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全文在线阅读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5 李开复的生涯三阶段:从职业线起跳

关灯直达底部

站在摩天大楼起跳,你好歹能落到楼顶

2009年9月4日,李开复从Google(谷歌)辞职,这比他四年前从微软辞职进入Google更让人震惊。网易甚至用了一整个专题来介绍他的故事——他的传奇经历,他一波三折的职业生涯,他那场微软的国际大官司,他有可能跳槽的各种大小道消息,下面还附上历届离开谷歌的人的照片和未来去向。更有好事者回帖说,据统计发现,离开Google的人都是射手座。四年前,李开复follow his heart(追随内心)从微软来到了谷歌;四年后,李开复又对谷歌说,别留恋哥,哥是个传说;四天以后,李开复宣布,创新工场成立。

对理解生涯三阶段的人来说,李开复的跳槽其实是顺应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生涯就像个人的生命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突破的过程。就好像孩子,该叛逆的时候要叛逆,该结婚的时候要结婚。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需求,这些不同需求没有必要非在同一个职位完成、同一个组织完成。一个希望拥有完整的职业生涯体验的人,往往会发生两到三次的巨大变动。理解职业人发展规律的公司,懂得提前为他们的员工设计自我实现的路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李开复的履历非常透明,所以我们正好可以清晰看到他生涯三阶段的良好发展过程,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李开复的第一个生涯阶段,从他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开始。

20~30岁,正好是一个人收入最少、支出最大的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学习,需要恋爱、结婚、买房、生子。每一样都是花钱的事情。这个时候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安身”,让自己生存下来,用自己最快的方式适应环境。作为博士的李开复,选择了最容易生存的方式——留在大学当助理教授。30岁那年,大女儿李德宁出生了。

李开复在大学任教,两年过去,他发现自己当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最重要发明”的博士论文没得到任何商业应用。他的研究并没有真正落地,对于世界没有产生什么改变。这时恰逢一位苹果副总裁前来邀请他加入商业游戏,说:“开复,你要花你的余生写这么多像废纸一般的论文,还是要来苹果改变世界?”

这句话如此耳熟,以至于无法让人不回想起1983年的乔布斯正是用同样的句式打动百事可乐CEO斯卡利(John Sculley)加入苹果:“你是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来苹果改变世界?”估计七年下来,苹果公司高管都学会放这一大招了,他们和每一个想招聘的牛人说:你是愿意一辈子××,还是来苹果改变世界?

越高级的人才,就越愿意被愿景驱动。我们所知的是,李开复被那愿景当场击中,离开了那所著名大学,加盟苹果公司任副总裁,从此开始技术管理者的职业生涯。无论从技术的创新、与人的交流,还是科技产品化等,都是更加适合李开复的一条发展道路。

不过也算他点背,在苹果的六年,李开复经历了苹果有史以来最烂的几任CEO,前三年任职的是被同一句式从百事可乐“勾引”来的斯卡利,然后是迈克尔·斯平德勒(Michael Spindler)和吉尔·阿梅里奥(Gill Amelio),长期的裁员和人事变动让34岁的李开复觉得苹果要完蛋了,开始萌生退意。其实如果他能再多熬一年,他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遇见穿着黑套头衫和蓝色牛仔裤、宣布自己重返苹果的CEO乔布斯,并开始苹果最好的年代。李开复没有等到,他跳槽进入当时硅谷最炫的、打造过《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等电影的SGI(硅谷图形公司)。

今天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在35岁之前,还没找到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则相当堪忧。30岁以后,我们的体能开始下降,努力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经验胜过年轻人、通过才干和资源胜过同龄人、通过聚焦来胜过更强者。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生涯任务是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特质,定位自己能够胜出的职业领域。巴菲特在32岁第一次成立投资公司,马云在31岁看好互联网,张朝阳在32岁开始风投搜狐。李开复在这个阶段选择进入苹果,发现自己搞IT科技如鱼得水,从此在这条道上一路狂奔。

李开复在SGI工作了两年,直到新进来的CEO把他所在的部门裁掉。他很快通过朋友找到下家微软,受命在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37岁的李开复来到当年朝气蓬勃的中关村,两年后因为成绩卓著被调回微软总部,出任全球副总裁。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开始写第一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在国内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他教育者的事业线开始出现。

