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送儿子去寄宿学校,父亲对老师说:“如果这孩子不守规矩,您就用鞭子好好教训他吧。如果他和您闹别扭,就请告诉我,我要亲自揍他。他每星期会得到一些零用钱,如果他多花了,请告诉我,我就一分钱也不给他了。”
父亲的一番话听起来很粗暴,但真正效果却是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怜爱,当这位父亲冷冷地对他儿子说:“再见!”孩子战战兢兢地回答“父亲,再见”时,老师就会觉得自己如果再对孩子不好的话,就太不近人情了。
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具备唯一性,尤其是开放性问题,对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同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看法,也会表达出不同的观点,给出的答案也就不可能相同。
此类问题也就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正确与否,但是却有回答问题的质量的高低之分。例如,上面故事中父亲的做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事中的父亲采用了先入为主的思想,让老师产生怜爱之情,用这种办法解决了“儿子到学校如果受欺负怎么办”的问题。也有人认为,父亲的做法欠妥,依据是“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孩子,谁还会尊重你的孩子呢”。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做到让老师喜爱,让同学喜爱,而不是通过营造“可怜”来赢得同情。
假如你是一个老师,你看到一个同学正在追打另一个同学,你会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用惯性思维来思考,不外乎批评教育、警告处罚等,让我们来看看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处理这类问题的。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同学正在用泥块砸另一个同学,当即制止,并要求打人的同学放学后去校长办公室。放学后,这个同学战战兢兢地来到校长办公室,等待接受批评,没想到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儿,而我却迟到了。”
接着,陶行知又给了他一块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用泥块砸人的时候,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然后,陶行知又给了这个同学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敢于和坏人做斗争,我应该奖励你。”
这个同学感动得流了泪,并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掏出了第四块糖,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我的糖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回答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就要求回答者能够正确地理解问题,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答案,并表达出来,正因为如此,此类问题的回答效率通常都非常低。例如:“你今天都做了哪些事?”“你业绩这么好,能不能给我提点建议?”此类问题的答案对回答此类问题借鉴意义不大,想要给出高质量的回答,还是要在思维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做好以下几点:
1. 多注意细节,分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动机,找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提高回答问题的可信度。
2. 回答要简洁有力,思维上尽量具备创新、活力等因素,避开自己的弱项,如果没有十成把握,就不要轻易以弱示人。
3. 回答时要彰显个性,同时还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分吹嘘,也不能过分谦虚,答案不能过于平庸,如果答案与其他人的回答没什么两样,就很难赢得关注。
4. 除了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方式和技巧外,回答问题的语气也很重要。人们对于那些能够流利回答相似问题的人,会给予更高的评价。直接回答问题,还回答得结结巴巴,就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即便他的回答很独特。
思维训练
小美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条裙子,于是大家就很好奇。小红说:“你买的裙子不会是红色的。”小彩说:“你买的裙子不是黄色的就是黑色的。”小玲说:“你买的裙子一定是黑色的。”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请问,小美的裙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答案见附录1.3.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回答问题时,离不开对问题或行为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回答,这样的回答才能有依据、有说服力。通常,分析不外乎从问题表面和问题实质两方面入手,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道理和依据源于我们的逻辑分析,源于我们的细心观察和推理,因此,透过一些复杂的现象,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按照逻辑一步步分析问题,这样才能获得真知灼见,进而给出令人无法辩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