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吃很重要 » 吃很重要全文在线阅读

《吃很重要》什么是:分子料理(下)

关灯直达底部

吃很重要 feat.Mlle Wang

上篇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分子美食学的背景(还没有读的同学,请看上篇),下篇就进入具体技法和例子的介绍。再次感谢十榛法菜合伙人Mlle WANG老师的热情帮助。

分子料理常用哪些烹饪技法?

分子美食学的布道者、《食物与厨艺》作者Harold McGee老师,把分子料理运动亲切地称为“The Science of Deliciousness”(美味的科学);但我隐隐觉得也许叫「质感的科学」更贴切。看看分子料理中那些常用的技法,你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同意我了。

Spherification(球化)

这是分子料理最常见和最著名的技法之一。上篇提到的甜瓜味鱼子酱就是分子料理代言哥Ferran Adrià在2003年推出的,轰动一时。

绿茶鱼子酱:正向球化

图:Esferificación de Té /CC BY 2.0,图片来源[1]

球化技巧又分正向球化(也叫「基础球化」)和反向球化。从制作过程上说,正向是褐藻胶进入钙质溶液获得的,反向是添加乳酸钙的液体(或自身含钙质的液体)进入褐藻胶溶液形成的;两者的区别是「谁进到谁里面形成球体」,正好反过来。从品尝口感上说,正向球化做出来的小球,在入口咬破的时候,有明显的薄脆感(另外正向球化做好以后放得越久里面越充实,最后会变成一个比较紧的类固体物质)。反向球化的效果则是里面充满液体,表皮破了就爆开,必须尽快食用(反向球化功能应用十分广泛,含有高钙或高浓度酒精的材料特别适合反向球化,比如上图的MojitoSphere)。

Gelification(胶凝化)

通过添加凝胶剂(增稠剂),液体可以被转变成不同稠度的啫喱。看见「凝胶剂」不要立刻想到这是化学合成物,我们使用的大量凝胶剂来自大自然。比如:面粉、玉米淀粉、鸡蛋、Gelatin(吉利丁,动物提取物)、Agar琼脂(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凝胶剂,海藻提取物)。在实际运用中,琼脂可以让液体变成球形、块状、甚至面条状,可塑性十分强。你还可参考molecularrecipes.com上的这份菜谱(ModernistMango Custard)。

Emulsification(乳化)

乳化技术一开始主要是指把水、油混合在一起的过程,典型的应用就是做蛋黄酱。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一代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的出现,人们还发现了乳化更多的应用,比如做泡沫。现在提起「乳化技术」,往往也会提到泡沫技术。你可参考知名分子料理菜谱网站molecularrecipes.com上的这份菜谱(GoatCheese Mousse, Grape Jelly, Yuzu Curd, Basil Ice Cream)。

还记得上篇提到过的酱油泡沫吗?它是用酱油+水+大豆卵磷脂作原料,用电动打蛋器做出来的。大豆卵磷脂,就是获得泡沫的关键因素。我们知道,泡沫是由大量空气进入液体产生的。而乳化剂除了可以让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比如水和油)融合在一起之外,还可以减少水和空气之间的张力,从而获得稳定的泡沫。现在,大豆卵磷脂已经是分子料理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乳化剂(对人体无害抗氧化的作用),它能帮助厨师做出味道和颜色都异常丰富的泡沫,比如巧克力泡沫,芝士云等等。

除上述几种经典技法以外,液态氮、烟熏技术和低温烹饪等,也是在当代分子料理中常用到的技法。

分子料理听起来这么高大上,要吃是不是都很贵?

当看到如此多分子料理菜式都来自米其林这种档次的餐厅,相信你和我一样暗暗心寒:哪辈子能吃上一回啊?老实说,如果外出品尝,那些打着「分子料理」的菜式,一般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分子料理就像是一种厨师界的「上层建筑」,它本身就是一帮比较有追求、又充满好奇心——并且,有钱有能力有时间去做实验的厨师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太便宜。

日本米其林三星怀石料理店「龙吟」制作的分子甜点:-196度糖果。龙吟在香港有分店,取名「天空龙吟」,大众点评上显示的人均价格是2,083元人民币。(图 / Jennifer)

但是这不代表分子料理就一定是所谓高大上的。

从根本上说,如果我们试图窥探食物背后的科学,那些我们经常吃到的零食——比如棉花糖、跳跳糖、酸奶、芝士、豆腐,其实都可以算做广义分子料理的范畴,堪称「亲民版分子料理」。所以盘子里的这道菜是不是被划到「分子料理」的范畴,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分子料理对普通人有什么贡献,那就是帮助大家了解怎么吃、怎么制作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并且促烹饪以及品尝科学化,吃到更美味的食物以及更加健康的生活(虽然听起来活得太累)。

