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拿牙医来举例证明恐惧是可以传染的,他人的恐惧情绪可以传递给我们。人们害怕牙医的理由多种多样。有些人是因为过去受伤的经历,但是更多人是因为他人和媒体的影响。有些电影逼真地展现出了一些酷刑场景,比如在《霹雳钻》中,主角的几颗牙齿被一起连根拔起;还有在《恐怖小花》这部音乐戏剧中,具有虐待倾向,并将病人置于死地的牙医。不过,这并不是孩子惧怕牙医的原因。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去看牙医,牙医还会教授他们一些护牙知识。因此,牙医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位照料他们的人,害怕他们是不符合常理的。但是孩子们的确是非常害怕牙医,那么原因何在呢?
托里是一个10岁的孩子,一提到牙医他的身体便会渗出冷汗。也许是哥哥和父亲谈到牙医时,那低沉的声音与紧锁的眉头让孩子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从7岁开始,这个孩子便开始惧怕每年的牙齿检查。或许是害怕电钻,牙齿填充还有剧烈的疼痛。直到他听到母亲轻声对医生说:“能让我进去握着我孩子的手吗?”就是这句话让托里跌入了恐惧的深渊。
在精神病学领域,有些人总是倾向于认为会有坏事发生,我们将他们的这种错误想法称之为“认知易感性”(cognitive vulnerability)。托里的父母在自己去看牙医时,认知易感性水平较高,不过他们并不是个例。
最近,马德里大学研究人员与近300名父母还有他们的185个孩子进行了交流,目的是为了探究父母对牙医的恐惧是如何被传递到孩子身上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恐惧与父母的恐惧是息息相关的。那些认知易感性较高的父母,会想象发生在牙科医院的恐怖事件,并会把这种扭曲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不过,大部分父母并未意识到他们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许多父母会录制孩子剪头发和打针时的场景。有些视频甚至可以吓到所有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把孩子遭受痛苦的时刻录制下来,但是YouTube上却充斥着这种类似的视频。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从YouTube上选了32个视频,里面记录了32个孩子在接受牙医治疗时的表现。这些孩子尖叫哭闹,焦虑恐慌,孤立无助。在与这些孩子交流过后,研究人员发现正是他们父母对牙医的恐惧才导致了他们当时的表现。
有时父母一句无心的话便能引发孩子的恐惧情绪。有一个视频记录了一个女孩为了拒绝牙医检查,而做出了疯狂的破坏行为。母亲看规劝无望,只好向医生解释,女孩做出这些荒唐的行为全是因为他父亲的一句玩笑话——医生会把你的牙齿全部拔掉!
但是,有时恐怖信息的传播不单单会导致其他人恐惧情绪的产生还会导致其他后果。来自巴西的科学家与608名母亲进行了交流,试图找出母亲对牙医的恐惧情绪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发现那些对牙医有焦虑情绪的母亲不但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而且她们也更不愿意带孩子去看牙医。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这些孩子有更多的蛀牙。
让我们从最佳状态疗法的视角来探讨一下这种恐惧情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