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大部分人在4岁左右就具备了心智理论的能力。想象一下,一位父亲正在花园里剪玫瑰,他的孩子就陪在身边。这时,一根花刺刺伤了父亲的手指,他疼得叫了出来。孩子立刻跑过去查看父亲的伤口,还给他拿来了创可贴。这个孩子体会到了父亲的痛苦感受,也领会到了他当时的想法。
我们把想要了解他人所感所想的行为称为“共情”。人们拥有的共情能力是人类的特性和优点。我们会被关心我们的人所吸引。能够领会他人想法意味着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们喜欢与照顾我们感受的人相处。因为这些人对我们的所感所想表现出了兴趣,让我们感觉很好。我们只有懂得他人的想法和经历,才会做出共情反应。
不过,我认为共情定义的范围过广,其不单单是指对他人想法的理解。因此我便提出了“自我认知(Ic)”这一概念。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感受,这也会对我们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
从进化角度看,自我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百万年前,人类出现,为求得生存,判断他人是否把自己当作猎物比判断他人是否饥饿更为重要。前者了解的是他人对我的看法,后者则是了解他人的感受。一旦你确定自己不会被吃掉,你便更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缓解他人的饥饿。
4岁的孩子对她的父亲产生了共情反应,体会到父亲的感受,父亲也会因此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赞扬女儿对他的关心。父亲的认可同时也会提升女儿的共情能力。从父亲的眼中,女孩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并感到了愉悦满足。正是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和满足感,让我们组成了一个个家庭,部落和社会群体。
心智理论能力是前额皮质具备的功能之一,而正是因为拥有前额皮质,人类才能进化成现在的模样,并在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前额皮质会将我们对他人行为和想法的感知传递给大脑边缘系统。然后,边缘系统——这个情感操控室会将这些感知贴上情感标签。比如:“觉得很舒心——这个人知道你想要什么,并且还会为你提供一定的帮助”,或者“感到很害怕——这个人一点都不在乎你的感受”。
一个人是不是在用心倾听,有没有关心你,还是毫不顾及你的感受,我们对这一切都心知肚明。心智理论的能力让人们能够主动,并持续不断地分析出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尤其是他人对你的想法与感受。分析后得出的答案会让我们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时也可能会触发我们的恐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