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管理顾问史蒂文·布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必须勇于承担责任。”道理很朴素,可是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耿耿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抱怨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他们不肯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承担后果,甚至不肯承认错误,不肯想办法挽回,结果会怎样呢?
一位女秘书下班锁门,让晚上回去取东西的总裁吃了闭门羹。由此引起总裁强烈不满,于是发邮件表达了他的不满。只是,这位总裁并不只把这封信发给了秘书一人,还同时抄送给了公司的四位同事。
两天后,秘书用中文给总裁回信,语气之强硬,措辞之严厉,丝毫不输来信。在这封信中,她声明了几点意见,大意为:锁门是为了安全;总裁有钥匙忘带是自己不对,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中午和晚上下班后是私人时间,总裁无权干涉;虽是上下级关系,但请总裁说话注意语气。
秘书把这封信连同总裁的原信抄送给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史上最牛女秘书”一举成为当年企业界的一位焦点人物。那封电子邮件,被疯狂转发,最终这起“邮件门”事件导致女秘书被迫离职。一个月后,事件的另一位主角,那位总裁也以其他理由离开公司。这起本该在企业内部解决的事件,成了企业间的一个热点话题。
身为管理者,上述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与下属缺乏良好沟通,为了自己所谓的“尊严”和面子,对下属大加斥责,结果被迫离职。
知识经济的到来,让更多的员工变成了知识员工。他们是一批高学历、高智商、有头脑、有个性的人,他们用脑子工作,而不是靠体力赚钱。作为他们的上司,管理者应对自身要求更高。
事件中的老总,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如果十年前,一位秘书的如此行径可以被叱为“不识时务”“不懂事”“错误”或者“没规矩”的话,那么现在围绕着它的形容词将大多是“勇敢”“有创意”“有个性”或者“酷”。时代已经变了,每个人都应该跟着改变,管理者也不例外。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地辩解,一种人在不停地表现。做管理者的,要尽量地表现,少去辩解,要敢于负起责任。可是为什么很多管理者做不到呢?因为犯错误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给自己找个恰当的“借口”。我们常常对“认错、道歉”充满了羞耻感,认为它是一种“承认自己无能”的表现,于是对它产生许多误解。而上司,就更难当面向下属承认自己“无能”。
那么,这种让上司感到为难的道歉到底有没有必要呢?除了上面故事中讲到的原因之外,向下属道歉,会让对方觉得你尊重他,把他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有利于营造平等融洽的沟通氛围。
所以,上司的歉意不仅可以体现个人的素养,更可以对下属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上司应该认清,不管道不道歉,错误都是客观存在的,坚持不道歉只会降低自己的威信。
在道歉方式上,需要管理者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首先,道歉要及时,及时的歉意会让人感觉到被尊重。如果确实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马上道歉,日后一定要找准时机,并更加诚恳。你需要记得,要尽快解决和下属之间产生的摩擦,时间不宜拖得过长,就像食品有保质期一样,如果三个月后才向下属表示自己的歉意,已经无法挽回你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
其次,注意道歉的方式。在道歉方式的选择上,一要看错误产生的原因,严重程度,二要看接受道歉的对象。如果是工作上造成了一定影响的错误,那么比较适合在会议这样的公开场合上道歉。而一些私人的摩擦,选择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会比较好。性格比较严肃认真的下属,在公共场合郑重道歉会让他感觉到被尊重;而一些为人低调的下属则倾向于在私下收到上司的道歉。道歉低调些,对双方都好。而还有一部分人会认为,对于上司的道歉,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另外,道歉是一种带着歉意的友好沟通,它不是命令,所以不能强迫下属接受道歉。虽然道歉的是上司,但是否接受道歉的权利却在下属的手上。上司不能以自己的职位比较高,而怀有“我作为上司都向你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的态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对被道歉方区别对待,这样就失去了道歉的意义。
情景训练:如果自己做错了,主动向别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