35~45岁这个阶段是职业线发展的最高峰,现在占据媒体的头条、杂志版面的人,大多都是这个阶段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如果你在前两个阶段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到了这个年纪,就要专业有专业、要人脉有人脉、要财力也有财力,你具有冲击职业顶峰的能力。

职业发展后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到进入职业顶峰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同时积极探索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在职业发展前期定位到自己的优胜领域后,你更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去形成你自己的“道”——其实所谓“道”,并不是地上画好的线条,而是你回首的时候自己踏出来的那条路。

俞敏洪31岁建立新东方,44岁时新东方在纽约上市,他的坚持踏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李开复在这段时间也很“上道”,微软公司副总裁几乎是他作为IT科技人士的职业顶峰。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在微软的几年,是他做得最久的几年。

2005年的李开复在微软微微疲软。刚回到美国的前两年在比尔·盖茨身边学东西的兴奋劲头逐渐消失——2005年的微软像个中年人,四平八稳,李开复觉得自己像“一个机器里的零件”,感觉不到当年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冲劲。而此时的李开复给学生的信已经写到第七封,并在2004年建立了开复学生网,在远隔重洋的中国青年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你公司有个高管在大街上人人皆知,在公司却谁都不待见,那么他离开只是个时间问题——李开复知道谷歌在中国开了办事处,给谷歌CEO发了一封邮件。他要回中国,他要创新,这个是他血液中的东西。

2005年7月,他从微软跳到谷歌,惹上一场国际官司。同年九月《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出版。这两者相互借力,使他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谷歌中国的工作定位也就顺其自然:公共关系和中国工程院的运营。至此,李开复青年导师的身份就非常清晰了。他在接下来几年中,在大学做了近千场讲座。这些投入也有很好的回报,2006年,有70多名中国大学中最精英的学生陆续加入谷歌中国,成为中坚技术力量。李开复也凭借谷歌副总裁的身份,接触到国内最知名的投资人、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人士,深入了解了中国商业生态。

进入这个阶段,职业发展从关注外在成功的职业阶段(career),进入关注内在成功的事业阶段(calling),也就是我们说的道法自然——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什么叫“自然”?“然”是“……的样子”的意思,“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

事业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高境界:职业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和成功。站在成功的顶峰上气喘吁吁,他们深感体力下降、时间不长、成事艰难,一种迫切为自己、为世界做些什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在外界的惊叹中潇洒转身,安心下山做自己去也。

但事实上,能进入这个阶段的人不多,大多数的成功人士还赖在过去的山上,直到有一天被别人赶下来。

比尔·盖茨53岁开始做慈善,王石53岁爬上了珠峰,李开复在44岁的时候追随我心一把,来到了谷歌,开始“做最好的自己”。

至于今天你所知道的创新工场,按照李开复本人的说法,源于2009年6月的一场疾病。请原谅我精神病般的联想癖,我们闪回一下,乔布斯据说也是在一场死里逃生的胰腺癌后,想明白要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活。

2009年的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躺在医院里,看到周围生老病死来往如织,深感职业生涯还有不到15年。如何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住院的时间充足到让他有机会回想起自己的所有职业经历,想来最快乐的,就是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和在谷歌中国的前两年——他喜欢创造、青年、中国、教育——所有这些旋律交织在一起,变成了创新工场的灵感原型。

病床上的李开复无意中使用了职业生涯咨询中一种有趣的技术:成就事件分析。把过去经历中感觉最有成就的事件做分析,找到背后重复出现的才干、价值观和成功模式,然后构建未来的愿景。这些成就事件往往是内在的优势和外在回应的完美结合。过去的成就事件是一些美好的偶然,但如果能发现内在模式,在未来,有意识地创造就变得可能。

与所有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样,一旦找到自己的愿景,李开复就觉得一刻都不能再等下去了。2009年9月4日,他宣布辞职。在让公众“全民猜猜猜”三天以后,他正式宣布创办“创新工场”——致力于早期的高科技创业投资,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培育。

李开复为何能四天创建创新工场?

从李开复的生涯三阶段中,我们又能学会些什么?

