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秋叶PPT品牌创始人、知识IP大本营社群创始人)
喜欢看我个人微信公众号“秋叶大叔”的朋友常常这样留言:大叔,我又被你“套路”了。没办法,我就是套路多,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现在“套路”似乎变成了一个坏词,有一句流行语深入人心: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我对这句话深表怀疑,如果人和人之间不谈理性、不讲方法,没有套路、简单粗暴,那么你所谓的“真诚”到底是在掩饰你的无能,还是在掩盖你的懒惰?
肯对人用心的人,才会认认真真去研究套路,那些总是想着付出很少、得到很多的人,才喜欢把真诚挂在嘴上——也就是挂在嘴上而已。
分享一个故事,我有一次想给“拆书帮”赵周老师分享一篇文章,我是这样说的:“赵老师,在?分享一篇文章,也许对你有启发。”
看起来简简单单一句话,我其实非常注意地选了一个词。这个词是“启发”。最早我写的版本是“帮助”,但马上感觉不妥,“帮助”这个词有点居高临下,你怎么就知道你分享的内容就对别人有帮助?万一别人反感,这个词一开始就引发了潜在的情绪对抗,会适得其反。
把“启发”换成“有用”怎样?“有用”更像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间才会说的话,不如“启发”这个词给人正式感,“启发”是一个自带权威能量的词,它会更有助于诱发别人去认真对待这件事。
这点小心机,如果算我的“套路”,那么我觉得这恰恰是我做事肯用心的地方。因为大脑研究早就明确告诉我们,做事要注意先照顾对方的情绪,才能有好的效果。正如《隐性逻辑》书中指出的:情绪会给大脑发出提示,告诉大脑这个信息是不是重要的。我们之所以要用一些套路,其实是先了解我们是否有办法感受到对方的真实情绪,才能进一步判断如何让事情继续。
所以,很多人的问题是缺乏套路,不肯用心。
和缺乏套路一样糟糕的是变得依赖套路,我想这才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套路”的原因。
很多人学到的不是方法论,而是具体的方法,发现某种方法有效,就一窝蜂地去模仿,而不是去思考方法背后的逻辑。
我推广“分答小讲”时发现了一个新玩法——不卖课程,而是送课程。反正课程很便宜,一开始一个人不到两元钱,与其努力推广几万人来听课,还不如送出几万份扩大影响力。这个玩法我应该是第一个策划出来的。一个星期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效仿,这样下去,这个套路迟早要被玩坏。
之所以造成这个后果,也许是很多人看到的逻辑是这样的:
秋叶大叔用送课程的方法扩大了影响力;
××老师也用送课程的方法扩大了影响力;
××老师又用送课程的方法扩大了影响力;
……
所以我也可以用送课程的方法扩大影响力!
如果这样子去使用归纳法,你就会变成一个让人讨厌的套路者。其实,真正的逻辑是为你的潜在读者提供有稀缺感的福利。
重要的不是送福利,而是送稀缺感,送让他觉得自己是独一份的福利。
当每个人都开启“送送送模式”后,稀缺感就消失了,大家反而就不珍惜了。所以我的“分答小讲”靠送送送模式两天就成为排名第一的课程后,反而收手不送,因为我很清楚,一旦稀缺感被稀释,就会带来能量的耗散、品牌的贬值,这样做不值得。
如果没有审慎的思考,我们就很容易犯《隐性逻辑》书中指出的错误:我们很容易把(有限的)个体经验概括为普遍原理。
一旦你认为这个事情在一定条件下是普遍原理,你就会形成对做事方法的路径依赖。一旦形成了路径依赖,你反而成了一名别人眼里无趣的“套路”者。
唯有知道做事方法背后的根本逻辑,才能依据逻辑思考:现在的方式是好的,还是需要优化的。
有些人注意到自己开始依赖套路,会走上学习的道路。但这些人大部分并不知道他们套路太少的原因,并不是学到的套路不够,而是对事物运营更深层次的逻辑学习不足。如果总是把时间花在简单的套路模仿和学习上,固然直接有效,但往往热得快凉得也快。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如学一点逻辑,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套路看到事物背后相似的模式。
学会思考的方法,你就拥有了创造新套路的能力。
要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就得深刻理解大脑惯用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源自漫长的进化,有可能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到今天,但也有可能让我们在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掉入思维陷阱之中。
要想更好地思考,就需要深入了解大脑思考的工作原理,以及熟悉各种思维陷阱,正确运用思维工具,那么《隐性逻辑》这本书,应该是对有心人的一个好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