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22日,世界杯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在墨西哥城阿兹台克体育场上演,对阵双方是阿根廷队和英格兰队。比赛进行到下半场第6分钟的时候,双方比分依然是0∶0。时任阿根廷国家队队长的是迭戈·马拉多纳,他先是将球分给边路的队友巴尔达诺,后者的射门被英格兰后卫霍奇挡住,然后回传给守门员希尔顿。
此时,马拉多纳抢到了第一点,但身高只有1.68米的马拉多纳面对人高马大的希尔顿,想头球攻门难度极大,于是马拉多纳选择了用手将球打入球门。由于他的个子矮小,动作十分隐蔽,主裁判纳塞尔没有发现,并判此球有效,最终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2∶1击败了英格兰队。这就是足球史上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关于这粒进球是否是手球的追问,马拉多纳回答说:“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
无效回答就是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做非实质性的回答,也就是说,回答了等于没回答。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无效回答”的策略,但要注意,无效回答并不等同于没有效果的回答,让无效回答变得有效就是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的又一技巧。
马拉多纳的回答就属于这种“无效回答”,从表面上看,马拉多纳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他已经委婉地承认了那一粒进球带有手球成分,而这就是典型的将有效回答隐藏在了无效回答之中。而且,马拉多纳也借此引申上帝,羞辱刚刚在“马岛战争”中击败了阿根廷的英国。
当我们遇到令人尴尬的问题或者不想回答的问题时,这种方式还可以让我们摆脱别人问题的纠缠。例如:
有一次,日本记者问陈毅:“中国第三颗原子弹什么时候爆炸?”
陈毅回答说:“中国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你等着看公报好了。”
再例如:
问:“看你这么开心,今晚有什么好事啊?”
答:“没什么事。”
问:“听说你要结婚了?”
答:“哦,听谁说的?”
以上问答就属于典型的无效回答,这种让听者从回答中找不到任何答案的回答就属于纯无效回答。如果想让无效回答变得有效,或者说想将有效回答隐藏在无效回答之中,也有技巧可循,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答非所问。答非所问就是面对别人提问时,故意装作听不懂。例如:
问:“你幸福吗?”
答:“我姓李。”
这种回答方式就属于答非所问,故意避开问题,让提问者摸不清回答者的真正意图,似乎回答者已经表明了态度,但又不好妄自猜测。
2. 无效逻辑。所谓无效逻辑,就是以论据为论点,反复证明,又没有实际意义。例如:
问:“这对双胞胎姐妹,哪位是姐姐,哪位是妹妹?”
答:“姐姐旁边的是妹妹,妹妹旁边的是姐姐。”
这个没有答案的回答,就属于循环论证,答案无效,又让人无从辩驳。
3. 模糊回答。模糊回答就是针对不同问题,采用回避、宽泛、含糊的回答方式,给出一个不确定的答案。例如:
问:“什么时候有时间,来我家吃个饭?”
答:“谢谢,等有时间我打电话给你!”
这种回答方式,会让你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也许你并不想去,用这种方式回答,就可以避免尴尬地回绝对方,变无效为有效。
思维训练
原价800元一套西服,为了促销而降价,销量增加了1倍,收入多了40%,请问每套西服降价了多少?
(答案见附录2.1.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当你试图采用无效回答的方式回答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有某个人突然补充一句“别岔开话题”。你该怎样应对呢?这个时候,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要回答别人问你的问题,回答你想回答的问题!转移话题也是不错的选择,转移话题的前提是,你需要具备成功分散提问者注意力的能力,将提问者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让提问者发现不了你回答的已经不是他问的那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