不用别人的提醒,当事人自己都要对对象亲自过目。但在对待思想著作时,我们可就无法提起那股认真劲了。读了某本哲学史某一结论性的说法以后,甚至单凭某些貌似有学识之人的评论,就足以把这哲学家或者哲学打发了事。尽管如此,在译者序里对叔本华的哲学核心理论作一番笨嘴笨舌的介绍还是免不了的。能够在介绍叔本华的同时,又能忠实于哲学家的思想,办法只能是尽量引用哲学家的优美话语。这是我在下文将尽量采用的办法。这就跟现在婚介所尽量运用高科技,让征婚者通过录像现身说法差不多。如果读者能够直接在叔本华的著作中,领会叔本华从前提到结论层层推进的思想,当然最聪明不过了。
我认为,叔本华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分别由叔本华所居住的街道名字标示出来。叔本华是出生于波兰但泽的“圣灵”街(Heiligengeistgasse)114号。一直到30岁以前,叔本华圣灵般的精神思想种子因得到后天土壤、水分、阳光的配合而茁壮成长,并很早就结出硕果。早在25岁时就表现其思想天才的本色,那时发表的《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到今天仍是认识论的名篇。在30岁不到的年纪,就写出了奠定其哲学体系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内容涵括大自然物理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人的精神世界。叔本华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对于自己明显的特质和今后要走的路有着非常清楚的了解。他20岁时,就对年长的文学家魏兰说:“人生真是糟糕透顶的事情,我已决定要花费这一生去琢磨和探究这一糟糕透顶的人生。”但在春风得意,出版了奠定其思想体系的巨著以后,叔本华就开始一直走着背运。父亲死亡、巨额家财濒临失去,叔本华无论在大学教书还是出版著作(要求重版《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不获出版商同意,甚至把西班牙作家格拉西安的著作翻译成德语也没有出版社肯印刷),都无一如意,身体染病、精神忧郁。他贡献给世人的伟大思想,丝毫发挥不出作用。这段一直延续到晚年成名为止的“失败”命运,以31岁时搬到柏林“失败”大街(Niederlagstrasse)2号为标志。1843年,叔本华搬进了法兰克福“好风光”大街(Schöne Aussicht)17号,并开始了生命中最“风光”的时间。同年就开始有评论家写出了赞扬叔本华哲学的文章。他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也在次年相隔二十多年以后重版。叔本华那沐浴在荣耀之中、受人景仰的晚年,直至其逝世,就在这“好风光”大街住处度过。
回到叔本华的中心哲学思想。叔本华认为,意欲是构成这个世界一切事物内在的、真正的核心,是“自在之物”;我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中的存在物(包括人、动植物、无机物)都是基本生命力、自然力亦即意欲的载体;丰富多样的现象世界是意欲在各个级别的客体化结果。我们人类则是意欲最高级别的现象。智力则是派生的,是为盲目的意欲配备、帮助其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在本质上与动物的爪、牙、翼没有多大的区别。至于人的智力如何帮助我们认识这一世界,那是认识论的范畴。在认识力不用为意欲效劳的时间里,智力自发地观照这一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所见构成了美学的内容。但探讨我们的本性(在这里也就是探讨我们的个体性格、我们的意欲),以及这一本性如何在认知的帮助下发挥和表现出来,亦即如何外现为行为,那就是叔本华所说的道德学的范畴。所以,在叔本华的理论中,道德与意欲是密切相关的。
这本书的头两篇文章所讨论的问题,被叔本华称为“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首先,《论意欲的自由》所要解答的问题是:人到底是不是自由地意欲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而“自由”在这里的意思,根据叔本华的分析,就是“与必然性没有任何关联”、“不依赖于任何原因”(文章第一节)。这个在一般人看来不知有何意义的问题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并不密切相关。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少人不经思考就会给予这一简单的问题以肯定的回答;甚至经过一番思考以后,人们也不会得出别的答案。人们会认为“这些关于意欲是否自由的辩论……说到底不过就是瞎扯而已”。其实,这一问题“至为细腻、耐人深思”,因为这问题所探究的是:我们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否与大自然的其他存在物一样,也遵循着大自然存在物的变化和活动所必然遵循的因果律?抑或在大自然的众多存在物当中,人作为大自然存在物系列中的最高级,是否惟独就是个例外,是否惟独可以不受大自然的因果律的限制,惟独可以毋需原因就“自由”地产生出意欲以及行为的结果?或者虽然具备了充足的原因就必然在大自然的其他存在物那里引出或者造成结果,但惟独在人的身上,就算具备了充足原因(动因),也可以无法引出结果?确实,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所有那些无机物、植物都不会有什么“自由”的;就算是动物,其实也是受制于本性和它们眼前所见之物,并没有“自由”可言。但至于人是否有意欲的自由,那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人当然是拥有这样的自由的。但这样的看法到底意味着什么,绝大部分的人其实是不甚了了的。