姜撞奶:一个实用分子料理的案例

谈到这里,实在忍不住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叫做“Khymos”的博客。博主名叫Martin Lersch,居住在挪威(下简称「挪威哥」),据他自己的介绍,他拥有机金属化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而他和分子美食学的关系是在不用做实验的业余时间,倒腾点食物方面的实验。

挪威哥威武,居然在研究分子料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我大广东知名甜点:姜!撞!奶!我作为姜撞奶的脑残粉,见此博客自然兴奋不已(在此也是要感谢Mlle WANG老师的推介)。

话说挪威哥发现了这道只用了姜、奶和糖三种非常普遍的食材的甜点之后,就跑去搜索了很多制作姜撞奶的食谱,但是他发现,就这么三种简单的原料,他找到的数十种食谱里居然可以描述得千奇百怪。(也不怪他,姜撞奶就没几家店做得好的,广东当地的老店仁信、民信,广州文明路的百花、玫瑰,都不能保证100%做得靠谱,完全看当日运气。)挪威哥发现,这些食谱对于几个关键问题可谓各说各话:

1.用老姜还是用生姜,应该怎么研磨或捣这些姜?

2.用多少度的牛奶?

3.用脱脂奶还是全脂奶,用巴氏奶(室温下只能保温1-2天的牛奶)还是非巴氏奶,能不能用豆奶?

4.奶和姜汁的比例(8:1还是25:1)?

5.把姜汁倒进奶中,还是把奶倒进姜汁里,以什么高度倒入?

6.是否需要加白醋以帮助凝固?

……

此时,如果你家没有会做姜撞奶的妈妈,谁告诉你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这个时候分子美食学就出场了。准确来说,是分子美食学背后的思维逻辑。挪威哥从搜集到的报告中发现,在家制作这道甜品的成功率只有50%。各种组合之所以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全因为这三种东西在不同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样。一旦你的操作超出了某个维度,姜撞奶就凝固不起来了。挪威哥写了很长一篇解释了个中的作用,由于我化学也不好就不在这里瞎延展了,大概概括下来,就是生姜所含的蛋白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牛奶凝固。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分子料理几大技法里的凝固化(gelling)吗?姜撞奶其实是就是这种技法的应用。在工业制成品中,提供凝固作用的通常是凝乳酵素这种东西,而在姜撞奶里,生姜担当了这个角色(理论上,你用生姜做芝士也是从科学上可行的)。但是,生姜含有的蛋白酶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起作用,实际上它们对温度非常非常敏感,这个温度窗口少到只有60-65°C这个维度,一旦高于70°C,就完全不起作用了。当姜汁和牛奶接触的时候,你还不能搅拌,因为这样会破坏凝固的过程。

挪威哥经过自身实验,给出了他认为成功率最高的傻瓜版姜撞奶做法(这种做法我看很多写食谱的大V都提到过,但好像并没有谁去把它说出个所以然)——

图片来自挪威哥博客 http://blog.khymos.org

你需要有:

1.脱脂奶(250 mL)

2.新鲜的生姜汁(18 g)

3.白糖(20 g)

4.电子食物温度计(成功与否就在此一物)

操作步骤:

1.将糖和奶混合并加热至 65°C

2.把姜剥好皮并放进微波炉「叮」一会,随后榨汁

3.把姜汁放在碗里,将奶糖混合物从一定高度倒入姜汁中

4.不要搅拌,千万不要搅拌

5.室温等5-10分钟

6.如果操作无误,此时已经凝固成功可以上桌

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是一个挪威人去教我们做姜撞奶。这其实就是实用版的分子料理,也是我认为分子美食学最有价值的地方:以科学的思维看待烹饪和食物。掌握了背后的原因,你不仅可以做姜撞奶,也许还可以试试奇异果撞奶。(Disclosure:我按照以上做法做了一遍,可是没有100%成功,估计是奶和姜的比例没掌握好。)

上篇写完后,有位同学留言说,中国的斋菜算不算分子料理啊?「斋菜就是把素菜的外形和口感都做成荤菜的样子嘛」。这个问题我就没有资格回答了,大家觉得呢?

[1]图片来源:

http://ca.wikipedia.org/wiki/Esferificaci%C3%B3#mediaviewer/Fitxer:Esferificaci%C3%B3n_de_T%C3%A9.jpg