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快乐 » 学会快乐全文在线阅读

《学会快乐》第17章 快乐和利他主义:快乐使人善良还是善良使人快乐

关灯直达底部

心无恶念之人最快乐。

——柏拉图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园的方庭里,穿过草坪的小路边躺着一个人,他看起来似乎生了病。小路上人来人往,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大约15%),停下来看看这人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再试一次,还是同一个人躺在同样的草坪上,但这次他穿着利物浦队的球衣。利物浦队是曼彻斯特两支球队的对手,很多来自利物浦的学生都是该球队的球迷。这次,路过的利物浦球迷中,有85%的人停下来,看看这人是否需要帮助。小路的尽头,一组研究人员对所有的路人,无论停下来的还是没停下来的,进行了调查。1这项研究和很多其他研究一样,证实了这样的结论:归属感和利他表现高度相关,相比没有任何联系的陌生人,人们更愿意帮助朋友或是和自己有共同点(例如种族、国籍、宗教、主张)的人。

禅修就是要使这种归属感逐渐扩大到一切众生。故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所有生灵的内心深处,都和我们一样渴望逃离苦难、获得快乐。这种归属感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必须内化为我们的第二天性。最终,当众生都拥有了这种归属感,他们的喜乐哀伤也就成了我们的喜乐和哀伤。

利他之乐

利他和快乐有什么联系?一项研究调查了数百个学生,发现利他和快乐的相关性不容否认:认为自己最快乐的人也是最利他的人。2人们快乐时,我执就会弱化,便对他人敞开胸怀。研究表明,在一小时内体验了快乐情绪的人,更愿意为陌生人提供帮助。

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往往对人没有爱意,也不会表达爱意。安德鲁·所罗门在《忧郁》(The Noonday Demon:An Atlas of Depression)一书中写道:“抑郁是爱的缺陷。”书中最吸引人的是抑郁症患者的观点:爱人和接受他人的爱是康复的关键。世间万事万物都相互关联,而人的联系尤其紧密。故此,我们的快乐和他人的快乐密不可分。我们之前已经强调,真乐的核心是理解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故此认识到我们的快乐和他人的快乐也相互依存,乃是获得真乐的法门。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显示:不求回报地行善带来的喜悦让人获得内心深处的满足。为了证实他的假说,他让学生做了两件事,外出娱乐和参加慈善活动,然后写个报告。

学生们报告的结果令人吃惊。和朋友见面、看一场电影或是吃一个美味的香蕉圣代等娱乐活动,带来的满足感远远小于做一件善事。如果这个善举发自内心且具有人道特质,这一天会变得大不相同。学生们在这天更好地倾听、更友好、更受他人喜爱和欣赏。最后,塞利格曼得出这样的结论:“行善带来的不是享乐,而是一种满足感。”3这是与本性和谐共处而生的满足感,快乐且持久。

为了达成目的而伤害他人,人们也会感到快乐,但是这种快乐短暂肤浅,掩盖着内心深处的不安。内心的不安无法压抑很久,一旦兴奋退去,人们就不得不面对不安。人性本善而非恶。与善之本性和谐共处,生活才会快乐常驻。排斥本性必然会导致长期的不满。

人生来自私吗

生物学家对“人性”是否存在仍有怀疑,哲学家却毫不犹豫地对人性表达了明确的观点。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就认为人本性自私,真正无私的行为并不存在,任何看似利他的行为,实质上都是披着美好外衣的自私。霍布斯暮年的一天,有人看到他在街上施舍一个乞丐,便问他刚才是不是做了一件善事。他答道:“那个落魄的乞丐让我觉得痛苦,对他的施舍不过是让我自己好受点。”基督教文明独有的原罪概念及其衍生出来的罪恶感,是这种私利人性论的根源,并且对西方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观念今天仍然根深蒂固,甚至对并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研究进化论的学者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观点:激发自私行为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更大。他们认为,携带自私基因的人,会优先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故此他们比利他者获得更多存活和繁衍的机会。这种残酷的理论近年来有了微妙的新发展,承认明显利他性质的合作行为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扩散。例如,科学哲学家埃利奥特·索伯(Elliott Sober)通过有说服力的模型证明,如果孤立、无私的个体进入自私暴力的社团,往往会被别人占了便宜,很快就会死亡消失。4但是,如果很多无私的个体聚集起来,互相合作,他们就比自私的群体有显著的进化优势,因为自私的群体常发生内斗,可能就此慢慢地消失了。

真正的利他

现代行为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乐观的图景。心理学家丹尼尔·巴特森(Daniel Batson)写道:“过去15年中,我和其他社会心理学家开展了至少25项实验,研究由同理心激发的助人行为及其动机。这些实验证实了同理心——利他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又译‘移情利他假说’),而‘人生来自私’的说法仅有零星证据。”5故此,单纯为别人谋福利的、真正的利他行为是可能存在的。