正因为“所有现实外在世界之物所涉及的变化都服从因果律”,人当然也不会例外。这是因为根据叔本华的论述,每一个人所意欲做出并确实做出了的行为,是人的意欲构成(亦即性格构成)与动因相互作用以后引出的结果,情形就像A物质与B物质相互发生化学作用以后得出C变化(结果)一样。对于这大自然的众多经验之物,亦即对于大致划分的无机物、植物、动物和人,虽然“在因果律发挥其作用时,其变化的方式却有其相应的方式。因此,与三类有差别的物体,即无机物、植物和动物相应,那主导着变化的因果律也同样显现三种形式,亦即作为最狭窄意义上的原因(ursache)、刺激(reiz)和动因(motivation)。但形式的变化却一点都没有影响因果律的先验有效性,并因此影响由因果律所奠定的原因引出结果的必然性”。引出人的行为的“动因”也是原因的一种,那只是通过人的认知媒介才发挥作用的原因。动因只需被人发觉、理解,就有了可以发挥作用的其中一个条件。也就是说,要发挥作用的话,除了这一动因被人发觉、成为动因以外,这一动因还必须“对所要刺激的意欲是一个有决定力量的原因,因为甚至物理、化学的原因,甚至(对植物发挥作用的)刺激,也只有当对象物是对这些原因和刺激敏感的时候,这些原因和刺激才可以发挥出作用”。叔本华把人的性格和动因如何结合并产生出行为这一过程,与无机物和原因相结合、植物和刺激(原因)相结合所产生的变化、动物和动因(原因)相结合所产生的行动等联系起来对照和比较。叔本华的结论就是,虽然在大自然的存在物系列中,人是处于最高级,其次是动物、植物和无机物,但所有这些大自然的存在物都一概遵循着由原因引出结果的同一样原理。引起人、动物、植物、无机物活动和变化的动因、刺激、物理和化学原因,各自的作用方式尽管不尽相同,例如推动人与动物活动起来的动因,首先必须经过人与动物的头脑理解,而刺激植物活动的刺激,则是经过光亮、空气等媒介才能发挥作用;至于无机物,作用的原因必须直接接触才发挥出作用。但是,原因引出结果的原理则是一样的。另外,在无机物那里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机械性的因果作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是最明显的。引起植物活动的刺激原因则因为没有那么直接而稍为难以把握了。驱使动物活动起来的动因,其作用过程则需要更仔细的观察才能明白。至于驱使人们做出行为的动因,其作用过程则是最难明白的,因为能够引起人的行为的动因,并不像动物的动因那样始终是局限在直观可见的范围。人甚至可以不受直观所见之物的影响,可以让纯粹只是想法去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从无机物、植物、动物一直到人,活动(行动)原因与活动(行动)结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以把握,但这并不等于这种关系因为难以被我们把握就不存在了。就像叔本华所指出的,在这一大自然,不需原因就能产生结果是根本不可能的。“先有本质,然后才有本质的发挥”是这一大自然的真理。无机物、植物、动物、人,其变化、活动和行为都是无机物、植物、动物、人的本质与这些本质以外的原因(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如大自然其他事物的本质构成,人的意欲本质,亦即叔本华所说的人的性格构成,也是一种具体、实在、既定的存在,是不变的。有了动因以后,动因就根据存在物(人)的意欲构成(性格)而发生作用;其引出的结果就是这个人所做出的行为。叔本华是第一个把人的行为发生过程与大自然其他事物的活动过程放在一起考察。经过叔本华这样把大自然的各级存在物放在一块对照分析,我们就更加明白了这些说法的具体涵义: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作为既定的存在物,其本质的发挥(行为)完全遵循着适用于大自然一切存在物的因果规律;就像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是合一的。由于动因是在人的意识里发生作用,而人对自身的意识又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所以,到底人做出行为的意欲是不是我们自由(亦即不需原因)地无中生有,就成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这一问题的涵义甚至是常人所不能明白的,要他们回答这一问题则更是不可能。我们难道不是听过某些特别强调科学的著名物理学家和科学院院士,以无知者的无畏放言:中国文化把自然跟人归纳成一理是不对的;人世间有人世间的复杂现象和规律,跟自然界的复杂现象和规律根本是两回事;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个例子只是表明了叔本华所讨论的这一问题的难度。叔本华这篇论文完全从现实世界的素材出发,亦即完全从哲学所采用的方法出发(亦即有别于不能实证的神秘主义领悟),以充分的论据,清楚、透彻地解答了这一巨大的难题,尽显思想家的本色。
在《论道德的基础》一篇,叔本华找出了道德根源和根据。而这也就是关于道德的学科——伦理学的本来目标。用叔本华表达得更好的语言吧:“我认为伦理学的目标就是从道德的角度,说明和解释那些人与人之间差异极大的行为方式,找出其最终的根源。所以,除了循经验的途径,再没有别的其他途径可以找到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首先调查是否真有一些我们必须承认其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的行为——这些也就是自动自觉的公正行事、纯粹发自仁爱和确实的慷慨行为。发现了这样一些行为以后,这些行为也就应作为既定的现象。对这些现象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解释,亦即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真正的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证明确有这样的独特的推动力,驱使人们做出与其他行为迥然不同的行为。这一独特的推动力以及对这一推动力的敏感接受就是道德的最终原因,对这些道德原因的认识就成了道德的理据或说道德的基础。”叔本华指出,人的行为只有三种推动力:愿望自己快乐的利己心、愿望别人痛苦的恶毒心、愿望别人快乐的同情心。这三种道德上的基本动力“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以不同,甚至是极不相同的比例存在。动因根据一个人身上这三者的比例而相应地对这个人发挥作用,引出这个人的行为。