和鲁迅平稳的公务员生涯不同,李开复在职业发展阶段就已经功成名就。这段非常成功的职业经历,对于他了解自我,积累能力和资源,以及最后实践理想有着巨大的意义。

李开复的职业线围绕IT专家、创新者展开,他的事业线的轴心则是教育者、影响力。而创新工场是两者的结合——培育和支持青年人从事IT技术创业。

普通人的事业线,在探索确认后需要漫长的投资期,慢慢等待回报,最后达到逆转点,这过程经常长达五年甚至十年。但是李开复的这个阶段推进非常迅速——从6月产生清晰的念头开始,到9月7日正式开始运作,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3个月。为什么李开复能这么快开始自己的梦想?

创办一个像创新工场这样的机构,需要几个核心要素:投资人、管理团队、客户,以及围绕于此事的商业模式。这些资源其实在李开复的职业发展期,就有意无意地准备好了,就好像切好的菜,只等下锅了。

在谷歌中国任总裁期间,李开复负责公共关系,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企业界、政府界的一群大佬。在创新工场开始的前几天,中经合集团创始人刘宇环第一个投资加入,随之而来的柳传志、俞敏洪、郭台铭、陈士骏等知名企业家们也加入了投资队伍。联想柳传志为他背书:“李开复先生曾经在中国的谷歌、微软都做过领导工作,既有领导的实践经验,又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他用创新工场这种新的模式开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非常值得支持和鼓励。”在创新工场创建的45天内,就确立了未来五年投入八亿的蓝图。

在中国任高管的几年,李开复也搭建起从管理到技术的本土化团队。创新工场的四位创始人分别是他自己、管理合伙人汪华、产品总经理王晖和新闻发言人王肇辉。汪华是原谷歌的商务发展部负责人,王晖是李开复在谷歌时的特别助理,王肇辉原来是《大学生杂志》编辑,协助处理谷歌校园的工作。技术员则更加不愁——李开复的个人品牌和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让创新工场“创办第一天就收到了7000份简历”,随着模式逐渐清晰,大量的创业者也涌来,现在有近50个项目。创新工场不缺人力资源,也不缺客户,这些都来自李开复早年打造的个人品牌基础之上。

至此,投资人、团队全部确立。

退回到2009年医院里的李开复灵光一闪的那个上午,如果你也有数十年的IT技术经验,有强大的企业界关系,还有对于青年人的影响力,热爱创新和教育,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提供创业指导,连接起资本方和青年创业者。

正如你所见,李开复成功的职业生涯,几乎提供了他进入事业期的所有资源。与很多阴谋论者相反,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策划——恰恰相反,大部分的梦想和愿景会以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存在,一直到某天你达到某一个高度,清晰地看到一个目标,可以马上告诉自己,就是这个。除非你走到这座山顶,否则你永远无法看到通往下一座山的路。

这个生涯故事也完美地说明一个生涯三阶段的道理——发展好当前的职业生涯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从山顶起跳,好歹也能落在山腰上。

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自己清晰的梦想,那么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这份职业,让自己努力向顶峰走去。在上山途中积累的所有一切都会在梦想出现时刻,转化成自我实现的力量。你的职业线画得越好,你就为你的梦想积累越多的“存款”,当你的事业线出现的那一刻,你就能越快地投入与开始。

关于梦想,最可悲的不是你暂时没有,而是有一天出现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完全够不着。

这世界上本无现成的玫瑰园,如果你要,自己去开辟一个。

创新工场成功吗?

一个聪明的生涯规划师,一定不会给正在发生的事情做评价,因为生涯如历史,需要距离才能看清。这里面还有点我的鸡贼,因为这样比较不容易说错。不管怎么说,一个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的成败无法用短短数年的时间来判断——苹果毁了多少硅谷评论人的一世英明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工场的确很大程度地实现了李开复的个人价值,他在央视《面对面》的采访中说:

“它(创新工场)的乐趣在于它串联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旋律——中国、青年,还有创新。创业,这是一个崭新的工作,从头做起,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从无到有地做出一家有理想、有意义的公司。……这是我自己的梦想,我觉得也是这些青年的梦想……其实这也是我父亲的梦想。我父亲一直非常希望他的孩子有一个能够回到祖国的土壤,帮中国创立一些真正有科技含量的有意义的企业。”

如果事情果真是这样,在我看来就已足够。一个人能追寻自己的梦想,顺带实现父亲的和大家的梦想,已是很好,干吗非得逼着别人成功呢?

职业发展的规律是:生存、定位、发展、自我实现。时间可以缩短,但是阶段无法跨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传奇,只要你努力、机敏、坚持,而且敢于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