有人认为,所有无私的行为都只是自私的伪装,只有排除种种虚伪的无私行为,才能使我们的研究集中在真正的利他行为上。巴特森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利他者实际上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有些“虚伪的利他者”面对他人的痛苦遭遇,忍受不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所以伸出援手,希望缓解自己内心的情绪压力。还有些人害怕被别人品头论足,或者想得到他人的赞扬,或是为了避免产生罪恶感,在别人困难的时刻也会选择施以援手。如果代价不很高,而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虚伪的利他者会为处于困境的人提供帮助。但是,如果能回避别人受苦的场景,或能溜之大吉而不招致非议,他们出手相助的可能性就和自私自利的人一样低。而“真正的利他者”,即便可以轻易离开,或不插手也没人注意,仍然会主动提供帮助。研究发现,真正的利他者占西方人口总量的15%,这种无私的精神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

如何确定某人行善,目的是无私利他,还是获得行善的自豪感?如果这件善事是别人所为,此人同样感到快乐,我们就可断定他是真正的利他者。巴特森团队通过复杂的前沿研究证实了,真正的利他者看重的是别人受助的结果,而不是自己行善的满足感。6

现实世界中真正利他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母亲随时都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她们的孩子。母子间的无私之爱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因为真正的利他者要学会以父母心看待众生。

一个距离我们不太久远的例子是马希连·国柏(Maximilian Kolbe)神父。方济会的圣国柏神父被纳粹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名囚犯逃跑后,纳粹进行报复性的惩罚,要将10名男囚投入禁闭室活活饿死。圣国柏神父本不在10人之列,但是主动代替一位有妻儿的男子赴死。1830年,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创造了“利他”一词,以和“利己”相对,这个词的历史不过100多年。但是,人性本质上确有无私的可能,关心他人命运安危,而将自己置之度外。人之初生时,无私的本性未必就立即显现在性情之中,但是它的影响可以逐渐加强。在第16章里,我们介绍了近年来对长期禅定者开展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对他人的爱与慈悲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长期的修行培养。

一些研究显示,擅长控制情绪的人比情绪化的人更加无私。7面对他人的痛苦遭遇,情绪化的人不免把精神花在管理自己的情绪上,安抚内心的害怕、焦虑和担忧,而非关心他人的痛苦。内心的自由把人们从矛盾情绪的枷锁中释放出来,而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是获得内心自由的唯一途径。相比永无休止地纠缠于内心矛盾的人,自由、开阔、沉静的灵魂更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痛苦的处境。另外,有些人目睹了不公正或暴力的事件,但他们关注的不是如何帮助受害者,而更关注如何抓捕、指责和惩罚那个行凶的人。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利他的精神,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

金子永远是金子

如果我们内观,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便会发现心本光明,不仅能“照亮”外部的现象,而且能“照亮”我们自己,让我们观知一切。这种光明的本性,深处一切念头之后,却不为念头所扰,就好像镜子能映照出各种形象,但其光滑明亮的表面不会被这些形象改变。我们也认识到,爱和慈悲来自人的本性,而消极的情绪,例如愤怒,则是边缘的、次生的。消极情绪因刺激或其他特定的事件而起,不是心灵的常态。即使我们脾气暴躁,生性易怒,也往往因为碰上不顺心的事才会发怒。除了个别反常的特例,毫无缘故地心怀怨恨非常少见。但是,利他心和慈悲心是我们内心的基本状态,是我们存在的方式,不依赖于特定的对象和特别的刺激而在我们心中常驻。

愤怒确实能帮我们克服困难,但我们不可能一直处于愤怒之中,只能偶尔愤怒一下。敌对型人格的人非常容易发怒,稍有不顺心就会立刻爆发。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断碰壁,境遇也会比较悲惨。而爱和关怀对长期生存极为重要。新生儿如果没有母亲的呵护,只能存活几个小时;残疾的老人失去亲人的照料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先接受爱,然后才能给予爱。一通脾气之后,我们常会说“我错了”,或“我刚才失控了”。但是一旦我们真心诚意地做一些不求回报的好事,例如帮助一个人或一只动物恢复健康或自由,甚至逃离死亡时,我们就会产生和本性和谐共处的喜悦。要是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就会觉得“我执”造成的虚幻屏障消失了。我们和他人形成的共同体,也恰好反映了众生相互依存的关系。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

负面情绪让人们逐渐远离本性,甚至忘记本性的存在。然而人不可能永远丧失本性。即使埋在粪土里,金子仍然是金子。毁灭性的情绪是重重面纱,遮蔽了我们的心。皮埃尔·塞哈克神父(Father Pierre Ceyrac)是一位著名的耶稣会传教士,过去60年里,他在印度抚养了3000个儿童。他告诉我:“最打动我的,是人们的善良,甚至那些看起来对任何事都不为所动、视若无睹的人,也是善良的。我们身边的人,所有人,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塑造了我们生活的方式。诗人泰戈尔(Tagore)说,每个人都是生命“音乐会”里的一个音符。没有人可以拒绝爱的呼唤,人们最终总是会向爱敞开心扉。我真诚地相信人性本善。我们必须看到人真善美的一面,永远不要破坏这种真善美。我们要撇去宗教、阶级和信仰的偏见,努力寻找人高尚的一面。

显然,善良和快乐紧密相连,都来自人的本性,互相作用,相互加强,也都和本心一致。爱和关怀能产生快乐和满足,自私与敌意则会导致苦难。

存善念,行善行,烦恼就会远离,心中产生持久的满足感。相应地,逐渐实现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喜悦也自然会转化为善念和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