对一个利己心很重的人,只有利己的动因才会产生威力,而投合同情心和恶毒心的动因都敌不过利己的动因。这样的一个人既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报复敌人,也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朋友。而另一个对恶毒的动因相当敏感的人,却经常会为了损人而不惜害己。这是因为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在给别人制造痛苦中所得到的快乐,超过了他们自己所要承受的同等痛苦。……这一类性格的人怀着狂喜投入到一场只能是两败俱伤的斗争中去。他们甚至在深思熟虑以后,谋杀了给他们造成过伤害的人,然后马上自杀以躲避惩罚。……相比之下,心的善良全在于对所有有生命之物都会怀有深切的同情,但首先是对人的同情……因此,一个人本性中的善良首先体现在控制自己不做出伤害别人的每一行为……其次,当别人承受痛苦时,能促使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方面,有些人会走得很远,就像那些往相反方向走得很远的恶毒之人一样。也就是说,一些具异常善良本性的人对别人的痛苦比对自己的痛苦更为上心,因此,他们为了别人而作出牺牲,以致自己比所帮助的人承受了还要多的苦痛。假如几个甚至许多其他人能够同时因自己的帮助而受益,那在迫切需要的时候,这些人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根据人与人之间这种巨大的、与生俱来的、原初的差别,每一个人就相应地只会受到这个人最为敏感的那些动因的影响,正如某一物体只对酸、另一物体则只对碱起反应一样;并且就像这些物体不可改变一样,人的性格也是不可改变的。对善良的人能够发挥出强劲推动力的友爱和助人的动因,对于只能接收利己动因的人,却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如果我们要驱使这些一心利己的人作出友爱、助人的行为,那我们就只能让这些人错误地以为:缓解别人的痛苦可以间接地以某种方式使自己得到好处(正如大多数的道德说教其实也是在这一意义上作出各种不同的努力)。但以此方式,这个人的意欲就只是遭误导而已,而不是他的意欲改善了。要真正改善一个人的意欲,就需要让这个人对动因的整个接受方式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例如要让甲变得不再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要让乙变得不再对造成别人痛苦感到快乐;让丙变得不再是自己个人的利益远远高于一切其他别的动因,不再是只要自己能够获得丁点利益,那其他别的动因就都无法再对他发挥作用。这样的一种改变却肯定比把铅变成黄金更加不可能。这是因为好比需要把这个人身体里面的心脏翻转过来,改造这个人最内在的深处。相比之下,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只是启发这个人的头脑理解,矫正他的看法,使这个人更准确地把握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生活中真实的情况。但所做的这一切不过就是让这个人的意欲构成能够更加连贯、清晰、明确地显现,不受歪曲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正如做出许多良好的行为其实是受到虚假动因的诱使,是因为相信那善意虚构出来的这一说法:做出这些良好行为在今生或者来世得到好处;同样,许多的恶行也只是因错误理解人生境况所致”。
这样的话,道德或者不道德就是与生俱来的了,“我们可以通过动因强制人们守法,但却无法强制产生出道德;我们可以重塑我们的行为模式,但却改变不了我们的意欲,而道德的价值只取决于意欲。我们改变不了意欲所要争取的目标,而只可以改变意欲为实现其目标所采取的途径”。教育(亦即矫正认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那只是在上面所说的方面,还有就是,“我们所获得的教导可以改变可供选择的手段,但却改变不了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最终的目标是每一个人的意欲根据其原初的本质制定出来的。我们可以告诉利己主义者:如果他们放弃小小的好处,就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我们也可以让恶毒者清楚地知道:给别人造成痛苦的话,那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但要劝说别人放弃利己之心或者害人之心,我们却是无能为力的,正如我们改变不了猫捉老鼠的天性一样。通过增长见识,通过别人的教导了解了人生的状况,因此也就是通过启发头脑的思维,那甚至一个人善良的本性,也得以更有条不紊和更加完美地外现其本质。例如经由别人的指点和说明,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所做的事情经过长的时间和过程以后才会造成的结果,诸如只是间接造成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给别人带来的痛苦——而这些就出自我们当初所做出的一些我们认为并非不好的行为或事情。同样,我们会获得教训:许多出于好心而做出的事情却会引来不好的结果,例如,出于好心而宽恕和放过了坏人。我们尤其学会了‘不要伤害任何人’的原则要普遍优先于‘帮助别人’的原则,等等。在这方面而言,修养道德和学习理论道德学当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能做的也就到此为止了,局限轻易就可看得出来。头脑是照亮了,但心却依然没有改善。最根本性的东西——无论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智力或者体质方面——都是与生俱来的,人为努力和运用技巧始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每一个人之所以是他(她)这样的一个人,就好比是‘凭着神灵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